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孙权劝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2:28: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孙权劝学》教案

蓝田中学 杨雪琴

知识能力目标: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难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情感目标: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点拨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

1.师向生请教导入。

2.我们已经学过多篇文言文了,那对文言文我们应该怎么学呢?谁来说说?

先熟读课文,然后对着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资料书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研究,„„

现在请大家各自大声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同时结合注解了解文章大致内容。师:刚才大家读过课文了,现在把书合上,看投影,然后各自大声地流利地朗读课文。师:大家读得不错,现在能不能在大声、流利 学生初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解决,结合注解粗知大意。学生再读课文。 教师及时点拨作者及《资治通鉴》的有关常识。

投影片展示课文,训练学生断句停顿之能力。再加上个快速?试试看!师:我们来个比赛,看看谁能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课文。 学生单读、小组齐读。 句意、读品意味,真正用朗读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蕴。

3、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

(1)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二、整体感知

1、听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听完范读后,全班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2、对着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研究,自读理清课文情节。

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不要求字字句句直译,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完成,即:翻译出文章的大意就可以了。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以“提问”形式,落实文言实词、虚词和重点语句的大意。(板书重要字词,疏导理解)

3、请两位同学文白对译。

合作探究、质疑大家读得很好,我们借助各种参考资料继续了解课文内容,不懂的提出来互相研究,解决不了的一会儿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好的字词句也画下来,我们共同欣赏。

4、复述故事大概内容

师;谁来为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师:大家看看还有哪些地方要说说? 学生讨论、交流,互相质疑问难。学生边读、边议、边圈点。学生讲述课文内容。学生对文中疑难提问;学生自答教师引导。 以学生自读、发现、讨论的活动为主,还时间给学生、还主动给学生、还思想给学生。培养学生不动

1 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若提不出问题,教师可就重点词句之理解发问,避免疏漏,强化理解。

三.议一议,读一读(根据布置的预习思考题)

刚才老师还让同学们把你最欣赏的字词句划出来,我们共同欣赏,谁先来说说?

孙权最成功的地方,孙权很会讲话,能说服别人。我们都知道,带兵打仗的,有很多是大老粗,像张飞。打仗的人有很多不想学习,书看不下,一看眼皮就打架。 他没有因为自己是国君,用居高临下的语气和吕蒙说话。

(1)“不可不学!”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 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3)“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以身作则,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使鲁肃既吃惊又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师:你能不能读出鲁肃的这种吃惊的语气,来,试一试!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说明了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学生对文中疑难提问;学生自答教师引导。 以学生自读、发现、讨论的活动为主,还时间给学生、还主动给学生、还思想给学生。)

四、分析课文

1、孙权劝吕蒙学习,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孙权—关心部下、耐心规劝,吕蒙—虚心接受听取别人的意见)

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行动)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3、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再一次理清课文。试分析课文人物形象。

4、这则历史故事有什么深刻意义?(通过这则故事可以告诉我们开卷有益,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五、编课本剧,课文有多处对话,但人物的神态、心理并未直接表现出来,现在,假如你是编剧,你怎么来编写呢?假如让你做演员,又该怎么样?小组内先试试。小组编剧、表演。学生选出代表进行表演。

请四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旁白。然后进行对话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老师作点评。

通过表演,你认为文中的人物当时神态和心态如何?(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讨论发言。发挥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借此深入了解课文意蕴,开阔学生学习课文之天地。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对课文进行品味。对学生的回答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鼓励学生互相解答。)

六、扩展训练

※在课堂练习本上解释“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七、联想链接、延伸拓展

学与不学,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学过《方仲永》,大家一定还记得那个天才少年,方仲永与吕蒙相比,恰恰相反,比较《孙权劝学》和《伤仲永》,谈谈两文内容、写法上的异同。

2 《孙权劝学》和《伤仲永》两篇文章,从内容上看,都与学习有关,却恰好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年幼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吕蒙接受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的长进,使鲁肃不得不“刮目相待”。而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利其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孙权劝学》一文,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假如有一天方仲永巧遇吕蒙,他们会演绎出怎样的一段故事呢?请以《吕蒙巧遇方仲永》为题,展开想象,写篇作文,文体、字数不限,只要你觉得表达出你的意思就行。 学生针对课文,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文,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加深和巩固。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进行集体交流。)

八、朗读背诵课文,归纳总结

大家这一节课一定有许多收获,无论是课堂表现、问题回答,还是课文学习,大家谈得非常好。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最终由“吴下阿蒙”变得令人“刮目相待”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学习本文后,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让好书伴大家健康快乐的成长。 下面利用最快的时间把这篇短文背下来,看谁记的最快?开始! (板书) 孙权 劝学 现身说法 言辞恳切

吕蒙 就学 勤奋努力 惊人长进

鲁肃 赞学 敬才 爱才 九.教学反思:

《孙权劝学》是一篇自读课,故事性很强,本节课教学重点放在了朗读上,通过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把握人物形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这节课中得以充分体现。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表达、表演等方面的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孙权劝学 教案

孙权劝学教案

《孙权劝学》教案

《孙权劝学》教案

孙权劝学教案

《孙权劝学》教案

孙权劝学教案

《孙权劝学》教案

《孙权劝学》教案

《孙权劝学》教案

孙权劝学教案
《孙权劝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孙权劝学教案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