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文带文课

发布时间:2020-03-01 16:55: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二单元以文带文课 5詹天佑 学习目标:

1、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2、感悟描写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体会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认真严谨,深入实际,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

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 难点:

理解两种开凿隧道方法的好处以及“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好处。

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

1.师出示詹天佑像,你们知道这是谁吗?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你知道詹天佑的哪些事情呢?

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詹天佑的资料。

2.听了资料介绍,说说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自由谈

师介绍

3.看来詹天佑已经在你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近距离地了解詹天佑。

生齐读课题5詹天佑

二、初读课文,感知詹天佑

1.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2.生找到句子,汇报,齐读: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师:詹天佑的杰出、爱国在文中哪些文段中表现出来的?请从文中找出来。

三、品读感悟

1、了解时代背景,感受爱国情怀

师:大家请看屏幕(课件出示),这就是京张铁路,南起北京丰台,北至张家口,全长200千米。因为它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所以引起了帝国主义的垂涎。

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3自然段,边读边做出批注。

生汇报: 师:环境是如此恶劣!同学们,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修筑权的争夺,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命运的抗争。面对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和恶劣的自然环境,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2、细读4-7自然段,解决下列问题。

(1)按工程的进展顺序,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抓关键句,提炼成小标题的形式。)

(2)在勘测线路的过程中,詹天佑是怎样说、怎样做、怎样想的?(生汇报);你从中体会到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

(3)在开凿隧道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你感受到什么?画出开凿隧道的施工示意图。

居庸关隧道施工图(两端凿进法) 八达岭隧道施工图(中部凿井法

(4)在青龙桥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你感受到什么?请试着向大家演示。

三、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詹天佑和他的同事们顶着巨大的压力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期间攻克了无数道技术难关,克服了众多意料中乃至意料外的困难,终于以比原计划提前两年的惊人速度完成了这条由中国人自行参与设计的京张铁路。又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2.联系上下文,以“这条铁路的成功修筑也向世人宣告„„”为开头练习说话,体会詹天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及杰出的专业技能。

板书: 詹天佑: • 杰出爱国

认真严谨

深入实际

勇于创新(科学精神)

四、拓展阅读

所代文章:语文主题阅读2,第7页《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 目标:

1、了解茅以升建造钱塘江大桥的过程,感悟茅以升科学救国的思想。

2、了解钱塘江大桥在中国桥梁史上的地位,激发热爱大桥、热爱家乡、为家乡建设而自豪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了解茅以升建造钱塘江大桥的过程,感悟茅以升科学救国的思想。 过程: 1.简介茅以升的概况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2.自读感悟

(1)茅以升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建造钱塘江大桥的任务的? (2)建造大桥遇到了哪些困难?茅以升是怎样克服的? (3)从中可以看出茅以升是个怎样的人?

6怀念母亲 教学目标

1.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2.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教学难点

抓住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怀念母亲》,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题。

走近季羡林:

我们提起季羡林,看到更多的是他头上的光环,然而,当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你们会发现作者心中有一个深深的痛,永久的悔,他曾说: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这悔、这恨就从失去母亲开始。

二、初读感知

1、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两位母亲?

2、作者对两位母亲怀着怎样的感情?

三、品读感悟

(一)失母之痛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这一段中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2、相信同学们一定从内心走近了季羡林,现在你们能不能把这长长的一段文字读成一个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可以是“悔”,可以是“痛”,课文中为一“恨”字,这是怎样的恨?他悔恨什么?

3、请你再仔细读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地方你看到了这个“恨”字?

学生任意谈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重点理解: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

过渡:作者是那样怀念母亲,数十年如一日。岁那年,作者离开祖国,来到了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离,并不能割断心中的怀念,相反,这怀念又增添了分量。

4、两个“不知道为什么”,作者所不知道的,一定是同学们想知道的,请你读读下面的几则日记,相信你一定能从其中找到一些答案。

三、读日记,解思母之情

(一)异国思乡 品“糊”字

读日记

一个“糊”字你读出了什么?

(二)触景伤怀写“哭”字

读这一段,房东太太高兴得不得了,你能想象是怎样的不得了吗?他会做些什么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看到房东太太的表现,你会怎样理解这三个字“真想哭”?

房东太太让我想起了什么?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等待的,而自己却八年没回家看上母亲一眼,哪怕是一眼。请你拿起笔把你想象到的写下来。

过渡:此时,再读三自然段相信同学们一定对两个“不知道为什么”有所了解,但老师读到此却突然产生了这样的一个疑问:异国的生活让两位母亲频来入梦,而作者在后文偏偏却又要《寻梦》,梦境已经如此之频,作者何故还要寻梦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寻梦的段落,看看作者寻的到底是什么?

四、梦中寻母

指名读《寻梦》,的两个段落,交流读后的感受。

比较“面庞”与“面影”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庞。

再读《寻梦》,谈你的感受。

小结:季羡林在苦苦地追寻,只为得到一个清晰的面影,只为得到母亲的一个微笑,一声呼唤,可是一次又一次追寻的结果,只是让眼泪不停地流淌,只是让自己的夜晚无数次地失眠,难怪他要大声地疾呼(学生读《寻梦》的结尾)。

同学们想一想,季羡林单是在寻找自己的生母吗?(更有浓浓的怀念祖国之心)

再来齐读《寻梦》的结尾,感受游子的爱国之心。

五、总结升华

对读首尾两个自然段。

总结全文。

六、拓展阅读:主语阅读2,第56页《赋得永久的悔》

1、仔细阅读文章,思考:作者自小离家,寄人篱下,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永久的悔”又是什么? 7彩色的翅膀 教学目标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守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改造海岛的高尚品德。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边防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 【教学难点】

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彩色的翅膀 你从课题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感知

1、想想宝石岛是个什么样的岛?战士们到这个岛多久了? 2、战士小高为什么要把一些昆虫带到岛上来? (

三、默读课文

三、品读感悟

1、阅读课文,思考讨论:

⑴在船上,我发现了什么问题?

⑵小高为什么这么重视这个纸箱子呢?

2、小高为什么带小昆虫去海岛呢?而且又这么重视?这是怎么回事呢?

3、思考讨论:

(1)、海岛上结了个西瓜,为什么还要开尝瓜会? (因为这个西瓜很不平常,)指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这个瓜不平常,从哪些地方看出西瓜的不平常?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谈自己的理解。 两年前,第一次种瓜失败。

战士们找原因:瓜秧开花后要授粉、小岛远离大陆、没有昆虫授粉。

今年种瓜进行人工授粉后,暴雨过后,还留下一棵秧,于是,精心培植的第一个西瓜成熟了。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5、思考讨论: 战士们尝瓜,为什么觉得一股甜丝丝的甘泉流进了心田?

6、思考: 战士把昆虫带到岛上是为了什么?这同蔬菜瓜果的收获有什么关系? (把昆虫带到岛上是为了岛上的蔬菜瓜果能有收获。表现战士们热爱海岛,热爱生活,热爱祖国。)

7、仔细体会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意思。要多读这几句话,组织小组认真讨论。

(从课文中我们看到战士热爱祖国的海岛,不怕条件艰苦,正在用自己的劳动改变着海岛。战士们也希望小精灵热爱海岛,在这里扎根,不怕条件艰苦,保卫祖国的海岛。)

四、读完课文后,你明白什么了?

(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小昆虫彩色的翅膀告诉我们,它们不离开海岛。)

五、拓展阅读:主题阅读2,第115页《上下五千年,永恒爱国魂》

1、仔细阅读文章

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3、说一说你的感受。

8中华少年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能读出内心地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加深对这首诗的体会。 学习重点

有感情的反复朗读,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学习难点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朗诵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的情境,说说自己最喜欢读哪一个段落。

2、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适当指导与点拨:

3、第1自然段:我们都是中华少年。

引导学生划出“高原──雪莲”、“宝岛──乳燕”、“草原──雄鹰”、“黄土坡──红高粱”。

自由说说:

⑴ 透过这些词语,你有哪些与此相关的联想?

⑵ 把四组词语联系起来想一想,你又想到了什么?

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段诗句。

4、第2自然段:共同的家园。

放声朗读。

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哪些给了你人生的启迪,借鉴诗歌的表达试着说一说。

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二段诗句。

5、第3、4自然段:千年文化、中华精神。

在这两段诗中,出现了哪些你熟悉的先人与先烈?你最想跟同学们介绍的是哪一位?

指名学生作简要的发言,特别要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用典,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五月端阳与爱国诗人屈原;中秋月色与中华传统等。

6、第5自然段:苦难的母亲,惊醒的睡狮。

(1)出示:

黄河的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多次指名朗读这两句诗,引导学生联想,描述仿佛看见的场景。

(3)出示并提问:

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让东方的雄狮从噩梦中奋起。

教师:本句当中涉及的是哪儿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

(4)“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

教师:这句诗写到了什么历史事件?

指名四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

三、四段诗句。

7、第6、7、8自然段:中华的未来,少年去开创。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练习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遇到不明白的诗句,可以问老师。

8、指名小组,汇报朗读。

二、读美,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

1、自由朗读全文,试试用一两句简洁扼要的话,说说读了这一首诗的体会。

2、推荐班级当中朗读最好的4位同学,分别担任“甲、乙、丙、丁”四个角色,表演朗读。在表演之前,提醒四位同学,先在自己的课文里做一些记号,以免在表演朗读的时候,读错句子。

3、四位学生表演朗读,有条件的为朗读配上背景音乐。

4、自由组合,排练诗朗诵:《中华少年》。

三、拓展阅读:第88页《过零丁洋》,91页《就义诗》,92页《满江红》

1、了解诗歌背景。

2、自由朗读诗歌。

3、阅读注释理解诗意。

4、体会诗的含义,感受英雄气概。

六年级下作文教案 第二单元

学习以文带文心得体会

刘海波五年级第六单元以文带文

“以文带文”课的策略与方法

谈以文带文的认识

以文带文《尊严》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育心得:以文带文课型研究

文科班第二单元测验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以文带文课教学反思 副本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文带文课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文带文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