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文言文和古诗词名句填空

发布时间:2020-03-02 15:49: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文言文和古诗词名句填空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1、李白曾豪迈的放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本文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句表现了陈涉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

2、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导火线)是: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天下苦秦久矣 。

3、文中陈胜、吴广起义所采用的策略是: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

4、《陈涉世家》中陈胜在动员起义时,最具有鼓舞性,气魄雄伟、扣人心弦,能表现他的卓越的宣传能力和雄心壮志的一句话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5、陈胜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在他身上具有超出当时一般农民的进步思想,请把文中表达这一思想的原句写出来: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也是道出千古壮士之心声、展现千古壮士之胸襟的名句。

陈寿《隆中对》:

6、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7、诸葛亮为达到战略目标而提出的战略方针是: 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

诸葛亮《出师表》。

8、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9、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10、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1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12、《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3、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4、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

15、写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6、诸葛亮的《出师表》说理和陈情得以完美的结合,在陈情部分表现他临危受命(或: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出师表》)的千古名句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7、温庭筠《梦江南》:绮丽清新,描摹出江南女儿的相思之梦。其中表达女主人公两句表现女子盼夫早归,望眼欲穿的深切思念之情的句子: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

18、《渔家傲 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9、《渔家傲》中把思乡、报国之情交织互现的千古名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0、表现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21、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2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或:表达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两句诗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武陵春》李清照

23、“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人们总是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流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李清照却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了。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4、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课外古诗词背诵 白居易的《观刈麦》:

26、《观刈麦》中表达诗人对重赋下的农民深切同情和关怀的诗句是:“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7、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是: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28、诗中揭示农民赋税繁重的句子是:家田输税尽。

29、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深入所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环境下近乎变态心理的句子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李清照《醉花阴》:

30、文中抒发了离别的极度悲伤、愁苦感情的千古名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1、《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或:既惜花,又自怜,既摹形,又传神)的词句是:人比黄花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2、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野蛮行径,遭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和反对,这叫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选用《〈孟子〉二章》中的名句回答)

33、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4、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5、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6、文中用来警策激励人要有忧患意识的名句是: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37、文中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8、古往今来,成就大业的仁人志士往往经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感觉痛苦疲惫时,不妨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来激励自己。

《鱼我所欲也》:

39、文中最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40、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用取譬设喻的方法来阐述道理。其中“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二句,则重点从舍生取义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了本文“舍生而取义”这个中心论点。

《曹刿论战》:

4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或:曹刿认为鲁庄公“可以一战”的理由)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2、表明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的句子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44、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以《曹刿论战》的内容作了高度概括;“文中指出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这里,“取信于民”是指鲁庄公说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彼竭我盈”是指“ 齐人三鼓。”之时,因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辙乱”,“旗靡”是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发现的。

45、《关雎》: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两句就是佐证。

46、《蒹葭》:诗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课外古诗词背诵:

47、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作者被贬的态度和主张的诗句是: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48、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9、在《雁门太守行》中,以抒写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诗人维护集权的坚定政治立场(或:抒发作者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0、《别云间》夏元淳:抒写诗人誓死抗清的诗句是: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文言文和古诗词名句填空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古诗词全

九年级语文古诗词填空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全

古诗词名句填空2

古诗词名句填空[材料]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英语作文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文言文和古诗词名句填空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文言文和古诗词名句填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