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闻基础知识论述题1

发布时间:2020-03-03 06:24: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论述“三贴近”原则对新闻宣传内容创新的要求?坚持“三贴近”原则,要注重在内容上创新,改进宣传报道.新闻宣传工作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改进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办出风格,办出特色,在市场上站住脚,在群众中扎下根,更好地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注意抓住中央重视、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针对现实生活中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探索新的报道形式,采用新的报道手法,多写独家新闻、当日新闻、基层新闻和现场感强、能打动人的新闻,做到主题好,内容新,语言精彩,生动活泼,吸引人读.新闻报道应在内容上正确地把握来自上层、中层、基层的比例,更多地报道基层干部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更多地报道振奋人心的成就,更多地报道群众中的典型和群众关心的问题,更多地反映群众的呼声.新闻报道内容上还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典型宣传不能只讲气势,更要坚持实事求是,在可亲、可敬、可信上写出真情.典型宣传既要有“大合唱”,也要发挥各种新闻媒体自身优势,适应群众的不同需求,用独具特色的报道增强感染力.热点引导不能炒作,要着眼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弘扬正气,服务大局,不断提高引导的质量和效果.舆论监督要出以公心、针砭时弊,解决问题,有利工作,增强团结,稳定大局。

2.论述“三贴近”原则对新闻宣传方法创新的要求?坚持“三贴近”原则,要注重在方法上创新.要适应群众的接受能力,深入浅出、人脑入耳、可亲可信.用群众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用疏导的方法、群众参的方法、民主讨论的方法.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不断拓展新闻宣传工作的渠道和空间,加强网上舆论引导,掌握网上宣传的导权.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既要敢于触及,又要善于疏导,把握来龙去脉,又弄清前因后果,力求用鲜活的语言解开思想困惑,用身边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把严谨与生动、科学与趣结合起来.要扩大新闻报道面、增加信息量,做到“多、快、好、高”,即供稿数量多、时效快、文笔好、新闻价值高,保证新闻报言之有物、内容充实、信息丰富。

3.论述“三贴近”原则对新闻宣传体制创新的要求?坚持“三贴近”原则,要注重在体制上创新.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保证正确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完善新闻宣传宏观管理体制,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要注重研究群众的需求和接受能力,多从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做报道,努力适应群众的阅读习惯,及时向群众提供丰富、灵敏、多样、有效的信息.要在保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站在群众的角度采写报道、阐述观点、发布信息,充分报道群众最希望了解、最希望解决的问题,给予群众最及时最需要的信息服务.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强化新闻宣传的服务功能,在满足群众获取信息认识形势了解政策接受教育愉悦身心等方面的需求上下功夫,更好地实现服务大局与服务群众的有机统一

4.论述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1)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运用新闻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是舆论监督中最主要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方式.(2)新闻事业的舆论监督主要具备下面几种功能:一是社会监视;二是社会调节;三是社会控制;四是社会制衡;五是社会监督。(3)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监视功能表现在:注视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新动向;监视社会发展进程;评价社会发展效果.(4)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监视功能表现在:舆论监督可以对社会心态、社会意见进行调节、疏导和重新整合,充当社会的“传声筒”和“排气阀”,传达呼声,宣泄积郁,满足愿望,从而使整个社会在心态上维持在一个理想的安全值上.(5)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监视功能表现在:舆论监督以舆论、宣传、教育的手法去影响和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预防和制止社会越轨行为.舆论监督为社会成员提供符合社会目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调节人际关系,指导和制约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成为社会转型时期最迅速、最灵敏、最有效的反应.(6)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监视功能表现在: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条件下,舆论监督所代表的是多数人的意志.这种权力在进行权力制约和权力抗衡的时候,以新闻舆论的形式出现,其监督的领域广、反应迅速、参与公众多、影响效果大.(7)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监视功能表现在舆论监督积极主动地介入监督领域,许多社会问题、社会事件首先是以舆论监督形式表现出来的.舆论监督是一个动态过程,总是严密跟踪监督目标与对象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能够做到在否定自己的基础上求得正确的监督.舆论监督的公正性来自操作中的平衡手段.不同的意见、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结论,在机会平等的基础上,实现最终的平衡。

5.论述新闻工作者的“五个根底”? (1)新闻工作者要打好理论路线根底.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工作.理论路线根底打好了,不管情况多么复杂,形势怎样变化,都会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2)要打好政策法律纪律根底.要牢牢掌握中央的方针政策,牢牢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严守新闻工作纪律.新闻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新闻工作者如果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懂不熟悉,那就宣传不好,甚至出现误导,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3)要打好群众观点根底.新闻工作、党报工作,说到底,也是群众工作,是我们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密切联系群众,是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和基本功.大家要树立牢固的群众观点,同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善于做调查研究工作,紧扣时代的脉搏,倾听群众的心声,多写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好作品.(4)要打好知识根底.知识就是力量.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努力掌握与自己的业务工作直接有关的知识,同时,还要博览群书,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书籍都应读一些,科技知识也应尽可能多学一些.党的新闻队伍中应该多出一些既懂政治、学识又渊博的编辑、记者、评论员.(5)要打好新闻业务根底.新闻工作,无论编辑采访,都需要有业务能力,特别是要有很好的文学修养.现在,报纸上刊登的许多报道,主题好,内容好,语言也很精彩,使人在受教育的同时,也得到美的享受.但是也有一部分新闻作品,不讲究辞章文采,文字干巴巴的,翻来覆去老是那么几句套话也有的哗众取宠乱造概念,词句离奇,使人看不懂,这种不良文风应加以纠正.要大力提倡新闻工作者苦练基本功 6.论述政治家办报办台的理由?(1)政治家办报办台,首先是由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作为党的舆论机关,担负着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用其武装群众、指导工作和引导舆论的重要使命,必须由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具有很强政治素质的人来担任.(2)政治家办报办台,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要求.实行“政治家办报”是坚持党性原则的重要保证.反言之,坚持党性原则是一个要成为合格的“政治家”的新闻工作者所必备的素质和要求.(3)政治家办报办台,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基本素质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国家,新闻工作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任务,党和人民对其寄予厚望,提出很高的素质要求.这些要求既有业务的、知识的,也有思想的政治的.而其中,最重要的,起统帅作用的是政治素质 7.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改版经过以及对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思想的作用? 延安《解放日报》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机关报.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由《新中华报》和新华社《今日新闻》合并而成.对开4版,为根据地第一份大型日报.第一任社长博古,后为廖承志,第一任总编辑杨松,后为陆定

一、余光生.从1942年8月起兼作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该报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不断改革进步,1942年4月1日,该报在中共整风运动中改版,刊登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发表改版社论《致读者》,将原来以报道国际新闻为主改为以抗日根据地新闻为主.在整风运动中,该报开展了对无产阶级新闻学的讨论,先后发表《党与党报》、《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等社论,刊登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胡乔木的《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等文章对党报的性质、作用,全党办报的方针,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新闻观和资产阶级新闻的界限以及新闻文风等基本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中共中央许多领导都为该报撰写过文章,毛泽东为该报撰写了发刊词,其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都首先在该报发表.该报副刊曾发表大量文艺稿件.1947年3月27日出至2130期停刊。 8.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历史沿革?(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前身是中央广播事业局,简称广播事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广播电视工作的部门,1949年10月成立,当时属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领导.1952年2月新闻总署撤消后,由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宣传业务由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1954年11月起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技术行政业务由国务院第二办公室一度由文化部领导,宣传业务仍由中宣部领导。主要职责为领导和管理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制订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代表国家参与相应国际行业组织等。历任局长有:李强、梅益、邓岗、张香山等。1982年5月,根据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决定撤销该局,其职责划归新成立的广播电视部。(2).广播电视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广播电视工作的部门。1982年5月,根据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23次会议决定,撤销中央广播事业局,成立广播电视部,属国务院领导。历任部长为吴冷西、艾知生。1986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14次会议决定,将管理国家电影事业的职责也并入广播电视部,该部改为广播电影电视部。(3)、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负责广播电视宣传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国务院直属机构(正部级),是全国广播电影电视业发展和行业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1998年3月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组 成部门设置方案和经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 业单位设置方案,由广播电影电视部改组而成。同年4月8日正式挂牌并启用公章。

1新闻采访论述题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论述题

新闻基础知识

教师招聘基础知识论述题

新闻心理学简答论述题

新闻评论写作论述题

《广电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一)1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专业基础知识

新闻基础知识论述题1
《新闻基础知识论述题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