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闻

发布时间:2020-03-03 16:10: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拆弹英雄于尚清去世 靠止疼药坚持工作10年

11年前被炸伤 靠止疼药坚持工作10年 拆弹英雄于尚清昨夜不幸离世

家人悲痛万分 体内带着碎片他就这样走了

2003年,齐齐哈尔市一酒店内发现11枚自制炸弹,时任齐齐哈尔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的于尚清,连续拆除了10枚炸弹。在拆除最后1枚爆炸装置时被炸伤。

100多块碎片在于尚清的体内残留,他靠止疼药一直坚持工作。病痛摧残着他的身体,却没有摧垮他的精神。

近日,来北京治疗的于尚清依然抱着活下去的希望,但命运的残酷依然带走了英雄的生命。昨晚,被誉为拆弹英雄的于尚清不幸去世。

现场 英雄走了家人伤痛不已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于尚清家人暂住在306医院附近的旅店。一间十多平米的小屋里,于尚清的老伴杜长君和家人抱头痛哭。原先于尚清在部队的战友也闻讯从吉林赶来看望。

“承受不了啊,我们真是承受不了。”看到老战友前来,老伴杜长君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痛苦,几度泪流满面。

杜长君告诉记者,于尚清今年只有59岁,家里的小孙子也才两岁。在一般人家里,原该到了欢享天伦之乐的时候,“他就这么没了。”

看到手机里自己曾带着小孙子去医院探望于尚清的照片,杜长君又哽咽了。“刚来医院的时候还挺胖的呢,这不到仨月的工夫,想不到就阴阳相隔了。” 追忆 他曾希望开个汽车修理店为公安服务

在被炸伤之后,于尚清长年忍受着病痛折磨。由于长年服药,2013年5月,于尚清出现呕血、便血症状,齐齐哈尔当地医院检查确诊胃部、肠道黏膜糜烂,建议到北京治疗。

最开始治疗的时候,于尚清曾经有过好转。然而不幸还是降临了,10月27日,于尚清曾经出现脑休克,经医院抢救才恢复生命体征。随后,他失去意识,不会眨眼,出现肾衰竭,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杜长君告诉记者,昏迷前,于尚清除了想见到孙子孙女,还希望能在康复后开一家汽车修理铺。于尚清曾和家人说过,自己受伤后受到组织的照顾,如果自己身体允许,要在公安局门口开一家修理铺,专门修理公安局损坏的车辆。

背景 拆弹英雄靠止疼药工作十年

2003年9月1日,齐齐哈尔繁华地区的萨拉伯尔酒店发现11枚自制定时爆炸装置。时任齐齐哈尔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的于尚清,连续拆除了10枚炸弹。在拆除最后1枚爆炸装置时被炸伤。他右手拇指被炸断,食指被炸飞,整个右手掌被炸裂,爆炸碎片崩入双眼晶体,身躯被炸伤100多处。体内残留100多块碎片无法取出,靠吃止疼片坚持工作10年。

2004年公安部授予于尚清同志全国公安战线二级英雄模范称号,2005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中国百个城市参选全球宜居地排行 仅香港入前10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胥文琦据俄罗斯TOPNEWS新闻网11月6日消息,全球宜居城市调查涉及世界200个城市,其中包括100个中国城市,30个东亚城市,20个中东城市,以及50个来自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北非和南非的城市。

据报道,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在此次全球宜居城市排行榜中处于末尾。据悉,参与此次排行调查的学者分别来自新加坡、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大学。他们依据工作环境、娱乐设施、生态环境、安全水平、国家管理等其他方面因素,对全球大型城市进行了研究。

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最宜居城市前十位分别是日内瓦、苏黎世、新加坡、哥本哈根、赫尔辛基、卢森堡、斯德哥尔摩、柏林、香港和奥克兰。美国纽约仅在排行榜中位于第17位,东京18位,伦敦22位。

报道称,莫斯科基本“垫底”,位于全部64个宜居城市的第62位。最末一位城市是雅加达。

中日就改善关系达成共识 日承认钓鱼岛有不同主张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国务委员杨洁篪7日在钓鱼台国宾馆同来访的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谷内正太郎举行会谈。

杨洁篪指出,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方一贯主张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基础上,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发展中日关系。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日关系持续面临严重困难局面,近几个月来,双方通过外交渠道就克服中日关系政治障碍进行了多轮磋商,中方重申了严正立场,要求日方正视和妥善处理历史、钓鱼岛等重大敏感问题,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关系改善发展。

谷内表示,日方高度重视日中战略互惠关系,愿意着眼大局,同中方通过对话磋商,增进共识和互信,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推进日中关系改善进程。

双方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以下四点原则共识:

一、双方确认将遵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和精神,继续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二、双方本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就克服影响两国关系政治障碍达成一些共识。

三、双方认识到围绕钓鱼岛等东海海域近年来出现的紧张局势存在不同主张,同意通过对话磋商防止局势恶化,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避免发生不测事态。

四、双方同意利用各种多双边渠道逐步重启政治、外交和安全对话,努力构建政治互信。

杨洁篪强调,双方应切实按照上述共识精神维护中日关系政治基础,把握两国关系正确发展方向,及时妥善处理敏感问题,以实际行动构建中日政治互信,推动两国关系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谷内表示,上述四点原则共识非常重要,日方愿意同中方相向而行。

未成年人能否评“见义勇为”?

4月7日,15岁的张鑫垚在校外和一名崴脚的女同学打招呼时,一辆轿车冲向人行道。他推开女同学,自己却身受重伤。小张救人受伤后,其姑姑一直为他张罗着申报“见义勇为”称号,然而辽宁葫芦岛市连山区综治办以张鑫垚未成年为理由,对其申请不予认定。理由是“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对于此行为应不鼓励也不提倡,更不应该大肆宣传。” 你认为未成年人可以评“见义勇为”称号吗?

观点:见义勇为光荣传统是推动社会和谐共生的正能量,需要全社会正确认识、大力弘扬,无论是谁,一是:要公正评判,不能使见义勇为者伤疼心也疼。二是:定论见义勇为标准要贴近实际,全面考虑,把住社会发展方向,紧跟时代前进步伐,要变动修改于价值观相悖的法律法规,不能死抱皇历死啃教条固步不前。

观点:张鑫垚见义勇为的事迹值得肯定,冠之以“见义勇为”称号当之无愧。不过申报该奖项须符合政策规定。因其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所以还不能申报,其初衷就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所以应予理解。当然,他还可由上级有关部门及学校授予模范少年或好学生称号,这样也是对他的褒扬。

\"千万负翁\"变卖家产诚信还债 二次创业打响信用保卫战

在神木,王耀刚大小算个名人。他出名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欠下的千万债务。为躲债,他曾尝试过跑路想过轻生,但最终他选择留下,不违良心,一笔笔艰难还债。他变卖家产、再投资艰苦经营,如今又重新开始了二次创业,新开了两个饭店,他的诚信还债为他带来了利润,更赢得了信誉。他说:“人生在世,信誉为本。我就算倾家荡产也要把债还上。”2014年9月,王耀刚荣登“中国好人榜”。 他从一名教师到下海经商,一路磕磕碰碰,欠下了1000多万元的债务。为了躲避债务,他曾尝试过跑路,想过轻生,但最终他选择了“诚信”。他向所有股民承诺,入股所赔的本金全部由自己出,他通过变卖了家产的方式偿还了近千万元的债务,他就是“千万负翁”王耀刚。如今,王耀刚又重新开始了二次创业,他努力经营着两个饭店,争取早日把剩余的300万元债务偿还清。

2014年,马年春节后的一个中午,在陕西神木麟州街上的小肥牛火锅店里,曾经的教师、诗人,现在的店老板王耀刚在忙碌一阵后,坐在了记者的对面。虽然经过十年的商场征战,但那自然卷曲的头发,那略显忧郁的眼神,那从他口中吐出的飘渺烟雾,使他更多地显现出一种诗人的气质。望着窗外那些行色匆匆的人们,他忽然想起自己多年前写下的几句诗:“最近/风声很紧/拉你下水的人/在银行的保险柜里/藏身。”对照眼前的现实,他感觉这诗句简直就是一个预言。

彼时的神木,民间借贷危机的“风声”依然很紧,那些当初疯狂追逐金钱的人们,大多陷入债务怪圈难以自拔。由于信用体系遭到“老赖”们的严重破坏,当地市场上周转的货币很少,绝大多数的钱都在银行的保险柜里“藏身”,使得银行的存款余额有增无减,达600多亿元。 “前几年,因为在新疆办煤矿、焦化厂赔了,我欠下亲戚朋友近千万的债,当时,我不只想到了跑路,连死的心都有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煎熬,我最终选择了拼命赚钱还债,现在,我的债务已还得剩下200多万了。”王耀刚对记者说,“虽然由于经商经验不足,我在生意场上被别人骗过好几次,但我决不能让当初给我借钱、投资的人说成骗子,我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再奋斗几年,把所欠的债务全部还清!”

流浪夫妻背硬币到银行 换300元寄大学生女儿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石教炼/文 周巍/摄)可怜天下父母心,爹妈再苦,都不会苦孩子。安徽省涡阳县一对流浪夫妇一路乞讨到黄石,讨来一蛇皮袋硬币,去银行兑换成整钱后,他们第一时间把钱打给了还在读书的孩子。

49岁的高广林双目失明,54岁的妻子汪芳腿脚不便。高广林说,7月份,老家涡阳发生干旱,他家赖以生存的6亩水田和麦田绝收。没有了收成,可家里还有2个孩子在读书。9月中旬,夫妇俩瞒着孩子,一路向南乞讨,前几天来到黄石。晚上,两人就“蜗居”在上窑的天桥底下。对其行乞原因,记者未能联系上其亲友,无法核实。

高广林看不见,但心灵手巧,他用竹子编成一个个小香包。凡是施舍钱财的人,他们都会送出一个亲手制作的小香包。

天气渐冷,夫妇俩决定回一趟家,给孩子们准备些过冬衣物。昨天,他们把一路乞讨来的整钱存起来后,准备把剩下的一蛇皮袋硬币兑换成整钱。一连找了几家银行,只有交通路一家邮政储蓄银行愿意为他们兑换。

记者看到,这些硬币以一角为主,夹杂着少量一分、五分面值的硬币。所有硬币平铺起来,足有十来平方米的面积。

“我在银行工作几年,还是头一次碰到。”银行工作人员小李感叹。

夫妇俩上午8点12分走进银行,等工作人员点完钱,已是11点10分。硬币超过3000枚,合计304元。

眼看已到中午时分,银行工作人员还为夫妇俩准备了中餐。吃完饭,夫妇俩马上把兑换来的300元整钱,打给了在大学读书的女儿。

北京高考作文创新:“微作文”破“诗歌除外”禁忌

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改变了一道题的传统,创新“微作文”,并打破“诗歌除外”的文体禁忌。

今年北京高考的作文题目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大作文,要求学生思考,重提北京的“老规矩”——“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等有何意义,并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占50分。 北京市通州区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徐南南认为,现在的学生讲求个性、自由,对各种规矩多少有些抵触,如何看待这些规矩重新被提起,体现学生对传统文化与当代精神的思考深度。这个题目人人有话可说,体现高考考查的基础性。也可以以小见大,思考文明习惯养成与传承,思考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二是微写作,占10分。要求学生从三个题目中任选其一用150字作答。题目包括:学习语文的体会;对“家长送考”现象的评论;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

北京四中高级教师陈年年说,今年的作文题突出了运用语言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并打破了作文题只有一道的传统。微写作作文题可以进行选择,这就给了学生自主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与认识,扬长避短。此外,文体上打破“诗歌除外”的禁忌,允许在微写作中创作诗歌,给了一部分学生挥洒个性的空间。

最美基层干部 黑土地上,留下坚实足印

——追记黑龙江双鸭山市宝清县原政协副主席于海河

初春的北大荒,千里沃野,黑龙江双鸭山市宝清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崭新的催芽车间里,一粒粒水稻种子正萌动着新的希望。

“海河要是还在,该多好啊。”人们念叨着。在园区入口,我们看到了于海河的照片,这个温和敦实的汉子,憨憨地笑着。

曾为之魂牵梦绕的园区,他却再也看不到了。就在去世前两天,于海河还强忍病痛,为了二期工程的最后验收奔忙在农业园区。因阑尾炎引发败血症,2013年11月6日,于海河离开了这片他深深眷恋的土地,年仅51岁。

乡纪委书记、副乡长、副书记,镇长、书记,农业局长„„走遍5个乡镇140多个村屯,20多年里,于海河就没离开过一个“农”字。在这片黑土地上,他留下了坚实的足印。

“当干部,就要不怕矛盾、敢担当”

“海河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曾跟于海河在七星泡镇搭过班子的宝清县副县长徐顶国说,于海河特别能吃苦、能担当,责任心强,不管什么难解的矛盾,总能一一化解,这里面他付出多少心血,没人说得清。

2003年,债务多、干群关系紧张的七星泡镇,已经换了两任镇长,在时任镇党委书记徐顶国的请求下,县里把于海河派到七星泡镇任镇长。“这里情况复杂,你得有思想准备。”初见于海河,徐顶国打起了预防针。“我不怕麻烦,也不怕累,以后有事你尽管交给我吧。”于海河朴实的话语,一下子让他放下心来。

“你们把上访群众都领到我这儿来,我来接待!”于海河主动承担起了全镇的接访工作。当时,七星泡镇政府每天挤满了上访的农民,来上访的大多窝着一肚子气,于海河始终耐心地倾听他们诉苦,到了中午,常顾不上吃饭。

财政紧张的七星泡镇,冬天办公楼的暖气也没什么热乎气儿,于海河在办公室里接访一坐就是一天,长年下来,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走路一瘸一拐的。解决土地纠纷,帮上访户要欠款„„于海河的努力没有白费,七星泡镇很快摘掉了“信访重灾区”的帽子。 更让徐顶国肃然起敬的是,不到一年的时间,于海河把28个村和40个屯十几年的乱账,捋得一清二楚,并制订了详细的还债计划。2004年末,七星泡镇各项工作考核从以往的末位跃至全县前列。

三合村是七星泡镇的大村,受宗派势力影响,村委会换届选举多年都没有成功。于海河在三合村一蹲就是1个月,每天一早就走访村民,了解情况。在选举过程中,突然一伙人冲进来捣乱,把民警都打伤了。当时,于海河冲在前面维持局面。事后有人说他,“有警察在,你还往前冲,你就不怕受伤?”“当干部就要不怕矛盾、敢担当,那时候要是熊了往后躲,还算什么干部,哪还像个爷们?”

“在这个位置,就得实实在在干点事”

4月12日,记者走进宝清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智能水稻催芽车间已投入使用,全电脑自动控制大大缩短秧苗生长周期,还能科学控制和调节秧苗的生长温度,出芽率达96%以上。日光温室里,第一批春季生产香瓜已完成育苗、移栽,5月中旬可成熟上市„„

这是宝清县有史以来争取到的最大项目,总投资1.86亿元。让宝清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是于海河的梦想。

“在这个位置上,就得实实在在为农民办点实事。”到县农业局任职后,于海河曾对别人说起心里的抱负:“干了大半辈子农业,看着咱们宝清的农业还是没有彻底摆脱靠天吃饭,心里就想着辛苦几年,把这个示范园区建成了,给宝清现代农业未来发展打个样儿!” 农业示范园区开工的2011年11月,东北已是天寒地冻,搞基建困难重重。“如果等到明年天暖了再开工,就会错过一年的农时。”于海河一番盘算后,决定再难也要上,全力争取2012年4月育苗。

拖着两条病腿,于海河带着大家顶风冒雪,全力奋战。对当时的艰辛,园区施工单位负责人王学庆记忆犹新:“这里以前是稻田,没有路,大车也进不去。为了修的路面吃硬,拉了不知多少车土,足足垫起了一米半高,车才能进去,才算开了工。”

第二年,智能催芽车间如期完工。原先抱怀疑态度的农民,当年就尝到了甜头,到了秋天,他们种植的水稻每亩增产50公斤!

2012年11月升任宝清县政协副主席后,于海河心里一直放不下园区。2013年6月,苦于缺乏管理人才,徐顶国请他兼任农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他立马答应了,“只要组织信任,我一定尽心尽力。”

2013年11月5日下午,他刚做完阑尾炎手术,就让园区文书把要送审的文件送到医院。11月6日上午去世前一个小时,他还让家人打开电脑,他要再看一遍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申报材料„„

“我是农民的儿子,为他们做事是我的本分”

“我手机里现在还有他的电话号码”,说起于海河,朝阳乡灯塔村农民盖东飞泪眼婆娑。

那是2011年3月,盖东飞贷款10多万,把家里200多亩地都种上了“嫩单8”玉米。谁知到了5月初,玉米苗出得稀稀拉拉,有的连芽都没发。眼看面临倾家荡产,盖东飞心急如焚。

周围类似情况的有十几户,村民们找到种子营销店。老板根本不认账:“种子没毛病,你们爱哪儿告哪儿告去!” 愤怒的村民找到农业局综合执法大队报案。执法大队经调查发现,此案涉及4个乡镇7个村屯42户村民,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

看到农民蒙受这么大的损失,于海河比谁都着急。几番调解无果,于海河决定带着农民打官司。于海河几次往返哈尔滨和宝清之间,请东北农业大学的专家进行司法鉴定;请来省城的资深律师为农民代理诉讼;带着农业局工作人员逐户拍照录像,现场取证;又到省里有关厅局找领导陈述案情,争取支持。

种子店老板悄悄送来10万元现金,被于海河严词拒绝。

历经一年四个月,村民终于胜诉!42户村民拿到了124万元补偿款。

“刚开始打官司时,周围人都觉得我们是拿鸡蛋往石头上碰。我们农民也不懂什么法律,要不是于局长,官司肯定赢不了。”盖东飞说,如果官司输了,这些农户得好多年缓不过劲来。

朝阳乡绿鑫水稻合作社的社员们也忘不了,是于海河帮他们渡过了难关。

“于局长帮了我们的大忙,这就相当于救了我们农民的命啊!”合作社理事长娄振贵回忆,2012年雨水大,秋收时绿鑫合作社收获的400多吨稻谷水分大,卖不出去又没有地方储存,如果发霉,损失惨重。是于海河帮助联系粮库和晾晒场,让合作社将粮食免费储存在朝阳乡粮库,不仅避免了损失,还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1元的价格卖给了国储。他又帮合作社申请到了育秧大棚、催芽车间项目,稻农亩增产10%。

有人曾问他,老于你咋对农民的事那么上心呢?

他认真地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农民就是我爹妈,为他们做事是我的本分! 短评 他用生命答卷

于海河没有惊天的壮举,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是他的一言一行,都在诠释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定义。

他敢于直面矛盾、有担当。工作没有花架子,不推诿,不放弃。为了倾听上访群众“诉苦”,他连饭也顾不上吃;为了解实际情况,他在村里一蹲就是3个月„„

他对事业有追求。担任政协副主席后,他可以不那么累,选择“歇一歇”,为了园区的发展,为了让农民依靠科技致富,他再次挑起重担。对事业的热爱,让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心里想着的仍是工作。

他对老百姓有感情。对百姓的爱,让他始终站在他们这边,一次次为他们的利益而奔忙。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基层干部需要热情,需要智慧,需要耐心,更需要的是对老百姓的爱心。这些,于海河都做到了。优秀的共产党员什么样,于海河用生命书写了完美的答卷。

全国道德模范孙茂芳:我给雷锋做“广告”

全国道德模范、解放军一等功臣、学雷锋标兵、全国优秀志愿者、十大社会公益之星、全国孝亲敬老之星、首都十大道德模范„„

“京城活雷锋”孙茂芳的名片上印满了各种荣誉,每次做完好事,他都要给受助对象发上一张,即使遭遇个别人的冷嘲热讽也从不退缩。“学雷锋就是要理直气壮,我就是要给雷锋精神做广告。”72岁的孙茂芳不改军人本色,底气十足。

“愿意当一辈子人民可信的‘傻子’”

一身整洁的军装,腰板挺得倍儿直,胸前挎着“为人民服务”的绶带,两眼不时四处张望,北京开往石家庄的火车上来了一位“奇怪”的旅客。“这个当兵的是不是有点傻啊?”坐在对面的两位姑娘窃窃私语,周围的乘客也指指点点。

这是在1998年,时任北京军区总医院副政委的孙茂芳奉命到石家庄白求恩医科大学做“医德医风”报告,他带着“为人民服务”的绶带上了火车。“又不是军功章,解放军同志您坐车带这个干什么?”坐在孙茂芳对面的一位小姑娘不解。“这虽然不是什么军功章,但这是为人民服务的品牌。”孙茂芳随后联系了列车长,在工作人员的支持下,孙茂芳在列车广播里为乘客讲了1个多小时的雷锋故事。

2003年春节,已经退休的孙茂芳走进北京地坛庙会宣传雷锋精神。一位游客当着大家的面对孙茂芳说:“你不是傻了吧?大过年的谁听你讲这个?”一位60多岁的老教授为孙茂芳说起了话:“雷锋精神是我们精神文明的品牌,孙茂芳就是北京学雷锋的品牌,他做得对。”

在孙茂芳学雷锋、宣传雷锋精神的50多年里,这样的事还有很多,他都不放在心上。“我愿意当一辈子人民可信可托的‘傻子’,我还要带动更多人去做这样的‘傻子’。”孙茂芳说。

“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宣扬雷锋精神”

有些人觉得他太高调。孙茂芳说:“共产党人本来就是以处处做模范而著称的,连这个名也不敢出,何以称得起‘先进分子’呢?”

退休之前,孙茂芳就经常带着北京军区总医院的同事们到火车站做好事,每次都要挂上“北京军区总医院学雷锋义务服务员”的牌子。有人问:“学雷锋做好事你挂个牌子干什么啊?怕别人不知道?”孙茂芳说:“我来做好事就是做给你看的,就是让你看看雷锋还在。”跟孙茂芳一起来的年轻人一开始接受不了这种方式:“孙老师,我们受不了那些讽刺,不想来了。”孙茂芳却说:“正因为有人讽刺、打击我们,所以更得理直气壮地来。”

50多年来,孙茂芳先后赡养了18位孤残老人,与11位残疾人结为兄妹关系,还从家庭助困金中拿出46万多元资助38位失学儿童和特困家庭。

“学雷锋的道路没有终点。只要腿还能走,嘴还能讲,学雷锋就一天也不放松。”孙茂芳虽然早已退休在家,但每天依然忙碌。退休14年间,他行程80余万公里,作报告1300多场,受众80万余人,带出了百余个志愿者服务队。孙茂芳说,“学雷锋是一项需要千万人薪火传承的事业,我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奋力宣扬雷锋精神。”

《 人民日报 》( 2014年03月01日 06 版)

一个家庭的参天大义——藏族战士降巴克珠一家三代精忠报国记事

深秋,美丽的跑马山下,藏族战士降巴克珠家乡——四川康定县呷巴乡铁索村村口的老杨树上,金黄金黄的叶子开始扑簌扑簌地落了。

这棵两个成年人才能抱拢的老杨树,承载着降巴克珠一家太多的记忆:爷爷罗布长寿在这里被奶奶送上剿匪的战场,奶奶在这里等了他一辈子;阿爸罗布扎西和降巴克珠也是从这里踏上参军的远途,家人也常常在这里迎接探亲的他们。

老杨树笔直参天,就像这三代忠勇的一家人:罗布长寿是乡里唯一的烈士,罗布扎西是乡里唯一参战中立过战功的功臣,降巴克珠是康定县唯一立过两个一等功的战士。

从军报恩 1950年3月24日,对于降巴克珠一家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康定解放。降巴克珠的爷爷罗布长寿翻身农奴做了主人。

“保卫祖国,就是保卫来之不易的好生活。”两年后,心怀感恩的罗布长寿放弃工作应召入伍,成为甘孜军分区某团的一名战士。

1956年春,道孚县、得荣县匪患突起。罗布长寿和康巴姑娘丹真翁姆新婚不足20天,就奉命归队剿匪。

罗布长寿走后,丹真翁姆一有空就到村口的老杨树下张望。

从挺着大肚子到儿子罗布扎西会走,那些年,这个村头,一棵老杨树、一个女人、一个孩子,成为一道令人揪心的风景。

一连几年杳无音讯。终于有一天,部队来了消息,却只是一枚二等战功勋章。 罗布长寿在战场为掩护战友牺牲,丹真翁姆为此痛哭了很多天,后来就少言寡语起来,只是仍常带罗布扎西到老杨树下,望着村外说:“你阿爸再不回来了,他是大英雄,你长大了也要做他那样的汉子。”

20多年过去,南线局势突然紧张起来,独身把儿子抚养成人的丹真翁姆,尽管丧夫之痛并未隐灭,但还是把罗布扎西送进了军营。

入伍后不久,罗布扎西咬破手指,写血书请战。一次战斗他舍命背下受伤的营长,自己却被弹片炸伤,荣立三等功。

1982年,罗布扎西从部队复员回乡务农。1989年有了儿子降巴克珠。 转眼18年过去了,市场经济的大潮早已涌入偏远的铁索村。尽管妻子重病,自己右手又在施工中被炸去,罗布扎西还是把降巴克珠送入了军营。

“咱们家代代都得有一个当兵的人。”罗布扎西说。 精武报国

在部队执行剿匪任务时,罗布长寿作战勇敢,很快入了党,并先后担任班长、副排长,直至为掩护战友献出生命。

罗布扎西被成都军区评为专业技术能手,手榴弹投掷全团第一,手枪分解结合全团第二,还是全团唯一能在夜间百米外用56式步枪打掉手电筒小灯泡的特等射手。

2006年底,降巴克珠入伍后来到沈阳军区16集团军某旅。从川西高原来到东北平原,他克服“醉氧”不适,腿上绑沙袋、背囊装沙瓶、穿上雨衣练体能;枪管上放弹壳、前端挂水壶练轻武器射击„„练就一身“硬”功夫:

6公里武装奔袭打破集团军“特战精兵”考核纪录;10米攀绳成绩比优秀标准快10秒;旅手枪、自动步枪、狙击步枪3种枪型射击最好成绩保持者„„

降巴克珠还积极利用部队“大学校”为自己“加钢淬火”,自学取得大专文凭,先后6次担当高新训练课题攻关,革新了“95式自动步枪检查镜”“烟花报警器”等创新成果。 截至目前,降巴克珠24次比武夺冠,5次打破旅以上军事课目纪录,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所带班2次荣立三等功,先后被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等。

“我爷爷牺牲在战场,我阿爸是战斗英雄,我穿上这身军装就要把康巴汉子的忠诚与勇敢写在军功章上。”降巴克珠说。

大爱济世 罗布长寿烈士的生命定格在31岁,但他把舍小为大的爱留给子孙。乡亲们也回敬同样的爱,常接济他们。

为感谢乡亲,丹真翁姆也常带罗布扎西给乡亲帮忙。 一家人,就是沐浴在这种爱的循环中。

复员返乡后,罗布扎西对乡邻有求必应,家里农具使用都是先人后己。原本买牛、拖拉机的钱,也都被他借给了困难人家,有的钱到现在也没收齐。

罗布扎西声望很高,谁家婚丧嫁娶都愿让他张罗,村民家里大小事也爱找他商量。他常常对村民说:“以前是农奴,现在是主人;以前只求穿暖,现在讲究穿好,这都要感谢党和政府。”

降巴克珠儿时曾觉得父亲爱“管闲事”,不料自己长大后竟也是这样的人。 2005年,因母亲患病、父亲工伤,正在上初二的降巴克珠无奈辍学。 由于上学时成绩优异,邻村小学校长民玛闻讯请他担起空缺许久的代课老师。 一边是父亲用一只手苦撑家务,一边是孩子们对老师的渴望,降巴克珠有些为难。 罗布扎西说:“你去吧,孩子不能没有老师。”

于是,16岁的降巴克珠接下了这个每月只有320元工资的工作,承担家务放在周末。

当老师期间,学生打碎了老乡的玻璃,他垫钱购买给装上;孩子缺文具,他掏钱买„„ 降巴克珠入伍后,这种大爱也随之带入军营。作为特战精兵,他遇人请教从不“留一手”。7年来,帮带的战士中,2人考上军校,4人提干,7人成为集团军特战尖兵,15人成为旅训练标兵。

降巴克珠每月的工资也常分成好几份,因为他在驻地资助了一名失学儿童,在驻训场成为了一个贫病老人的“干儿子”,在老家认了一个孤寡妇女做“干妈”„„

“虎门无犬子”,2012年5月,降巴克珠高票当选驻地吉林省通化市“十大杰出青年”。

新闻

新闻

新闻

新闻

新闻

新闻

新闻

新闻

新闻

新闻

新闻
《新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新闻经典 新闻
相关范文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