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文化礼堂调研报告121110

发布时间:2020-03-03 14:03: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临安建设村级“文化礼堂”,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实践与思考

(这是最新修改稿,就用改稿进行再修改2012-11-12-10) 注意:每部分的字数要压缩到2000以内,但也不能少于1800字。

经过30几年的改革开放,浙江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开始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广大农村的经济条件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筑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成为农村文化发展繁荣的重大问题。临安市委市政府认真总结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探索通过“文化礼堂”,来推动农民加速实现精神富有,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形成一些重要经验,产生方向性、创新性、示范性意义,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思考。

临安市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构筑新时期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探索和尝试,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众多好评,因为这一创新性举措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社会条件和群众基础,反映了社会发展新阶段农民群众的文化新需求。

1、建设“文化礼堂”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正确方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各地群众相互交流,融通促进,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近代以来,面对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世界趋势,面对民族危机的严峻考验,中国人民以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决心和勇气积极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成果,逐步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开创了中华文化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民族进步的主导思想,成为人民奋斗牺牲的强大精神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开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创造着新时期的新文化。

目前,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文化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社会重视、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为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文化发展拓展了巨大空间;我国

一、建设村级“文化礼堂”,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重要意义

1 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契机。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文化发展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发繁荣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对此全会做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八大再次重申文化大发展发繁荣的重要意义。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只有实现农村文化的发展繁荣,才有可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只有农民开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有可能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能力。可以说,建设村级“文化礼堂”,是促进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正确方向

2、建设“文化礼堂”是推动浙江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创新思路 从历史来看,浙江实施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比较落后。经过20几年的快速发展,到新世纪初,浙江部分农村的经济条件明显改善,农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需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浙江省在2003年就形成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思路,2004年,浙江省明确提出要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2004年底,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支持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2006年4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提出要通过推动产业新发展、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构建新体制,把农业建设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能致富农民和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生态农业;把村庄建设成为让农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农民培育成为能适应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形成城市和农村互补互助、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经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乡村康庄”、“生态家园”等一系列工程建设,农村的各项事业也出现了新局面。2012年,中共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而奋斗的目标,强调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这就意味着,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必须由“物质富裕”到“精神富有”,必须探索发展精神文化事业的新途径。从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到村级文化礼堂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升级版”,是新阶段沿海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说,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是推动浙江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创新思路。

3、建设“文化礼堂”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可靠平台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来源于内部生成元素的多姿多彩,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取决于内部结构的和谐与活力。在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始终处在不同民族之间的不断交融,不同区域之间的不断交流,不同阶层之间的不断交汇之中。广大农民群众,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也是精神文化进步的依靠力量。在改革开放中,农民群众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在创造巨大的精神文化财富。早在1999年,浙江就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2000年制定了《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20年)》,对建设文化大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近期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都提出了具体意见。力图展现和提升“文化软实力”、“思想凝聚力”和“精神原动力”。2005年,浙江省委又通过了《关于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决定》。

在这样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政策基础上,广大农民群众提升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日益强烈,文化活动也日渐丰富,他们在耕种土地的同时,也开始“播种文化”在追求政治民主的同时,也在渴望实现自身的文化自觉,掌握自己的文化命运。有的村庄开始自发修建文化广场,文体活动中心,定期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有的村庄开始挖掘本村的历史文化,整理家史族谱,修缮祠堂;有的村庄开始组织书法绘画培训比赛,进行传统武术表演;有的村庄开始整理革命历史遗存,宣传英雄模范人物。通过怎样的场所、途径和方式,来传承、汇聚、宣传村庄文化,满族农民文化自觉和自主需求,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可以说,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为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文化需求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平台。

4、建设“文化礼堂”是实现临安社会进步精神富裕的必要举措

临安地处浙西北,东邻杭州,西接黄山,是距离上海、杭州等大都市最近的山区市,全市共有298个村,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340.8亿元,人均GDP达1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7594元和13926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居杭州五县(市)首位。1986年,临安被国家教委公布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1988年又被国家教委宣布为全国扫除文盲先进县。1993年,临安被文化部命名为“书画艺术之乡”,同年,临安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2000年,临安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临安市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2009年,在第二届中国和谐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临安获“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称号。临安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深厚的近代革命文化传统,是全国有影响的历史文化名城。

近年来,临安市实施“绿色家园、富丽山村”工程和“乡风文明进万家”

3 活动,计划用十年时间,分三期建设生态环境优美、村风民风和谐、产业模式多样、社会保障健全、乡土文化深厚、农民生活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村美、家富、社兴、人和”的新家园。在首批精品村和特色村创建规划中 ,突出五个注重,即注重对传统村落进行改造、注重对生态村落进行提升、注重对集镇村落进行整治、注重对文化村落进行培育、注重对旅游村落进行规范。经过几年建设, “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的特色和魅力初步彰显,极具临安人文风情的村落开始点缀在临安的山山水水之间。在这样的社会进步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下,临安市的广大农民必然形成一种源于历史和现实的坚定文化自信,他们迫切需要以适当的方式、载体来表达他们文化自信的愿望。可以说,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是实现临安社会进步精神富裕的必要举措。

二、建设村级“文化礼堂”,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做法和成效

临安市村级文化礼堂建设是一项满足农民文化需要的惠民工程,这项工作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同时,临安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助推建设过程的开展,现已初见成效。

1、科学规划,典型示范,分步推进

文化礼堂建设要经过反复论证、科学规划,形成良好的筹资、建设、使用与管理机制。2011年开始,临安市对文化礼堂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市委宣传部牵头拟定文化礼堂建设方案。2012年3月,市委常委会议专门研讨文化礼堂建设工作。会议认为建设村级文化礼堂,是一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满足农民精神需求、挖掘弘扬优秀文化的探索性工作。要按照传承、活动、教育、展示的功能定位,以修建修缮为主要途径,试点先行、典型引路,抓好规划、体现特色,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把文化礼堂建成农民群众的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园。

为使文化礼堂建设有序推进,2012年6月市委办、市府办下发《临安市村级文化礼堂建设方案》。根据市委常委会和《建设方案》确定的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原则,市委宣传部会同“文广新局”等部门依据不同村庄的文化资源和全市“文化礼堂”建设的总体部署,对申请的村展开摸底和实地考察,最终确定太湖源镇光辉村和板桥镇上田村、花戏村为全市首批文化礼堂建设示范村。这三个村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广泛发动群众,认真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邀请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进行论证,并严格按照通过科学论证的实施方案进行建设。

三个试点先行村文化礼堂的建成并通过验收,为全市文化礼堂建设提供了经验,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目前50个具有示范意义的文化礼堂已分布在临安的

4 每一个角落,像50颗璀璨文化明珠点缀着临安的美丽乡村。到2016年,临安298个行政村将实现村级文化礼堂的全覆盖。

2、构建两堂,完善五廊,突出特色

文化礼堂建设重点是构建礼堂和学堂。构建礼堂用于安排红白喜事、村民大会、文艺活动等;构建学堂用于开设乡村业余学校,包括党校、夜校、各类培训班,开展政策宣讲、主题教育、知识学习、技能培训等。在构建和运行中努力使“两堂”之间形成内在关联,产生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在文化礼堂建设中,不断充实和丰富“五廊”的内涵。村史廊:介绍本村的历史沿革、文化古迹等。民风廊:陈列各姓氏历代贤圣的语录,积极健康的家训族训、家谱族谱,有教化功能的匾额、楹联、对联、村规民约,弘扬红色文化传统。励志廊:陈列村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事迹和照片;设立寿星榜、能人榜、孝悌榜、贡献榜等;陈列道德模范、平民英雄、优秀学子、好婆婆、好媳妇及助人为乐等方面的典型人物的事迹和照片等。成就廊: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本村各项事业发展的成就。艺术廊:陈列与村庄历史文化相关的古代诗文、书画、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作品等。

“两堂”与“五廊”的建设,发挥了其实际成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了重要载体,村庄的文化资源得以展现,广大村民共享公共文化服务的待遇得以实现。

3、珍视传统,立足现代,弘扬主流

文化礼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挖掘和整理村庄历史。具有悠久历史的临安蕴含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几百年过千年的村庄随处可见。村庄历史中留有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和人物、许多见证历史的实物和文物、许多代代相传的艺术和技能。光辉村的“荷花塘传说”引人入胜,大庙、古井、驿站古朴悠远;上田村钱氏刘氏的历史业绩光彩辉煌,“古上田十景”令人神往,“十八般武艺”独具匠心;花戏村的“花戏台”深含古韵艺情。村两委积极宣传和动员村民,千方百计想办法挖“资源”。许多村民拿出族谱家谱,献出珍藏的“文物”用具。经过农民、村庄中的文化人和有关专家的整理,呈现在文化礼堂。

文化礼堂建设更要立足现代文明。在文化礼堂构建中广泛开展实用知识和致富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和经营能力,推进农村各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开展现代科学、法律、网络、健康生活等知识的教育,增进农民科学素养,提高农民的现代生活质量。

文化礼堂的建设,继承了农村优秀传统美德,传播了现代文明,引领了主流

5 文化,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4、村民自主,政府引导,专家参与

文化礼堂建设从规划、建设、管理到各类具体活动,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目标不动摇。“两堂”的建设,既考虑农民文体活动需要,又考虑农民学习知识理论和举办重要庆典活动的需要;村史廊中展示的是村民熟知的自身的村庄史及家族史;励志廊中书写的是村民身边及自己家中的故事和人物;艺术廊中陈列的是村民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文化礼堂中的武术比赛、体操训练、书画培训、农技讲座的主持者、参与者、观看者和评判者,主要是村民自己。

为落实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确保实效,临安成立市级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和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部委办局和镇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各镇、村也成立了相应组织,负责具体实施。市、镇、村一把手亲自抓,市委宣传部统筹协调,部委办局结对帮助。同时成立由建筑、文化、史志、高校等方面的专家或能手组成的专家指导组,对文化礼堂建设进行论证、指导,并接受咨询。

文化礼堂的建设,促进了村民文化自主,提升了村民文化素养,使农民感受到了“双富”的幸福,真正构筑起了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三、建设村级“文化礼堂”,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基本经验

经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临安市村级“文化礼堂”建设的3个试点村已经完成,另外近50个村的“文化礼堂”正在建设,在积极探索和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思考的重要经验。

1、坚持物质设施与思想内容相结合

“文化礼堂”建设,物质设施是前提和基础,对此,临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合理规划,明确要求。在建筑类型上,根据农村实际情况,“文化礼堂”建设分新建、改建、修建三种途径。根据各村实际,“文化礼堂”分为综合型和特色型。综合型“文化礼堂”面积在500—800平方米左右,内部功能布局要到达“5+2”(五廊+两堂)的要求。特色型“文化礼堂”不拘泥于面积要求,要能满足基本功能要求,达到“5+1”(五廊+学堂)的要求。在经费筹措上,采取上级补助、市财政投入、镇(街道)投入与村级自筹相结合,为“文化礼堂”建设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经验收合格,市财政给予新建综合型“文化礼堂”奖励50万元/个,改建综合型“文化礼堂”奖励30万元/个,特色型“文化礼堂”奖励10万元/个。

6 “文化礼堂”建设,思想内容是核心和灵魂,对此,临安市委市政府精心安排,科学设计,明确方向。一是在“两堂”中定期举办各类文艺体育活动,读书报告活动;在天目学堂内创办党校、夜校、人口学校,进行农业知识、生产管理、文化教育培训活动。二是在“五廊”里,将村史传统、民风民俗、成就业绩、先进典范、艺术成果进行充分展现。三是使“两堂”之间形成内在关联,产生相互支撑作用,使“两堂”和“五廊”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的整体,并不断充实和更新内容,让文化礼堂即是一部凝固文化大书,也是一种厚重的文化期刊。

坚持文化礼堂的物质设施和精神内涵建设同步推进,同等重视,同展功效是临安村级文化礼堂建设的首要经验。

2、坚持统一部署与因地制宜相结合

集中统一的安排部署是积极推进“文化礼堂”建设的保障。临安的村级文化礼堂建设,有统一的安排、统一的部署、统一的要求。在时间进度上,三个示范村先行建设,50个重点村在2012年基本完成,其余的248个村逐步建设。在组织领导上,市、乡(镇)、村都成立了文化礼堂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落实文化礼堂建设的各项任务。在管理考核上。“文化礼堂”实行“市—镇(街道)—村”三级管理,相关部委办局负责业务指导,各镇(街道)负责统筹推进,各村是管理主体,具体负责“文化礼堂”的日常管理及使用。建立全市“文化礼堂”建设考核办法,由领导小组定期对相关各村“文化礼堂”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各镇(街道)制订“文化礼堂”管理办法,对各村“文化礼堂”的管理、使用进行督查。各村建立“文化礼堂”管理制度、活动安排,由村级宣传文化员负责日常管理。在名称形式上,“学堂”都统称为“天目学堂”,学堂的宗旨目标统一提出,书写语学堂之中。全市的“文化礼堂”有统一的标识符号,每个村加入各自的元素即可。

因地制宜的政策要求是有效推进“文化礼堂”建设的关键。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别很大,历史传统和生活习惯的差别也很大,临安在五廊建设中,要充分运用原有村庄特色文化,力求走特色化之路,形成不同的模式和风格,努力形成“一村一品”。

光辉村的农民祖祖辈辈以农耕为业,拥有勤劳的传统美德。该村的“文化礼堂”建设中,特设了一个“农耕文化”展览室。所有反映该村传统农村生产、生活的用具都是村民自发捐赠的。农耕文化陈列室俨然是陈列农具的小型博物馆:水磨、石磨、酿酒蒸、蓑衣、笠帽、轧草刀„„几十种农具有序摆放着。每一件“文物”上都贴有农具名称,让人看后,对反映多个年代生产生活变迁的农具农耕用品一目了然。讲解员可以现场讲述每一件农具的功能和用法。陈列室成

7 立没多久,本村和邻村却有不少人前来参观。陈列室就像一本农耕教科书,但又比书本更形象更生动,对培养本村青少年健康的价值观很有帮助。上田村在临安成立了首个村级书法协会,书法作品多次获省、市各奖项。“文化礼堂”中突出了书画创作基地的地位和作用,持续开展全国第一书法村的创建活动。利用“文化礼堂”举办书法节、钱氏灯会、武术节。花戏村留有千年“花戏台”,村民戏曲传统悠久,于是,就在文化礼堂建设中组建起村级戏曲演出团,每天歌声缭绕。

坚持集中统一的部署与因地制宜地彰显特色相结合,在规范中有活力,普遍中有个性,是临安村级“文化礼堂”建设的核心经验。

3、坚持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相结合

伴随近代工业文明,城市的地位日益突出,文化人才、文化成果、文化设施不断汇聚于城市,文化也呈现明显的城乡二元状态,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革命性”特点,致使农村的文化承传演变出现严重的断裂和破坏。农村的文化建设仅仅依靠自身的资源和力量,是不切实际,也是不尊重历史的。临安在文化礼堂建设中,以政府有关部门为主导,组织了“三支援军”,即三种类型的专家队伍。一支是来自高等院校从事文化研究的“学院派”专家们,他们侧重于宏观历史的梳理,重要理论问题的提炼;一支是来自党政机关部门学有专长的“领导专家”,他们把握方向,提供资料,协调组织。临安市委宣传部、党史研究室、市志办、市文广新局和市文联的有关专家都参与了具体工作,而且分工明确。一支是来社会各个领域的“草根”文化专家,包括从事文化设计经营的地方文化名人,他们可以提供各类专门的支持和服务。

在传统的农业文明时代,文化传承主要在农村展开,文化人才大量活动在农村,文化设施也广泛分布于农村,农村是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重要空间,农民是中国传统文化承传的重要载体。目前,农村中依旧保留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才资源,他们以各种方式零散地存在着。作为农村内部文化资源,也有“三支队伍”。一是村中的“文化精英”。许多乡村都有一批德高望重的“老艺人”、“田秀才”、“土专家”,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们对乡村文化有着特殊的情感,在文化礼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村中的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他们有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有展示文化才艺的天赋,他们是村中书法协会、武术协会、龙灯队、排舞队的骨干。三是村中的普通群众。他们作为文化建设的潜在力量,会随着文化礼堂建设的扩展和深化,逐步参与到各项文化活动中来。除了人才资源需要内外结合,许多文化礼堂建设所需的文献资料、典型人物事迹材料同样需要发挥多方面资源的优势。

坚持外部资源支持与内部资源挖掘相结合,以内部资源为基础,以外部资

8 源辅助,并逐步走向自主自立,是临安村级“文化礼堂”建设的重要经验。

4、坚持多样活动与固定仪式相结合

文化活动失去多样性、时代性,就没有了灵气和生气。临安的文化礼堂建设,一是力图展现村级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在文化类别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并存,中华文化和西方文明兼容。让生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知道,我是什么人,我从哪里来,该到哪里去,要做什么事,这些事关文化自觉的大问题。在文化性质上,坚持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坚持先进文化的方向,同时允许各类健康的大众文化、通俗文化的发展。让生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知道,是非荣辱,真假善恶,历史未来,这些事关社会人生的大问题。二是力图推动村级文化活动的多样性。文化礼堂组织、带动、容纳的文化活动,包括党的思想理论政策宣传教育,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传播,文娱体育活动的习练表演,婚丧节庆事宜的举办等。而且这些内容还会不断充实、丰富、和更新。

文化礼堂没有礼仪性、教化性,就丢掉了圣神和规范。临安的文化礼堂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礼仪性、教化性的活动内容,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从试点村的情况看,主要有这样几类活动。一是借助传统的节庆活动,在文化礼堂中举行传统文化的纪念、庆典、习俗活动,以推动历史的传承;二是利用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在文化礼堂中进行的纪念庆祝活动,以加强红色文化精神的传播;三是开展独创的村庄集体活动,在文化礼堂建设中唱村歌,背村训,练“村操”(上田的“文武操”),以增强集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四是举行家族个体的活动,在文化礼堂建设中祭奠先贤,迎送贵宾,庆贺功业,以砥砺品性,丰富交往。

坚持多样活动与固定仪式的有机结合,让固定的礼仪来凝聚灵魂,积淀规范,让多彩活动来丰富生活,增强幸福,是临安村级“文化礼堂”建设的宝贵经验。

四、建设村级“文化礼堂”,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问题与对策

临安村级文化礼堂建设取得了许多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经验和认识,同时,在建设中也遇到很多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予以正确对待和认真解决。

1、文化礼堂建设运行经费与村级集体经济支撑的矛盾

目前的村级文化礼堂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以原有的学校、祠堂等改建为主的投入少一些,新建扩建需要经费投入更大),前期的部分示范村、典型村的建设以政府的政策性支持为主,但经费不足的问题还是普遍存在。文化礼堂建设完成后的运行、管理、维护,充实,每年仍需要有足够的经费,而这部分支出多数村还没有确切的来源(据我们的调查了解,几个示范村的维护运转经费每

9 年至少需要15-20万)。现在临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还不足以支持文化礼堂的建设和运行,而各级政府部门对村级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投入还相对不足。

关于建设和运转经费问题的解决,目前各级政府部门投入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经费还是明显不足(无论从实际的数量还是从不同类别的相对比较看均是如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增加文化建设投入势在必行,有的基层干部建议,在企业的税收中,明确留取一部分村级文化建设的经费;在政府的预算中,充分考虑文化礼堂运行所需的人员和费用支出。最终需要形成农村文化建设科学合理的多方面协调投入的运行机制,而且要保证文化建设项目资金投入的明确数量和比例,防止出现曾经有过的被弱化或“软化”的现象。

2、文化礼堂建设与其它各类农村文化项目建设的矛盾

村级文化礼堂建设是临安的一个创新性举措,这就涉及到现有的文化礼堂建设项目与近些年来,党和政府部门为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实施的多类其它建设项目的关系问题。主要有“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 “农家书屋工程”“送书下乡工程”以及浙江省的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 文化产业发展“122”工程。如果不能很好协调,就会产生不同工程项目之间的矛盾。

关于这些矛盾的协调,从临安的实际情况看,一是需要有一个超越具体项目的宗旨性认识,深刻分析各类项目的根本目的,服务对象;二是要形成一个综合协调的管理和工作机制,避免单线要求,单项投资,分类评价,互不统属的弊端。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各类项目尽可能融入到文化礼堂建设运行轨道上来,形成既有利于促进各项具体工程的推进,又能推动文化礼堂建设完善的良性循环。这就要求进行村级文化建设的地方政府,形成综合性的管理机制。

3、村级文化建设快速发展与自身文化人才支撑的矛盾

村级文化礼堂建设完成后,文化条件设施发生了根本变化,村民文化活动的热情迅速高涨,文化活动类型不断丰富,文化活动层次逐步提高,而村庄内部的文化人才却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目前每个村只有一名文化活动员,大学生村官的数量也很少,他们又担负着多方面的工作任务,很难满足现实需要。仅仅依靠外部的力量(政府的文化宣传部门、高校、地方文化机构等)很难持久深入。

关于文化人才问题,迫切需要在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的大思路下考虑一些具体问题。一方面要加大传统的文化“三下乡”、大学生村官等项活动,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农村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不仅支持农村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还要支持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挖掘和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充分

10 利用现有的乡村知识分子(教师、医生、农技人员等)。还要调动社会文化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发挥文化志愿者的作用和潜力,有其需要政府部门对农村文化志愿者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采取更有力的扶持措施。

4、集中的物质设施建设与持续的精神文化功效的矛盾

村级文化礼堂在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支持下,物质设施建设迅速完成,从目前部分示范村的情况看,村级精神文化活动虽然迅速升温,但如何健康、持续、均衡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文化活动项目参与人数偏少,有的文化项目只在节假日及特定需要时才能开展。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以科学的历史的态度,保持清醒的认识。

关于精神文化成效问题,需要我们以务实的态度和长远的眼光来考虑问题。一方面村干部,包括上级领导,要像对待重要经济建设项目一样,高度重视文化礼堂建设。而礼堂的文化性质,决定它需要的建设和管理任务比经济更复杂更艰难(如编写村史、村志等),学会建设文化、管理文化是新时期村干部面临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另一方面,也要学会促使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进,使一些有特色有影响的文化项目,通过交流、参赛会举办专项文化节等活动扩大影响,创出品牌(如书法作品、农民画等),进而将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融合起来,打造整体的村庄形象,促进村庄的发展。村级文化礼堂建设有很强的生命力,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需要我们认准目标,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地建设和完善。

从省市领导,到普通村民,从文化专家,到乡村干部,都对临安村级“文化礼堂”建设投入了大量的实践和精力,尤其是临安市的宣传文化主管部门,更是不遗余力。临安村级“文化礼堂”建设值得研究总结的内容很多,角度也很多,我们所做出的概括还只是初步的,随着建设的扩展和深入,思想认识也会不断提高。我们认为,村级文化礼堂建设,是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规律和要求的一项探索性实践,具有很大的示范作用,同时也面临众多的问题,需要我们看到意义,认清方向,理清思路。

有深刻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才能有实践上的主动性和预见性。目前,有几点基本的思想理论认识,需要我们站在更高的层面予以准确把握。一是要在农村文化发展史的意义上理解文化礼堂建设的地位。在传统的农业文明时代,文化传承主要在农村展开,文化人才大量活动在农村,文化设施也广泛分布于农村。伴随近代工业文明,城市的地位日益突出,文化人才、文化成果不断汇聚于城市,文化也呈现城乡二元分解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村级文化礼堂,就是要承继和融汇传统文

11 化、近代革命文化、现代和谐文化等成果,在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创造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二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上认识文化礼堂建设的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包含着人的精神文化的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自然要把科学的文化观放在重要的地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发展也要充分考虑农村文化建设,考虑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村级文化礼堂建设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三是要在世界农村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把握文化礼堂建设的价值。从世界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的经验看,西方国家农村的文化紧紧跟随城市文明的步伐,独立独特的空间和设施并不充分;原苏联和东欧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农村文化也没能找到可以满足农民精神需要的有效实现途径和方式;在一些经济落后的非洲国家,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更是没有条件去充分的融合和建设。村级文化礼堂建设,虽然刚刚起步,但就它所承载的探索农村文化建设新途径的价值看,也许具有一定的世界意义。

2012年8月8日初稿

2012年9月17日修改 2012年11月11日再修改

文化礼堂管理制度

“文化礼堂”管理制度

乡村文化礼堂

文化礼堂申报材料

文化礼堂毕业论文

文化礼堂开放制度

租赁合同文化礼堂租赁合同

文化礼堂活动须知

浙江省文化礼堂建设

文化礼堂收集资料

文化礼堂调研报告121110
《文化礼堂调研报告1211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