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3 14:40: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摘要: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课程游戏化不是把幼儿园所有活动都变为游戏,而是确保基本的游戏活动时间,同时又可以把游戏的理念、游戏的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中。

《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都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强调: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呢?笔者认为:

一、首先教师要理解课程游戏化的实质

课程游戏化不是用游戏去替代其他课程实施活动。 课程实施的途径有很多,所谓课程游戏化不是把幼儿园所有活动都变为游戏,而是确保基本的游戏活动时间,同时又可以把游戏的理念、游戏的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中。也就是说,专门的游戏活动时间要确保。确保是指幼儿每天有自选活动的机会,能自选游戏,自由游戏时间应得到保证。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把游戏理念及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中去。这其中包括一日生活、区域活动、集体教学活动等。

二、在一日生活中要体现课程游戏化

陶先生在《生活教育》中通俗易懂地提出:

一、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

二、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

三、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

四、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讲;

五、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

六、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从幼儿早上入园开始,晨间活动、早操、早点、教育活动、户外游戏、午餐、午睡、游戏、午点、游戏、离园以及课间过度的环节,无不贯穿着游戏活动。时间短的我们可以玩手指游戏、学习儿歌歌曲;户外活动我们可以进行体育游戏等等。目前幼儿园里幼儿的游戏活动存在有多种形式,因此我们必须贯穿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幼儿一日活动是幼儿一日在园生活和接受教育的全部内容。其组织安排、设计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教育规律,要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一日活动,做到保教结合,完成幼儿园的保教任务,达到锻炼幼儿体格、开发幼儿智力、

1 陶冶幼儿情操、养成文明习惯的宗旨。有了一日,才有一年,乃至三年,一日活动开展的好,有特色,幼儿身心才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提高幼儿一日活动质量才有可靠保证。

三、在区域活动中要体现课程游戏化

我园地处山水之间,这里的田野山丘到处有宝藏,这里的民俗民风也是孩子们游戏的资源。春天我们开展“家乡蔬菜变变变”游戏:在种植区孩子们种植蔬菜,采摘蔬菜、认识蔬菜;在厨房孩子们帮助厨房的阿姨挑拣蔬菜;在活动区,孩子们把蔬菜根变成玫瑰花的印章,把蔬菜叶变成美丽的裙子,把蔬菜花变成美丽的粘贴画。每位幼儿在区域游戏中都有自己探索的目标,他们观察、记录、操作、展示作品等。秋天我们以“丰收的季节”为主题开展各种游戏:带孩子们游山玩水,把自己喜欢的宝贝带回家。瞧:农贸市场里有玉米、高粱、稻子、山芋、花生、柿子、石榴、苹果、枣、萝卜、菜花、菜叶、菜根,孩子们在实物前自由挑选、买卖、制作,有的孩子把菜叶变成金鱼,有的孩子把菜根制成玫瑰花,有的孩子把玉米粒穿成项链。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果实,春天花瓣雨,夏天绿叶情,秋天果实多,孩子们奇思妙想的玩法都能在这里体现。冬天里的运动就更丰富了。操场上的公共体育区是孩子们的乐园,是一道快乐的风景线。乡村特有的体育器械成为孩子们的最爱,踩高跷、滚铁环、跳皮筋、玩沙包、翻跟头等,玩的不亦乐乎。尤其是下雪天的堆雪人、打雪仗等孩子们简直玩疯了。

此外,班级布置也应体现强烈的主题色彩,通过主题墙展示师幼对课程的理解和课程的进展,让幼儿感受主体地位,激发参与热情。班级布置时,要将活动室的空间更多的留给各个区角,为小组学习和个别学习提供可能。为此我们设计了各种活动区,如“建构区”、“益智区”、“美工区”、“科学区”、“生活区”、“阅读区”等。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参加所喜爱的各种活动。如“美工区”内的幼儿,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绘画出许许多多色彩丰富、别具一格的美术作品及泥工作品。在“建构区”内,幼儿选择大小不

一、形状各异的积木设计建造“飞机”、“大炮”、“轮船”等,并边玩边嘴里发出“呜呜、轰轰”的声音。在各个区角,教师应充分地为幼儿提供自主活动、自由表现以及交流的机会和条件,随时提出问题,提供信息,调整区角的材料,观察了解幼儿对某些领域显示出的特别的兴趣和专注。针对不同幼儿在多元智能方面的强项和弱项,适 2 时给予帮助和引导,制定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方案,充分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同伴间的合作互动,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中,过完了一天愉快有意义的园内生活。

四、在教学活动中要体现课程游戏化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组成形式。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应充分考虑游戏这一活动形式的运用。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最快乐的,有了游戏就有了愉快情绪的保证;游戏是最生动的,有了游戏就有了认知和审美的环境条件;游戏是最丰富的,有了游戏就有了探究、操作的保证。因此,在设计幼儿教育活动时,应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选择新颖多样的游戏材料开发其功能性和可变性。还应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确保提供多样性的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切实安排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动身的活动。比如,《图形》为主题的集体教学中幼儿己对《图形》有概念的基础上教师首先摆好很多种大小不同的《图形》。然后,让幼儿随意辨认、分类,识别大和小的《图形》等等。最后让幼儿用《图形》展示一下,用图形制作服装扮演模特。这样,在比较宽松的氛围中充分激发了幼儿参与兴趣和感觉器官的体验,无意识中认识了《图形》的种类。这就是在集体教学的游戏活动中渗透教育的一种形式。

游戏化意味着游戏不只是教学的手段,还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不只为教学服务,游戏也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因此教学也应为游戏服务。孩子以“融合式”的认知方式来认识世界,这种“融合式”的认知方式通常转化为幼儿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和生活实践中,通过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等互相交往和接触,学习和积累相关的经验,游戏既是课程的内容,又是课程的实施途径。于是,我们充分利用孩子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调整和实践我们的课程,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游戏和实践获得多方面的经验。游戏和教学一体化是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从幼儿生活中来又回到幼儿游戏中去,并在游戏和教学一体化中实现整合,积累经验。在组织了一个教学游戏化及自主游戏的半日活动后教师问:“今天你们做了什么?”幼儿开心地回答:“我们一直在做游戏、在玩。”事实上,教师只是在教学环节上追求了游戏化效果,幼儿便有了置身游戏中的体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也许从头到尾都是在“玩”,但也正是在“玩” 3 的同时引发、支持并促进了他们的学习活动。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同时也张开想象的翅膀尝试解释科学,或者萌生用歌唱或舞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知„„只要我们做到心中有目标,把教育目标从有形转化为无形,渗透到游戏之中,孩子们就能在游戏中自主地学习。

虞永平教授说的好“游戏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这些幼教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实践,使课程游戏化迈上一个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1.虞永平:学前教育学

2.虞永平:课程游戏化的意义和实施路径 3.陶行知:生活教育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5.幼儿园工作规程

6.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对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思考

幼儿园课程教育游戏化的几点思考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培训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

中心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反思

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

课程游戏化

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的几点思考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学习反思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