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无偿献血在国外

发布时间:2020-03-03 18:19: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无偿献血在日本

日本从卖血过渡到无偿献血整整经历了10年的时间,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1、政府重视:政府把献血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纳入政府工作规划,并制定了有关的方针政策。

2、宣传工作卖势浩大:把能发动的部门和能利用的一切宣传工具充分发动和利用起来。

3、官员带头无偿献血:规定凡就任政府厚生省大臣一律献血一次,都、道、府、县官员每年献血一次,超过年龄或因病不能献血的,要到血液中心当一天负责人或组织一次献血活动。

4、呼吁并规定民众献血:凡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或在成人纪念日时,集体献血一次;参加工作或司机办理开车执照时,每人献血一次;“五一”劳动节,工会团体公务员和工人集体献血一次;妻子生孩子时,丈夫献血一次。

5、规定每年7月为献血活动月:此月,是献血宣传教育和无偿献血的一个高潮,以引起各界对献血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6、献血教育从少年儿童抓起:安排献血知识课,并组织学生到血液中心参观。

无偿献血在西班牙

对献血员最高的奖励莫过于建立永久性的纪念碑了。卡斯塔利来是西班牙阿利坎特省南部的一个小城市,然而该市的献血比例却是全国最高的。居民们充分认识到医疗用血的需要及献血这一崇高行为的意义,在他们的倡议下,为献血员的奉献精神和人道主义义务建立了永垂后世的纪念碑。

该碑高约3米。碑的正面刻着“你将因他们的崇高行为而认识他们”;在纪念碑的另一面是一组图案:鲜艳的红十字下面有一个心脏图形的饰板,饰板下方为两只形似鸡心状的手托着正欲落下的血滴。

这个纪念碑已耸立在该市十余年了,过往的行人以及领着孩子的父母深情地站在石碑下,对“献血拯救生命”这一崇高行为无比崇敬。阳光照耀在纪念碑上,纪念碑显得格外高大和庄严。卡斯塔利亚市民视此为他们的骄傲。的确,这座庄严壮丽的纪念碑值得人们为她骄傲。

各国献血量及献血年龄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献血人次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即能满足该国临床用血的需要。4%的献血率是每个国家献血组织首先要达到的目标。 很多国家根据该国的血源情况和临床用血情况对献血年龄和每次献血量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从一个献血者采集的血量与他的血容量有关。科学分析表明:人体平均每公斤体重含血液约70毫升,采血的安全指数是不能超出全身血量的12%。因此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不应当要求他献出超过420毫升的血。一个体重70公斤或更重的人献血时最多不超过500毫升。

采集血浆的最大量,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世界卫生组织和红十字会建议采集血浆的最大量每次不超过600毫升,每年最多不超过15升。

下面是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每次献血量的规定(单位:毫升): 美国450±45 西德500 英国450 法国400--450 加拿大450 比利时385(体重×7.5毫升以下) 瑞典450 芬兰400--450 瑞士450 南斯拉夫250--450 荷兰500 日本200--400 澳大利亚430 南朝鲜320 马来西亚300--450 阿尔及利亚500 缅甸350 泰国300 菲律宾250 中国大陆200--400 中国香港300--430 中国澳门400 中国台湾250--500 从上述数字看,欧美国家公民由于身高体大,每次献血量略多于亚洲公民。就亚洲人而论,每次献血量400毫升也只占全身血量的10%左右。对于用血的患者来说,血液来自同一个人就比来自两个人的血液更安全。

关于献血年龄的确定,很多国家都做过科学的论证。青年男女在青春期以后身体发育比较迅速,身体对铁的需求量也大,由于献血而使青年人身体缺乏足够量的铁是不应该的,所以规定献血年龄的下限不应低于16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尤其中老年更为明显,并且血红蛋白水平从65岁以后逐渐下降。由于这些原因一般把献血年龄的上限定为70岁

自愿无偿献血 如何走出“贫血”困境?

2010年10月29日02:19人民网我要评论(538) 字号:T|T 健康环节——献血危害健康吗?

献血,会伤身体吗?应当如何科学地献血?笔者日前专门采访了北京军区总医院输血科主任杨连贵。

问:有人说,献血有伤身体,会引发“气虚”、“血虚”。这种观念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平时,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另外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一旦失血或剧烈运动,这些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所以,献血的体重标准定在男性为50公斤、女性为45公斤。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存储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充上;血浆蛋白质,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能恢复到原来水平。

所以说,健康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在外国,献血者中午献完血,喝杯橙汁,下午便照常工作。

问:有宣传说,献血可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心脏病。这有科学根据吗? 答:有。据芬兰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证实,适量献血对部分健康成年人(特别是男性)有意想不到的预防心脏病之效!专家解释说,人体血液中含铁过高会明显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而适量献血恰恰可使血液中的铁含量大为降低。 问:有关献血量的报道五花八门。以前说是一次献200毫升无害健康,后来改为400毫升。安全的献血量到底是多少?两次献血之间,需要间隔期吗?

答:安全的献血量是一次200毫升,最多不超过400毫升。

《献血法》规定献血间隔不得少于6个月。根据人的生理规律,红细胞的寿命为120天,白细胞为9—13天,血小板为8—9天。按生理功能恢复的正常速度,一个人献血后需间隔4个月才能再次供血。

问:最近有新闻说,一些高校强迫女生脱衣检查,以防止她们以例假为借口逃避献血。女性特殊时期,是否不宜献血?

答:是。因为这个时期女性有一定量的失血和身体不适。根据人体生理规律,女性例假期前后三天内,不宜献血。

问:“献血后会发胖”的说法,令一些人感到担心。这种说法是否属实? 答:这种说法没有根据。有些人发胖可能是献血后饮食、睡眠过度所致。献血后适当补充些营养,如吃些瘦肉、蛋、奶、豆制品、蔬菜和水果是有利于补充造血原料的,但不能暴饮暴食,也不宜卧床休息。

我国无偿献血由指令向自愿转变国外经验 卫生部:我国无偿献血由指令性计划向自愿转变

卫生部公布的全国无偿献血情况显示:去年全国无偿献血已占采集血液的85%,我国无偿献血事业正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我国为保障临床用血安全,从2001年起,中央国债投入12.5亿元,地方配套10亿元,逐渐完成了全国318个血站的新建、改建、扩建及设备配置。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省血液中心为龙头,地级中 心血站为基础,部分基层偏远的县级中心血库为补充的临床用血服务机构网络,为临床安全用血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 《献血法》在我国实施六年以来,无偿献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偿献血工作正在越来越被社会理解和接受,2003年,行政指令计划指标的无偿献血占采集血液的比例为24%,而非行政指令计划指标的自愿无偿献血已占采集血液的61%,我国无偿献血逐步实现了由指令性计划指标献血向无指标的自愿无偿献血转移。

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二条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第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献血工作,统一规划并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献血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献血工作。各级红十字会依法参与、推动献血工作。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广泛宣传献血意义,普及献血的科学知识,开展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的教育。新闻媒介应当开展献血的社会公益性宣传。

第六条国家机关、军队、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动员和组织本单位或者本居住区的适龄公民参加献血。现役军人献血的动员和组织办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制定。对献血者,发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作的无偿献血证书,有关单位可以给予适当补贴。

第七条国家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为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

《献血法》在我国实施六年以来,无偿献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偿献血工作正在越来越被社会理解和接受,2003年,行政指令计划指标的无偿献血占采集血液的比例为24%,而非行政指令计划指标的自愿无偿献血已占采集血液的61%,我国无偿献血逐步实现了由指令性计划指标献血向无指标的自愿无偿献血转移。

------------------ 国外经验

■日本:献血成为成年仪式

在日本,每年的1月15日为成人节,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在举行成年仪式之后,纷纷来到献血车前参加无偿献血,这已成为日本推动献血的一个传统形式。日本政府规定,各级行政人员适龄者每年必须献血一次。明仁天皇每年6月5日都和后妃带领宫中人员参加献血。

■约旦:用血者须在康复后献血

约旦政府明文禁止血液买卖。1975年首都安曼建立了一座中央血库。任何人只要急需血液,都可以从这里得到,但在身体康复后,必须来献血,或由亲属来代之献血。

■捷克:啤酒鲜花作为礼物

捷克比尔森大学医院为义务献血者提供特殊奖赏:啤酒和鲜花。按规定每位男士献血半升可得到半升当地有名的啤酒,而女士则可得到一束芬芳的鲜花。

■美国:五重安全措施

美国对义务献血实施五重安全措施:献血者筛检,即献血者必须提供他们的健康信息;验血,以确定是否带有艾滋病、梅毒病毒、肝炎;献血者名单核查;未检验血液隔离;问题调查。

■津巴布韦:“25岁俱乐部”鼓励志愿者

津巴布韦的“25岁俱乐部”是一个固定献血的志愿者组织,成员大多数为16至25岁的学生,他们承诺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捐献安全的血液。据称,“25岁俱乐部”使该国输血中艾滋病感染率从1989年的4.45%下降到2001年的0.61%。

■一些国家:兴起“个人血库”

在一些国家,个人抽取自己的血液储存起来,当因病动手术需要输血时,再取出使用。个人血库业首先在美国兴起,目前已传到英国、法国等一些西欧国家及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也在筹备建立个人血库。

登山在国外

发芽糙米在国外

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

在国外保险市场上

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

在国外德语考试中

一方在国外如何离婚

无偿献血在国外
《无偿献血在国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