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发布时间:2020-03-03 11:01: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华安县教师进修学校:李树根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关键。一切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自然科学知识,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一、创设演示情境,激励学生主动探究。

在教学《太阳的运动》这一节中,为了能让学生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过程,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课前,教师通过让学生回忆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并画出太阳在天空位置变化的路线图,组织学生模拟实验,教师出示仪器:地球仪。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人在地球上观察太阳运动的情形。教师提供有关资料,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发现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产生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并在指导学生认识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模式的过程中渗透相对运动的道理。通过演示实验教学活动,在教师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激励学生主动探索,锲而不舍的求知欲望.。

二、创设影像情境,增强学生感性认知。

小学科学中所介绍的一些知识都是来自广阔自然界的事物与现象,特别是城市里的小学生,由于受环境的局限,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缺乏感性认知,为了弥补这个不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在教学《生物与环境》这一节时,通过提供典型的植物图片或视频资料,利用投影器进行图片投影,引导学生发现植物的外形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了解植物具有不同的外形是因为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的结果。通过提供典型的不同环境生长的植物图片或视频资料。如:沙漠生长的仙人掌、池塘生长的荷花等。引导学生讨论、发现植物的外形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密切联系,认识到植物的外部形态都是和它生活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学生被那形态各异的植物所吸引,看的专注而入迷,对于他们熟悉的植物由他们自己回答,对于不熟悉的,由老师讲解并分类归纳,一堂课下来学生如同游一次植物园,真正做到别开生面,寓教于乐,在学生面前打开一扇知识的门窗。运用影像情境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真实性的特点,直接感知自然植物的美,同时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教材中的知识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三、创设体验情境,养成学生良好习惯。

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也是科学课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因为科学课中所讲的一些科学道理,易于为小学生所接受。在教学《生理与健康》这一节中,为了让学生了解人体呼吸器官及作用,用适当的方法体验呼吸过程,了解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意识到保护呼吸器官的重要意义。教学时,教师提供呼吸器官模型:半身人体模型、图片。让学生了解呼吸器官:鼻、喉、气管、支气管、肺的形状及在身体内所处的位置。并组织学生体验呼吸的活动,测量每位学生的肺活量,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和儿童肺活量的正常值。通过讲解或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吸入空气是为了得到氧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气增多,说明人体利用了氧气并产生了二氧化碳气需要排出。并让学生实验: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气增加的实验。接着,组织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列举常见的呼吸器官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让学生讨论预防呼吸器官疾病的方法,探讨抽烟、一氧化碳中毒、大气污染等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有关问题,让学生意识到保护呼吸器官的重要意义。因此,贯彻科学课程标准,教好科学新教材,不仅要敢于放手让学生面对大自然进行独立地探索,还要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必要的手段,去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实验器材、材料,学会使用的方法,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与观察,通过实践验证前人获得的科学结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和技巧,获取大量科学信息,从小就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

四、创设探究情境,打开学生智慧大门。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墙上写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亲自参与、亲自实践是何等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操作,自主探究,把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亲身经历各种探究活动,实现以人为本。在教学《材料的性质与用途》这一节中,教师提供有结构的探究材料,通过探究,发现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如导电性能、溶解性能、传热快慢、软硬程度、可渗透性、透明程度、磁性、漂浮的能力等。通过探究,能根据材料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如分为金属和非金属、导体和绝缘体等。并组织学生列举利用某些材料不同的特性加工成生活用品,如利用铁或铝传热性能好可以制成锅,利用铜铝导电性能好可以制成电线,利用塑料导电性能不好可以制成电器的外壳等,认识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用途。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活动,如:将沙和糖、油和水、铁砂和木屑分别从混合状态中分离出来,让学生利用物质某方面的特性把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分开,将材料的特性与它们的功能相联系,知道人们常常利用材料的特性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学中使用有结构材料,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课堂实验操作中,自主学习,亲自动手,自主探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归纳,表述结论等,整个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将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寓教于乐式教学进一步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只要我们留心找情,精心设境,以情引境,因情化境,做到境景交融,浑然一体,就会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既有技术问题,又有科学方法问题,实验教学是属于科学的范畴。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共同操作实验,相互间进行交流讨论、合作探究,需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融洽的情感,要遵循人文的规范,与环境和谐相处,有助于学生心理的沟通、领悟、感应,进一步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和共同责任感,有利于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形成。

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

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文字稿

课堂有效教学

电子白板与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结合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观摩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初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