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故乡”主题阅读及写作训练()

发布时间:2020-03-01 23:42: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故乡”主题阅读及写作训练

(提供者1+整理完善者2+审阅者1) (提供时间:****年**月**日)

【教学建议】

1、作文训练前打印:一【阅读提示】、二【名篇赏析】、三【古今作家笔下的故乡】、四【写作训练(题目)】

2、课时安排:建议3-5课时。名篇阅读指导(第一课时)、课堂写作(第

二、三课时)、教师作文讲评(第四课时)、修改后成果总结(第五课时)

3、教师的讲评可以采用学生小组互评的形式(课内互评或课外互评),修改后成果总结也可以用作文张贴或打印的方式。

【使用反馈】

2017届备课组反馈:

1、每届使用时选择一两篇时文替换一两篇作家作品(被替换的作品可以保留,只是不打印给学生),以保证话题的新鲜。

2、用以训练的作文题目最好是新的,可以原创。

3、教学的各个环节最好提供具体的教案、课件 2016届备课组反馈:

【资料内容】

一【阅读提示】

在中国人的情感生活中,故乡情怀一直是一个充满怅惘和愁思的主题。一部中国文学史,故乡成为不朽的文学题材,成为抹不掉的“文化情结”。在浩瀚的中国文学史中,众多的故乡文学常常借助故乡的物、事、人来抒写自己的沧桑感慨。

2010《散文选刊》举办了“散文与故乡”主题研讨会,就乡土散文写作的缘起、散文作家的“乡愁”意识等议题展开了研讨,下面是一些作家的发言。

二【名篇赏析】

1、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11、走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网文)

三【古今作家笔下的故乡】

1、古代作家:(待补充)

2、现代作家:

(1)批判态度1:批判的是故乡没有变化(20世纪20年代),鲁迅、台静农、许钦文等作家认为,虽然现代社会已经来临,但“乡村”仍然处于愚昧、落后的状态,这是值得悲哀的事情。

批判态度2:批判的是故乡变化太大(20世纪30年代),城市文明对于乡村的入侵,破坏了乡村传统。沈从文说,现代给乡村带来的只是表面的“极大进步”,而在骨子里,乡村却腐朽、退化和堕落了。

1 (2)肯定态度1:20世纪30年代,“三四年没有回家了。故乡大大地变了样子。宽敞的马路。中西合璧的洋楼。”

肯定态度2:怀念起“永恒不变”的乡村社会来,美丽、朴素、善良和纯真这些词藻往往赠与了“故乡”。

3、当代作家:

(1)现代化的新农村:吃苦耐劳、勤劳勇敢,美丽的特色镇,一村一景 (2)凋敝的空心村:

四【写作训练】

(一)题目:

题目

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新浪微博专栏作家向小田,从2013年开始,每年春节期间,都会在微博上发起讨论“回乡见闻”话题,这几年下来,发表“回乡见闻”的人数越来越多,微博阅读量也从一开始的几百万,到2016年超过了一千万。

(2)有人曾预言,到21世纪末,人类将成为一个完全生活在城市里的物种。近年来,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题目

2、2008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

城市和乡村都是我们的栖居空间,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都是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的生活中回望,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触和期望。请你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二)审题立意的背景:

1、城镇化;记得住乡愁

2、每年一度现象级的春运(举世无双)

3、故乡是作家的“零公里”:古诗文中无数的思乡作品

(三)可供参考的立意角度

关于乡村的主题

1、乡村是美丽的,像一幅画。

五【模仿运用】

(一)下面是2017届文科实验班的几篇作文

1、永恒的乡愁(8班 赖嘉钰)

(二)可供参考的作文片段

1、趁繁花未逝(部分,2017高三3班李斯琦)

【附录】

1、名篇阅读指导教案(2017年***版)

2、教师作文讲评课件(2018年***版)

鲁迅《故乡》语段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月是故乡明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主题阅读与写作训练(中国诗词大会)

六年级阅读与写作一体化训练主题四

初一阅读与写作训练

五年级阅读与写作训练

九年级阅读与写作训练

议论文写作训练及

《故乡》阅读题

“母亲”主题文章阅读训练

“故乡”主题阅读及写作训练()
《“故乡”主题阅读及写作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写作主题训练 故乡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