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何仲山:目前两岸关系形势及发展趋势[版]

发布时间:2020-03-03 09:48: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何仲山:目前两岸关系形势及发展趋势

08/14/2003/12:23

华夏经纬网

目前两岸关系形势及发展趋势,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中共十六大报告中说的“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没有改变。”

一、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

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一个中国原则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虽然大陆和台湾没有统一,两岸各自控制着中国境内一定的人口的土地,并分别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为“国号”。这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但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没有从法的意义分为两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在两岸间是两个对抗性政权的的政策符号,两个政治符合所涵盖的领土主权和人民范围完全重叠,因而不构成两个国家。

台湾当局从李登辉执政时起,就开始推行“两岸分裂分治”、“中华民国在台湾”直至“两国论”的分裂政策。民进党执政以来,推行以“一边一国”为核心的两岸政策。他们的目的都是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但是,在大陆的坚决斗争下,他们的图谋都不能得逞。李登辉被迫退回到“国统纲领”,表示不会依照“两国论”“修宪”。陈水扁一再作出“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即,在他任内“不会宣布台湾独立、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或国统会的问题”。最近民进党当局又推出“核四公投”、“台湾加入WHO”和“‘立法委员’席次减半”等“咨询性公投”议题。民进党当局推出“公投”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明年的选举加分:6月27日,陈水扁宣布,将在明年“大选”前或“大选”当天进行“核四公投”。 尽管民进党当局一再表示“公投”只是针对“核四”等公共政策,不会进行“统独公投”,但是难解人们心中的疑虑,台北股市的波动就说明了这一点。祖国大陆对台湾当局推动“公投”的态度是明确的。6月25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指出,台湾当局推动“公投”是“破坏台海和平,制造两岸关系紧张”,大陆将“坚持反对”。理由是明显的,民进党当局现在炒作的“公投”议题本身与“统独”无关,但本质上却是要以此来试探大陆的底线,引起两岸关系的新一轮紧张。当然,民进党当局想把对公共政策议题的“公投”逐步引向“统独公投”是一回事,但是,要付诸实践又是一回事。从目前情况看,民进党当局不敢进行“统独公投”。两岸关系仍然能够保持目前的基本格局,两岸局势不会出现大的动荡。

二、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

作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大陆有能力掌控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保持目前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理由如下:

1、大陆在新世纪的奋斗目标,决定了大陆的对台政策是和平的、连续的、稳定的

中共十六大提出,党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是“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任务不是平列的,第一位的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十六大指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本世纪头20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然后,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胡锦涛总书记再三强调:在新世纪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些都明确告诉我们,新世纪三大任务的中心是发展经济。

国家的统一历来与国家的强盛紧密相联。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强大起来了。台湾当局自认为有一定的实力,又有美国的支持,因此拒绝同祖国大陆谈判统一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从这个角度考虑,中共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世纪最初20年的阶段性目标,的确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决策。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内外环境,相对稳定的两岸关系。这一目标实现后,就可以为实现新世纪的其他两项战略任务提供坚实的基础。

从历史发展过程看,我国已失去了几次重大的国际战略机遇期,从康乾盛世跌落到半封建、半殖民地。新中国成立后的头30年,除了我们的工作失误,如发生“*”*外,周边环境也不安宁,美国插手台湾问题;我国还同外国打过5次仗:中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美半个战争),中印边境战争,中苏珍宝岛战争,中越边境战争。

从1981年开始,至2001年,中国获得了近现代史上第一个连续20年的和平建设时间。这20年我国实现了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进入新世纪,虽然世界还很不安宁,但是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美、欧、俄、日、印、中等重要力量中心之间,不存在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前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性的;而且我国已形成了良好的周边环境。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全球正在进行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为后发国家追赶先进创造了机会,而汉字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使用汉语和汉字人群总数超过使用英语人群,为信息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市场经济动力。世界经济全球化、经济自由化、一体化。市场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中国加入WTO的实践证明,中国有能力化解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而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

基于上述条件,中共十六大作出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并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牢牢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机遇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决定了大陆的对台政策是和平的、连续的、稳定的。

2、祖国大陆具有遏制台湾走向分裂的综合实力

祖国大陆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保持两岸关系的相对稳定,防止“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笔者认为祖国大陆有能力掌控两岸的政治走势,有能力制止台湾“法理上”的独立。关键是因为祖国大陆具有遏制台湾走向分裂的综合实力。

两岸综合实力对比,台湾处于弱势。中国经济已高速增长了20年,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万亿元(约1.2万亿美元),而当年台湾的GDP为3000亿美元,双方相差9000亿美元,大陆是台湾的4倍。而1989年,双方的差距仅为2.89倍。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差距还将拉大。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按现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估算,将达到4万多亿美元。那时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上升为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祖国大陆不可忽视并继续增长的国际地位、经济实力,将使我强台弱的态势更加显著,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台湾当局“独立”的图谋。

3、台湾的主流民意制约着分裂势力

尽管目前统一不是岛内的主流民意,但“台独”也难成为岛内的主流民意,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要求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是岛内最大的主流民意。台湾无论哪个政党执政都必须考虑这个因素。这是制约“台独”的重要条件。

4、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框架不会改变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国际社会出现了同台湾断交、同中国建交的高潮。至1979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增加到122个。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增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外交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实现了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在重大外交行动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从战略高度同各大国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伙伴关系。与周边国家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涉台外交不断取得新的胜利。适时提出“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多边外交、首脑外交更加活跃。提出了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相关政策主张。中国的国际地位大为提高。迄今共有165个国家与我国建交。

现在台湾的“邦交国”还有27个,与大陆是“排他性承认”。这是《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规范下的必然产物。

这样的国际环境,决定了台湾当局在“扩大国际活动空间”方面很难有所作为。因此,祖国大陆能够牢牢地将台湾稳定在一个中国框架内。

5.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台湾地区领导人难钻空子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在台湾问题上,中美之间虽然存在着重大分歧,但是,也有共同点。正如江泽民所说,中美两国“都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都希望台湾问题得到和科解决。”此外,中美关系中,在更高的全球战略层次上,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和需要合作的地方,远远大于彼此间的分歧。中美关系从上海公报发表直至现在的曲折历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9·11”事件的发生,为中美两国改善关系提供了新的共同利益基础,大大降低了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引起战争的可能性。美国也意识到这一问题,降低了“台独”的门槛。布什总统多次重申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并明确表示,美国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反对“台湾独立”。

美国政府对台湾当局最近提出的“公投”议题表示疑虑。自“公投”议题在台湾炒热之后,美国有官员比喻“这种做法只是不断地试探,就像切香肠一样,一次一小片,最终会走向不可避免的冲突引爆点。”6月23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里克在华盛顿的例行记者招待会上说:“陈水扁在2000年5月的就职演说上讲,他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我们对他的承诺感到欣慰,也非常严肃地看待。”对于台湾当局要推动的不是“统独”、而是公共政策议题的“公投”,里克表示:“我们的立场是,自我克制,不要因为任何行动或言词,升高紧张状况或造成对话困难。这类动作和言词,我们认为台湾海峡两岸都不应该做。”重复暗示美国不希望因为“公投”而加剧台海紧张局势的立场。美国的态度是对台湾当局企图把对公共政策议题的“公投”,引向“统独公投”的有力限制。

6、两岸民间关系越来越密切,台湾要脱离大陆越来越困难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政治关系紧张,但民间关系越来越密切。据统计,至2002年底,赴祖国大陆探亲、旅游、交流、投资、经商的台湾同胞累计达2500多万人次,来过大陆的台湾同胞超过500万人,祖国大陆赴台人数和交流项目不断上升,累计达77.1万人次。经济、科技、文化、新闻、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两岸间接贸易总额达到2679.29亿美元。批准台商投资56129项,合同台资金额620.71亿美元,实际到位331.29亿美元。现在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顺差来源地,据大陆方面估算,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依存度已达28%,对大陆的出超达320亿美元。此外,大陆也成为台湾的第三大进口来源地。两岸经济合作与交流的趋势还在发展,现在,台湾科技企业越来越多地到大陆投资设厂,两岸产业合作层次越来越提高;台商投资区域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之后,开始面向中西部地区;两岸金融合作升温,多家台资银行、台资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在大陆设立代表机构。两岸通邮发展声速,通航取得局部进展。两岸直接“三通”是大势所趋。

两岸人员往来与经济、文化交流的持续发展,大大密切了两岸同胞的联系,加强了两岸经济、文化关系,台湾要脱离大陆越来越困难。这成为制约台湾分裂努力的重要条件。

7、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以及“文攻武备”的方略是遏制“台独”的有力武器

邓小平说,“我们坚持谋求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非和平方式的可能性。我们不能作这样的承诺。”邓小平还说,对于不能排除使用武力,“我们要记住这一点,我们的下一代要记住这一点。这是一种战略考虑。”

江泽民也多次表示:“我们不能作出放弃使用武力的承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部势力干涉中国统一以及旨在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和搞‘台湾独立’的分裂活动。”中共六十大报告再次重申“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为了防止“台独”分子铤而走险,近年来,大陆又提出了“文攻武备”的方略,即解决台湾问题要在坚持“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基础上,以“文攻”为主导,以“武备”为后盾。

为贯彻不放弃使用武力的承诺,和“文功武备”方略,近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断加强军队建设。这成为防止“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图谋和保持两岸关系基本稳定的不可或确的条件。

台湾当局自认为大陆对台动武会得到美国的保护。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是有针对大陆对台动武的条文,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但是也应注意到,《与台湾关系法》中的用词是“严重关切”,其“自我赋予”的使命仅限于“提供台湾防御性武器”,而非承诺直接参战。同时,还应注意到,《与台湾关系法》第15条关于台湾的定义,实际上是对“台独”的限制:如果台湾独立,割断了与“中华民国”的联系,大陆被迫对台动武,美国可以不受《与台湾关系法》的约束。也就是说,“台独”不是《与台湾关系法》的保护对象。这一点台湾当局应该是明白的。

历史经验证明,尽管近年来台湾分裂势力猖獗,但在上述因素约束,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没有改变。随着制约“台独”因素的增长,我们更有信心保持台海局势的相对稳定。

两岸关系发展趋势分析

两岸关系形势政策

两岸关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目前形势及中国周边国家形势

两岸关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形势与政策论文——两岸关系

汽车客运站目前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分析目前房地产形势

形势与政策之两岸关系 论文

浅谈两岸关系的形势与发展

何仲山:目前两岸关系形势及发展趋势[版]
《何仲山:目前两岸关系形势及发展趋势[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