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三学法指导及考试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09:50: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三学生大会

--—总结第一次全市统考及学法指导

我校高三年级在总结全市统考之后,召开了高三学生大会,针对学生目前的的学习情况,我们特约了数学老师宋继先、刘东红,化学老师王玉,物理老师潘成新,生物老师刘权玲分别给理科班学生做了学法指导,特约隋成利给文科学生做了学法指导。会议由王玉梅主持。

主持人王玉梅:自开学以来,高三年级的师生们进入积极的工作及学习状态,同学们懂事知学、日趋成熟,有了对自己的责任感;知规守矩、秩序井然,有了对自己的责任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高考目标。

理科:600分以上7人

前100名有4人, 最高分622分

一本上线:90人,二本; 253人 全体559名;分布全市前100名有4人 ,全市前200名有7人 ,全市前200名有7人,全市前300名有16人,全市前500名有26人,全市前1000名有50人,全市前1800名有90人,全市前2000名有95人,全市前3000名有158人,全市前4000名有207人,全市前5000名有267人,参考人数559人 语文96.17(8),数学73.7(5),外语88.7(4), 物理39.55(7), 化学52.65(5) , 生物53.06(6 )

本次考试结束了,有人欣欣然笑逐颜开,有人眉头紧锁、闷闷不乐,甚至还有的人黯然伤神、潸然泪下。但,更多的人清醒了、觉悟了、下决心了、行动了„„为下一次的考试定下细细的目标和计划,有人说,成功是一曲振奋人心的“欢乐颂”。而我却说,暂时的失利也是一首歌,虽然它不及成功曲那么优美动听,但它更能让人刻骨铭心。请任课老师指导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学法指导 高三数学教师

刘东红

大家都已感受到数学复习面广量大,不少学生感到畏惧,无从下手,同学们莫害怕,如何提高高三数学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下面本人就课前、课上、课后三个环节来谈谈我个人的想法:

一、首先课前:重视预习,回归课本,注重基础。

具体来说,根据导学案,结合书本,先将相应知识点课前进行梳理,例题通作一下。同时,把教材的例题、习题看一看(有些同学根本无教材,也没有这个环节,所以对知识点有时候叫不准),确保基本概念、公式牢牢掌握。我们同学应该在一轮复习时回归课本,重视课本。我们普通班同学很大一部分预习这一环节不到位,甚至没有,那么会造成什么结果呢?听老师讲课,会感到老师讲的哪都重要,抓不住老师讲的哪是重点,而预习了再听,就会在记忆上对老师的内容有所取舍,把重点放在自己还未掌握的内容上,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其次课上: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勤动手、多动脑。

现在每节课学生手中都有导学案,在课前预习做题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体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评中的提示,作好笔记。笔记不光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重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答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课堂上老师给时间思考讨论时,一定要动脑,积极参与。

三、最后课后:做好知识系统的复习、总结和巩固。

做好每一天的复习,上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回忆法”。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重点、难点是什么,哪道题上课前不会,再回想一下解题思路和方法是什么?回顾完,为了检查当天课堂听课效率如何,必须做一些相应的题(比如说练习册大长条),跟上来巩固一下。练习册做的顺畅,说明学的效果不错,不好找找原因。总之做练习册也是为了做到灵活应用,“举一反三”。

以上是我就目前实际情况来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只供参考,有些同学可能有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因人而异吧!

总之,扎扎实实,脚踏实地的认真做好课前、课上、课后三个环节,不要盲目地攀高,相信真心地付出,必有圆满的回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法指导 高三生物教师 刘权玲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怎样进行?分析近几年,高考生物试卷,试题强调基础,注重能力,尤其突出了与实验相关的内容,题目难度不大,但是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五种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与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此外,试题内容的灵活性、开放性,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逐年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去年我省的高考生物试题的突出特点就是强调基础,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因此面对2011届高考一轮复习,我们的对策是八个字“夯实基础,提升能力”。而基础的掌握,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的、高效的学习方法。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把书本变薄,把知识变厚、提升理解能力。

1、首选要做好课前预习,深挖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课前预习要充分的利用好学案,概括出知识要点,找出重点、难点、疑点并结合学案中的例题进行分析,比较自己的分析思路与例题中分析思路的异同,为什么不同?以便能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去听课。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知识,要进行思考、总结和处理,从而使知识掌握的更扎实、更系统,争取在老师讲解时,对着知识点进行回忆联想,把各知识串成知识链和知识网,把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以利于解题时快速、准确地提取有效信息,灵活地运用。例如哪些细胞器能产生水?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需要我们把代谢的知识和这些细胞器的功能前后联系,并在课本上找到文字依据。通过熟读课本,包括一些前言、小资料等也需要注意,对课本知识要做到融会贯通。切忌不能用复习资料代替教材,再多的试题也不能涵盖所有的考点,所以只有认真看书才能解决做题的本质问题,把教材的知识点掌握透了,就能做到举一反三。 知识的积累是发展能力的前提,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离开了知识的积累,能力是很难形成的。因此第一轮复习要求我们要扎扎实实把握基础,把课本的关键部分能背下来,非关键部分要多读几遍。

2、要学会听课。我认为相当一部分同学不会听课,或者说不会高效率的听课。上课时,主要听老师讲解重点、难点、疑点,紧跟老师的分析思路,适当对分析过程及有关分析图解进行记录、用大脑进行记忆。

二、保持与老师同步,重视解题技巧,提升获取知识、分析综合能力。

1、课后及时复习,适当做题。通过解题确认所学内容,不太明白的题可以查课本知识点,不同考试中会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考查多次。因此做题时,首先要弄清楚题意,分清是考查哪个知识点,进而追忆相关知识分析做答。并且要善于对不同的题型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做到举一反三。同时解题时要学会寻找题干中的关键词,排除迷惑性、干扰性条件。

2.加强应试技巧的训练、训练有助于形成灵活、广阔、缜密的思维品质,概括起来就是:学会辨别试题指向;学会找题中的关键词句;学会分析有效信息、无关信息,找中心句;学会找出隐含条件,用全已知条件;学会分析图表、数据、曲线所给的全部信息,正确识标明点和析线;学会将新信息与教材知识相联系,找到所给信息与教材知识的切合点,学会用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准确选用生物学的专业术语作答,提高用词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学会答全要点,确保答案的完整性。复习时必须做大量的习题,但绝对不能陷入题海。一定要明确做题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和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因此做题时要注意习题与知识点的联系学会融会贯通,切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训练过程中,对解题中产生的差错要进行分析、总结和反思:错在那儿?为什么出现这种错误?如果是知识不牢,要及时查缺补漏;如果是审题失误,就要有意思地多训练自己的审题能力,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如果是表达不准确,就要分析为什么会词不达意。

3、重视实验题的复习,提升设计与完成实验的能力。

充分利用课本和我们目前使用的资料对实验题的归纳复习,仔细分析3-5个经典实验题,体会实验设计的原则,以及实验步骤怎么叙述,实验原理怎么书写,实验结果和结论是什么,基本是能找到实验题的通解。

四、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计划。

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是什么?近期目标是什么?某一阶段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效果?具体到一天中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都要做好详细的规划。至少要有个大致的安排。

总之,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起来就会更主动、更轻松,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但是同学们要明白一点,所有的好方法都是苦方法,好方法只是只是苦中找一点乐。

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作为共勉:你可以先知先觉引领潮流,也可以后知后觉苦苦追赶,或者不知不觉被淘汰。预祝同学们2011年高考中,引领潮流,取得胜利。

高三化学复习建议

高三化学教师

王玉

经过两年多高中化学的学习,大家对化学这门学科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理科中的文科”这是它的一大特点,记忆力在化学上体现的比较明显。不去记,注定考不好!但是它毕竟是理科,也要记忆和理解相结合。那么如何搞好化学的复习呢?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给大家提出如下几点复习建议以供参考。

一.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强化主干知识的复习。

近年来,高考化学题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察,保持了极高的稳定性。平时要多看书更要多看看老师帮你们整理的复习题签,抓住知识中的主干部分以及出题几率非常大那部分内容。如氧化还原反应部分,离子反应部分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及正误的判定和离子共存问题,物质结构,原电池、电解池工作原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相关判断,电解质溶液中的平衡问题,化学实验,化学反应与能量,有机物的性质等,这些知识点很容易在高考卷的选择部分出出题目来。对于这些部分内容,我们要牢牢抓住不放。 二.重视知识的识记和积累。

近年来,化学高考题特别注重了对知识的考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重化学知识的积累与识记,如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而不是硅,明矾净水的原理是形成了氢氧化铝胶体等。

三.用心观察,学会总结,注重方法,抓住规律学化学。

化学学习中,有一个困扰着很多的同学的问题------方程式。原因很简单,方程式记不住。我们化学中方程式有一些是靠记下来的,但大部分方程式不是靠记来的,准确的说应该是靠分析,推理出来的。其实同学们只要对我们这些常见的方程式多观察观察,多分析分析,你们就会发现很有规律的。如象我们高中的反应方程式中氧化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我们要学会用守恒三步法,用这方法我们可以很容易的书写出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反应方程式。 元素化合物部分的内容要掌握住整体的知识网络,以及学会用类推的方法;物质结构部分要掌握住一些关系式和规律(如位构性关系)。像电解质溶液部分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浓度间的等式关系都是有比较方法和规律可循的,这就需要我们学会观察和找出其中规律;化学部分的计算题,特别是选择题的计算题一般都是有简单方法的(通常用的守恒法,差量法,关系式法,极值法,讨论法),如在解题中我们能灵活的运用这些方法和规律的话,不仅可以开拓解题的视角,增强解题的技巧性,更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像有机部分的复习,我们重在抓住有机的基本反应类型和官能团的相互转化规律,当然由于有机反应的特殊性----条件往往决定反应,所以记住一些反应中的条件也至关重要,特别在有机推断题中,往往条件也是我们解题的突破点之一。现在每年的高考化学试卷部分,实验的比重都是很大,对于实验的复习相对侧重于实验的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制备(重点是一些装置,像制取装置,干燥装置,安全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等等),还有实验的分析与设计。做实验题时,要紧扣实验目的。

四.勤于回顾,及时查缺补漏,多练提高解题能力。

对于每天的课堂内容,我们一定要按预习题签内容提前预习,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在课堂上重点关注。对于所学内容当天找个时间进行回顾消化,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消化当天内容的情况下顺便还能及时的释疑补漏,不至于让自己掌握的不够好或有模糊疑问或根本就不懂的内容而被忽略遗忘掉,从此而形成了盲区。对于回顾这一点,我希望大家能做到一天一小顾,一周一中顾,一月一大顾。在知识都理顺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多做些习题,以便于能对知识点的强化巩固和灵活应用。对于做练习上,我建议同学们尽量能精选题做,尽量少做重复题,尽量不要做一题就对一下答案,遇到正面不能解决的问题,尽量多用假设法。

五.建立分类错题本。

建议同学们平时要学会把经常错的题目或者高考重点热点的错题,能够剪辑下来并且归类在一起,以便到每月一次大回顾时看或者作为考试前复习题型看。(能剪辑的尽量剪辑,节省时间,实在不行采用手抄法)。所谓错题分类就是把各个知识点部分的错题归类在一起,以便于分析,比较,总结出真正的错因。你们可以先写下各部分错题的标题,然后下面留出一些空位置,有属于这部分的错题,就剪辑下来贴在下面,最好能把你当时解题错误的原因记下来。如果你能长时间坚持下来,你就能得到一本真正针对你学习特点的习题集了。

以上这些观点是我个人对高三化学复习的建议,希望能对大家在学习化学这门学科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高三物理学法指导

物理组

潘成新

一、要有学好物理的信心,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学:成功在于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态度决定一切,老师没有抛弃我们,我们也坚决不要放弃。没有努力奋斗,什么方法都没有意义。而努力学习来源于信心。面对金融危机,温总理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要有学好物理的信心,有了信心,就会有动力,有了动力,就能坚持,这就一定会成功。

二、

复习策略:有舍才有得,先舍后得。绝大部分同学不用抠难题,要在中低档题目上下大气力,得到我们该得的分数。但是,知识点不能舍掉。物理得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是否扎实,知识面是否宽广,分析、解决问题是否严谨,解题是否规范,解答是否细致等较基本的方面。

三、

学习物理:记忆是基础,理解是关键,应用是目的。

学习有四个境界:懂、会、熟、巧。很多同学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这是很不够的;稍好一点,自己慢慢地能做上,这也不符合考试的需要,因为考试是限制时间的;达到了第三个境界就可以适应考试的要求了,知识熟练、方法准确,可以得分。第四个境界则需要有较强的悟性,功入化境。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努力,达到第三个境界,轻松驾驭高考。

物理是一门以物论理的学科,表面现象是物,本质属性是理。不能靠想象作答,由于初中知识较为浅显、具体,只靠想象能答对一些,而高中知识较为深奥、抽象,靠想象作答是很难得分的。这要求我们必须按规律解题,即“依法办事”,否则就不需要学习物理规律了。

学习规律的目的是要把有限的规律用到无限的题目之中去,以不变的规律来应对万变的题目。

我们要达到上述目标,就要有“扎实的基础,较强的能力。”

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是备考复习的根基所在,没有它强有力的支撑,知识、能力的提高和升华无从谈起。所以,第一轮复习,要在“全、准、细”上下功夫,一定要做到:“疏通基础要全面,记忆公式要准确,解决问题要细致。”

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记住知识点,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没有记忆,就没有学习。要记本质性的东西,而不是表面的东西。如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式,其中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又如,汽车最大速度的表达式,分母不一定是摩擦力在斜面上情况将发生变化,要记功率表达式和平衡条件。(13题考查汽车达到最大速度的条件,由平直公路过渡到斜面上,考查了理解、分析能力。)

2、要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会推导相关的公式,弄清知识点的来龙去脉,理解知识的本质,这样做也便于记忆,更便于知识的应用。

3、通过适量练习,掌握方法,提升能力。完成由量变到质变这一过渡。(五种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考查最广泛的是理解能力。)题是练会的,而不是听会的,这一过程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这好比学习游泳或是骑自行车。

4、要经常搞限时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归根结底是要求知识熟练。熟练之后,公式规律就会成为我们最讲义气的朋友,读完题目后,相关公式就会立即出现。在市第一次统考题量较大,大部分学生不能全部做完。我认为这不 是试题的不足之处,恰恰为我们指明了今后的复习方向。在高考中题量和计算量都是很大的,这要求我们对知识掌握要熟练,提高解题速度的同时提高解题的准确性。我们不要只看分数,要找原因,树立信心,把握好复习方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会适应的。

四、几点重视:

1、重视预习:利用好学案,课前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做到带着问题听课,会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重视思考,学会提问:如何提问?怎样问问题?老师反复强调的问题,如果不懂,一定要问。自己看资料,多看有详解答案的题目,如果个别地方看不

懂,要问。如果这一题几乎都看不懂,就要大胆放弃,不要问了,这个题不适合你做。问完的题一定要重新做一遍或几遍,直到熟练为止。

3、重视实验:包括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原理的理解、数据处理方法、实验误差的分析、特别是实验规律探究过程的复习。因为近年来实验题的难度有所降低,只要系统、认真地复习实验,就很有可能得高分。对实验的复习,建议:记住典型电路,抓好原型,突出重点,适度延展,渗透设计。对《考试说明》中所列出的学生实验,在第一轮复习中,应该同步全面复习原型,掌握基本实验体系;在第二轮复习中,突出重点,适度拓宽,进而不断提高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如本次考试,读完实验题后,只要掌握了实验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是比较容易就能想到用什么公式来解决的。对于16题如果审题不细,容易漏选D项。17题考查对于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和简单的误差分析。为什么我们做不好实验题?因为我们不够重视。

4、重视归纳,提倡多题一解,理解问题本质。比如11题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涉及牛顿第二定律的题目还有

5、

6、

8、

9、

17、

18、20、21题等;涉及力的平衡条件的题目有

7、

11、

12、13题等;涉及动能定理的题目有

10、

15、20题等;涉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题目有

2、

14、21题等。本卷试题解答用到了整体法和隔离法(8题),图解法(7题)、正交分解法(17题)、假设法(12题)、图象法(9题)、二次函数求极值法(21题)等。

5、重视阅读,学会审题:要考出好成绩,一定要过审题关。要重视语文和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语文、英语试题中都有阅读理解题,实际上物理试题中也有,并且还很重要。要能从题目的叙述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特别要注意关键词、句,例如:“恰好、刚好”,找出题眼,避开陷阱,不要急于下笔,读一遍不行,就读两遍,两遍不行就读三遍,看准了打枪,有的放矢。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之后,就看你的数学功底了。因此,语文和数学对于学习物理来说也是相当的重要,好比我们的两条腿,轻视不得。这也是物理难学的一方面原因。

五、

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学习习惯:

1、按步解题(四步: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物理过程分析;选择合适的规律列方程;求解作答讨论等。)

2、计算题:情境——规律——结果;注意三性(过程性、规律性、联系性)。

3、规范解题(符号字母的大小写、分数式的表示、是否写单位、计算题的文字说明、作图等)。

4、牢记物理学解题三大观点(力和运动的观点、功和能的观点、动量的观点)。

5、巩固好自己的劳动成果(搞一个典型题错题本或用红笔在学案上改错,做重点标识,次日早晨用几分钟看一眼,自习课重新做一遍。

主持人王玉梅:离高考还有200天的时间,这200天的时间你可以麻雀变凤凰,我认为这不是奇迹,而是努力争取!全力以赴!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只要努力就精彩!200天拼搏努力,高考时刻定有奇迹。遇到任何事情要乐观对待,保持一颗平常心。通过这些老师的指导,希望同学们在今后200天的学习中要有信心

有信心:做到心比天高,才能一览高考顶峰的云霄。去除高三的浮躁心情 要想不闹心,完成作业要认真;要想没烦恼,集中精力是法宝; 要想不失败,生活节奏要加快;要想学习好,跟住老师积极思考; 要想考第一,方方面面都积极;要想考大学,每科都要好好学。

有恒心:要达到学习上的三种境界:有一颗寂寞孤独的心——独上西楼;要有一个勇敢倔强的心——衣带渐宽;要有一颗不被意外惊喜所吓坏的心——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

讲方法:用思维的宽度探索潜力的深度,用潜力的深度挖掘知识的厚度,用知识的厚度奠定生命的高度。

努力做到“八多八少”: 多一份专心,少一份杂念 ; 多一份投入,少一份贪玩 ; 多一份规范,少一份个性;多一份反思,少一份理由 ; 多一份理解,少一份埋怨 ; 多一份忧患,少一份安逸 ; 多一份情商,少一份小智 ; 多一份科学,少一份蛮干。

希望大家 拧成一股绳,搏尽一份力,狠下一条心,共圆一个梦,坚信只要拼了,我就是最棒的。

既然选择了高考,便只有拼才会赢。坚持定会成功,努力就有希望。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只要拼了,我就是最棒的。 高考,不是比谁更聪明,而是比谁更坐得住,比谁更刻苦,比谁更努力。高三学习是展示自我个性的舞台,高考时刻是展示一生最绚烂的美丽。风雨无阻的肩膀才能擎起明天的太阳。

希望大家一定要以最佳心态迎接挑战,以最饱满的激情充实每一天!

高三学法指导

高三英语学法指导

高三化学学法指导

高三英语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教研总结

高三语文学法指导(成稿)

高三英语二轮复习学法指导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

高三学法指导及考试总结
《高三学法指导及考试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