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华应龙研讨会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3 03:57: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融错,让课堂更温暖! ---听华应龙讲课、报告有感

赵家庄小学——霍琳娥

2014年6月14日,华应龙“融错:减负增效之良策” 专题报告在七中举行,全孝义市所有数学老师、校长、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听华应龙“融错:减负增效之良策”的专题报告。学校为了让我们数学教师感受数学课堂的魅力,张校长亲自带队带领全校数学老师学习。能参加这次研讨会,我感觉特别荣幸与激动,真心感谢学校,校长。学习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但我对数学的追求却不会停止。

14日上午华校长做了一个“融错:减负增效之良策”的专题报告,华老师的教育理念--“融错,让课堂更温暖!”让我受益匪浅:

1、“容”错——尊重孩子的“不同”

华应龙老师提出了“融错教育”的教育理念。“融错教育”首先是“容”错,包容孩子错误。孩子的错误是对教师的提醒和帮助。“尊重孩子的‘不同’,并且一定要去追问这个‘不同’背后的解释。”这是华应龙经常对老师们讲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学生的作品,学生的回答,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解说,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对的。孩子既然表达出这个作品,肯定会有想法”。所以,华应龙说:“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树立一种观念,学生不是我们的对手,而是帮助我们缔造课堂生活的另一只手。在课堂上,正确的可能只是模仿,但是错误的一定是创新。当出现不一样的东西时,孩子一定是动脑筋了,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是课堂上的生命体,都是应该尊重的。”

2、“融”错——差错是一种资源

对于数学来说,正确答案也许是唯一的,但是错误的回答却有它不同的故事。华老师在报告中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计算上的错误,老师往往认为学生粗心,其实计算问题往往是一种综合的表现。比方说24乘3,学生常会得出92的结果。经过调查他发现,这有三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三四十二,写二进一,二进了一等于三,三乘三,变92了;还有一种可能是三四十二,写二进一,二四得八,进了一,得九;还可能是写成了23乘4。所以同一道题,错误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原因却可能不一样。“明白的学生明白的道理是一样的,不明白的学生就各有各的困惑”。所以就像他说的:“要更多地去琢磨学生错误的原因,只有找到了这个原因,你才能去帮助他,而不是枯燥地、简单、机械地去强调规则,那是根本没用的。只有当他找到错误的原因自己醒悟了,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否则,学生今天错了,明天还会错。”因此“融错教育”的第二层含义是“融”错,把错误融化。

3、“荣”错——犯错也是一种贡献

“很荣幸,我错过,错是一种贡献。”这是“融错教育”的第三层含义。华应龙老师说:“很多老师认为学生不该‘错’,而我认为学生可以‘错’,学校、课堂就应该是学生犯错的地方。”何况爱因斯坦也说过:“失败就是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这对科学就是很大贡献。”在华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不再把犯错误当作一件见不得人的事,而是充分认识到错误是有价值的,所以才会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华应龙老师说:“在这样一种融错的教育中,积淀下来的就是孩子创新的人格。在学习的过程,他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还养成了敢于尝试的良好习惯,错了、失败了,他会去分析,然后再不断地探索。这种教育能帮助孩子磨炼出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融错,让课堂更温暖!” 这一教育理念让人感受到了华老师亲身体验到的真理,也必将引起大家的触动,把宽容、理解、尊重、赏识送给课上的孩子们!

下面我把观摩课中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做法和我自己的一点感想与大家分享。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华老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华老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例如:会的点头,不会的摇头;如果回答得很精彩应该给自发的掌声。)同时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华校长上课老师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在华老师课堂中他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差错融化成一种教学资源。在他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出错的机会,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正确对待自己错误,利用错误展示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然后及时点拨和鼓励,从而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错误后,真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表现出一个真实而有效的课堂。

这次学习完后,我仔细琢磨了一下,学生经历错误,又找到错误的原因往往记忆比较深刻、理解透彻。就像华老师说的:“成功是长叶的时候,失败是长根的时候。”课堂上我也尝试着鼓励了一下出错的学生,结果课堂气氛和谐了,平时不敢发言的现在敢发言了,接下来犯此类错的少了,今后我会继续把华老师的理念运用到课堂上,使课堂更温暖。

华应龙 听课体会

华应龙课堂教学观摩体会

华应龙

华应龙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

华应龙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学习心得

华应龙其人

平行四边形 华应龙

听华应龙之化错体会

读华应龙老师

华应龙培训心得

华应龙研讨会体会
《华应龙研讨会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华应龙心得 研讨会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