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在老促会座谈会上的发言1

发布时间:2020-03-03 13:44: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在老促会调研会上的发言

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 张向东

2011年12月1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我是具茨山驮窑村第一支部书记、旅游文物局局长。下面我将驮窑村的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一、驮窑村基本情况

驮窑村位于新郑市具茨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管委会西部,距郑州市区38公里,距新郑市区22公里,距107国道20公里,距具茨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2公里,东邻郑石高速,西邻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交通便利。全村现有人口236户,924人,分为10个村民组,13个自然村;有党员43名,村两委成员5人,大学生村官1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960元,属省级贫困村;全村荒山面积4600亩,耕地面积1159亩,人均耕地面积1.25亩,其中退耕还林899亩。

驮窑村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还是以传统的第一产业为主。在第一产业中又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由于自然条件和传统习惯所限,经济作物种植很少。在林果业方面,全村约有320亩种植果树,主要为桃树、杏树、核桃树。

驮窑村还是新郑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所在地,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属革命老区村,著名将领皮定钧司令员、徐子荣均在此进行过抗日斗争,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二、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驮窑村位于山区,由于自然原因和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缓慢。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吃水困难。以前全村居民吃水全靠山上汇集的山泉水,每临旱季群众吃水都需要去外地买水,路途远、成本大。为解决驮窑村1至10组、金芒果学校、景区、森林执法大队“吃水难吃水贵”问题,今年8月份市水利局在驼窑村新建深水井一口。目前水井已挖成,配套管网也已配臵到位,但安装配套管网所需的工钱约10万余元需村里自行解决。由于目前村里无集体收入,无法解决。

二是居住分散。全村10个村民组,仅

7、

8、9三个村民组的村民居住的相对集中,其他村民组居住的都较为分散,最少的自然村仅有

三、四户居民。这为村民自治和出行、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根据全市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需将居住比较分散的95户村民集中安臵,需要上级部门给予更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三是经济结构调整滞后。大多延袭传统的一季小麦、一季玉米的单一种植模式,粮食作物所占比重大,经济作物少。由于结构单一,村民纯收入趋缓,现金收入增加更少,集体

经济严重滞后。另外,林果产业和养殖产业没有形成规模,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

三、工作进展和下步打算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各级各部门,尤其是老促会的大力支持下,驮窑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解决了上学难,村里建有金芒果集团建设的学校;二是解决了交通难,村里基本实现的户户通;三是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主要街道的道路、照明和卫生所、村委会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四是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随着郑尧高速的开通和具茨山登山步道建设,旅游人数巨增,全村现发展小型旅游农家乐10余家;五是林果业、畜牧业有了一定发展。由于旅游业发展,杏、桃种植200多亩,散养柴鸡达到30多户,其他养殖业20多户。

任驮窑村第一支部书记以来,我们集中力量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狠抓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驮窑村紧邻具茨山森林公园,游客众多,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非常重要。我们按照“净、绿、拆、建、齐”的标准,重点做好清理垃圾杂物、清理整顿小广告、整修排水管网、拆除乱搭乱建及违章建筑物等,为广大群众、游客营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居住、休闲环境。

二是发展特色“农家乐”产业。依托驮窑村区位便利的交通、优美的风光、特色的小吃等优势条件,大力发展“农家乐”特色餐饮服务业,积极争取政府扶持资金,制定关于

“农家乐”产业扶持政策和管理办法。目前,市政府已决定每年拿出100万元作为“农家乐”发展专项资金。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结合驮窑村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帮助群众尽快发家致富:

一是大力发展“农家乐”产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农家乐”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产品,驼窑村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前景广阔。我们近期将对驮窑村目前的“农家乐”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摸底,组织“农家乐”经营者赴外学习考察,借鉴外地先进地区的经验,制定出驼窑村“农家乐”产业发展规划并引导农户分步实施。同时,结合《郑州市星级农家乐服务规范》,加强对“农家乐”旅游项目技术指导和行业管理,督促其上档次、上水平,促使驮窑村“农家乐”项目通过两年努力取得较大发展,争取明年新发展10户“农家乐”,最终全村发展60户“农家乐”,从而形成特色、形成规模。

二是大力发展林果业和柴鸡蛋散养业。认真落实和普及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着力提升林果业产量和效益,全力建设好350亩精品果园,重点发展杏和桃,建成生产、销售为一体化的产业模式。同时,利用本村山荒、沟荒等土地资源和养殖业技术的优势,建设400亩山区柴鸡散养区,强化绿色和无公害标准,打造品牌产品。

在——镇老促会第三届理事会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老干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老教师退休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老教师退休座谈会上的发言

老促会

在宣传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1

老促会工作总结

老促会工作总结

老促会工作报告

老促会讲话

在老促会座谈会上的发言1
《在老促会座谈会上的发言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