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国培首饰教学主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21:07: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首饰教学主题

主题: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的自然美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苏州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

花窗,石子铺就的小径,曲折的回廊,粉墙映衬的太湖石,满窗的绿影,砖石木雕……,苏州园林内涵丰富,国培班去过园林的老师都会有深刻的印象吧。本次首饰设计以苏州园林为灵感,来设计和制作首饰作品。

提示:

1、从具体感受出发,切勿从概念出发。

最好从据园林某个打动自己的物件出发,例如建筑上的一个小构件,一面墙甚至一颗小石子。

2、苏州园林作为灵感源,是从这里出发展开联想,不是要复制苏州园林,作者自己的感受非常重要,可以表达自己的对园林的某种感受。

3、找到自己的灵感源后,以此为基础展开工作,进行任意的变化,联想嫁接,探索新颖多变的形式,尽可能的多(一百张左右,多推敲,为的是打破自己思维的局限,获得新的形式)。

4、多看看首饰作品,优美的形式转换成首饰设计才算是进入专业的开始。前面获得的形式不等于就是首饰设计,首饰设计需要考虑更多的制作功能方面的问题。

连接:

建筑,首饰、服饰等各个领域都有以苏州园林或建筑作为灵感的作品,大家不妨去了解一下。

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艺术家洪磊以园林为题材的摄影作品,著名建筑师法兰克.盖瑞(FrankO.Gehry)首个珠宝设计等等。

附件:关于一个艺术首饰展览的访谈

首饰艺术给我们什么启示?(图)

杰克的作品中常见的符号:小标尺

⊙本报记者 邱家和

首饰是一门艺术,还只是一种装饰?什么是当代首饰?首饰艺术和商业首饰有什么关系?对商业首饰的产业前景会有什么影响?近日,上海四大空间由策展人姜节泓邀请中英首饰艺术教学的领军人物杰克·康宁翰与滕菲,举办双个展《致陌生人》,他们的作品与观点也许对这些问题有所启发。

首饰艺术不同于商业首饰

滕菲认为,首饰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第一个层面是纯粹装饰性的,从更高的层面来看,首饰是可以表达创作者个人情感与思索的物件。

杰克·康宁翰则认为,首饰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是我们可以给它一个框架——首饰关注的是与人的身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因此不管怎样,首饰应该是一种可配戴的物件。当然,我们也不排除一些非常概念化的首饰艺术家,他们可能用冰做了一件首饰,冰在常温下就融化了,但它在某一瞬间仍是可以佩戴的。

杰克还表示,众所周知,几千年前,人们就开始佩戴首饰,为了装饰、为了辟邪、为了神佑,首饰的这些传统功能在如今的首饰中依然有所体现。然而,所谓“当代首饰”区别于传统首饰的一点,是它可以成为首饰创造者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一种媒介。首饰尺寸虽小,但艺术家仍然可以通过它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讨论性别问题、家庭暴力等等纯艺术(如装置、摄影、绘画等)也在讨论的问题,因此,我们说首饰可以像纯艺术中的种种形式一样,是一种艺术创作的媒介。

策展人姜节泓则认为,当代艺术里面,对于传统的反叛有各种各样的渠道。在首饰的范畴里,在材料上的反叛就是一个重要的渠道。首饰不再黄金万两了,而一个很便宜很廉价的材料,也同样也能够作为首饰呈现出来。

中国首饰艺术市场像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

杰克·康宁翰指出,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我发现这儿的当代首饰艺术市场跟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有几分相近:中国没有当代首饰的传统,中国刚刚接触到西方的当代首饰文化,首饰艺术家、收藏家与专门的首饰展馆也都刚刚兴起。

他描述了日本当时的情况,他说,日本人的衣饰装饰性很强,因此人们没有佩戴首饰的传统。日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到西方的影响,一些尝试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制作首饰的设计师与艺术家开始组建当代首饰协会,推广当代首饰。起先,他们模仿欧美制作首饰,发展很快,但是不久就出现了新的问题,他们开始自问,什么是日本的当代首饰?这令他们开始反思日本的传统文化,找寻日本特有的材料与技艺,比如漆(lacquer)的使用。这又反过来又影响了欧美的首饰艺术。

他说:中国当代艺术也应该借鉴日本,寻找自身特有的传统、材料与工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首饰。

滕菲也谈了她的看法,刚回中国的时候,好多东西没有一个你所期待的语境。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的种种变化,国际大格局的重组,更坚定了她最初的那种追求。在办首饰专业的过程中,滕菲也经常会考虑到学生的出路,诸如此类特别实际的一些东西。在现实和理想并行的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艺术家的创造力。如何造就一个好的想法,一个好的判断力,最终还要回到一个纯粹的培养学生的体系里面。在专业的设置上,两者都得兼顾。

滕菲向记者透露,她所开创的首饰专业,本科与硕士学位的各届学生30位上下,她所经历的种种困难,是还处在萌芽时期的中国当代首饰艺术的真实写照,也印证了杰克的观察。不过,她的首饰专业会成为大热门,应该不会很遥远。相信这样的讨论对前途无量的中国首饰业,不管是商业首饰还是艺术首饰,都会十分有益。

受访人物

滕菲教授,首饰艺术家,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首饰专业负责人。

杰克·康宁翰教授,当代首饰艺术家,伯明翰城市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珠宝分院的院长。

姜节泓博士,策展人,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伯明翰艺术与设计学院中国视觉艺术中心创建人。

姜节泓:中英首饰艺术领头人的对话(图)

杰克(左)和滕菲

滕菲和杰克·康宁翰的双个展是以当代首饰艺术的形式围绕叙述、交流和再现的方式进行的探讨。国内首饰设计,中央美院最好,因此请来滕菲;而英国的伯明翰,则是欧洲最好,因此请来杰克。这两位相距七千英里的艺术家来自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不同的个人经历,但他们从事着相同媒介的艺术实践,同时,也分别担当了英国和中国当代首饰艺术教学领军人物的角色。在作品里,这些异同相映成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首饰艺术及其实践再思考的空间。双个展不是对抗是对话,这样的展览全国很少。

中英在首饰艺术方面的差别,好比中英之间足球的差别。英国首饰艺术已有120年的历史,中国只有10年。不过这种落后是时间的差距,没有关系。当然,中英之间在概念上也有差异。滕菲还有德国留学的经历,而我在英国10多年,首饰艺术作品看了不少,但毕竟不是英国文化中生长的,光有悟性是不够的。相比之下,中国首饰艺术新,有朝气,但环境不一样,差距相当大,不能对此形成共识。

首饰艺术与商业首饰的关系,好比时装业中的服装表演所展示的作品是不能穿的。首饰艺术家的作品虽然前卫,但也能戴。这里的所有作品是孤品,而且是艺术家自己动手做的。其中,杰克的作品,涉及到“集成”的概念:艺术家的劳动,包括手工制作、搜集材料、购买现成品。这些材料与现成品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内容,经过艺术家“集成”,内容迭加,有了新的含义。

当代首饰,正如去年在四大空间举办的展览(《失之美》),说明当代首饰应该表述艺术家自己的东西,而非炫耀财富。这次展览的重点,则是探讨首饰艺术品是如何进行传播和交流的。叙述性是当代首饰的核心概念和主要实践取向之一。正因为叙述性,首饰才得以脱离单一意义上的财富、权力以及信念的表征;正因为叙述性,首饰才可能超越传统审美之囿,在当代艺术的语境里另建一片天地;正因为叙述性,首饰才能成为一种语言,才能讲述故事,唤起记忆,表达性情,体味人生。

两位艺术家的共同点是作品都有叙事性,不同在于他们讲不同的故事:滕菲是自己的故事,甚至采用自己身体上的材料;而杰克则可能是人家的故事,材料也是搜集来的。他的作品有标志性的形象“小房间”,有“家”的隐喻,由此带来了许多相关的感受,如亲情、温暖、幼时的记忆等等。

他们的不同也反映了中英首饰受众群体的不同。外国人戴东西,不见得戴贵的东西;在中国,不论贫富都戴贵重的东西,不只是一件佩饰,而是一家一当,是财富的象征。中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对首饰的要求也不同。

滕菲:首饰是表达自我的媒介(组图)

滕菲:胎记

滕菲:40日记

滕菲:

首饰是表达自我的媒介

首饰,对我而言,是一种表达自我的媒介,一种精神层面的慰藉,而不单单是一件漂亮的装饰品或工艺品。我创作的首饰作品件数不多,像《40日记》、《那个夏天……》、《心悸》与《胎记》这些,从名字就可以看出都是跟我的成长直接有关的。作为一名女性,身体也一直是我关注的一个对象,它会成长、衰老,也会诞生新的生命。很多作品虽然是新作的,但是资料已经收集了很多年。

此外,在德国的学习经历,也让我对首饰的材料特别感兴趣。《朵颐》这组作品,形状是一朵云,是有一次我带学生去农村采风时看到天空中飘过的一朵云,那种自由自在、怡然自得的情态让我很感动,于是把这种幸福的感觉用玉记录了下来。玉的浑然天成、饱满细腻,特别符合这种自由随性的感觉。还有一个例子,金属向来给人的感觉是冰冷、机械、锋利,而在我的创作中,我也使用金属,但是我让它呈现出不同的姿态来,指纹的印迹,弯曲不规则的造型,使之更接近自然中的生物,温暖柔软。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带给人精神上的欢愉和感动

杰克·康宁翰:关注首饰制造者、佩戴者与观看者的关系(图)

滕菲:朵颐

杰克·康宁翰:

关注首饰制造者、佩戴者与观看者的关系

作为一名叙述性的首饰艺术家,我主要关注两层关系,一是人与她/他所在的群体与所处的地域之间的关系,二是首饰制造者、佩戴者与观看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我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长大,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化成了我作品中的元素,《亲爱的绿园》系列作品就描绘了格拉斯哥的城市街景与公园,也将格拉斯哥的徽章中的鱼、树、鸡几个物象进行了重新的组合与新的演绎。而《拉雪兹神甫公墓》系列作品出于我的另一段经历:拉雪兹神甫公墓位于巴黎近郊,许多名人在此长眠,因此成了一个游人经常光顾的景点。在那里,清冷的空气与繁复的建筑,墓地的静谧与热烈的夏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变成了现在这组作品。此外,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也多次去过日本,那是个完全不一样的国家,风土人情、鸟雀花香乃至人物的着装与举止,从事物的形状与颜色到各种味道与触觉,在我这个欧洲人看来都非常新奇。令我震撼的是,新的建筑与古老的寺庙可以并存,因此在我的创作中,我也将这一文化震撼表现了出来。

从2008年开始,我开始创作《碎片》系列,把从各地搜集来的小玩意,与一些我亲手做的小物件,用一把小木尺将它们重新组合起来,代表了一定的时间与地域,也代表了人的生命中的一个片段。这些组合常常是偶然的,随机的,这也给了首饰的买家、佩戴者与观看者以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历与个性,重新诠释这些作品,吸收他们自己的故事于其中。

国培主题报告

国培教学反思

国培教学故事

国培——教学叙事

国培主题研修学生评价

国培

国培

国培

国培

国培

国培首饰教学主题
《国培首饰教学主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首饰主题课程 首饰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