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对开展改良盐碱地试验给予支持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8:28: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对开展改良盐碱地试验给予支持的报告

县政府:

军丽化工有限公司是龙江县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头站乡龙头企业、纳税大户。公司主要经营糠醛化工产品加工及销售、粮食仓储及加工,截止到2012年末,资产总值达?万元。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来,先后创造产值 ?万元,纳税?万元,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进一步落实国家“三农”的有关政策和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提高我县粮食产量,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公司拟对盐碱地进行改良综合试验,为推动我县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发挥更大的作用。现把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黑龙江省盐碱地改良情况

盐碱地是对各种盐化土壤和碱化土壤的简称。由于盐碱地含有可溶性盐的数量过多,所以对大多数作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黑龙江省重度盐碱地面积为1600万亩,由于受环境、技术、财力等因素的影响,土壤盐盐碱化治理进展缓慢,甚至出现盐渍化继续扩展的趋势,中低产农田面积增加、草原严重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盐碱地改良工作,省领导多次到大庆及齐齐哈尔地区进行专项调研,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多次对我省水稻种植法改良盐碱地项目进行调研和推进。2010年10月,在杜尔伯特县连环湖周边的盐碱地块上进行水稻种植试验。2011年6月,整合我省盐碱地攻关技术力量,确定了由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八一农大及农民专家分别牵头负责的三种盐碱地种稻田间生产技术试验攻关模式。2011年秋季,三种试验攻关模式均取得实效。我公司的农民专家——杨玉明采取的综合法(即“苇笼”、“苇井”排盐排碱;矿石、稻壳改善盐碱地通透性、解毒;肥水耦合湿润灌溉;降低盐碱水平的“中药”秘方)取得较好效果,得到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的肯定。

二、龙江县开展盐碱地改良工作构想

龙江县土地面积58万公顷,其中盐碱地面积3.6万公顷,pH值在7.1~9.4之间,占耕地总面积的6%。盐碱地通透性差,湿时泥泞,干时坚硬,耕性恶劣,严重影响作物及树木的生长,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和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将给我县农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

我公司拟在龙江县头站乡开展改良盐碱地试验。重点采取水稻种植法改造盐碱地。同时,对我公司开发的多功能生物肥料进行种植试验。最终,建立成本低廉、实施简单、可规模化改造盐碱地的试验推广基地,打造生态循环、生物技术优势互补的新兴农业模式。

三、开展盐碱地改良试验的政策依据及条件

1.政策依据。试验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8‟33号关于“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优先开发缓坡丘陵地、盐碱地、荒草地、裸土地等未利用地和废弃地”,“综合利用水利、农业、生物以及化学措施,集中连片改良盐碱化土地”的要求下开展。

2.技术条件。我公司聘用的农民专家杨玉明参加了杜尔伯特县连环湖镇周边的盐碱地水稻试验,解决了盐碱地的PH值高、盐量高、泥浆不易分离、恶性杂草防除及地势低洼等五大难题,掌握了废弃盐碱地的水稻种植技术。

3.资金支撑。我公司在年初预算中安排了200万元资金,拟成立农业技术开发公司,开展盐碱地水稻试验、多功能生物肥料研发项目。

四、需要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

1.拟在头站乡 村划拨 亩盐碱地试验田。

2.农业技术开发公司的发起设立及经营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以上报告,请批复。

2012年4月15日

关于盐碱地综合治理的相关报道

相关报道一

黑龙江杜蒙县连环湖盐碱地种稻试验工作阶

段性成果显著

为了充分利用杜尔伯特县连环湖丰富的水资源,2010年10月,省农委决定在连环湖周边的盐碱地块上进行水稻种植试验工作,种植面积为330亩,由杜尔伯特县具体落实。该项目的实施对充分利用连环湖水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盐碱地水稻种植试验工作做为全县盐碱地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好各个技术环节,采取灵活措施,确保该项工作顺利推进。历时近半年的时间,省、市专家与杜蒙县农业部门克服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连环湖盐碱地种稻试验进展顺利,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高度重视,认真落实。连环湖盐碱地种稻试验项目确定之后,县委、县政府及农业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农业有关部门迅速行动、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全力推进。县农业局领导及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相关部门技术人员与省农委项目推进组工作人员并肩战斗,在秋建、育苗、整地、泡田、插秧等关键环节,抢时间、争主动、克服困难、科学安排,形成合力,完成了预期任务。3月15日,项目推进组与全兴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签定了水稻试验劳务合同,明确了具体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完成时限、劳务费等相关问题。为保证项目正常运转,设立了专户,政府采购,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组织人力抢建排水渠系,完成强排站施工并投入使用。组织农民对渠系进行了整形,共清理渠系3830延长米,铺设步道板1600米,打苇龙6000米。4月16日试验区开始育苗,仅用2天时间就完成了6个品种、10个大棚4000平方米的育苗任务。5月5日试验地开始放水泡田洗盐、排碱,按照专家技术要求,5月29日插秧,6月2日插秧工作全部结束。

二、积极争取,多方支持。为保证杜蒙县盐碱地种稻试验的正常进行,省农委与省财政厅、省水利厅沟通为杜蒙县争取项目支持。省财政厅特事特办,2010年11月29日下达试验启动资金300万元,保证了试验项目的顺利启动。省水利厅将杜蒙县连环湖盐碱地种稻试验纳入小水利工程规划,省水利勘察设计院派出精干专家,会同我县水务部门进行现场实地踏查、设计,解决渠系建设难题。

三、科学规划,创新模式。针对连环湖地区水PH值高、土壤全盐含量高等五大难题,整合我省盐碱地攻关技术力量,确定了由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李炯道、八一农大水稻中心专家郑桂萍教授及农民专家杨玉明分别牵头负责的三种盐碱地种稻田间生产技术试验攻关模式。主要开展盐碱地不同类型肥料效果对比试验、不同土壤改良剂改良效果试验及加快泡田后泥浆分离速度效果对比试验等;主要采取物理、化学、农艺、生物措施进行盐碱地综合治理,试验筛选盐碱地种稻的可行的技术措施;主要采取“苇笼”、“苇井”排碱沟排盐排碱,矿石、稻壳改善盐碱地通透性、解毒,肥水耦合湿润灌溉,加之独家创造的专门解决盐碱地降低盐碱水平的“中药”秘方,提高盐碱地治理效果。此外,还安排农民水稻育种专家钱春堂育成的“芦苇稻”和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制定生产技术方案,并给予全程技术指导服务。

相关报道二

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到杜尔伯特县实地调研

日前,省委书记吉炳轩到杜尔伯特县调研。他强调,要加快推进重点旅游名镇建设,坚持城镇开发建设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相结合,探索盐碱地土壤改良种植水稻试验,走出一条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新路。

位于杜尔伯特县连环湖镇周边的盐碱地水稻试验区,为中度盐碱水、重度盐碱地,试验面积330亩,产量目标每亩400公斤。这项试验旨在重点解决湖水和盐碱地的PH值高、盐量高、泥浆不易分离、恶性杂草防除及地势低洼等五大难题,利用废弃盐碱地探索可行的水稻种植技术。吉炳轩来到试验区,与这里的项目负责人、省农委种植业处处长李世润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李炯道、八一农垦大学教授郑桂萍、农民水稻技师杨玉明等指导专家广泛交流,深入了解试验进展情况。李世润介绍了试验项目的整体情况及试验成果。李炯道介绍,他们以“截”为主,采用物理、化学、农艺、生物及工程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郑桂萍说,他们以“调”为主,通过不同调酸处理剂、土壤沉降剂进行盐碱地改良,促进养分均衡供应,实现盐碱地治理;杨玉明则表示,以“排”为主,通过建立横向、纵向立体排盐排碱结构,达到盐碱地治理目的。实践表明,与放任自流的盐碱地种稻颗粒无收相比,专家们采用的不同方法均使废弃的盐碱地长出了质量不同、产量不一的水稻。吉炳轩对试验予以充分肯定,认为重盐碱地试种水稻当年取得这样好的效果出乎意料。他强调,将大庆地区大量的盐碱地改造成能适宜农作物种植的良田,意义十分重大。过去很多人不去想,不敢尝试,现在看,只要用心去做,就有成功的希望和可能。一定要敢想敢试,不急于求成,可以考虑土地综合利用、尝试当地农家肥或使用秸秆等肥料、打小井灌溉等多种方法,不断改良土壤、优选品种、科学施肥,成功一项发展一项,也可利用地下水、嫩江水进行试验,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积累科学详实的数据,探索出一套成功的模式,不断降低成本,实现多产粮食,富裕农民。

省委常委、大庆市委书记韩学键,省直有关部门及大庆市有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相关报道三

省委书记吉炳轩深入杜尔伯特、高新区和萨尔图区考察

调研

2011-11-27 20:20:48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省委书记吉炳轩9月10日至12日深入杜尔伯特、高新区和萨尔图区考察调研。他充分肯定大庆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殷切希望大庆加快推进重点旅游名镇建设,坚持城镇开发建设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相结合,探索盐碱地土壤改良种植水稻试验,发展壮大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业,把黑鱼湖国际艺术村打造成艺术家之家和旅游目的地,努力在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道路上有新的更大作为。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韩学键,省军区原司令员寇铁,省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杨东奇,市领导夏立华、李振锟、沈宏宇、薛志伟、曹力伟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调研。

位于杜尔伯特连环湖镇周边的盐碱地水稻试验区,为中度盐碱水、重度盐碱地,试验面积330亩,产量目标每亩400公斤。这项试验旨在重点解决湖水和盐碱地的PH值高、盐量高、泥浆不易分离、恶性杂草防除及地势低洼等五大难题,利用废弃盐碱地探索可行的水稻种植技术。

吉炳轩来到试验区,与这里的项目负责人、省农委种植业处处长李世润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李炯道、八一农垦大学教授郑桂萍、农民水稻技师杨玉明等广泛交流,深入了解试验进展情况。李炯道介绍,他们以“截”为主,采用物理、化学、农艺、生物及工程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郑桂萍说,她们以“调”为主,通过不同调酸处理剂、土壤沉降剂进行盐碱地改良,促进养分均衡供应,实现盐碱地治理。杨玉明则表示,他们以“排”为主,通过建立横向、纵向立体排盐排碱结构,达到盐碱地治理目的。实践表明,与放任自流的盐碱地种稻颗粒无收相比,专家们采用的不同方法均使废弃的盐碱地长出了质量不同、产量不一的水稻。

吉炳轩对试验给予充分肯定,认为重盐碱地试种水稻当年取得这样好的效果出乎意料。他强调,将大庆地区大量的盐碱地改造成能适宜农作物种植的良田,意义十分重大。过去很多人不去想,不敢尝试,现在看,只要用心去做,就有成功的希望和可能。一定要敢想敢试,不急于求成,可以考虑土地综合利用、尝试当地农家肥或使用秸秆等肥料、打小井灌溉等多种方法,不断改良土壤、优选品种、科学施肥,成功一项发展一项,也可利用地下水、嫩江水进行试验,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积累科学详实的数据,探索出一套成功的模式,不断降低成本,实现多产粮食,富裕农民。

盐碱地改良试验报告

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解读(整理)

盐碱地成因及改良技术

盐碱地分布及改良方法

某某县盐碱地改良工作调研报告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及展望

关于对中小企业发展给予贴息支持的暂行办法

关于给予课题支持的承诺书

需要上级领导给予怎么样的支持

暖气改良可行性报告

关于对开展改良盐碱地试验给予支持的报告
《关于对开展改良盐碱地试验给予支持的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