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第四章)

发布时间:2020-03-01 20:12: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第四章

文明城市与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出发,发展必须是科学的。我国目前必须更好地把握和运用事物发展的规律,才有可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文明城市的创建而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以人为本。遵循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握中国特色,实现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重要指导原则。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其丰富,它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本质和核心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突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着力改善区域的投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保障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城乡文明程度和人的素质的提高;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任务。我们要通过积极参与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具体实践,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统筹协调发展。

一、创建文明城市要坚持以人为本

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和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文明城市创建是关系到城市政府、社会和个人各个层面的建设活动,其中城市公民是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公民素质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决定因素,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主导力量。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决不能忽略市民的关键作用。市民文明程度的提高意味着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的极大提高,所以,创建文明城市要发挥人民的集体力量,集中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城市的建设建言献策。

(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这条原则是文明城市以人为本原则的主要体现。

人是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发展的目的。城市的发展应以人的发展为取向,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城市的“人”不仅包括原城市居民,也包括外来人口,不仅包括富裕、较富裕的居民,也包括相对贫困的居民,还有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的弱势群体。城市本质是由人的需要驱动的,是城市环境与人的互动协调关系的载体。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城市不断演化的过程,也是人的需要结构层次随社会财富增加变化的过程,城市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满足人的终身需要,不仅要保证人的衣食住行,而且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城市的发展还要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在城市的发展中,带动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并构建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调适与公正。

1.城市物质文明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

城市物质文明建设的最高追求就是以人为本,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需求。按照人本理念,就是要能充分满足城市中不同层次的人的不同需要,为公众提供安全、舒适、整洁、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

人居环境建设是以人为中心的,涉及社会、经济、自然、技术、文明等多个领域的综合环境建设,是一项持续的、系统的工程,必须改变“以物为本”、见物不见人、缺乏人文关怀的做法。

因此,城市的一切规划原则和建设手段都要为人的健康舒适着想,为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着想,以适宜人的居住、工作、交通、游憩和全面发展为根本原则。

要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满足城市生产和市民所需。例如按照合理、方便市民的原则为市民提供公交车站、道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为市民创建一个生机勃勃、方便周到的生活环境。 2.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

精神文明是文明城市的灵魂,是引导城市生活方式进步、提升城市精神价值、标识城市文明水平的核心和精髓。城市精神文明为建设和发展现代文明城市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仅直接决定着文明城市的精神面貌,而且还影响着文明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建设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城市精神文明,关键在于努力提高城市建设管理者的素质和增强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

要努力提高城市建设管理者的素质。城市建设管理者是现代文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素质的高低对城市建设和发展起着决定性和关键性的作用。

建设高素质的城市建设管理者队伍,要打破常规,大胆引进人才,改善队伍结构;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岗位技能,提高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切实转变观念、增强敬业精神、改善工作作风,更好地为城市生产和市民生活服务。

城市管理者要大力主导发展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重视公民群众物质利益,即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另一方面还要为公民的自由发展提供公平、平等的条件和机会。

要努力增强市民的城市意识。城市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作为城市主体的人,其对城市的认识程度,亦即有什么样的城市意识,决定着城市建设的内涵。

加强市民的城市意识,第一要教育宣传,转变市民观念:文明城市人民建。第二是建管并重,强化对市民城市意识的监督、引导和制约。要建立健全市民行为规范体系和考评体系,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对城市市民的直接管理作用。

3.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

生态文明作为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的文明形态,正在逐渐取代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人类发展的主导性、前瞻性的文明形式,也是现代以及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但是,如果没有普及性的环境保护观念和生态意识,没有全民生活、消费等行为模式的生态化转型,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就会受到严重制约。

我们在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就是要在工作中始终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关系。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就是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一步加强城市发展的规划工作,把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到城市发展的突出位臵上,走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统一,城市发展与生态容量相协调的城市化道路,努力构造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充分展示生态城市的风格和魅力。

所以,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必须前瞻性地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文化观念发展的方向;通过法制、经济等手段调节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之更加符合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需要;统筹协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整体优化经济与社会运行环境,系统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开拓出一条通向生态健康、环境良好、经济发 展、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的阳光大道。

4.城市社会文明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

社会文明是指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等为标志的社会。这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高低的主要体现。

社会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优先发展教育,推进教育公平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二、创建文明城市要贯彻全面、协调的原则 (一)文明城市建设坚持全面、协调原则的必要性

文明城市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谐的统一体。按照现阶段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文明城市具有以下标志性特征: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基础的精神文明的发展;以城区规划和建设为基础的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以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为基础的市民素质的提高;以改善市民居住条件为基础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以法制规范、依法行政为基础的制度文明程度的提高;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发展质量的提高。

从文明城市定义的基本内涵来看,文明城市是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治安良好、环境整洁优美、管理科学有序、交通便捷畅通、教育文化发达的现代化城市。因此,创建文明城市必须做到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四个文明协调有序共同发展。

城市发展的目标就是充分利用城市内的各种资源要素,从而更好地为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增强城市的竞争能力,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城市发展是要营造这样的一种氛围: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使得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所以,文明城市建设要坚持全面协调的原则。 (二)“全面"、“协调”原则的内涵

所谓“全面”,就是要着眼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不能为了物质文明而忽视其他文明的发展,也不能因创建文明城市而忽视了经济发展。

所谓“协调”,就是城市各方面的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体现在城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口的和谐演进。

(三)全面、协调发展以“五个统筹”原则为指导

“五个统筹”以经济、政治、文化、自然全面发展为内容,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整体推进为目标,以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为途径,着眼于全面发展,囊括了当前改革和发展所要解决的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构想。

1.经济、政治、文化、自然全面、协调发展是“五个统筹”的基本内容

任何社会的进步都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结果,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文化是先导,生态物质是前提。四者紧密关联、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统一于社会的发展之中。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增长是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经济增长并不简单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偏离全面发展观,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忽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那么在“发展”中一些社会矛盾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愈演愈烈,最终将会付出沉重代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五个统筹”,牢固树立全面发展思想,不断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四个文明”整体推进是“五个统筹”的重要目标

“五个统筹”着眼于“四个文明”整体推进的目标,深刻回答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促进“四个文明”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人类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与之相适应,人类的文明形态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再加上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大自然,所以生态文明必不可少。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的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发展的反思,表现为人类发展观念的进步。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既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又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源泉与动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又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和基本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则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其他三者的自然基础和前提条件。四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之中。

3.协调发展是“五个统筹”的基本点

“五个统筹”旨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使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达到协调发展的状态。

协调发展是社会系统、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所包含的不同领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作、相互推动和国际间、区域间人口资源环境相互配合、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相宜和效益兼顾的社会发展形态。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五个统筹”旨在使社会与自然以及社会诸领域、诸要素从紊乱到有序,从失调到和谐,实现协调发展。

全面、协调的原则要求我们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当中,不仅要关注城市的物质进步,更要关注城市的社会发展。城市不仅是建筑物聚合的“放大了的建筑”,更主要是不断变动的经济活动的舞台;城市不只是以建筑物组成的物质环境,更主要的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有机体;城市不应仅被看做是一个人类创造的人工环境,而应被看做是人类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社区。因此,不能只顾及城市的物质文明建设,同时要把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推向前进,也就是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还要保证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创建文明城市要坚持可持续的原则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对子孙后代发展构成威胁的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重点,也是科学发展观对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很多方面,如城市规划的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生态的可持续等几个方面。

(一)城市的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有效手段,是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和章程,处于重要的龙头地位。

1.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趋完善,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些城市在规划中存在严重的问题。结合王平等人的观点,我们认为主要有六个方面的问题。

(1)城市规划系统性不够

许多城市没有形成以总体规划为指导,以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专业规划相协调的、成熟完善的规划体系,造成没有规划就建设或者规划跟着建设走的不利局面,无法发挥规划的指导调控作用。

城市规划变更频率过快,一些地方甚至“领导一换,规划就变”,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根本大法的地位,难以得到体现:领导意志主导城市规划,一些地方打着发展经济的旗号,不顾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限制,盲目引进项目,与规划有冲突时不是放弃项目,而是靠调整规划来迁就项目,规划成为摆设;违法建设现象比较突出,违法建筑大量存在,形成城市中的“硬伤”,给城市的长远发展埋下了严重隐患。

(2)规划水平和质量不尽人意

一些城市规划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脱离城市实际,背离发展规律,缺乏科学性、全局性、超前性和前瞻l生,可操作性差。

(3)城市规划中的浮躁之风日盛,缺乏长远考虑

一些地方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承受能力,提出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超过国家公布的建设标准和批准规划确定的建设规模,不讲投资效益建设行政中心、豪华办公楼、中央商务区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大肆圈占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闲臵和荒废,失地农民从土地收益中所得甚少,生活难以为继,成为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4)城市房屋拆迁矛盾突出

一些地方一味求新求异,不注意现有设施的利用,随意拆除历史文化建筑;超越经济发展水平,大规模拆迁房屋:在拆迁过程中安臵不落实、补偿不合理、管理不到位,强制拆迁,方法粗暴,甚至采取非法手段,致使拆迁纠纷增多,加重了城市建设成本和市民负担,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产生上述问题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但最主要的是在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法制、规范意识还不够强,GDP的政绩观没有根本扭转,没有很好地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缺乏对城市规划知识的了解,盲目建设,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城市规划可持续的要求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在不同政策方案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在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两个关键指标的约束下,制定城市的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对城市规划的内涵进行必要的拓展,形成可持 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新思路。

城市规划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如果城市规划的初步方案突破了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及城市的资源供给力,则要求进行相应的需求管理,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控制,据此在环境指标和资源指标下得出一个新的城市规划方案,再与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比较,直至满足为止。这种城市规划新思路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个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城市系统,同时必须考虑城市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将城市的资源环境消耗确定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

所以,要使城市的规划更加合理,必须做到以下主要的几点。

(1)更新规划观念

随着整个社会对城市生态文明的提倡,规划内容已不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将与之关联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纳入规划过程,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城市适宜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特别在规划的开始,就把城市的环境分析和城市的资源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一并考虑,由此得出平衡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

1)规划要首先考虑城市资源状况,强调节约和合理利用城市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土地是科学制定城市规划的根本要求。基于国情,城市应当合理紧凑布局,保护每一寸耕地,在城市规划上必须严格把关。城市产业的确定和选择要考虑城市的自然资源供给力和支撑力。

2)规划要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工业项目的布局要考虑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安全,污染项目要远离水源,严厉禁止在上项目时只考虑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的短视行为。

3)规划要保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应从城市规划上就开始注重城市的社会和谐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公平。城市住宅区、绿地、道路、学校等其他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要兼顾不同群体的需要,增加透明度,让公众参与,考虑居民的出行和生活便利,防止城市资源仅为强权阶层服务。城市管理者要以科学和负责的态度制定城市综合规划,增加城市的宜居性。规划一经批准,城市建设就要服从规划,不得随意变更。

(2)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章程,既有法定的强制性,又有执行的周期性,不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一切建设项目必须在规划的框架内进行。因此,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应带头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应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按规定时限和程序等实施规划管理,依法履行职能,加大执法力度,严

厉查处违法建设,坚决杜绝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问题。

(3)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从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结合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群众满意才是最大的政绩。在政绩考核上,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当前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的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虚报浮夸、扰民坑民害民等问题。

(4)要树立空间整合的观念

走出过去单纯追求平面规划的误区,把城市作为一个立体的、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统一体来考虑,重视城市立体三维空间的协调与整合。

城市规划必须注意保护和挖掘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在保护城市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现代与传统的结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个性特色。要充分利用城市的优势,使城市规划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善于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5)提升规划层次

要提升城市规划层次,必须实现三个转移:一是要实现从重确定开发建设项目向重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明确空问管制要求转移;二是要实现从静态规定城市性质、规模、功能定位向动态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转移;三是要实现从单纯平面规划设计向立体三维空间整体规划转移。

(二)城市的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经济要发展,必然要消耗资源,必然要付出一些代价,如环境污染,资源紧张等。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传统社会发展模式中的一对固有的矛盾,导致了对发展的可持续性的战略性反问,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各国政府和环保组织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模式和战略,其中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优选模式。

1.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化解由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引起的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可在保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的状态下,在保证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施循环经济以物质利用“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为原则,实现资源、能源的最有效利用,降低环境负荷,其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是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2.循环经济的内涵

(1)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应当说是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原理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从整体上去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揭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的经济理论。简而言之,生态经济就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所强调的就是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要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率,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并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相一致的,都是要使经济活动生态化,都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物质循环不仅是自然作用过程,而且是经济社会过程,实质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也就是自然过程和经济过程相互作用的生态经济发展过程。确切地说,生态经济原理体现着循环经济的要求,正是构建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2)物质循环是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由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转变,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处在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之中,物质循环是推行一种与自然和谐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相适应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处于不断的转换中。循环经济则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优化环境,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生态经济原则体现在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形式上。

循环经济在发展理念上就是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污染治理模式,同时又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推行以下几个主要理念。

1)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都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臵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从自然一经济大系统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实现区域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系统优化配臵。

2)新的经济观。就是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生产活动。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进行,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循环经济是用先进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以及废旧资源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支撑的经济,不是传统的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下的经济,要求在建立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上下工夫。

3)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新的生产观。是指要从循环意义上发展经济,用清洁生产、环保要求从事生产。它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并且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逐步建成循环型社会。

5)新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创建文明城市必须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经济上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这不仅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也维持了城市的生态文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城市发展方式。

中国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第一章)

中国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第八章)

中国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第二章)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全国文明城市建设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 市场调研报告 上传

中国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第四章)
《中国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第四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