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兰州太平鼓

发布时间:2020-03-02 12:44: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的兰州太平鼓,不仅在北京亚运会、国庆50年大典等重大活动中进京演出,今年春节期间还应邀参加中国文联大联欢,在央视荧屏美美露了把脸儿。此次将通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仪式前表演“欢天喜地庆奥运”,向世界展示雄浑有力的铿锵鼓声和粗犷豪迈的黄河儿女风采。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的垫场演出中,兰州太平鼓震响鸟巢,在世人的瞩目中,兰州太平鼓擂开了一扇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门。

兰州太平鼓”。太平鼓的特点是鼓身比其他鼓都长,上面绘有龙或兽的图案,鼓面上绘着太极图。在我小的时候,太平鼓队的规模很大,庄子里的年轻汉子都参加,,鼓队由大旗作前导,后随数十面锣钹,再后是几十乃至上百太平鼓手列队。表演时旗为指挥,锣钹击节,鼓身飞舞,三者起落有序,配合默契、整齐划一。记得那时鼓队都是由打大锣的庄子里的受尊敬的白胡子长老指挥着,整个队伍听着锣声或进或退,或围成一个大圈表演.他们都身穿黑衣黑裤,打扮的像戏曲里的武松打虎时的装扮,

近年来,皋兰农民太平鼓队多次代表省市赴全国各地参加重大活动表演,参加第十一届亚运会、国庆五十周年庆典、香港鼓乐节、北京奥运会、国际非遗节、上海世博会等重大表演活动,先后获群星奖、山花奖、太阳神金鸟奖等数十个国家级大奖,誉满华夏,蜚声中外。

从兰州市区出发,向北跨过东西横亘的黄河,沿公路行驶60公里,就到了皋兰山西南麓的皋兰西岔乡铧尖村,这里就是兰州太平鼓的“发源地”了。铧尖人历来习性好武,太平鼓在兰州擂得也最出名,数百年来,每逢正月初十开始,到元宵节进入高潮,村里村外处处听闻太平鼓的雄壮声威,尤其是来了客人,铧尖人总得摆出阵式,得意地耍耍铧尖人的威风。本村太平鼓队的领队得知我们是诚心远道而来赶赴乡里寻访“太平鼓”,十分热情地为我们张罗,钟声一响,不到半个小时,队员就到齐了。

一队80多名壮年男子,头戴英雄巾,身穿皂隶服,腰系红丝带,脚登麻窝鞋,个个宛如京剧舞台上的武松一般英挺。队列中,我还发现竟有一名最小的队员,只有6岁,硬要一起参加表演,小人儿肩背一个大人一般的腰鼓,很有意思。

表演开始,鼓手在领队的一声号令下,击锣伴奏,一时间,鼓声咚咚,黄土腾腾,龙腾虎跃,地动山摇。队列不断变幻,一会儿“两军对垒”、“金龙咬尾”、“双重突围”;一会儿“车轮施战”、“跳打”、“蹲打”、“翻身打”、“举打”;一边擂鼓,一边舞蹈,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那强大的阵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两军对峙作战时的场面;气势粗犷,又显示出高原人憨直奔放的性格和充满勇猛的阳刚之气,令观赏者无不为之振奋鼓舞。 兰州的太平鼓,无论是鼓的结构还是表演的方式,都和河北、东北一带的秧歌鼓截然不同。外形上,兰州的太平鼓是圆筒形,而不是大蒲扇形,另外,兰州太平鼓个大,鼓身高约70厘米,直径约45厘米,双面蒙皮,鼓帮外表深红色或黑色。太平鼓还有一奇,背带较长,可挎在肩上,让鼓垂于人的膝盖下,便于击打又可任意将鼓抛向任何一个方向。

兰州打太平鼓的习俗据考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传说明朝初年,徐达、冯胜奉命西征元军残部,一举收复了兰州。但据守在永登的元军仍负隅顽抗,一时难以攻下。不久逢元宵节,徐达想了个计策,命令部队制作了一批又长又粗的鼓,把兵器藏入鼓中,然后扮成社火队,混入城内,里应外合,一举攻下了永登城池。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徐达这次战役的胜利,把这种鼓取名为“太平鼓”。从此,兰州的太平鼓逐渐演变成各种复杂的形式,成为兰州社火中最受群众喜爱的民间歌舞而广为流传。

远去的兰州太平歌 2014-10-11 08:40:55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田洋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太平歌为何物,现在60岁以下的人,很难知道它的演唱形式。60年前,每年正月初六到正月十六,兰州市民间都要举办群众自发的太平歌演唱活动,以寄托人们期望的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

兰州太平歌起源于何时,无从考证,但在六十多年前我还小的时候到上世纪50年代初,兰州还有太平歌演唱活动。每年正月初六一过,兰州市的街头巷尾就自发聚集了许多人演唱太平歌。

太平歌的演唱形式独特,它不用吹拉弹奏的管弦乐器,而只用一通特大号的太平鼓和一副铜钹即可。每天傍晚兰州市的社火表演一结束,太平歌演唱就开始了。在兰州市中心的隍庙巷、鼓楼巷、道升巷、炭市街、桥门街、文武门、马坊门、会馆巷等处,摆弄锣鼓,太平歌演唱开场。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其演唱是全民参与,不拘一格。歌词多以七言、十言组成,这样唱起来顺口,念起来押韵,听起来易懂。内容多以民间传说、隋唐、三国、水浒、西厢记故事为主,后来也有人编唱新词的。太平歌一直唱到正月十六才告结束。

兰州太平鼓是西北地区特有的民间艺术,其集鼓乐、健身、娱乐、军演为一体,以鼓声低沉而浑厚,鼓手人鼓合一,气势雄浑而名扬四方,有“天下第一鼓”之美誉。但关于兰州太平鼓的起源却争论不断。目前,大体形成了三种观点:其一,依据民间传说,明朝初期,徐达、冯胜等奉命西征元军残部,为攻克永登(一说王保保城)而制作太平鼓。其二,民国时学者张维认为,兰州太平鼓源自古代的军屯习俗。其三,曹燕柳先生认为,兰州太平鼓的源头是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在熙河(今甘肃临洮、临夏一带)地区创始的讶鼓。这三种说法,有的源自传说,可信度低;有的经不住推敲,需要进一步的探究;有的资料单一,不足为凭。

9月21日,兰州宗氏后人宗效金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流传在宗氏家族内部的太平鼓起源传说。宗氏家谱记载,创始太平鼓的人是兰州宗氏祖先宗正龙,他曾为徐达的部将,在攻克王保保城的战斗中制作了一种长筒鼓。宗氏家谱的记载,给人们研究太平鼓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佐证。

家族传说

明初,为了消除边患,明政府在将大批江南罪犯充军甘肃的同时也迁来了大批山西晋南居民。这些移民填补了甘肃的人口不足,也推动了本土文化的发展。他们带来了各地的生活习惯和风俗,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甘肃的民间习俗及生活方式。宗氏家族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来甘肃的。

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讲古今。这是乡村中特有的文化传承方式。我和许多小孩坐在大炕上,听老人们讲述家族故事、三国隋唐。听老人们讲,我们宗氏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兰州人。我们宗氏原先居住在南京石头巷,明朝初年从江南迁到兰州。我小时候,还看到过一幅画像,是我们宗氏家神的形象名叫叭蜡虫蝗,为人形鸡首,有三只眼睛。据说这幅像就是从南京带来的。我们近些年到南京中华街进行过调查,但没有找到石头巷。

《宗氏家谱》记载,兰州宗氏先祖名叫宗正龙。明初,徐达、冯胜率军进攻西北的残元势力,宗正龙也随军来甘肃。家谱记载,宗正龙为徐达副将。我们查了不少资料,随徐达西征的副将没有姓宗的人士,我想应该是徐达的部将。

一场大战

在兰州太平鼓的起源的三种观点中,第一种观点流传最广,但专家们对这一种说法持怀疑态度,理由是徐达到过定西等地,但没有到过兰州。因此,专家认为既然徐达没有到过兰州,那么关于徐达利用兰州太平鼓攻占永登或王保保城的记载就靠不住了。然而,宗氏家族家谱的记载却是这样的:

明初,明军在兰州的战斗发生过波折。明军攻占兰州后,进抵黄河一线,没有继续进攻。结果,王保保发动反击,兰州城被围。明军随即发动第二次西征。当时,定西是明军进攻王保保的前沿。徐达同王保保发生大战于沈家岭,就是距离定西不远的车道岭。此战,元军战败,王保保只身逃走。

王保保围攻兰州时,在黄河北和兰州城东修建了两座城堡,人们都称为王保保城。我们家谱记载,宗正龙作为徐达的部将,曾率军在黄河北岸的王保保城,同元军发生过激战。为攻克王保保城,宗正龙想了一个办法,把短兵器放入鼓内,装扮成社火队,混进王保保城内,里应外合,一举攻克城堡。

关于徐达没来兰州的说法,应该是这样看待:当时,兰州仅为县级建制,归临洮府管辖。我认为,明军获胜后,徐达不来兰州也在情理中。

一副对联

明军控制河西后,宗正龙又被调往他处。后来才到兰州落户,解放前,宗氏后人非常热衷打太平鼓。至今,还有宗氏后裔恪守着他们祖先留下的太平鼓舞者的装扮。

宗正龙后来护卫刘伯温来到兰州。民间传说,明朝初年,朱元璋发现西北有龙气,就派刘伯温来到西北斩龙脉。这个故事在西北流传得非常广。兰州的南山地形如同一条巨龙,龙头在龙首山上,尾巴在黄河中,刘伯温在将龙脖子斩断后,血流的山坡,人们就称之为红山根。刘伯温还在龙身上修筑了四个墩子,意思是像民间灸艾那样把龙的脉气灸掉(此四个墩子实为清中期所建的烽火台)。

斩完龙脉后,刘伯温将宗正龙改名为宗镇龙。宗正龙后在红山根落户,宗氏在此聚族而居形成宗家庄。明成化十年,皋兰山山体滑坡,宗家庄被埋,宗氏后裔就四散而去。

宗正龙到兰州定居后,还举行盛大的庆典。在今天解放门附近扎了一个彩门,形状如同海棠,人们称之为海棠门。宗正龙写了一副对联:太平年求太平事;太平人打太平鼓。横批是“太平盛世”。在对联里宗正龙第一次将长筒鼓命名为太平鼓。

如今临洮县何家山乡康家峡有个峡滩村,那里居住有一支宗氏后裔。那里的社火队中装扮与众不同,戴乌巾,穿皂靴,和舞台上的武松装扮相似,有明人风格。可以这样说,宗正龙传下的太平鼓舞依旧在我们身上延续着。我说这些事的目的,仅仅是为提供资料而已,以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真正揭开太平鼓的起源之谜。

兰州太平鼓的传承与发展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因灾难人们就要驱魔祛邪,因战争人们要祈求和平,因盛世人们就要欢腾高歌。震天动地的太平鼓就成为人们宣泄情感的一种媒介。伴随着时代的步履,兰州人敲响着太平鼓赶走了昨日的苦涩,步入了清明景和的太平盛世。

任何一种民间文化形式的形成都蕴含着一定的人文、历史和地域特色,太平鼓的形成就是兰州地区部分艺术元素的集中组合。太平鼓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乐器之一。兰州市博物馆收藏着兰州市永登县乐山坪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类彩陶鼓,史学界称它为鼓的“鼻祖”。它和今天的太平鼓外形极为相似,被看作是太平鼓的雏形。

兰州太平鼓鼓身以红色漆之,并且绘有中华民族图腾龙的图案。两侧用牛皮制作成鼓面,用“八卦”围绕太极图饰之。这一系列的制作方法充分说明:擂起太平鼓而变“八卦”触阴阳,“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兴地之宜,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表露出天、地、人、鼓合而为一的思想,成为太平鼓起始的“心象”特征。

太平鼓大约出现在西汉,元狩二年汉武帝开辟西域建立丝绸之路,东西文化积聚交汇。这时的鼓除用于战争鼓舞士气外,大多用以祭祀、舞蹈、音乐。据《玉海》记载:“羯鼓如漆桶,两头具可击”,这就是早期的太平鼓。更有兰州市的民间传说:明朝初年,朱元璋令徐达等将西征,收复了庆阳和临洮后一举将兰州城攻下。惟有黄河北王保保城有元军坚守,久攻不下。时逢元宵佳节,徐达设计,命将士装扮成社火队入城,将兵器藏于鼓中混入城中。随着一声炮响,城内外将士里应外合击败元军,收复城池。为了庆祝胜利不再兵刃,愿天下太平,即取此鼓名为太平鼓。由于此事发生在春节期间,人们就约定俗成了在春节社火表演中,太平鼓是不可或缺的表演项目。成为人们渴望和平、向往天下太平的情感表达方式。

兰州太平鼓自具特色,首先它的外形与其他鼓不同,鼓身长80至85厘米、直径37厘米,以圆柱体为基本造型,体积硕大,不用鼓槌,而是用麻拧成鼓条(或称鼓鞭)擂其鼓面。擂鼓时,鼓发音低沉而浑厚,鼓手的动律是人舞鼓、鼓带人、人鼓合一。鼓的上、下、跃、翻、骑、闪、展、腾、挪等打法丰富,充分体现着鼓手与鼓的相互交融、纵横离合。可以说它的打法独领鼓道的风骚。

兰州太平鼓具体的打法分为低鼓、中鼓、高鼓三类。

低鼓。鼓带较长,鼓置于脚面。行进时左脚背顶鼓而行。表演时鼓基本上贴于地面,鼓在左、右、前、后、闪的抡打时右腿跨鼓,左小腿和脚内侧将鼓夹起来进行旋转,也可以两腿交换做此动作。

中鼓。将鼓置身于鼓手膝关节下方,这时鼓完全失去支撑点,鼓手打起来难度最大。鼓手要在一系列的动作中完成击鼓,还要加上双手鼓条和鼓花在头顶缠绕的动作和亮相等表演技法。这对鼓手身体的动律、双手的舞动、相互对鼓的击打配合,要求是极为严谨的。

高鼓。鼓身置于鼓手的胯部。表演时左手撑鼓,利用鼓的自重和运动时的惯性甩带抡挥,形成人鼓翻飞的壮观场面。常用的打法有“鹞子翻身”“二踢脚加劈叉”“扫膛腿”“燕式跳”“猛虎下山”等技法。高鼓以它昂扬的气势,宏大的场面,高超的技巧成为“黄河激浪”“麦浪滚滚”“铁壁合围”“三羊开泰”“万马奔腾”等阵法的必取素材。

另外,太平鼓在表演中非常讲究阵法的布局。鼓队由一面金龙大旗做中军,数面小旗为先导,锣钹等铜器击节响应,数十名至百名鼓手列队相随,鼓队在金龙大旗的指挥下变换阵法。每个阵法都有其固定和明确的阵势以及对低、中、高鼓的穿插应用。

综上所述,历经沧桑巨变,兰州太平鼓从具体的打法和阵法上已经具备了一套程式化的规范,成为兰州地方民间艺术的瑰宝。

兰州太平鼓除了有以上鲜明的特征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艺术创作的想象和创作空间,通过传承和创新,使太平鼓具有了强烈的时代性和艺术观赏性。

太平鼓这一民间艺术,经过甘肃省舞蹈界的艺术工作者的深入挖掘、整理和创新,在太平鼓原有的基础上将低、中、高鼓的三种打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放弃了传统打法中常用的一个套路使用一种打法的比较单调的格局,使太平鼓的动作更趋多样化。首先在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转换上,进行大胆地创新,加快了转换节奏,便它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这相应地加大了动作的难度,但动作上更为流畅。这使太平鼓打法的变化趋于丰富,单一沉闷的节奏得到改变。另外以音乐为背景,使音乐的节奏和鼓的节奏融会贯通,也使太平鼓的节奏徐疾有致。最主要的是把舞蹈的动作加入到鼓手的基本表演动作中去,用夸张的手法艺术地表现人们的思想情感。通过以上的艺术创新,太平鼓的艺术观赏性大为提高,成为广场舞蹈艺术和舞台鼓舞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为了更好地把这些创新应用于实践,2002年兰州的太平鼓队应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城举办的“中华鼓王”大赛。我们在创编过程中,以彩陶鼓的原型为基础,特意制作了身长3米、直径1.5米的巨型大鼓。在表演时,鼓手擂响了雄壮浑厚的“彩陶”大鼓,数百名鼓手高举着太平鼓,在金龙大旗和数十面小旗的引导下,呐喊着从巨型“彩陶鼓王”后奔涌而出,队形用变换中的龙蛇阵为图案,随即在“彩陶鼓王”和“中军”的引领下,进入了新创编的8分钟表演中。这鼓声一会儿恣肆张扬,一会儿智深勇沉,便人酣畅淋漓,荡气回肠。有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浩大气势,充分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和一往无前的时代风貌。兰州太平鼓队由此赢得了“中华鼓王”的桂冠。

新创编“龙腾盛世”“鼓乐太平”“万马奔腾”“黄河激浪”“开发涌潮”“普天同庆”等等新的阵法,开创性地丰富了太平鼓的动势艺术,使兰州太平鼓更具艺术魅力。

太平盛世,应有太平的声响,是祝福、是庆贺,也是期愿。太平鼓自然地成为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手段,一种娱乐的需求。今天兰州市各县(区)、乡(镇)不分男女都组织有太平鼓队,很多工矿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甚至离退休老年人也组织了太平鼓队。外省的人们慕名纷至沓来,请兰州的老师去培训他们新组建的太平鼓队。这足以说明太平鼓的深厚群众基础和艺术魅力的扩张力。太平鼓已经不仅仅限于春节社火队的表演内容,它已经成为很多重大文化节会、各种庆典中不可缺少的表演节目。

我们能够听出民众借太平鼓敲出的心声——盛世的颂歌。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路玲

时间: 2005-06-02

兰州太平鼓流传于甘肃省兰州、皋兰、永登、酒泉、张掖、靖远等地。太平鼓是兰州地区城乡人民喜爱的汉族民间表演形式之一,含有庆贺新年太平之意。每逢大的庆典活动,太平鼓表演都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那铿锵有力的鼓点,显示了黄河之滨人民的英雄气魄,其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西北特色和艺术魄力。甘肃兰州太平鼓舞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2006年5月20日,兰州太平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兰州太平鼓舞是群舞,表演一开始就给人一种龙腾虎跃、普天同庆的热烈气氛。只见锣鼓击节、鼓身飞舞,众多鼓手前纵后跃、左旋右转、忽而天、忽而地、时而跳打、时而举打、诸起落有序,配合默契,犹如万马奔腾,春雷滚滚。

太平鼓有“大轿迎宾”、“黄河儿女”、“擂台比武”等多种表演形式。鼓队有24至48人,多的达到108人。鼓手在领队的号令下击锣伴奏,队形不断变换,一会儿是“两军对垒”、“金龙交尾”、“双重突围”,一会儿是“车轮旋战”、“跳打”、“蹲打”、“翻身打”、“岸打”,等等。

兰州太平鼓表演中小伙们的基本步是:闪、展、腾、挪、翻、转、跳、跃。他们前跳一丈龙摆尾,后退八尺虎翻身;左斜似蛟龙戏水,右斜似猛虎吞羊;进步连环十三鞭飞扬,惊心动魄。

兰州太平鼓经过几代民间艺人和艺术工作者的编排、加工和完善,逐渐形成了高鼓、中鼓、低鼓三种基本打法,在此基础上糅进戏剧架子功技法和武术技法,加强节奏的变化,单一的太平鼓击鼓节奏衍出轻、重、缓、急的不同打法,队形变化也更加流畅。鼓、锣、钹新技法的编排使兰州太平鼓更加音乐化、美术化、舞蹈化和性格化,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合理的发展。

高鼓打花样,中鼓打技巧,低鼓打深沉。当锣鼓响完,鼓手围圆,先打\"鹞子翻身\",一层、二层、三层,层层开花,象征着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鼓手们打\"黄河激浪\"时,他们轮番将鼓抛向空中,一层落下,一层又起,大浪滚滚齐头并进,从不同的角度表现黄河汹涌澎湃不可阻挡的气势。其它阵法还有:鹰击长空、响雷惊炸、两军对擂、四门、三阳开泰、铁臂合围、万马奔腾等等。

撼天震地太平鼓

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邓 明

“新年社火阵堂堂,锣队高跷杂剧妆。十八壮士八面鼓,翻空腾击唱伊凉。”高一涵的这首绝句描写兰州春节闹社火的情景,突出了雄壮武威的太平鼓。鼓为圆柱形,长三尺,围二尺许,硕大粗长,类水缸。鼓面蒙羊皮,中绘太极图,围以八卦图;鼓身不论漆红、漆黑,务以金线勾勒狮子滚绣球图;布带系于鼓身两端铁环上,斜挎于右肩,置鼓于左腿外侧;左手控制鼓带,右手执麻绳拧就二尺鼓鞭击鼓。

鼓手一般着黑色短打武生戏装:头戴武松帽,鬓插英雄胆,脸孔敷彩,戴蚂蚱腿黑镜;上着一百单八将钮襻的紧身衣,腰缠虎抱头“系腰”,腰后插红布掸子;下穿大裆裤,扎脚把,足登“牛舔鼻子”千层底布鞋,威风凛凛,英气逼人。

表演时,社长(社火的组织与指挥者)在前双手执卷旗,上下晃动,指挥锣、钗、鼓节奏的轻重缓急,躬腰倒退而行。锣手、钗手、鼓手队列两行紧跟而行,边行边击,“咚--咚--咚--”,震天憾地,闻之耳膜发麻,此谓之“三点水”。鼓队一但行进到什字路口人多处或接社火的商号门口,社长猛然挺身而起,高举卷旗大幅度挥动,尺八大锣,两扇铜钗顿时举过头顶猛击,鼓手刷地运鼓过头,右腿高踢,鼓鞭从腿下击去,正中鼓面,三个动作一气呵成,毫无拖泥带水之感。一时间鼓身整齐飞舞半空,翻腾掷击,各中节奏。最多的可以连击十五六个。此谓之“鹞子翻身”。数官园、雁滩的鼓手最为娴熟此击法。

太平鼓击法多姿多态:右手执鞭击鼓,左手穿掌过顶亮相的,谓之“架子鼓”;双手执鞭,奔腾跳跃,轮番击鼓的,谓之“飞抛子”;猛以弓步滑鼓落地,弯腰双鞭击鼓,谓之“地膛鼓”。兰州西乡七里河、西固一带多用以上击法。

1986年永登出土四千多年前的九件彩陶鼓。陶鼓一端呈喇叭状,一端呈钵形,中为圆柱形;外绘黑红相间的涡纹,齿纹,两端有环形耳,可系挂于身;鼓口可蒙兽皮、蟒皮,先民击鼓用以祭祀或狩猎。陶鼓或与太平鼓有渊源关系。两者鼓身均彩绘,且太极图由涡纹演变而来。两者均有系带之环。可以这样推论,在长期的演进中,省略了陶鼓的喇叭口与钵形口,强调了中部的圆柱体,并参考“水客子”的木制水桶与官园粮仓的圆柱形量器,创制成了兰州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中产生的?

秦汉以降,兰州逐渐成为军事重镇,故攻战守御必用战鼓,屯田祀社,祈求五谷丰登也用战鼓,逐渐演变成了以娱乐为主的太平鼓。据《明史》中的《太祖本纪》、《扩廓帖木儿传》、《徐达传》、《邓愈传》等文字记载,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四月,都督副使顾时、参政戴德攻克兰州,元平章政事张志敬率州人侯文贤等投降明朝,遣张温守兰州。八月,元将贺宗哲攻兰州,明将冯胜击退元军。十二月,元将扩廓帖木儿(即王保保,元平章察罕帖木儿的外甥)从甘、肃(今张掖、酒泉)率步骑突击兰州。张温乘暮色出城袭击,元兵不明虚实,稍稍退却。不久,元军又包围兰州,包围圈达数重之多。张温率兵坚守,并击退深夜登云梯上城的元兵。情势万分紧急,巩昌(今陇西)指挥使于光驰援兰州,被扩廓帖木儿打败,捆在兰州城下劝降。于光大喊:“你们要坚守兰州城,徐达将军率大军很快来增援。”元兵大怒,扇于光的耳光,并杀死他。

明太祖听到消息,命徐达为大将军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率兵西征,直捣定西。扩廓怕前后夹击,腹背受敌,遂率围兰州的元军驰往定西迎击明军,屯军车道岭南的沈儿峪,与明军隔沟对垒。每天战数次,互有胜负。最后明军大败元军,擒元军文武官员1860多人、将士84500多人、马驼牛羊万计。扩廓独与妻子数人北逃,至黄河,得流木渡河,逃往和林(在蒙古国哈尔和林)。

洪武四年(1371年),扩廓自和林南下攻雁门,此后多次侵扰边境,西北边塞军民苦不堪言,明太祖深以为患,遂发大军三道出塞。命冯胜为征西将军,率副将军陈德、傅友德等出西道,取甘、肃。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明军至兰州,友德以骁骑为前锋,再次打败元军。冯胜在扫林山又败元军。至甘、肃,元将上都驴投降;至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元守将卜颜帖木儿亦投降。洪武八年(1375年)扩廓在哈剌那海逝世。此后西边边境包括兰州安定了六七十年。

据《重修皋兰县志》载,王保保城有两座:一座在东关坡上;一座在镇远桥北偏东,均据山临河。明洪武二年(1369年)元将扩廓帖木儿围兰州时筑。前者防御东来明军,后者控制黄河渡口。

另据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杨夏学《金城杨氏家谱序》载:按杨氏自元末至正年间(1341—1370年),有号飞也不花、楚也不花、库也不花三兄弟,系元朝觉罗并居台吉之职,隶王保保麾下。王保保围攻兰州时,飞也不花兄弟三人率兵分守桑园峡口,跟东关坡上的王保保城元军南北呼应,以防明军驰援。王保保败逃,军败如山倒,飞也不花兄弟三人弃武务农,定居兰州。一个住在出库虎喇(今青白石乡杨家湾村)、一个住在铁觉虎喇(今皋兰县水阜河)、一个住在石空虎喇(今皋兰县石洞寺)。其后人以堤上杨树取为杨姓。

自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年)至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619年)183年间,元朝的残余势力鞑靼等部落不断侵扰,抢掠西北包括兰州在内的地区。其间,明廷修筑了两道长城,分布在兰州黄河两岸,并修筑了盐场堡、安宁堡等防御据点。

明朝统治共二百七十六年,除洪武之后的七八十年西北边塞(包括兰州)比较安宁之外,长达近二百年的历史时期备受蒙古铁骑的蹂躏,老百姓企盼天下太平,于是产生了太平鼓的传说。把战鼓同王保保联系起来的是明代永乐至天顺间(1403-1464年)的兰州探花黄谏。他所写的《铙歌鼓吹》并序云:

元将扩廓帖木儿率兵由甘、肃入寇,闻陕西行省丞相秃鲁、参政张良弼遁去,大尉李思齐、枢密孔兴以陕西郡邑降,遂攻兰州。指挥韩温(一作张温)固守,不下。太傅徐达讨之,战于定西,作《战定西》第十。其词曰:

伊昔战定西,王师气百倍。吹角塞城晚,扬旌山色晦。黄云动杀气,战鼓声振地。桓桓熊虎队,轰然自天坠。东西适尔遇,列云为相对。羌情籋惧,锋摧魂魄褫。势如山压卵;宵遁留空垒。兰州古金城,守将信雄伟。严备设方略,天兵猝然至。重赖神武威,荡涤清边鄙。

上引黄谏的序、诗中出现了王保保、徐达,王保保围攻兰州,张温固守兰州,徐达与王保保鏖战定西;战斗的场面是“黄云动杀气,战鼓声振地。桓桓熊虎队,轰然自天坠”。这些关键词基本上涵盖了兰州太平鼓传说的基本内容。换句话说,黄谏将王保保围兰州、徐达战败王保保,跟撼天震地的战鼓挂钩,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并为兰州太平鼓的传说构筑了坚实的基础。著名西北史专家张维认为太平鼓“盖为古代屯军遗俗,发扬蹈厉,使之增奋”①。这个观点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自明代中后期,兰州老百姓遭受鞑靼骑兵的骚扰,渴望太平岁月,逐渐将闹元宵、战鼓、王保保、徐达,与兰州之战联系起来,创作了王保保固守兰州城,徐达久攻不下,乘元宵节闹社火,明兵将刀剑藏在太平鼓内,扮作鼓手混进兰州城,里应外合,打败王保保,智取兰州城的民间故事②。由于老百姓不识字,读不懂历史书,使这个故事中的攻守双方出现错位现象:历史上是明军守城,王保保攻城;故事中是王保保守城,明军攻城。然而人物、地点、时间、道具是真实的,即王保保、徐达、兰州城,洪武三年正月、战鼓。至于鼓内藏武器,乘闹元宵混入兰州城,则是兰州老百姓的艺术创作。民间故事中背离现实的艺术创造比比皆是,既有历史的影子,又有夸张性的创作,这是民间传说的一般性特征。兰州太平鼓的传说也具有这一特征,就不足为怪了。总之,兰州太平鼓的传说是自明代中期以来,经过历代兰州老百姓口耳相传,不断拼合、修正、完善,终于在长时期的民众的口头传承中得以保留下来。

兰州太平鼓是西北地区特有的民间艺术,其集鼓乐、健身、娱乐、军演为一体,以鼓声低沉而浑厚,鼓手人鼓合一,气势雄浑而名扬四方,有“天下第一鼓”之美誉。但关于兰州太平鼓的起源却争论不断。目前,大体形成了三种观点:其一,依据民间传说,明朝初期,徐达、冯胜等奉命西征元军残部,为攻克永登(一说王保保城)而制作太平鼓。其二,民国时学者张维认为,兰州太平鼓源自古代的军屯习俗。其三,曹燕柳先生认为,兰州太平鼓的源头是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在熙河(今甘肃临洮、临夏一带)地区创始的讶鼓。这三种说法,有的源自传说,可信度低;有的经不住推敲,需要进一步的探究;有的资料单一,不足为凭。

9月21日,兰州宗氏后人宗效金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流传在宗氏家族内部的太平鼓起源传说。宗氏家谱记载,创始太平鼓的人是兰州宗氏祖先宗正龙,他曾为徐达的部将,在攻克王保保城的战斗中制作了一种长筒鼓。宗氏家谱的记载,给人们研究太平鼓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佐证。

家族传说

明初,为了消除边患,明政府在将大批江南罪犯充军甘肃的同时也迁来了大批山西晋南居民。这些移民填补了甘肃的人口不足,也推动了本土文化的发展。他们带来了各地的生活习惯和风俗,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甘肃的民间习俗及生活方式。宗氏家族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来甘肃的。

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讲古今。这是乡村中特有的文化传承方式。我和许多小孩坐在大炕上,听老人们讲述家族故事、三国隋唐。听老人们讲,我们宗氏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兰州人。我们宗氏原先居住在南京石头巷,明朝初年从江南迁到兰州。我小时候,还看到过一幅画像,是我们宗氏家神的形象名叫叭蜡虫蝗,为人形鸡首,有三只眼睛。据说这幅像就是从南京带来的。我们近些年到南京中华街进行过调查,但没有找到石头巷。

《宗氏家谱》记载,兰州宗氏先祖名叫宗正龙。明初,徐达、冯胜率军进攻西北的残元势力,宗正龙也随军来甘肃。家谱记载,宗正龙为徐达副将。我们查了不少资料,随徐达西征的副将没有姓宗的人士,我想应该是徐达的部将。

一场大战

在兰州太平鼓的起源的三种观点中,第一种观点流传最广,但专家们对这一种说法持怀疑态度,理由是徐达到过定西等地,但没有到过兰州。因此,专家认为既然徐达没有到过兰州,那么关于徐达利用兰州太平鼓攻占永登或王保保城的记载就靠不住了。然而,宗氏家族家谱的记载却是这样的:

明初,明军在兰州的战斗发生过波折。明军攻占兰州后,进抵黄河一线,没有继续进攻。结果,王保保发动反击,兰州城被围。明军随即发动第二次西征。当时,定西是明军进攻王保保的前沿。徐达同王保保发生大战于沈家岭,就是距离定西不远的车道岭。此战,元军战败,王保保只身逃走。

王保保围攻兰州时,在黄河北和兰州城东修建了两座城堡,人们都称为王保保城。我们家谱记载,宗正龙作为徐达的部将,曾率军在黄河北岸的王保保城,同元军发生过激战。为攻克王保保城,宗正龙想了一个办法,把短兵器放入鼓内,装扮成社火队,混进王保保城内,里应外合,一举攻克城堡。

关于徐达没来兰州的说法,应该是这样看待:当时,兰州仅为县级建制,归临洮府管辖。我认为,明军获胜后,徐达不来兰州也在情理中。

一副对联

明军控制河西后,宗正龙又被调往他处。后来才到兰州落户,解放前,宗氏后人非常热衷打太平鼓。至今,还有宗氏后裔恪守着他们祖先留下的太平鼓舞者的装扮。

宗正龙后来护卫刘伯温来到兰州。民间传说,明朝初年,朱元璋发现西北有龙气,就派刘伯温来到西北斩龙脉。这个故事在西北流传得非常广。兰州的南山地形如同一条巨龙,龙头在龙首山上,尾巴在黄河中,刘伯温在将龙脖子斩断后,血流的山坡,人们就称之为红山根。刘伯温还在龙身上修筑了四个墩子,意思是像民间灸艾那样把龙的脉气灸掉(此四个墩子实为清中期所建的烽火台)。

斩完龙脉后,刘伯温将宗正龙改名为宗镇龙。宗正龙后在红山根落户,宗氏在此聚族而居形成宗家庄。明成化十年,皋兰山山体滑坡,宗家庄被埋,宗氏后裔就四散而去。

宗正龙到兰州定居后,还举行盛大的庆典。在今天解放门附近扎了一个彩门,形状如同海棠,人们称之为海棠门。宗正龙写了一副对联:太平年求太平事;太平人打太平鼓。横批是“太平盛世”。在对联里宗正龙第一次将长筒鼓命名为太平鼓。

如今临洮县何家山乡康家峡有个峡滩村,那里居住有一支宗氏后裔。那里的社火队中装扮与众不同,戴乌巾,穿皂靴,和舞台上的武松装扮相似,有明人风格。可以这样说,宗正龙传下的太平鼓舞依旧在我们身上延续着。我说这些事的目的,仅仅是为提供资料而已,以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真正揭开太平鼓的起源之谜。

文/图本报首席记者王文元

兰州鼓王 将梦想舞成现实

魏永宏展示“龙龟赐福”太平鼓艺术品 唐学仁 供图

本报记者 唐学仁

尽管在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中,属于鼓的舞台越来越小,制鼓业的未来也趋于“边缘化”,尤其是像魏永宏这样的民间手工制鼓技艺。但是,只要有传承就会有希望。两个月前,皋兰县政府申报的一个集太平鼓保护、研发、训练为一体的综合项目被兰州市发改委正式批复建设。这意味着古老的兰州太平鼓将又一次“重整旗鼓”。

重振旗鼓

制鼓情缘

传承天下第一鼓

魏永宏最近可谓是“双喜临门”。

一是,他设想中的太平鼓研发训练基地即将动工。二是,今年7月在兰州黄河旅游文化节上走红的节目“鼓舞中国”,于11月15日在京向党的十八大献礼演出。这个节目中很多表演用鼓都出自魏永宏的精心手工制作。

11月6日中午,得知喜讯的魏永宏从县城匆匆赶回家中,悠然地站在院中点燃了一根香烟。他手里拿着一份兰州市发改委关于“兰州太平鼓研发基地建设项目”的批复,“这个基地建成后,将太平鼓的制作、保护、研发、训练融为一体,直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是对太平鼓文化的最有效的传承。”这是魏永宏一直以来的梦想。

魏永宏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兰州鼓王”,“事实上不仅是在兰州本地,即使是西北五省,靠手工制鼓的人也寥寥无几。”老魏的自豪之情难于言表。

之前,魏永宏的制鼓技艺一直是家庭作坊式的发展。尽管在他三十多年的制作和表演传承中,兰州太平鼓名声大噪,一度被誉为“天下第一鼓”,并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但毕竟,家庭作坊式的技艺始终对太平鼓的研发和训练有着诸多的制约。

在某种程度上说,“兰州太平鼓研发基地”的建设,意味着把魏永宏家庭作坊式的太平鼓制作技艺和表演规范化,从而走向产业化的发展之路。2010年,身为皋兰县政协委员的魏永宏提议立项建设兰州太平鼓研发保护基地。这个建议很快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并付诸行动。而这也正好圆了魏永宏多年以来的梦想。其实,在他近年来制作销售太平鼓的流程中,他曾明显地感觉到,兰州太平鼓作为兰州历史文化的古老载体,不断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技艺传承后继乏人,越来越处于濒危状态。“而太平鼓基地的建成,将使太平鼓文化有一个真正的传承和发展平台,得到全面的保护和发展。”魏永宏信心十足地说。对他和太平鼓来说,这无疑是又一次“重振旗鼓”的良机。

制鼓情缘

活着就是为了太平鼓

魏永宏的家在皋兰县黑石川乡大横村,距离皋兰县城60多公里。在兰州太平鼓基地建成之前,这里也一直被视为“太平鼓制作基地”。说是基地,其实就是魏永宏的家。鹤立鸡群地矗立在小村庄里,简直成了远近闻名的一处名胜,加之魏永宏的名气,经常会遭遇各种不速之客。

记者走进大门,满院子都是各式的大鼓和制作鼓的材料。在一个车间里,工人们将浸泡好的鼓皮蒙在鼓腔上绷紧,用一个个铜钉固定起来。魏永宏指着已经包装好的太平鼓对记者说,这些都是外地定做的,就等着对方来取货。

在这个“小基地”,记者有幸见到了制鼓的全过程。一面鼓的完成,首先需要解板,把椿木切割成弧形的木片进行烘干,然后再将木片拼接起来制作成鼓腔,之后要经过抛光、上腻子、上漆等工艺,一个鼓腔就制作好了。接下来就是鞔牛皮了,把牛皮固定、拉好、绷紧后,还需要人工在鼓面上踩鼓皮。老魏说,踩鼓皮是为了让鼓面绷得更紧,声音更洪亮。一般的大鼓到这里就算完成了,而一些工艺鼓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描画。制作好的大鼓被送进专门的库房,由擅长水彩画的师傅一笔一笔描出图案。

老魏的制鼓情结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1980年吧,我们村里刚刚完成联产承包,社员们觉得高兴要闹社火,当时兰州没有生产太平鼓的厂子,村子的人就从上海定做太平鼓。”老魏说,由于上海人从来没有做过太平鼓,做出来的鼓离兰州太平鼓的技术规格相差很大。”于是魏永宏就萌生了重新制作太平鼓的想法。接到制鼓任务,魏永宏还是有压力。那些天,魏永宏吃饭睡觉都在琢磨如何把鼓制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二十天后,村里要闹社火用的太平鼓终于完工。这一发不可收拾,因为鼓做得好,慕名前来找他制鼓的人越来越多,他的鼓事业慢慢地做大,兰州太平鼓的名气随即也叫得越来越响。

“我这辈子活着大概就是为了太平鼓吧,不管多难,我都要把太平鼓技艺做好、传承好。”说这话的时候,老魏的口吻略显平静,却让人油然生出一股敬意来。

鼓艺传承

由艺术品走向文化商品

魏永宏的名字和兰州太平鼓紧紧相随,可以说太平鼓的每一次声名大噪都与他有关。1990年,皋兰太平鼓被选入亚运会开幕式的表演节目,魏永宏做的100多面兰州太平鼓第一次代表中国登上了亚洲舞台。1999年,魏永宏花七万块钱,做了两面直径4米的世纪太平鼓作为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贺礼赠送给了兰州市博物馆。这也是他至今仍觉得得意的一件事。

最开始,魏永宏自己一个人在家制作各种鼓,忙时让妻子和儿子帮忙。由于制作的种类繁多、质量好,老魏的鼓越来越闻名全国。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订单纷沓而来。老魏不得不开始雇工20多人,在自家形成简单的流水化制作。工厂里制鼓师傅们的手艺也是老魏一手教会的。在整个兰州太平鼓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中,仅仅靠制作销售远远不够。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载体,太平鼓的意境更主要的则是表演。

经过父子的商量,由魏怀东担任总经理,成立了兰州永宏太平鼓有限公司,并组成一个200多人的永宏太平鼓艺术团。魏永宏至今依旧自豪的是,他的团队先后参加了国庆50周年**广场表演、上海首届“中华鼓宴”表演、“香港鼓乐节——鼓王群英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等数十次大型表演活动,捧回大小25个奖项。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誉满神州,声震华夏。

说起自己对太平鼓技艺的传承,老魏又一次激动起来。“我把保护和发展太平鼓的过程分为了四个阶段,从木匠到制作一般太平鼓,再到成立专门表演队,这是其经历的前两个阶段。”而之后开始艺术鼓的制作则是魏永宏经历的第三个阶段,也是依托“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块招牌使得兰州太平鼓由单纯的艺术品走向文化商品的阶段。

鼓舞中国

目标就是“精品文化”

虽然制作的鼓已经很出名了,但魏永宏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创新,将传统的鼓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制作出了工艺鼓、装饰鼓等精美绝伦的新品种。这些鼓不仅遍布全国各地,还出口俄罗斯、韩国等地。但在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中,属于鼓的舞台越来越小。制鼓业的未来也不容乐观,尤其是民间手工制鼓。老魏和儿子魏怀东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些。

“太平鼓的表演、制作只能说是初级阶段。艺术鼓的制作才是我最终的目的。我希望借助兰州旅游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兰州人赠送友人的礼品。”魏永宏说。

在展厅内,除了许多各式的奖状、太平鼓简介外,还摆放着几个高约十多厘米高的艺术品。“这就是艺术鼓了。”老魏说。艺术鼓一“上市”就得到了各界的好评。“2011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老魏的鼓舞太平艺术品获得大赛银奖。而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2012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中,老魏的“鼓舞中国”艺术品再次被组委会评为大赛银奖。老魏还有个更大的野心,“把太平鼓艺术品做得更精细些,内涵做深些,太平鼓就不仅是鼓舞中国,更是鼓舞世界了。”

皋兰县黑石川乡党委书记魏军仪告诉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和论证,目前,“兰州太平鼓研发训练基地”前期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兰州太平鼓传承保护基地建成后,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龙头,今后的目标就是要加强太平鼓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加强太平鼓鼓乐表演、产品的研发,在太平鼓的表演方面更趋于专业化、商业化发展方向,把太平鼓做成兰州乃至甘肃的“精品文化”。魏军仪说,从现在开始就是魏永宏经历的第四个阶段了。

和全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流行的鼓比较,无论是鼓的结构,抑或是表演方式,还是节拍鼓点,兰州太平鼓都独树一帜。

鼓的结构独特

传统的兰州太平鼓,是一种非常规整的圆筒形,长约70厘米,直径约45厘米,鼓帮用木料制作,鼓面为比较厚实的牛皮。鼓身用红色或黑色油漆涂饰,上有泥金绘制的狮子滚绣球或二龙戏珠图案,两头边缘处多用卐字花边装饰;鼓面上绘以八卦太极图。在鼓帮一侧的两头,钉有两只铁环,作拴绑背带之用。背带很长,把背带斜挎在鼓手肩上,拴在背带上的鼓,可坠到膝盖以下。之所以如此,为的是便于鼓手在舞蹈时把鼓抛到任何一个方向。

表演方式独特

兰州太平鼓是一种边鼓边舞的群鼓舞,表演方式有行进式和原地式两种。上世纪80年代以前,鼓手全部由青壮年男子担任,少则一二十人,多则三四十人甚至更多。表演者一律头戴黑色英雄帽,帽边缀有红色英雄花,身穿对襟锦缎皂隶服,腰系绾了结的黑丝带,脚蹬上缀红缨穗的麻窝鞋,俨然如京剧舞台上的武松,煞是气派。

击鼓不用木质鼓槌,而用皮条或麻绳拧成的鼓鞭。击打的基本形式有蹲地式、骑马式、跳跃式、托举式、翻身式。打法分单鞭、双鞭两种。舞蹈动作有白马分鬃、白鹤亮翅、鹞子翻身、弯弓射雁等。阵式有一字长蛇阵、四门兜底阵、六合阵、八卦阵等。表演由领队统一指挥,用锣、钹击节。领队手执顶端系有红绿绣球或彩旗的竹竿,有节奏地上下左右摆动;鼓手们列成一定的阵式,将鼓斜挎在右肩之上,左手托鼓,右手握鞭,按照领队发出的旗语,抛上抛下,忽左忽右,一面击鼓,一面舞蹈。那龙腾虎跃的舞姿,震撼山岳的鼓声,常使观赏者振奋不已。

节拍鼓点独特

由于兰州太平鼓的体积较大,鼓舞的动作幅度也大。所以,击鼓的节奏都比较缓慢,鼓点也比较单纯———但都含有一定的意念。“咚-咚-咚,咚-咚-咚”,叫做“三点水”,含义是“今年好,今年好,明年更比今年好。”“咚-咚,咚-咚”,叫做“单条”,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含义。比如每年春节,鼓手们都要打着太平鼓,挨家挨户地在全村转一圈,名曰“扫街”,意在驱除旧岁残留下来的秽气。这里打单条,含义就是“逐瘟!逐瘟!”但在喜庆的场合打单条,其含义就变成了“太平!太平!”如此等等,不一而举。

兰州是太平鼓的故乡,兰州太平鼓的打法新奇、独特、有力,鼓声雄厚,阵法多变,规模庞大,是大家听惯了那种雷鸣般的响动,是大家已经熟悉了的那种雄健悲壮的美。

相传,兰州太平鼓起源于明朝初年朱元璋命徐达、冯胜西征,克庆阳、收临洮,一举攻下兰州。但还有元朝大将踞守永登,负隅顽抗,一时难以攻下。适逢元宵佳节,徐达命令部队装扮社火,将圆鼓改作长形,内藏武器,以大旗为令,混进永登城内,一声炮响,里应外合,击败元军,克复城池,长形鼓从此就流传下来。为表彰英雄们的功绩,庆贺胜利,祝愿太平,就把长鼓改名为太平鼓。而另一说法认为,兰州太平鼓也称“讶鼓”。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72年),为主将王韶在兰州市附近的边防地区所创作的讶鼓,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官令禁止,其后民间不废喜板之戏,将讶鼓改名为太平鼓。宋代武将王子醇(王韶)“初平熙河,边陲宁静,讲武之暇,因教军士为讶鼓戏”,舞蹈动作和歌词都是军人对阵,兵士对阵,大鼓擂动后,变换阵法鼓舞了大家的志气,这鼓声对打的旋律先后遗传下来,成了后人传打艺术的主要工具之一。

黄河是古老文化艺术的发源地,太平鼓的装束、阵法、演技、旋律、鼓韵,保持和发扬了西北人特有的阳刚之气,力与美之魂,原始与现代之跨越,使太平鼓发扬光大,尤其是每年的春节,太平鼓成了兰州庙会上的压轴之戏。按道理,耍太平鼓的应该都是男子汉的长项,如今,女子也能打好太平鼓。女子太平鼓队是在男子太平鼓表演的基础上,根据女姓的特点组建的。通过飞、腾、奔、跃、转、舞、挪、闪、展、翻、骑、举、搓、蹲、打、敲、拍、磨、刮等一系列动作,形成了“英姿飒爽”、“凤凰点头”、“鹞子翻身”、“巾帼豪气”、“黄河飞渡”、“骑士射雕”、“万马奔腾”等舞蹈动作。女子太平鼓将单一的节奏打法变为轻、重、缓、急的不同打法,既有“响雷惊炸”,又有“柔风相吻”和“情怀奔放”的浪漫情节。在全国许多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中,兰州女子太平鼓队以“黄河儿女”、“擂台英姿”、“鼓舞腾飞”、“太平盛世”、“高原风采”、“丝路雄风”、“大轿迎宾”、“孔雀开屏”等刚建柔美的舞姿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民众追捧。

咚古咚古咚!咚古咚古咚!嗨!嗨!嗨!嗨!嗨嗨嗨嗨。

铺天盖地而来,是你那铿锵的节奏。奔腾激越的黄河,是你那汹涌的巨浪。大踏步而来,是你那新时代的步伐。舞得满天喝彩,是你那剽悍的跨越。对打起来的定格,是你那团结奋斗的力量。

咚古咚古嚓!咚古咚古嚓!兰州太平鼓将西北的沉默、高原的冷峻、黄河的不羁、西部汉子的倔犟,浓缩成一阵热烈而振兴中华的鼓点,一个个奔放而潇洒的舞蹈,一片慷慨而激情的音符。

世界需要太平,人民需要太平,小康生活更需要太平岁月„„是这太平大鼓敲响了中华精神,民族气节,惊天动地的兰州太平鼓,敲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

兰州导游词

兰州故事

兰州导游词

兰州市场分析

兰州水污染

雪夜·兰州

兰州理工大学广播站

兰州的导游词

兰州理工大学论文格式

兰州婚礼习俗

兰州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太平鼓 兰州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