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10月湘南三校联考高二政治试卷

发布时间:2020-03-01 18:47: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8年10月高二资永安三校联考思想政治试卷

命题:资兴市立中学:刘晓波 审题:安仁一中:陈湘林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俄叙联军轰炸伊德利卜省叛军及恐怖主义武装 ②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于2018年8月在北京召开 ③呼伦贝尔草原风光 ④游览故宫和长城 ⑤过端午节、赛龙舟活动

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④⑤ D.③④⑤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被称为人际关系的“黄金定律”,镌刻在联合国的大厅上。这说明(

A. 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C. 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D. 传统习俗对人们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目标是( ) A.培养“四有”新人 B.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C.提高我国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软实力 D.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下列属于腐朽文化的是( )

①法轮功邪教文化 ②封建“三纲五常”思想 ③生辰八字决定人的命运 ④十二生肖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5.下列属于优秀文化的是( )

①“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②传统习俗文化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6.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这是因为( ) A. 我国人民勤劳、智慧,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博大精深

C.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D.封建统治者在科技发展上身先士卒

7.“要估价一种文明,我们必须要问的问题是,它能够造就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这一观点( )

A. 正确指出文化的价值在于造就人 B. 肯定了文化作为社会精神力量的作用 C. 强调文化创造了人,人在实践中享用文化 D. 看到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不完全同步的

1 8.西部民族文化不是一种完全封闭和孤立的文化,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综合体,它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将许多外来文化的因素转化吸纳为自己的成分,从而变得生机勃勃,其中最为典型的文化现象就是佛教在青藏高原的本土化——藏传佛教。这种“本土化”现象( )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②表明文化渗透是中华文化的特有魅力

③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的体现 ④有利于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这说明( )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崇高的理想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基础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0.新一届国家领导集体注意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这是基于( )

①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已十分强大的必然要求 ②展示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③集中展示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情感的需要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以精准的视角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和成就以记录片的形式呈现在大屏幕上,以“大国”和“小家”两条脉络,将我国飞速发展的五年征程浓缩成短短的90分钟,展示了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中国所呈现出的大国风采。《厉害了我的国》热映是因为影片( )

①弘扬了中国精神,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创新了文化形式,维护了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展现了祖国的强大,增强了道路自信文化自信 ④构筑了精神根基,促进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2.信息时代,人们只需轻点手机屏幕,便可诉说心曲、互道衷肠,传统的家书日渐式微。2017年,某市文明开展了“一封见字如面的微家书”网络文明传播活动,邀请广大市民一起写家书、聊家书、晒家书。“微家书”形式( )

①运用现代科技,突破了传统家书的形式 ②是传统家书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 ③在对传统家书的肯定中同时包含了否定 ④颠覆了传统家书书写的基本形式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3.“一种文化有了深厚的根,才能吸收外来文化。唐朝民间佛经数十倍于儒经,但中国文化并未变成印度文化,因为我们有那么强有力的文化根基。”上述观点旨在说明( ) ①要吸收外来文化的一切成果 ②要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③文化创新要保持本民族特色 ④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表明:( ) A. 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B. 文化是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 C. 文化决定民族和国家的兴衰存亡 D. 文化繁荣则国家和民族必然兴旺 15.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最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 ) A. 传统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 B. 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 C. 传统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继承与开发 D. 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丰富性、文化创新与发展

16.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新兴的乡镇,还是偏居边远、古朴的村落,人们都可以感受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活。以上材料说明( ) A.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

C.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且不同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下文化环境也不同 D. 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17.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它与敦煌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纸质写本文书、西城汉晋简牍、清内阁大库明清档案一起,被誉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四大新发现”,影响广泛而深远。2017年11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最新入选的《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成功入选。这( )

①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有利于续写人类文明 ②有利于佐证中华悠久灿烂文明,展现中华文化优越性 ③标志着世界对甲骨文重要文化价值及历史意义的认可 ④有利于向世界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8.《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重温经典诗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古典诗词”“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中国古典诗词( ) ①是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决定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题文)嘉兴南湖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主要内涵的“红船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精神支撑。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红船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

②红船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③弘扬红船精神要注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红船精神是推动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给力”一词与潮汕方言“到力”相同,是对当今一些社会现象的感叹或者祈望,它原是少数网友用语,现在成了社会热语,还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中。“给力”成了热语表明( )

A. 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B. 文化创新的来源是作者的灵感

3 C.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源泉 D.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需要

21.文化影响人。之所以要营造良好的家风、校风、班风、学风,是因为(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风气决定人生的路怎么走

④有了良好的家风就会有好的人生和事业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 ②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③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④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昆曲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剧种,京剧是我国影响最大、体系最完整的戏曲剧种。京剧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昆曲,但又不是对昆曲的照搬照抄。昆曲与京剧的关系体现了(

A. 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B. 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C. 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D.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24.“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 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工匠精神”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基本是( )

①团结精神

②梦想精神

③创造精神

④奋斗精神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5.中国的自信,本质上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中国极为重要的第四个自信。习近平的这种文化自信来自( )

①中华传统文化 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把握 ③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④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学习借鉴和吸收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题.(16分) 历史上,丝路文化有两次兴盛,一次发生在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另一次就是唐朝,中西文化再次交流碰撞。如今,中国再次崛起,“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世界许多国家认同,丝路文化交流进入第三个兴盛时期。2017“一带一路”丝路文化与艺术大展暨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办。此次活动以书画艺术为表现形式,设立书法区、国画区、油画区三个展示区域,重点展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土人情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参展的中国作品将中国传统文人书画中的精粹,更好的传播到丝路沿线国家,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书画艺术家应该发挥特有的作用。美术的创作与发展方向,不能只局限于国内市场,而要勇敢、积极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艺术家进行合作,学习东西方古典艺术中的创作技法,让中国的艺术作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高峰论坛的举行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12分)

(2) 在世界各国文字书写中,没有任何其他文字的书写,像汉字的书写一样,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请为中国书法走出国门提出两条具体建议。(4分)

5 27题.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湖南省委省政府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一方面落实十九大精神,建设文化强省;另一方面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强劲动力。湖南历来是一片文化的“沃土”,省委省政府对内注重深挖湖湘文化的思想内涵,对外提升“湖湘文化”品牌度,调派精兵强将赴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地进行文化交流,让更多的海外人士感受到中华文化与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措施推动了湖南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

材料二 时代在变迁,湖湘文化要传承下去,就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十三五”期间,湖南将构建“一核两圈三板块”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推进长株潭、大湘西、大湘南、环洞庭湖等四大板块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同时,湖南将实施文化产业“互联网+”行动。打造“网络湘军”,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融合创新,鼓励发展“互联网+高新技术+文化创客”模式。这不仅在广度上提升了湖南文化企业的覆盖辐射面,更使得湖湘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进程更加充满期待和朝气。

(1) 结合材料,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关知识,谈谈湖南省在建设文化强省过程中是如何增强文化自信的。(12分)

28题.(22分)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持续快速增长,GDP超过1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国家财政年年增长,2017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收入17。2万亿元(人民币)。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为发展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神舟号”系列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及航空航天技术的运用,又进一步显示和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极大地激发了全体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

(1) 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发展航空航天事业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10分)

材料二: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就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应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2分)

6

10月湘南三校联考高二语文试卷[版]

高二政治联考试题

五市十校联考政治试卷

天津12校高三联考政治联考试卷

湖北七校届高三政治10月联考!

高二政治试卷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6月)政治试卷

四校联考学年下期期末联考高二政治答案

重庆市“七校联盟”学年高二12月联考政治

郑州市学年下学期六校高二期中联考政治

10月湘南三校联考高二政治试卷
《10月湘南三校联考高二政治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