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整理)

发布时间:2020-03-03 00:04: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

【摘 要】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但也是易于被忽视的问题。因此,为提高

工程勘察质量,在勘察中加强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工程勘察中不仅要求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

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及其影响,更要提出预防及治理措施的建议,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以

消除或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问题

【中图分类号】P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151(2009)12-0078-02

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但也是一个易于被忽视的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二者关系极为密切,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地下水既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岩土体工程特性,又是基础工程的环境,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在一些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区,由于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研究不深入,设计中又忽视了水文地质问题,经常发生由地下水引发的各种岩土工程危害问题,令勘察和设计处于难堪的境地。为提高工程勘察质量,在工程勘察中不仅要求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及其影响,更要提出预防及治理措施的建议,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以消除或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一)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在以往的工程勘察报告中,由于缺少结合基础设计和施

工需要评价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作用和危害,在很多地区已

发生多起因水文地质造成基础下沉和建筑物开裂的质量事

故。在山区,由于强降水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

害。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认为今后在工程勘察中,

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应考虑以下内容。

1.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预

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2.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查明有关水文

地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3.查明地下水的天然状态和天然条件下的影响,分析并

预侧在人为工程活动中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及对岩土体和建

筑物的反作用。

4.从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

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

(1)对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础中水对砼及砼

中钢筋的腐蚀性。

(2)对选用软质岩石、强风化岩、残积土、膨胀土等岩

土体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建筑场地,应着重评价地下水活动对

上述岩土体可能产生的软化、崩解、胀缩等作用。

(3)在地基基础压缩层范围内存在松散、饱和的粉细砂、

粉土时,应预测产生地震液化、潜蚀、流砂、管涌的可能性。

(4)在地下室车库设计施工中,由于地下水位变化引起

的基坑上浮问题。

(二)岩土的水理性质

岩土水理性质与岩土的物理性质都是岩土重要的工程地

质性质。岩土的水理性质不仅影响岩土的强度和变形,而且

有些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往在勘察中对岩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比较重视,对岩土的水理性质却有

所忽视,因而对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

岩土的水理性质是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显示出来的性

质,下面首先介绍一下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及对岩土水理性质

的影响,然后再对岩土的几个重要的水理性质及研究测试方

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1.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地下水按其在岩土中的赋存形式

可分为结合水、毛细管水和重力水三种,其中结合水又可分

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

2.岩土的主要的水理性质及其测试办法:

(1)软化性,是指岩土体浸水后,力学强度降低的特性,

一般用软化系数表示,它是判断岩石耐风化、耐水浸能力的

指标。在岩石层中存在易软化岩层时,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往

往会形成软弱夹层。各类成因的粘性土层、泥岩、页岩、泥

质砂岩等均普遍存在软化特性。

(2)透水性,是指水在重力作用下,岩土容许水透过自

身的性能。松散岩土的颗粒愈细、愈不均匀,其透水性便愈弱。

坚硬岩石的裂隙或岩溶愈发育,其透水性就愈强。透水性一般

可用渗透系数表示,岩土体的渗透系数可通过抽水试验、渗水

试验和压水试验求取。

(3)崩解性,是指岩土浸水湿化后,由于土粒连接被削

弱、破坏,使土体崩散、解体的特性。岩土的崩解性与土的

颗粒成分、矿物成分、结构等关系极大,以蒙脱石、水云母、

高岭土为主的残积土以散开方式崩解,而以石英为主的残积

土多以裂开状崩解为主。

(4)给水性,是指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土能从孔隙、裂

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以给水度表示。给水度是含水

2009 年第12 期 大 众 科 技 No.12,2009

(总第124 期) DA ZHONG KE JI (Cumulatively No.124)

【收稿日期】2009-08-17

【作者简介】杜雄进(1962-),男,浙江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高级工程师,从事地质勘察研究。 万方数据

- 79 -

层的一个重要水文地质参数,也影响场地疏干时间。给水度一

般采用实验室方法测定。

(5)胀缩性,是指岩土吸水后体积增大,失水后体积减

小的特性,岩土的胀缩性是由于颗粒表面结合水膜吸水变厚,

失水变薄造成的。岩土的胀缩性往往是产生地裂缝、基坑隆

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地基变形和土坡表层稳定性有重要影

响。标定岩土胀缩性的指标有:膨胀率、自由膨胀率、体缩

率、收缩系数等。岩土的水理性质尚有持水性、容水性、毛

细管性、可塑性等等,在这里不再一一叙述。

(三)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1.地下水升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变化

可由天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但不管什么原因,当地下水

位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地下

水位变化引起危害又可分为三种方式:

(1)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潜水位上升的原因

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受地质因素如含水层结构、总体岩性

产状.水文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等及人为因素如灌溉、施

工等的影响,有时往往是几种因素的综合结果。由干潜水面

上升对岩土工程可能造成:①土体沼泽化、盐渍化,岩土及

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②斜坡、河岸等岩土体产生滑

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③一些具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破

坏、强度降低、软化,引发山体滑坡。④引起粉细砂及粉土饱

和液化、出现流砂、管涌等现象。⑤地下洞室充水淹没,基

础上浮、建筑物失稳。

舟山市定(海)马(岙)公路是 1998 年建成通车的山岭

二级公路,是连接定海城区和马岙的一条重要通道,日车流

量达7000~8000 辆。2008 年3 月4 日,据当地群众反映,舟

山市定马线长春岭隧道东南侧公路K3+900~K4+050 右边坡

坡体出现7 条裂缝。初步认定为斜坡失稳,形成拉张裂缝,

存在滑坡隐患。

经勘察可知,滑坡周界在平面上呈箕状。滑坡后缘边界

标高185m,滑坡前缘边界标高125~135m,地形上见较多不

规则的小陡坎,物探显示明显的低阻带;两侧大致以山脊向

沟谷过渡线为界,所处海拔高程125~185m,地形坡度15~

35°,下部公路切坡段50~70°,主滑方向220~240°。滑

坡体上为二十世纪

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梯田,种植蕃薯、大

豆等农作物,排水系统较完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改种杨

梅树等,排水系统失修被破坏。局部坡上见有“马刀树”,推

测滑坡体曾有滑移,目前处于蠕滑状态。08 年初出现了罕有

的冬季大雪,雪量大,时间长,雪水渗入坡体,反复胀冻,

土的强度降低,导致坡体下部出现7 条裂缝,裂缝宽0.3~

1.5m,长5~20m,深0.6~3.5m,裂缝断续出现,走向与定

马公路平行。滑坡宽约110m,最大斜长约127m,投影面积约

9247m2。根据钻孔岩芯土样判断及地表测量,滑动面最大埋深

约5.5m。按平均厚度3.5m 计,体积约43153m3;根据地表及

钻孔揭露,滑坡体组成物质为残坡积含角砾粉质粘土、含碎

石粉质粘土及全风化熔结凝灰岩等,滑床为强风化、中风化

熔结凝灰岩。经调查,在滑坡前缘边坡处未见基岩内有泉水

渗透或排出。因此,综合确定该滑坡为中型浅层滑坡。滑坡

目前变形不明显,剩余推力大,处于蠕滑状态即临界稳定状

态,遇强降雨或连续降雨,极易发生滑动。滑坡主滑方向220~

240°,前缘为定马公路,将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较大

威胁,危害性大。因此,必须对滑坡进行治理。

本滑坡通过坡上排水、放坡及锚索、格构梁护坡等措施

综合治理,目前基本稳定。同时,对滑坡体、滑坡裂缝等地

段进行了定员监测,以确保公路运输的安全畅通。

(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的降

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

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

的补给等。地下水的过大下降,常常诱发地裂、地面沉降、

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

题,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造成

很大威胁。

如1995 年12 月19 日,浙江医院内1 号楼北侧路面塌出

椭圆形的一个大坑,长约9m,宽5m 多,塌陷造成1 人死亡,

这是发生在杭州的一次岩溶塌陷。所谓岩溶顾名思义就是石

灰岩被侵蚀、溶蚀,形成地下溶洞、地下河、溶沟等,如果

过量开采地下水,则会造成地面塌陷和沉降,浙江医院的这

起地面塌陷就是和当时高强度超采地下水有关。

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是地面下沉

的主要原因。据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介绍,嘉兴市区地

面沉降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目前其地面沉降量已为浙江

之最,近年来还在以每年2~2.5cm 的速率递增。海宁、桐乡、

海盐、嘉善地面沉降也都超过50cm,沉降总面积达2000 km2,

与苏锡常沪地区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形沉降区。宁波平原沉降

面积150km2,近年来虽已大量压缩地下水开采量,但其平均

沉降速率每年也在1cm 左右。另外,台州路桥、温岭金清、

温西、乐清虹桥等地沉降也在严重发展中。

(3)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能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

胀缩变形,当地下水升降频繁时,不仅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变

形往复,而且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不断加大,进而形

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别是轻型建筑物的破坏。

2.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动水压力作用比较微弱,一般不

会造成什么危害,但在人为工程活动中由于改变了地下水天

然动力平衡条件,在移动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往往会引起一

些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如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流砂、

管涌、基坑突涌的形成条件和防治措施在有关的工程地质文

献中已有较详细的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水文地质工作在建筑物持力层选择、基础设计、工程地

质灾害防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工程勘察的发展,

其必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工作将对

勘察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孔德坊.工程岩土学[M].地质出版社,1994.

[3] 陈国明.浅谈地下水危害及工程勘察水文地质评价[J].西部

探矿工程,2006(3).

[4] 乐安祺,宋赞.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不容忽视[J].科技

咨询导报,2007(19).

[5] 舟山市定马线长春岭滑坡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

勘察报告[R].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2008.

[6] 杭州城市地质调查报告[R].浙江省地质调查院,2008.

万方数据

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

作者: 杜雄进

作者单位: 浙江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浙江,杭州,310012

刊名:

大众科技

英文刊名: 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2009(12)

1.杭州城市地质调查报告 2008

2.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舟山市定马线长春岭滑坡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008

4.孔德坊.工程岩土学[M].地质出版社,1994.

5.乐安祺;宋赞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不容忽视[期刊论文]-科技咨询导报 2007(19)

6.陈国明.浅谈地下水危害及工程勘察水文地质评价[J].西部探矿工程,2006(3).

7.陈国明浅谈地下水危害及工程勘察水文地质评价[期刊论文]-西部探矿工程 2006(03)

8.乐安祺,宋赞.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不容忽视[J].科技咨询导报,2007(19).

9.孔德坊工程岩土学 1994

10.舟山市定马线长春岭滑坡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R].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2008.

11.工程地质手册 2007

12.杭州城市地质调查报告[R].浙江省地质调查院,2008.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研究

工程地质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必要性研究

水文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04

工程地质以及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水文地质勘察补全

水文地质勘察纲要

一个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危害问题

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整理)
《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