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一年级拼音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02:46: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年级拼音教学论文

摘要:兴趣是学好汉语拼音的关键,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巧妙创设学习环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关键词:学习兴趣 培养能力 提高效率

拼音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这就使得原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学难上加难.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兴趣。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教学实践也证明:兴趣是学好汉语拼音的关键,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巧妙创设学习环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感受。

一、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只有让学生喜欢感兴趣、才能让学生有动力。孩

子的天性使他们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感兴趣,教师利用这些天性可采用“读儿歌”“念口诀”“做游戏”“猜谜语”等教学方法。 1.读儿歌。

儿歌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是一种将所学内容转化为音乐智慧的最便捷的、最直关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对于爱说爱唱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尤为喜欢。抓住这一特点,把大量的儿歌引入课堂,使儿歌成为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如复韵母儿歌“俩个人ai ai ai ,砍树砍树ei ei ei ,围上围巾ui ui ui ,奥运奥运ao ao ao ,莲藕莲藕ou ou ou ,游泳游泳iu iu iu ,椰树椰树ie ie ie ,月亮月亮üe üe üe ,耳朵耳朵er er er 。”标调儿歌”有a不放过,没a找o e ,i u并列标在后,最后再去找小 ü。”通过儿歌,学生不仅可以记住汉语拼音字母的音、形,,而且还创造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氛围,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唱,在流动的节奏感中学习拼音。 2.念口诀.念口诀是汉语拼音教学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辅助教学手段。它可使枯燥的字母趣味化。例如,在教学“张大嘴巴aaa,嘴巴圆圆ooo,嘴巴扁扁eee,上下对齐iii,嘴巴小小uuu,嘴巴扁扁üüü”。“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右下半圆bbb,左下半圆ddd,一根小棍lll,小蝌蚪kkk,一把椅子hhh,一只公鸡jjj,左上半圆qqq,一个西瓜xxx,

树杈树杈yyy,房屋房屋www”。 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编儿歌,自己编的儿歌学的更容易,记忆又清新。 3.做游戏 .教育家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刚刚从幼儿园毕业,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的儿童,自然更习惯幼儿园游戏化的学习方式,用玩中学学中玩的方式,极大的调动了儿童性。例如:“找朋友”——声母和韵母找朋友,组成音节:4名学生拿“b”卡片,4名学生拿“a o i u”字母卡片,站在讲台上,其他学生拍手唱:“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台上学生迅速用手中的字母卡片组成“b-a—ba, b-o—bo, b-i—bi, b-u—bu”几个音节,同学们也然后台下的学生齐读组成的音节,学生兴趣盎然,对字母音节记得很牢。

4.猜谜语。“看拼音猜谜语“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汉语拼音、熟练拼读或直呼,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词汇,发展学生的语言。猜谜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分析,推理,判断的过程,它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自编儿歌。例如,在教学“ei”这个韵母时,可3 用这样一首儿歌帮助孩子记住ei的组合。

二、习惯养成,常抓不懈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一两天说说就行的,它必须贯穿在整个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课堂中要以常规训练为

主线,加强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几方面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但由于低年级学生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比较差,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过急。当你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忍无可忍时可以不留余地地进行批评,但平静过后必须给学生讲道理。不能让学生因为怕老师发脾气而约束自己,应让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基础上慢慢的自觉地遵守纪律。要不断地给学生打气,过一段时间就要针对学生的一些进步,给予表扬,让学生能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切忌贬低自己的学生。

三、掌握方法 积极实践。

字母识记教学的同时,要加强音节的拼读训练,让学生把好的方法运用到拼读实践中,最终形成技巧。三拼音是拼读的难点,要利用两拼音中学到的方法作为知识技能迁移的基础。充分运用比较法,使学生掌握三拼法。如:教学三拼音hua时,第一步通过看(花)让学生从整体感知字音,再分解地看图旁的音节是由h—u--a三个字母组成的;第二步比较hua与 ha的发音异同,得出区别在于中间的介母u引起发音过程中的口型变化;第三步引出新的拼读方法“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相连要迅速。”使学生掌握三拼音的要领。 在拼读音节的老教法中,常常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经常出现“回生”现象,学生容易拼出 m—a--fa、d—i—ti等错误拼法。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拼读应是教方法,使学生掌握规律,

能够举一反三,学生的学力才能得以培养。如:ma,声母m不读出声,只做双唇紧闭的口型,而后大声读出,再把这个过程连贯起来,做的口型发a的音,一下子呼成一个音ma。引导学生掌握要领,由慢到快试拼数次。最后总结方法“看清声母做口型,读准韵母一气成!”即“看、做、读、呼”。“熟能生巧”要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这种方法直呼音节,还须辅之以大量的对比类推练习。可以把“ma”中的韵母换成o、e、i、u…… ,也可把“ma”中的声母换成b、h、t、p ……通过循序渐进地实践练习就能达到掌握方法的目的。

四、教给方法培养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就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受用一辈子。在拼音教学中,声母韵母是记录汉语语音因素的符号,因素的结合和音节的构成都有一定的规律。在音节教学中,不能靠死记硬背,而应该注意教学生成韵成音的规律,熟练掌握拼音的方法,对比类推的方法和直呼音节的方法,从而达到掌握学法,举一反三的目的,使学生主动去学习拼音。例如:在教到三拼音节时,学生对两拼音已经非常熟悉。他们自编儿歌:声母j j j ,介母i i i, 韵母a a a,声介韵接连读j-i-a j-i-a,加快速度一口呼jia jia。可见,“受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应用方法自学,从而培养学生能力。

第四、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巩固学习成果。

在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教学效果的同时,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以配合、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除了常规性的拼音验收以外,我校每年举办拼读拼写比赛,表彰拼音学得好的学生,激励学生学好拼音,说好普通话。我们还鼓励学生订阅《小学生拼读写》杂志,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阅读。除此以外,还鼓励学生用拼音学写简短的日记。尽管学生还写不好,有许多写错的音节,而且只能写一句话,但通过写日记,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了学拼音的重要性,并学以致用,巩固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学家,叶圣陶《新教育评论》

[2]教育家,洛克《教学月刊(小学版)》 2007年06期

2013年11月01日

一年级语文拼音教学论文

一年级语文拼音教学论文

[一年级语文]拼音论文

一年级拼音教学

拼音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一年级拼音教学

一年级拼音教学儿歌

一年级拼音教学思考

一年级拼音教学小游戏

一年级拼音教学研读

一年级拼音教学论文
《一年级拼音教学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