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学常规

发布时间:2020-03-03 09:12: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小学音乐

一、备课

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师备课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备计划。根据《课程计划》的要求,制订学期音乐学科教学计划。具体内容包括(1)班级情况分析;(2)教材分析;(3)教具与学具准备;(4)教学进度安排;(5)教学措施。

2、备《课标》。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规定,从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教学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到内容标准(1-2年级学段、3-6年级学段、7-9年级学段)三方面明确学科教学要求和学段教学要求。

3、备教材。了解和熟悉音乐教材的编写思想、原则和体例,把握教材在纵向方面的知识点以及横向方面的结合点,明确教材的重难点。

4、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确定适当的教法。

5、备学法。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学习。

6、备教具。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本校实际,选用好课堂教学乐器,并运用好配套教学音响资料。

7、备学具。要为学生选用适当的课堂教学乐器或其它用具作为学具,以帮助学生音乐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8、备示范。即备唱、备奏、备舞。教师要在课前认真练习所教的歌曲内容,以使自己在课堂上能驾轻就熟。

9、备讲。就是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感,能调动学生的情感。

10、备写。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自己的教案,认真书写,字迹工整。并能设计好教学板书,做到画龙点睛,富有美感。

二、上课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上课应做到以下十个方面: 教师教学行为

1、教学目标明确,三维并重,全面统整,明确具体,实在可行。

2、教学媒材适当,典型精炼,视听优质,贴近学生,有效利用。

3、教学过程流畅,新颖巧妙,生动有趣,紧凑连贯,互动充分。

4、教学方法多样,形象直观,手段丰富,专业熟练,示范得当。

5、教学评价得体,渗透人文,注重过程,激励发展,亲和力强。 学生学习行为

6、学习态度端正,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喜爱课堂,喜爱音乐。

7、学习注意力好,注意集中,状态投入,善于聆听,善于体验。

8、学习方法改变,自主构建,个性创造,能够合作,乐于探究。

9、学习过程轻松,积极主动,情绪愉悦,循序渐进,充分实践。

10、学习效果良好,体验独特,见解独到,两基掌握,发展提高。

三、作业

音乐作业应注重实践性和音响性,注意难易适当。其内容为:根据教材内容,安排学生的听、唱、奏、写(创作)、表演等实践活动,可以辅以少许的书面练习。

四、辅导

音乐学科的辅导要体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即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在注重大面积教学的同时,又要注意培养少数尖子,使之得到更好的发展。

1、在教学中要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组建成立各种音乐社团,如:合唱团、舞蹈队、乐队、戏剧队等,以便于有针对性的辅导,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

2、有固定的训练时间和场地,有必要的教具和学具,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3、每期举办艺术节、音乐会和文艺汇演等活动,鼓励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过程中学习音乐,陶冶情操。

五、教学评价

音乐学科的评价要充分体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和改善的功能。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予以充分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

2、定性评述和定量测评相结合。

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量化测评。

3、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 学生和教师的自评、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的互评、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评价、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师生和家长对学校音乐教学工作和音乐课程的评价,都是重要的评价方式。

中小学美术

一、备课

1、备计划。根据《课程计划》的要求,制订学期音乐学科教学计划。具体内容包括(1)班级情况分析;(2)教材分析;(3)教具与学具准备;(4)教学进度安排;(5)教学措施。

2、备课标。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规定,明确美术学科教学的总目标及按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运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所分的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学段;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的具体要求。

3、备教材。了解和熟悉美术教材的编写思想、原则和体例,把握教材在纵向方面的知识点以及横向方面的结合点,明确教材的重难点。

4、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确定适当的教法。

5、备学法。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学习。

6、备教具。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本校实际,选用好课堂教学所需的图片、画室、画板、纸张颜料等,并运用好配套教学辅助资料。

7、备学具。就是要根据教学需要和本校学生实际选用课堂教学所必需的工具、材料或者其它用具作为学具,以使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保证。

8、备示范。即备画、备做。教师要在课前认真练习所教学的内容,并从学生的角度去体会,以掌握本课的教学要领。

9、备讲。就是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感,并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有亲和力。

10、备写。就是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自己的教案,认真书写,字迹工整。并能设计好教学板书、教学范画,做到画龙点睛,富有美感。

二、上课

教师教学行为

1、教学目标:三维并重,全面统整,明确具体,实在可行。

2、教学媒材:典型精炼,视听优质,贴近学生,有效利用。

3、教学过程:新颖巧妙,生动有趣,紧凑连贯,互动充分。

4、教学方法:形象直观,手段丰富,专业熟练,示范得当。

5、教学评价:渗透人文,注重过程,激励发展,亲和力强。 学生学习行为

6、学习态度: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喜爱课堂,喜爱美术。

7、学习注意力:注意集中,状态投入,善于观察,善于想象。

8、学习过程:积极主动,情绪愉悦,循序渐进,充分实践。

9、学习方法:自主构建,个性创造,能够合作,乐于探究。

10、学习效果:体验独特,见解独到,知技掌握,发展提高。

三、作业

美术作业包括课内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作业。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对教学要求的掌握情况和共同的优缺点,可以给学生写评语,也可用分数或等级的方法进行评定,以促进学生学业的不断进步。

四、辅导

美术教学最常见的辅导形式就是组织课外美术活动小组。可以班、年级或全校成立兴趣小组,也可分别组织专业小组,如水彩、水粉、国画、剪纸、手工、编织、泥塑、雕刻、书法等。在辅导中一是要有相对固定的老师、场地和必要的器材作保障;二是要坚持每学期组织校内的美术作品展览;三是要积极参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美术竞赛活动;四是要多让学生参观一些校外高水平的美术展览,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五、教学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教学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其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在评价中,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1、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可采用问卷形式,也可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美术信息、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

2、注重学生对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美术活动表现评价要求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可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在学习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以简单的形式记录,并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和发展方向。

4、注重建立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建议美术教师在每一单元教学结束后,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

中小学美术教学常规

中小学音乐美术学科教学常规检查通报

缙云县中小学音乐教学常规

中小学美术教学常规(讨论稿)

(最新)中小学音乐教学常规(28条)

同安区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常规

音乐教学常规

小学音乐美术学科教学常规要求

音乐美术常规检查反馈

中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学常规
《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学常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