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东方专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06:14: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说起新东方就不得不说老俞,一说起老俞就不得不说新东方。新东方总有说不完的事,总有道不完的理。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中也有一千个新东方,所以我想谈谈我眼中的新东方——厦门新东方学校。 激情

第一次踏入厦门新东方给我第一感觉就是——我来对了。放眼望去,每位老师身上洋溢着24k的活力,每位老师脸上挂满着24k的笑容,每位老师眼中充满着24k的光芒。这一切如同炙热烈火一般不断的融化我早起冰封的激情;这一切如同澎湃的浪涛不停的冲刷我本已凝固的活力。如果曾经我一直在混沌无光的道路前行,那么新东方就是我寻找的伊甸路口。 成长

来到新东方很快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近朱者赤,让我知道孟母为什么三迁,让我明白好的环境真的可以帮助你迅速成长。我曾经因为自己在学校教学比赛中取得的微不足道的成绩而沾沾自喜,来到新东方让我清楚了自己的渺小,知道了山外有山。我放低姿态开始近乎疯狂的开始从同事身上取经,当我与“牛人“在一起才知道自己原来还有第二次成长,这次成长的不是身体而是心灵。 分享

分糖果理论不但让老俞懂得要学会分享;也让每个新东方人懂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作为一名新人如果没有校长的经验分享,我就不会懂“教育跟谈恋爱是一样的,用心去准备就会成功”;如果没有杨伟国老师的讲课分享,我就不会懂原来课可以上得如此登峰造极,出类拔萃;如果没有梁老师的资源分享,我就不能这么快的踏上教师的职业轨道;如果没有同事的快乐分享,我就不会如此享受生活;如果……..

马云说过“人不会因为做了什么而后悔,只会因为没有做什么而后悔。”来到新东方,我大声说“我不后悔!” 破而后立

有哲学家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确,流水淙淙,川流不息,当你第二次踏入时,第一次的流水已载着满腔愁思随风东流。时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每感与此,大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慨然。过去已经定格,却总想螳臂当车,试图改变过去,却蹉跎了现在,连累的未来。。。。

老师说过伟人立长志,庸人常立志,但是我又相信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随着环境的变化,利弊因素的转变,责任的加重......我自认为人的志向不会一成不变的,也许有些道理,也许只是我对自己庸人般生活的一丝歇斯里底的慰藉。

大学生的内心是混沌且迷乱的,我不会高谈阔论,立长治也好,常立志也罢,我只想在混乱的内心世界里找到出口哪怕只是美好的镜像,探索自己天赋的道路是艰辛而又不失乐趣的。只希望在常立志的混乱黑洞里,能找到立长志的伊甸出口。

大学四年的混沌生活已经结束,总感觉要留下点什么,蓦然回首,还好,留下了一段虽然残缺,但是美好的回忆。

我总叫别人要开心,其实谈何容易,但如果心总系于此,我相信心境至少不会过于悲怆。 如今进入新东方,欲破而后立,改变自己慵懒的生活态度,在新东方我找到了信仰。 曾几何时听说精神上的有幸福才是真正幸福,不知不觉,我已经成为它的信徒,我发自五脏六腑的膜拜他,顶礼膜拜!

虽然我不是新东方的老师,也不是新东方的学员,但是我听过新东方老师的课,网上的,现实中的都有听过。看新东方出的书,从《大学不知道》,《新东方精神》,《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上》到《仙人指路》《青春的战场》再到《俞敏洪如是说》,基本每一册书我都仔细的读了好几遍,被震撼,被感动,甚至哭的稀里哗啦。

但是,我还是想从一个局外人,从一个非新东方人,从市场的角度看待新东方的方方面面。毕竟,新东方得到的肯定很多,我不用在此累述我的褒奖;毕竟,新东方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是在市场条件下生存的一个教育科技集团;毕竟,我们希望的新东方不是一个简单获得成功的的培训学校,而是希望它能够成长,突破,超越,成为一个优秀卓著的企业。

优势

1.产品力的力量——说实话,新东方还是很系统的,涉及留学服务,图书出版,网络教育,职业教育,教育软件开发等多个领域,在全国40个城市设有分校,是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集团,这些都帮助新东方成为教育界最有明星气质的的“红人”。但是如果只在包装宣传上下功夫,相信“粉丝们”只有现在的一半。其最内涵的还是其教育实力,能够把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上来,把孩子教育好,这才是让怀疑者闭上嘴巴,使其成为真正顶级教育品牌的筹码。

2.对于目标群体的把握和引导——学员绝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或者初高中学生,或者少儿。我们这样的80后,90后生人,相对于父母那辈人,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都发生很大变化,突破了传统的节俭保守主义,具有鲜明强烈的“享受生活”烙印。新东方满足了我们对于个性化,自我感受化的教育消费的需求。 3.建立了自己的品牌——著名品牌大师杜恩·卡奈普在他的《品牌思维》中,对于品牌的解释是:“品牌不只是一个名称或商标,而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与产品的体验和感受,是顾客和消费者所接收到的所有印象的内化总和。顾客会根据他们所体会到的感情和功能性利益,让这个品牌在他们的心理位置中拥有一个特殊的地位。”新东方与其他竞争者相比,在师资配备,教育模式,课堂风格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如老师们极具个性化的语言,冷幽默式的插科打诨,和学生朋友般的相处方式,这样就具有了“品牌效应”,“新东方”被抽象成一种符号,一种标记,成为教育界的品牌力量。“俞敏洪”也成为一种品牌感动,而不再是一个具体的名字。也许新东方的英语教授的还不是最好,不是最专业,但是它和它的创始人故事打动了我们,就像LV包的实用性也许真的比不上一个普通的帆布包,但是千千万万的女性还是追随购买一样。 这些都是新东方的优势。

但是,不管“新东方”的定位,品味,文化怎样,作为一个科技教育集团,市场永远是检验其存在合理性的唯一标准。如罗伯特·H罗森所言:“过度焦虑带来恐惧,混乱和士气低落;但是毫无焦虑则会导致没有危机感,让人停滞不前,陷入骄傲自满,最终死于安乐。”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老师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一个在近乎绝境中站立起来的人:在农村贫困的家庭中长大,锲而不舍的三次高考最终考上北京大学,在大学里的日子也特别不顺利,学习竞争对手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材生们,到了群英荟萃的北大校园,他显得那么不打眼,那么平凡,再加上身体健康状况不太好,休学一年,五年的北大学习生活是他人生最灰暗最痛苦最看不到希望的时段。5年充斥着挫败感、迷惘、失意和无奈的灰色大学生活让他刻骨铭心。也许正是这段日子的坚持与磨砺为他在几年后创办新东方,并始终能在“黑暗时刻”保持一份难得清醒奠定了精神基础,这是一种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精神。

犹记得2008年暑假在长沙新东方学习的光景。当时也是慕名而去,虽然在长沙食宿方面方有诸多不便,但与最终学习到的知识和见识到的新东方老师突破传统教学带来的震撼相比,神马都是浮云,那是我第一次切切深深地感受新东方。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我已经忘记当时他们讲课的内容,但每一个老师给我带来的连环炮式震撼一直让我记忆犹新,好像一切都发生在昨天。

记得第一节是王远老师的听力课。他并没有一开始就跟我们讲听力,而是讲起当年他在北京新东方学习的乐事,幽默的语言和段子一下子把老师与学生的心拉近,达到自己面无表情,学生个个人仰马翻,唯一一点就是语速太快,第一次发现听标准普通话是件这么耗脑力的活,后来发现长沙新东方的老师秉承这一风格。语法老师尹爱华老师瘦瘦的,个不高,还比较黑,但他瘦弱的身躯迸发出了强大的语言力量和扎实的知识底蕴。写作课的艾伟伟老师思如泉涌,将写作技巧玩弄于手掌,能在轻易之间将一个呆板的句式巧妙的变得生动有趣,突然间有血有肉,十分充实,让写作基础相对薄弱的我茅塞顿开。我很有幸上了校长施科老师教的完形填空课,据说他是遗传学博士。虽然只有短短一次课,但他那温文尔雅的气质辐射出的气场着实强大,散发着海纳百川的胸怀。近期稍有接触过株洲新东方校长王森老师后不禁感叹新东方老师有着共同的教学风格,新东方校长都具备高大的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身边的人,或者任何和他们有过哪怕一次接触的人。 也许这就是俞敏洪老师强调的新东方精神。

关于精神这东西是很虚化的,很抽象的,要化无形于有形,最重要的是要有符合的精神载体。很多企业的文化和精神都只是个空壳,无外乎写在办公楼显眼位置的几个大字,无外乎在团队建设提出来最终没付诸实践的口号,真正能将企业精神具体化的很少,真正能将企业精神贯穿于工作中的更少,而真正能将企业精神让员工领会并在员工身上体现的更是凤毛麟角。殊不知企业精神确是延续和发展企业的决定力量。就如同盖高楼打地基一样,企业精神越深入人心,地基就越深,楼房能盖得更高,企业也更具发展潜力。

新东方精神是新东方诞生,成长,发展,以至辉煌的原动力;也是新东方的老师和学员们憧憬人生,不断进取,实现自我的原动力。新东方精神既是新东方存在的原因,又是新东方存在的结果。新东方精神是新东方的灵魂所在。

“追求卓越,挑战极限,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俞敏洪老师用浓缩的,精辟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新东方精神。但是,对于新东方的师生们来说,新东方精神又怎么简简单单能用一句话说的清呢。只有新东方人,新东方的老师,新东方的学员才能真正的体会到新东方精神的真谛。

第一次看到这条校训是在长沙新东方教室,在黑板上方用生命之色绿色写成的。随着对新东方的渐渐了解,慢慢深入,观看过许多俞敏洪老师和其他新东方老师的演讲视频,自己亲身经历新东方梦想之旅的现场,我似乎开始初步理解并完全赞同这句话了。

俞敏洪校长和每位新东方的老师都用自己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做为当今社会有理想有抱负并憧憬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我们不能容忍自己变得消极,尽管一切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现实不断告诉我们的似乎只有三个字:不可能。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放弃希望,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搏一搏,拼一拼。因为我们还年轻,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切才刚刚开始。只要我们还活着,只要我们还能走动我们还能思考,还能看还能听还能写,我们就没有理由颓废,没有理由不相信自己,没有理由放弃。通往成功的路是要靠自己用心血与汗水开拓出来的,只要不放弃,一切就还有希望,一切就不能为之失败,我们的努力与付出决定最终的结果。

如果知道成功实在是不可能,困难压抑得人的确喘不过气来,那么我们同样也不能放弃。至少,如果即便是奋斗也难以改变现状,那么我们也不会放弃,我们会把奋斗作为一种人生的信仰,一种生存的方式,把努力当作一种习惯,一种长期的坚持。决不放弃,纵使到处都是一片黑暗,看不到一丝光亮,我们也决不会闭上寻找希望的双眼,我们一定会努力睁大双眼,期待奇迹出现的那一刹!

在我看来,新东方精神是一个个鲜活的新东方人物,一个个真实的新东方的故事。

俞敏洪老师曾在一次演讲中说过:生命是一条河流,要保持永远的流动,河流有两种成分,一种是泥沙,一种是水,只是希望所有的人不要把自己变成泥沙,变成泥沙,你的生命就会沉淀下去,就会进入河底,最后生命就会永远停滞,如果你是水,就会必然流向大海,黄河九曲十弯,就是要流向大海,尽管他们的曲线不同,他们的运行方式不同,但是最后都流向大海,当你流向大海以后,就会变得更加丰富、清澈、透明,而且生命本身会变成最美丽的颜色,大海的蔚蓝色。

我们知道我们这一生,结局只有两种:一种就是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尝到了胜利的果实,一种就是奋斗了一辈子最终只能壮烈的死去。我们想无论哪种死法,唯一不变的真谛就是不懈奋斗,死也要死的壮烈,绝不就此承认命运,向挫折低头。

我们不去考虑将来将会如何,但我们知道,不放弃不一定会得到,放弃了就永远也不可能得到了。所以我们宁可在绝望中去寻找那似存非存的希望,用失败的汗水泪水去祭奠走过的路迹。走,一定要往梦想的那边走下去,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新东方已经不再仅仅是一家英语培训机构,而是一个教育集团,不仅教我们学习英语,还教我们做人的胸怀,向上的心态,升华我们的理想、追求和目标,在我们心中埋下希望的种子。每当我失落、失败的时候,想想新东方校训,想想新东方精神,希望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新东方

新东方

新东方

解疑新东方

新东方写作

新东方葵花宝典

新东方,英语六级

新东方文化

新东方GRE

新东方公司

新东方专题
《新东方专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