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绵山的导游词

发布时间:2020-03-03 20:06: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绵山风景名胜区的仿古建筑群风格多样,从建筑的角度来剖析,绵山仿古建筑既取之先代建筑之长,又加上设计者和建设者的现代创意,集华夏古今之精华,构成了现代仿古建筑物的独特风格。下面给大家分享绵山的导游词,欢迎借鉴!绵山的导游词1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绵山!我是你们这次旅行的导游小导。今天就由我为大家提供服务,大家如果有什么要求可尽管提出来,我会竭诚为您解决。

绵山是太行山支脉,海拔高度为2000多米,因山势绵豆而取名为绵山。后因春秋时期晋臣介子推被焚此山而名声大震。历代都在绵山兴建了许多寺院禅房,于是成了著名的佛教圣地。而且绵山风景绝佳,也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之一。从介休南行20公里到达绵山脚下的兴地村,在兴地村有一处值得一看的地方,就是我们在游绵山之前先参观的第一个景点——回銮寺。

回銮寺是由于唐太宗当年到绵山想登山未成在此回銮而得名。当时唐太宗还留下题诗一首:\"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宝刹遥承露,天花近足春。焚钟交二响,法日转双轮。寂尔真仙境,超然离俗尘。\"大家请随我进寺内参观。这座寺庙在五代时曾遭战乱的破坏,宋代时又重新修建。寺内院落宽展宏敞,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左右垛殿和东西配殿。从天王殿向内观望,虽然院内建筑物不高,却庄重、肃穆。大雄宝殿是寺内的主殿,原有元代泥塑佛像群和铁佛像、木雕佛像,而且四壁绘有元代壁画,可惜十年*中被毁掉了。现在寺内生长有古松、龙槐、杉树等,夏日槐荫如伞,四季古松清幽,给寺内增添了勃勃生机。

朋友们,从回銮寺出发,再南行约1.5公里的路程,我们就要开始登山了。山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但景点较为分散,往返路程约9公里左右,俗称\"九里十八弯,二十四座诸天小庙,各处罗列。\"

我们现已到达绵山的第一个重要景区——龙头寺。龙头寺是绵山入口处的咽喉,地势十分险要,从这里向南可直插绵山腹地。寺分为上下两层,上为龙头寺,。下为关帝庙。从龙头寺出来,沿途两山对峙,怪石磷响,风景绝佳。小路像一条飘带盘绕山腰。朋友们请继续向上爬。在这个险要处,有一个巨石垒堡当道而立,高约7米,宽4米,在堡门里有屋子,供人看守。门前是一条很深的沟,设有门板吊桥。从上面的了望孔口能看见进山的人。如果放行就将吊桥放下,待来人通过后,便又将吊桥扯起。门的左右是深渊绝壁,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继续前行,不远处就可看到一高数十米,宽三四余米的凹崖,崖根处有数十个碧绿的石乳倒挂在石壁之上,被称作\"石乳泉\",据说此水可疗痼疾。过了石乳泉,山势愈加险要,沿途群峰环绕、烟云缥缈、两山对峙,不知脚下的路在何方。其实\"绵山十里山水画卷\"这才开始。首先看到的是建于悬崖绝壁处的白云洞,洞内有团团白云不断涌出,据说还能预测阴雨。过了白云洞,来到一座木桥上,桥上怪石嶙峋,桥下万丈绝涧,行人都必须贴壁而行,万分小心,可见桥之险要。传说绵山山主田志超最初来绵山时,前有断崖挡路,后有猛虎追赶,幸有鹿兔以蹄相搭,方才通过。所以这座桥就被后人称之为\"兔桥\",前面1公里处的另一座桥被命名为\"鹿桥\"。

过\"免桥\"、\"鹿桥\",再攀127级石级便是绵山的主要风景区——抱腹岩。著名的\"大唐汾州抱腹寺\"就深藏于这一巨大的岩洞之中,除抱腹寺外,此处还有空王殿、千佛殿、介推祠、石佛殿和五龙殿等建筑,这些建筑都深藏在抱腹岩的腹中,雨雪无法侵入,这种清幽险绝的景象实属罕见。

在空王殿,殿中央是一尊金身塑像,关于这尊塑像还有一段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据说这就是绵山佛主——\"空王古佛\"。空王佛是田志超的化名,相传是隋末唐初人。志超自幼好学,才华过人,7岁入学,遍读经、史、子、集,长大后,父亲不幸去世,家境衰落,于是到太原蒙山开化寺拜师学艺,5年之后学业有成,来到了绵山,到达后当天夜里在抱佛寺内找了一间空房住下,第二天黎明,志超刚起床,就听一妇人喃喃自语:\"哪里的野人,好生无理,缘何占我房舍?还不快快离去。\"志超寻声而望,原来是正殿中正襟危坐的龙母。志超见这妇人满脸刁钻尖刻,心里老大的不高兴,但又想自己初来乍到,便捺住性子,整理好衣冠,纳头就拜,说:\"贫僧冒昧,出家人四海为家,我见天色已晚,屋内又空着就住了进来,请多多恕罪。\"谁知龙母听后勃然大怒:\"好你个大胆的汉子,绵山方圆百里都姓龙,谁人不知,哪个不晓?而今我不让你住,你就住不成!\"志超说:\"龙母且息雷霆之怒,咱们慢慢地商量。\"龙母依旧大怒,志超又耐着性子说:\"佛家慈悲为怀,俗话冤仇还宜解不宜结呢,况且我们往日无仇,近日无恨,有啥不能商量的!\"龙母自觉语失,反问:\"有何主意?\"志超说:\"咱们对奔,三盘两胜定输赢,如果您赢了,我就远走高飞,假如您输了,您就让出介山。\"龙母自信自己棋艺高超,是不会输的。那么结局如何呢?大家一定猜出是志超胜了龙母。此事很快传遍了各州府县,人们都虔诚地向他顶礼膜拜,奉作神仙。

在抱腹寺内,仍保存着许多重要的碑刻。著名的《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就深藏于此,此碑通高3米,宽1米,厚35厘米,碑两侧刻有唐、宋及金人题记。

铁索岭是抱腹岩上面一个高约200米的山岭,游客手抓铁链斜身而上,回头就是万丈深渊,使人头晕目眩。向上可到达绵山的最高峰,如登上峰顶,峰峦迭翠,一片绿色世界,在东南处草坪上立着三块矩形巨石,据说那儿就是当年被焚死在绵山的介子推的殉难处。

\"火焚绵山\"的故事许多人都听说过,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事。据《左传》和《史记》记载:春秋时,晋国有个人名叫介子推,他为人正直,是有名的忠臣孝子。在晋国公子重耳被赶出国门在外避难时,介子推忠心耿耿随重耳在外漂泊了十九年。一次重耳途经卫国,饥不能行,众臣争采野菜煮食,重耳难以下咽,这时介子推便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成汤让重耳吃,重耳感动不已,夸介子推有\"割股奉君\"之功。重耳结束流亡生活,到国内当上晋文公之后,流亡时跟随他的群臣争相邀赏,惟独介子推悄然离去,他说:\"我宁愿终生贫困,也不愿贪天功为己功\",便背上自己的老母,进入绵山隐居起来。此事不久便被晋文公得知,立即前往绵山,但介子推死活不肯出来相见。晋文公知道介子推是孝子,决定举火焚林,他认为这样一来,介子推为保全老母性命,一定会背母亲逃出山中。结果介子推宁死不出山,和老母相抱,被熊熊烈火烧死在山中。晋文公焚山时正值\"清明节\"前一天,后人为纪念介子推,每逢此日都不忍举火,冷食一日,\"寒食节\"从此便流传下来了。

从抱腹岩下行,我们将看到前方弯道上有五个特殊的山峰,这就是\"五龙墓\"。传说五龙死后就葬在这里。北宋文人为这段山水作了写照:\"路尽山尤险,溪深水愈豪,寺楼今不见,依旧五峰高\"。

朋友们,过\"五龙墓\"不远就到了舍身崖,所谓舍身崖,就是指旧时儿女为父母消灾免难,舍身投崖处。这里地势险要。继续往前走便到了\"一锅泉\",这里地下埋一铁锅,水由崖壁流入锅里,游人常掬水而饮,味道甘甜。参观完一锅泉,我们就该往回返了。

女士们、先生们,秀丽壮观的绵山离我们渐渐远去,愿今日之游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绵山的导游词2

介休绵山风景名胜区,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地界,最高海拔二千五百六十米,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

绵山风景名胜区的仿古建筑群风格多样,建筑群体中宗教建筑有殿庙、宫观;园林建筑有亭、台、楼、阁、轩、廊、榭、牌楼;古留遗迹建筑有古营门、城池、营寨等,可称古建筑博物院(园),展现在游人眼前的是一个华夏现代仿古建筑群隆起在大道之上的巍巍绵山。主要景点有龙头寺、抱腹寺、空王殿、千佛殿、介子祠、石佛殿等。

绵山山势险峻,林木茂密,山间溪流终年不断。身临其境,如入画屏,是山西省首批公布的六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和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绵山最高海拔2566米,相对高度1300米以上,景区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北距太原137公里,毗邻平遥古城、灵石王家大院。

绵山历史源远流长。据史志记载,东汉建安年间,绵山已有铁瓦寺建筑。后魏太和时期,高僧迪公开始筹划在绵山抱腹岩建寺。北魏高僧昙鸾于绵山聚徒弘法,创立净土宗道场鸾公岩。唐初,高僧志超(空王佛)入主抱腹寺,唐太宗李世民曾亲登绵山礼佛谢雨。唐后各代,绵山各处庙殿屡有增设,修缮不辍,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绵山古迹遍地,景点栉比,《介休县志》中有“绵山十景”的记载。

绵山文化积淀厚重,是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的发源地。介子推以及寒食清明是历代文人墨客题咏的极好题材。贺知章、李商隐、文彦博、张商英、皇甫韶、马天来、李东阳、傅山等历代名流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都曾有过吟咏、品评和题词。

1995年,介休市委、市政府决定将绵山风景区确立为精品项目重点开发,出台了优惠政策,鼓励社会投资。介休市民营企业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从1995年开始对绵山进行大规模修缮开发。

十几年间已累计投资20亿余元,构筑了“吃、住、行、游、购、娱”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形成龙头寺、龙嵴岭、李姑岩、蜂房泉、大罗宫、天桥、一斗泉、朱家凹、云峰寺、正果寺、栖贤谷、介公岭、水涛沟、古藤谷等十四个景区,360多个景点,全部游览一般需要3到5日。2013年9月,绵山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省第四个、晋中市首家获此殊荣的旅游景区。

绵山之所以享誉海内外,千百年来登临者络绎不绝,在于它步步有景,景景有古。奇岩、险道、秀水、古柏、唐碑、宋塑、名刹、巨宫和道佛人物组成了绵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使人目不暇接,思绪万千,流连忘返。

以抱佛岩为中心,向东行百米有铁索岭,铁索从崖顶垂下,可攀援而上到达山巅,上有银空洞、竹林寺、铁瓦寺、摩斯塔等景点;朝西北下行5公里有李姑岩,相传是唐太宗御妹出家修炼处;沿南下石级到断岩边,下云梯可到棋盘洞,洞内有唐代佛像、古碑、名人题刻。贺知章有题记百余字,盛赞了绵山的奇险,引游人瞩目。

绵山的景观很多,又有白云庵、光岩寺、云中寺、地藏殿、氏姑庙、龙王庙、柏龙、说法台、棋盘石、五龙墓、舍身崖等。还有直径1米的铁锅水,水从崖壁流入,满而不溢,掬而饮之,味甚甘甜,叫做“一锅泉”。泉之南有一“之”字形石级,行500米,即达沟底深谷,又有“石洞水”与周围的青山怪石、奇树山花相映成趣,使人赏心悦目。

绵山,山古水活,古迹众多,又有大量的古老传说,以其鲜明的个性跻身于我国名山之列。今日绵山,正在恢复其原来的魅力。“万壑千崖增秀丽,往来人在画图中”,定会给游人留下永恒的记忆。

绵山为黄土质山地草原甸土,主要植被为天然林和天然草地。山顶以白羊草、苔草、兰花棘豆、铁杆蒿、阿尔泰紫花和部分灌木黄刺梅、醋柳等为主,组成茂密的草原植被。山坡为黄土质山地棕壤,自然植被为繁茂的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有黄榆桦、柞、山柏、侧柏、油桦、白皮松、黄榆、鹅耳枥、山杨等。灌木有荆条、黄刺梅等。果木林有猕猴桃、山梨、山葡萄、山杏、山桃、山楂、毛樱桃、酸枣、野核桃等。中药材非常丰富,有灵芝、猪苓、党参、黄芪、五灵脂、血见愁等200余种。地表覆盖率在90%以上。

绵山风景区绵山属温暖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日照充足,夏季雨量较多,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多有瑞雪。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5.1℃;六、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4℃。年平均气温为10℃--9℃。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递减1度左右。阳坡凹处温度相对要高。年降水量在656.2--621.1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0%。全年多西南风,风速平均为2.2米/秒。四月份风多较大,八月份风少而小。四季景色各异,皆宜游览,尤宜冬日雪霁。

相传春秋之时,晋国贵族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尔逃亡十余年,曾在饥饿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尔吃。晋文公还国为君后,介子推携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派人寻找,为逼迫介子推出山,采取放火烧山的办法,却把介子推和他母亲烧死了。文公得知,悲愤交加,命将绵山改为介山,把阳县改为介休县。又将“环绵山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以示怀念。并于清明节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许烧火,家家户户只能吃冷饭,谓之“寒食节”。

绵山早在春秋时候便有了道家的活动。因介子推而被封为介山;介子推作为道家思想的先驱之一,身体力行着道家清净无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朴素思想。在西汉刘向所著的《列仙传》中,介子推已被尊奉为道家神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石桐水,即绵水,出介休县之绵山,流经石桐寺西。石桐寺即介子推之祠。后人们到绵山寻幽探古,访贤求道,凭吊先哲,更使绵山道家的活动日益兴盛。2008年,绵山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清明寒食文化之乡”。

绵山导游词

绵山导游词

绵山导游词

绵山导游词

介休绵山导游词

绵山总体导游词

绵山导游词版

绵山景区导游词

介休绵山导游词

绵山简介导游词

关于绵山的导游词
《关于绵山的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绵山导游词 导游词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