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语文史记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0-03-03 10:18: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黄子健 08暑假 语文《史记》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1

一、项羽本纪

1、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2、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3、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

心。

4、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5、“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 6、“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从某一个层面来讲,我很欣赏项羽这个人。譬如,他的英勇善战。再譬如,他的凌云壮志。然而,他,终究不是一个完人,他亦是有他的缺点。若非,他也不会落得死无全尸的下场。

对于他“不学一人敌,只学万人敌”的这一点,我很是佩服。可是,他并不是那种刻苦努力的人,也没有十足的毅力去学习,这样的项羽,不是我所敬仰的。我们不是生于古代,也并非生于战争年代,不需要习武,不需要练功。我们也不可以学习只为了“足以记名性”,我们学习是为了有充实的基础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生于和平时代的我们的责任。我们学习,是要勤勤恳恳的,不能三心二意,不能像项羽一样只有一分热情。

项羽想要称霸的念头在他很小的年纪就显现出来了,从他发出将秦始皇取而代之的宣言以来,他一直为自己的理想进军。这一个过程中,他通过杀人来夺取权力和兵力,个中原因是有几分迫不得已,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杀戮毕竟不是一个正当的途径。究竟项羽是不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呢?鸿门宴上,他不顾范增给他使眼色,放了刘邦一马,这表示他还不是那种将人赶尽杀绝的人。但,他为了逼迫刘邦就范,又会起了烹食刘邦父亲的念头,这样的项羽,难道不是狠心的吗?

我对项羽破釜沉舟这一做法实是十分敬佩。有这种胆量和气魄的,历史上能有几人?置之死地而后生,大概也有一点破釜沉舟的意境吧。不是谁都有勇气断自己的后路的,只有视死如归的人才敢于使用这样的计谋,来逼使将士们殊死一战。

最终他的梦还是碎了,但是他永远是曾经意气风发的西楚霸王。

二、孔子世家

1.“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3.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4.孔子曰:“野哉由也!夫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矣。夫君子为之必可名,言之必可行。君子於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5.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齐,战,疾。 6.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被尊为“圣人”的孔子有一个并不是拥有一个好的出身,但我们不以出身来评价一个人,因为他的学识他的政治观点都足以让所有人忘记他的身世。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可以像孔子一样古往今来都名满中外。最令我讶异的,当属在韩剧中出现的一幕:小孩子在车上背诵《论语》。这不仅让我发现了孔子的伟大,而且觉得我们中国人在熟读《论语》这一方面却比不上韩国人。

孔子确实是一个圣人。他的学说并不是局限于他那个时代,有很多珍贵的理论是可以流传至今的。稍稍接触一下,你就会发现很多有用的道理。我的确很敬佩孔子,因为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他的东西不比老子的深奥,不如庄子的飘逸,但是大多数的人都能够轻易读懂,明白透彻。这样,才能将这些知识道理传播给大众,而不是少数人。就现在流行的《***解读》来说,就很能说明孔子的伟大。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就连很多伟人也无法配上这句话,但是孔子是当之无愧的。司马迁说得不错:“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古往今来,能有几人配得上“圣”这一个名号,我们也可以从史书上知道,“诗圣”之类的某一方面的圣人还是存在的。但是,孔子的圣人,而不是“学圣“智圣”,前面不用加任何名词,因为他是至圣!

三、李将军列传

单从《史记》的角度来说,司马迁对李广的评价是过高的,但是就李广本身而言,他还算是一个一代名将。列传开始,就对李广的英雄形象加以塑造。“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李广的一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遭遇了很多的坎坷,在这方面,司马迁不免与自身联想在一起,因而会惋惜同情李广的一生,自然评价就过高了。李广是个英勇善战的人,这一点从他的显赫战绩中可见一斑。但是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功绩而得到应有的奖赏,这是因为朝中皇帝的宠信都排挤他,这一方面是值得同情的。

李广的胆略是实在让人佩服,然而他也许真的生不逢时,不能得到高官厚禄。对于李广治理军队的方法,我个人觉得有些值得赞赏,有些是不得当的。李广从来不谨守规章制度,但我认为军中保持纪律是必要的,这样才不能使得军心涣散。李广为人廉洁,得到的赏赐总是全部分给他的部下,这一点我很是欣赏。这样,他和士兵们同吃同喝,赢得了大家的信任。正因为他乐于分享,所以他当了四十多年的官,到头来家中没攒下一点钱财。

李广可以说是倒霉的一个人,因为他出征了好几次,可最后别人都有赏赐,他却劳而无功。一方面,我们可以说是天意弄人;但另一方面,他本身的原因也使他命运坎坷。最后,李广自刎而死。他部下的官兵都伤心痛哭,百姓都为他哀悼。我想,就算他一辈子官运不是亨通,但他起码是百姓喜爱的将军,这也够了。

史记读书笔记

《史记》读书笔记

史记读书笔记

史记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史记》

《史记》读书笔记

史记 读书笔记

《史记》读书笔记

《史记》读书笔记

《史记》读书笔记

语文史记读书笔记
《语文史记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