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物理课改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3 14:52: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物理课课改的反思和感悟

师 刚

林皋镇中的课改流程表(实验板)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根据学科特点当堂内容,用生活中的实例,故事,名言,视频,歌曲,游戏,名人等

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1、通读教材一道两遍(1-5分钟),勾画定义,概念,标记不会点,教师要把自己备课思路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2、小组合作,讨论(5分钟左右),目的在于相互交流成果,使知识点全面化,最大化,减少,消除不会点。教师巡回指导,小组分工明确,如主持人,记录员,发言人,观察员(我针对我物理学科)目的在于小组每个人有事可做。

3、小组展示(5分钟左右)自由展示。先组内补充,在组外补充。

4、教师评价,提升,小结。

三、训练,提升。

经过我一个月讲授,我这个月主要以提升学生为主,让学生多我这门科目产生兴趣,有两位大量的物理故事,现象尤其在‘刘思远班’,课堂兴趣如此自己之好;‘军红班’比较安静,就是一般传统课堂老师讲学生在下面听。我就要做一个实验看到底那个效果好,结果成绩下来了,我很意外,但也在我意料之中。‘军红班’平均分61.25,‘思远班’59.53,而这两个‘班思远’比‘军红班’优秀点,所以我就反思。我一直以为学习物理就是静静的思考,品味过程,但现在的课改形势,我思考了很长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这就是是课堂有效性与趣味之间的联系与矛盾,我就这问题谈下。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出现。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老师想法设法把课堂内容讲的尽量生动幽默,尽量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模型,强化感官刺激等。但我们也常常会发现,虽然课堂上,看上去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但实际做起题目来,学生却仍然一筹莫展,明明是已经讲过的东西,学生做不出来,考试考的很差。

个人认为这其实就是课堂趣味性和有效性的矛盾问题。我是这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1,趣味性和有效性是否真的存在矛盾?

学习过程中,我们必须承认,很多知识就是没什么趣味的,比如必须要背诵的概念,必须要伤脑细胞才能理解掌握的公式。另外如果一个学生仅靠“兴趣”来维持漫长的学习生涯,恐怕也很难坚持下去。实际的情况是,我们大多数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自己有意识的主观努力过程,而且这样的主观努力过程往往并不是有趣的,但却是非常有效的(否则我们的努力就白费了)。这样的学习是有效的,但是没什么趣味性。

另外,我们都非常喜欢看电视剧,看小说,往往被里面的情节吸引住了全部的注意力。但如果我考你:这个里面的人物主人公是穿的什么衣服?主要人物的姓名?恐怕没几个人能回答出来。这个例子说明,很多有趣的东西往往缺乏有意识的注意力指向。用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这样的结果,因为学生被有趣的表象吸引,缺乏有意识的注意力指向,所以一做练习,发现什么都模模糊糊,根本不知道怎么做题。

2,趣味性和有效性能否尽量减小矛盾?

古人教导我们中庸之道,任何事情不要走极端。在追求课堂趣味性和有效性的问题上,也应该如此处理。在可能的基础上,保存一份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是可以的,但不可时间过长,环节过多,为了达到效果,必要的学生记忆,学生练习环节也应该有。

另外,当有趣的语言,实验涵盖到重点内容时,教师要适当强化有意识的注意力,保证有效性。比如:板书关键内容;停下来马上做习题;停下来马上要学生背诵等。

另外为了追求有效,也应该要适当引入趣味的元素。

趣味性和有效性能有机结合,是技术,也是艺术,要结合自己的特长,性格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逐渐加以磨练,从技术逐步向艺术转变。

关于课改还存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不发言,经过半学期关于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怎样解决学生对发言学生的内容漠不关心的问题

霍姆林斯基在教学中遇到了一个苦恼的问题:当被提问的学生刚刚开始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余的学生就各干各的事情了,对回答进行思考的顶多是少数几个可能被提问的学生。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可能更糟,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学生就开始了说话。这样的问题你是否遇到的过呢?你是怎么做的呢?

苏霍姆林斯基采取的办法是使用草稿本,让学生做题或者默写,教师观察学生获取学生掌握知识的信息。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独立的完成任务,把检查知识变成了知识的积极运用。这种方法能够短时间里检查所有学生,但教师是否能在短时间里获取学生真实的知识掌握情况就不得而知了,如果花长的时间课堂的效率就体现不出来了。

我现在采取的办法是让某个学生回答问题,必然要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补充、质疑。这样学生回答的内容本身成为其他学生思考的材料,学生就必然要对其进行分析,将知识变成知识的运用。对于那些问题回答好的学生和评价、补充、质疑的学生及时进行肯定表扬,让学生在展示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自身的价值。班级也要对上课参与展示的学生等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表扬,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正确率、完成率等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改变单独以分数评价学生的模式。这样长期坚持下来,我想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个问题就可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了。

《物理课课改的反思和感悟》

师 刚

物理课改心得体会

物理课改心得体会

物理课改计划

物理课改工作总结

搞好初中物理课改的几点反思

初中物理课改中的几点反思

初中物理课改小结

高中物理课改总结

初中物理课改心得

初中物理课改总结

物理课改的反思
《物理课改的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物理课改反思 课改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