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州科协发工作总结及思路

发布时间:2020-03-04 00:15: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州科协发[2010]4号

签发人:张厚良

关于印发《黔东南州科协2009年工作总结及

2010年主要工作思路》的通知

各县(市)科协,州直各学(协)会,各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各科技教育基地:

《黔东南州科协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主要工作思路》已经州科协七届三次全委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根据州科协2010年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实际,切实抓好各项工作,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附:《黔东南州科协2009工作总结及2010年主要工作思路》

黔东南州科学技术协会

二0一0年一月二十二日

1 黔东南州科协2009年度工作总结

及2010年度主要工作思路

2009年,全州各级科协组织及所属团体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协的有力指导下,紧紧围绕“三服务一加强”工作内容,按照省科协“32字”工作方针,紧扣州委提出的“坚定走生态文明崛起的科学发展道路,实现黔东南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的中心工作,从黔东南州情出发,按照省科协的各项工作要求和州科协年初提出的《黔东南州科协2009年度工作计划》的安排,突出实践特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2009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协事业实现科学发展 根据州委的安排部署,州科协成立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了以“围绕科学发展,提高科学素质”为活动主题,以“生态文明,从我做起”为载体,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科技普及、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全民科学素质教育”的主题实践活动,精心组织学习培训,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认真组织召开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不断创新完善体制机制,狠抓六个突出问题的整改落实。

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州科协形成了科学发展的四点共识,建立健全了推动科协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确立了科协今后五年的“一二三四”工作思路:一是围绕“一个中心”(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为中心,展现新时期科协工作新风采),二是服务“两个大局”(以服务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服务全州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大局为支点,实现科协工作的全面发展),三是实施好“三项行动”(以开展好常规科普宣传行动、生态文明建设科普宣传行动和农村适用技术培训

2 行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大科普工作格局),四是抓好“四项建设”(抓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科普示范基地建设、科普宣传队伍建设和自身建设,打造一流科普宣传队伍),通过五年的努力,把黔东南的科协系统打造成一流队伍,把黔东南的科协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二、实施好“三项”行动,科普宣传再掀新高潮

(一)抓好社会科普宣传行动。

今年,在开展“科普一条街”、“送科技下乡”、“科普赶场”等活动中,州科协共组织科技人员882人次,深入7个乡镇、村,发放科普资料(图书)10万多份(册),接受群众技术咨询36000多人次。县市科协共组织科技人员2392人次,下到138个乡镇、村,发放科普资料(图书)33万多份(册),接受群众技术咨询8万多人次。

1、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9月21日,州、市科协联合在凯里大十字组织举办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为主题的大型科普宣传活动。组织了州、市各有关部门及所属学会、协会及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31个,科技人员近400人参加。活动设立了40多个科普宣传展位。展示了健康生活、疾病预防、环保知识、节约能源、农业科技、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及维权、应对突发事件、计划生育等大量科普知识。同期,16个县市也在各地城区开展“科普一条街”活动,共发放科普宣传资料(科技书籍)31万余份(册),播放科普光碟430张(次),发放药品和计生用品6200份,接待群众咨询11760人,义诊900余人。展出展板1048块,展出挂图3538张,受益群众达31万余人次。

2、“送科技下乡”为老百姓送技术、送经验、送新观念。州科协组织科技专家深入凯里大风洞乡、凯里市舟溪镇、旁海镇、麻江县下司镇、天柱县凤城镇等乡镇组织开展了“送科技下乡”宣传活动5场。进行了

3 农村政策宣传、农业科技传播、卫生保健服务的“送信息、送科技、送服务”活动,发放农村实用技术书籍1500余本,各类宣传资料50余个种类12600余份,展出展板180多块,赠送各种药品器材1000多套。据统计,全州科协共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到乡镇、村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下乡26场(次),出动科技人员1132人次,推广种植、养殖新技术6项,发放科普资料36000余份,展板500块,咨询31000余人。

3、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系列宣传活动。5月18日,以“携手建设创新型黔东南”为主题的“2009年科技活动周”,在麻江县城区举行,20余个单位130余名科技人员开展科普宣传,发放了科普资料20000余份,展板68块,挂出宣传标语5幅,咨询服务8000余人次,免费义诊500余人次;5月22日,州知识产权局杨军彤科长在麻江县文广局会议室,为麻江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副股级以上干部280人作了题为“知识产权保护”的科普报告。

4、开展系列“防灾减灾日”科普活动。5月12日—15日,州科协与州(市)卫生局、州(市)科技局、州(市)红十字、市科协等8家单位在凯里市大十字开展主题为“加强防灾减灾 构建和谐社会”的“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展出展板90块,发放防灾减灾科普资料共计3000余份,科普书籍5种500余册。教会群众了解各类灾害的基本知识、防灾减灾基本常识和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

(二)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科普宣传行动

为有效配合我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我州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高我州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务员科学素质,按照《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黔党发„2008‟17号)文件中提出的“以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为突破口”的要求,黔东南州科协经认真策划,特聘请州委、州政府专家顾

4 问组专家、州科普专家服务团名誉团长周定生同志专门制作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系列PPT课件。系列课件含一个主课件和四个子课件,总课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子课件四个:生态产品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特色农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从3月至11月,历时8个月的时间,在州科协的统一协调安排下,由周定生同志为主讲人的宣讲报告团辗转巡回到州委宣传部、州农办、林业局、州统战部等16个州直单位,丹寨、麻江、施秉、黄平、岑巩、三穗、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剑河等14个县,开展了主题为“学习科学发展观,加强黔东南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报告会38场,听取报告会的均为州直部门的公务员及各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学校师生、农民,共计8791人。各县市也积极行动,举办“生态文明科普报告会”共48场,听众达15951人。科普报告会的内容紧密结合黔东南实际,讲解了什么是生态原生态、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生态文明的指标体系、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等,对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集理论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介绍,为我州的领导干部、公务员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态文明建设教育课,使大家对我州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了一个更深入、更理性的认识。

同时在黔东南州电视台开辟了“生态文明建设科普专栏”节目,现已播放4期,有30多万人次观看了电视节目,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了生态文明建设科技知识。

(三)抓好农村适用技术培训行动。

1、深入开展“科技致富二传手”培训。在省科协的支持下,州科协投入15万元,在台江县、丹寨县、三穗县、麻江县、黄平县、镇远县等6个县,出动科技专家30余人,对科学养猪、林下养鸡、果树种植、茶

5 叶种植、反季节蔬菜、水稻高产栽培等内容。在开展“科技致富二传手”培训中,州科协举办了20期,培训2536人。县科协举办了82期,培训7982人。

2、开展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州、县(市)科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积极组织专家服务团的专家,深入各县市开展返乡农民工适用技术和创业培训。从今年2月份开始,至10月底,历时9个月,出动专家和科技人员近百名,在16个县(市)相继开展了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州科协组织专场培训13期,培训返乡农民工1153人;县市科协组织专场培训116期,培训10484人。在培训中,科技专家和农技协技术员还为返乡农民工在家创业提供技术指导和创业指导。江西《农业科技报》、《村委主任》杂志曾派员参加、采访了部分县市的培训活动。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州、县(市)科协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组织农技协、农村科技致富能手、科普带头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千名科技人员入村入户”、“一户一技能”等活动,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9期,培训农民1700余人次。各县市科协充分利用全州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把科普光碟发放到全州各乡镇及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在农村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及农村实用技术远程教育。据了解,在受训的返乡农民工中,有80%的人都已就地、就近开始走上了新的创业和就业之路。2009年黔东南州科协被中国农函大评为返乡农民工培训先进单位。

3、开展“四送一训”活动。6月初至8月中旬,州科协开展了“四送一训”(送资料、送科技、送新项目、送新成果,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活动,深入到麻江等9个县112个乡镇729个村组,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内容涉及水稻、玉米等8种农作物新品种的栽培新技术、各种果树的科学种植技术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等。这次活动,历时两个多月,

6 出动科技人员201人次,出动“科普惠农直通车”20辆,开展技术培训687场(次),受训群众36978人(次),赠送农业实用技术资料78070份,赠送科技光盘10139张。此次活动,还推动山东泰安福来坞(金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669户农户建立了示范户关系,通过示范户推广无公害种植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现代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示范户在三年中将享受“三免一优”待遇,即三年内进行跟踪服务,免费为示范户送资料、送技术服务,免费给示范户测土配方,以优惠的价格购买该公司的新技术、新产品。

三、抓好四项建设

(一)抓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

一是深入调研。为促进农技协的健康、快速发展,加大对农技协的组织推进、典型创建和指导力度,促进农技协稳步、持续、健康发展,深入凯里、麻江、天柱、锦屏、三穗、施秉、台江等县市,通过发放调查表、实地走访调查等形式对农技协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与天柱养猪协会、锦屏果业协会、三穗养鸭协会、麻江红蒜协会、麻江龙山共和蛋鸡养殖协会等部分协会进行了座谈,指导各协会不仅要抓好自身管理,同时要做好与市场的对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二是抓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2009年,全州新组建了黔东南州兰花保护协会、麻江县坝芒养羊协会、黎平县九潮镇洞村食用菌专业技术协会和黎平稻米产业协会、施秉县牛大场野生养殖协会等5个协会。

三是加强指导和服务。10月底,组织县市科协主席、部分农技协负责人和州科协业务科室负责人共16人赴山东曲阜、寿光等地考察学习农技协工作。还支持锦屏、麻江等县召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经验交流会。通过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抓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整体提升,使协会能真正起到带领农民致富、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7 四是表彰鼓励。今年我州推荐上报的施秉县牛大场镇中药材协会、剑河县观么乡观么村果蔬协会、榕江县五榕牌脐橙协会、三穗县养鸭协会、天柱县养猪协会等5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获“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表彰,获以奖代补资金100万元,为农技协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使农技协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农民依靠科技致富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五是努力提升品牌,实现更大发展。榕江县脐橙协会为提升产品知名度,在县委、政府的重视下,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榕江县“五榕”牌脐橙新闻发布会暨农产品展销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协。12月8日,“五榕牌脐橙新闻发布会”在贵阳举行。12月16—18日,“2009年农产品展销会”在贵阳五里冲农贸批发市场举办,产品订单突破1450万元。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协会也取得了品牌知名度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二)抓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

一是组织创办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今年,州、县科协根据各县(市)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和引导县科协创办了一批共16个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面大的种、养、加工方面的科普示范基地,展示了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带动农民赚的集示范、培训、技术普及为一体的多功能示范,为农村群众学习实用技术提供学习、实践和培训场地。目前,全州已建有各类科普示范基地114个。通过努力,许多科普示范基地正在逐渐发展壮大。其中,雷山县雷公山天麻开发科普示范基地、黎平县优质稻种植示范基地、台江县老屯乡长滩村桑蚕科普示范基地、麻江宣威果树栽培技术培训基地共4个科普示范基地获得2009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表彰,获以奖代补资金80万元。

8 二是充分发挥科普示范基地的示范、培训功能,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我州各类科普示范基地在各级科协组织的支持和组织下,组织技术力量,采取举办培训班、现场培训会、上门指导、接受技术咨询等多形式传授、推广农业新技术,共办培训班、现场培训会158期(场),推广种、养殖新技术10余种,培训农民6万多人。麻江县宣威镇果树栽培技术培训基地通过举办果树嫁接、修剪、田间管理培训班、现场培训会、技术员上门亲自指导等形式,将附近村寨的农民100多人培养成为果树种植能手。基地负责人罗道雄开设植物医院,开展技术咨询,为500多名群众解决技术难题。台江县老屯乡长滩村桑蚕科普示范基地利用400平方米的桑蚕培训中心, 举办种桑养蚕技术培训班16期,培训桑蚕农户900余人,开展实地种桑养蚕技术指导1000多人次,使桑蚕生产新技术在台江得到了迅速推广,为台江县桑蚕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黎平县优质稻种植示范基地围绕县委、政府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引进良种试种,开展优质水稻科技示范,组织种植大户和示范户120多户进行技术培训,带动更多农民种植优质稻,促使该县优质水稻面积逐年成倍增长。雷山县雷公山天麻开发科普示范基地利用雷公山适宜种植天麻的优势,帮助更多农民掌握种植天麻的科学技术,扩大天麻种植面积,增加天麻产量,使天麻种植逐步形成产业化。

(三)抓好科普队伍建设

1、加快队伍建设。继续巩固和加强州科普宣传队、州科普专家服务团和榕江县科普宣传队建设,对州科普专家服务团进行了分组,组建了农业组、林业组、医学组、青少年科技组、气象组,明确了各组组长。推动部分基础较好的县市组建科普宣传队伍。目前,凯里、麻江、丹寨、从江、台江、天柱等县市成立了县级科普宣传队。麻江县还在全县9个乡镇分别成立了科普志愿者队伍。同时,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中的技术

9 人员、农村科普带头人和基层科技人员组织起来,形成科普宣传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

2、发挥科普队伍的科普宣传主力军作用。州科普宣传队和州科普专家服务团是我州重要的两支科普队伍。为了更好地调动州科普专家服务团成员开展参与科普宣传工作的积极性,4月30日,州科协、州人事局联合组织召开州科普专家服务团专家座谈会,对在2008年科普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专家们进行了表彰。对2009年科普专家服务团工作进行了安排,强调要突出抓好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科普宣传、抓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抓好返乡农民工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三项重点工作。2009年,州科普宣传队和州科普专家服务团在“科技致富二传手”培训、“科普一条街”、“送科技下乡”、“科普赶场”以及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中,州科普宣传队和州科普专家服务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工作出色,州科普宣传队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表彰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单位,专家服务团成员周定生、李光林被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项目表彰为“科普带头人”,获以奖代补资金60万元。

(四)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办会、办事、办文、和服务群众的素质和能力。为提高全州科协系统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能力,州科协采取“内外兼修”的方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组织学习了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法律法规知识以及中国科协、省科协关于科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等。全州科协先后有31人分别参加了全国市(地、州、盟)科协主席培训班、县市科协主席培训班、省科协在省委党校举办的培训等学习。同时,组织外出考察学习,拓宽视野,学习先进经验。7月份,州科协组织了各县市科协主席、青少年科技辅

10 导员40多人赴山东考察观摩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10月底,组织县科协主席到山东考察农技协工作。11月,选送凯里市、台江县等部分县市科协主席到台湾、香港等地学习。班子成员还分赴江西、湖北、考察学习。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培训,全州科协干部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二是科协基层组织进一步健全,基层科协力量进一步加强。州、县科协相继召开常委会或全委会。州科协召开七届二次全委会,对2008年度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09年度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上,为2008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我州获奖单位、我州受省科协表彰的科普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以及2008年度县市科协目标管理工作获奖单位进行了颁奖。州委副书记韩卉同志在会上对全州科协工作提出了三点重要指示,为全州科协系统抓好下步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16个县市也相继召开常委会或全委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共谋科协事业的发展。三是各县市乡镇一级科协组织正得到充实和加强,科协组织网络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四是科协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科普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快。2009年6月,争取州委出台了《中共黔东南州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黔东南党发„2009‟13号)文件,文件对进一步优化各级科协组织的工作环境、进一步加强对科协工作的领导、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科协自身建设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就科协事业的各方面都作出了指导性意见,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都为科协事业的发展营造了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意见》还明确从2009年起,州级科普专项经费达到人均0.15元,县市科普专项经费达到人均0.3元以上。现代科普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继2008年支持5个县配备科普宣传工作车后,今年州科协又拨出经费10万元,为5个县配备了科普交通工具。在中国科协的大力支持下,凯里市配备了一台科普大

11 篷车,使县市科协科普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

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有序推进

州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意见》(黔府发„2009‟2号)文件精神,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总体方针,从州情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州全民的科学素质有了较大提升。

1、高度重视,完善机制,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全面开展。通过不断做好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进一步完善科学素质工作机制。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各成员单位指定1名联络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协调,相互配合,密切协作,确保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有序推进。全州16个县市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相应制定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

2、抓好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教育。州科协主动与各成员单位通力协作,整合各部门的人、才、物各类资源,对四大重点人群进行全方位、广覆盖的科学素质教育。共举办各类讲座、专场培训2300多场(次),培训30多万人。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州委组织部在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新辟了清华大讲堂、高校培训、宁波办班、警示教育和清华大学教育现代远程教学站培训五条培训渠道,举办“清华大学—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大讲堂”3期,培训领导干部和公务员9万余名;2901名基层技术人员参加“清华—辉瑞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工程”培训,远程教学站开展培训4507人,其他培训284期,培训领导干部和公务员24215人。全州人事系统举办干部继续教育培训382期,培训领导干部和公务员45795人。针对农民群众,州科协实施“科技致富二传手培训”、

12 “返乡农民工培训”、“四送一训”,州劳动就业局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州农业局实施“阳光工程”,扶贫办实施“雨露计划”等培训活动。共为农民群众组织专场培训1604场(次),受训人数136985人。对城镇劳动人口,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州科协、丹寨县、锦屏县科协在丹寨县兴泉社区、锦屏县天马社区开展科普宣传进社区活动,州、县科协、州科普宣传队、县级学(协)会、农村科普协会以及其相关单位共160余科技人员参加。利用广播宣传《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展板80块;赠送节约能源、守卫绿色家园、现代科学与文明、人口与计生等挂图468幅;发放各种实用技术资料2.86万份,科普书籍918册,计生用具2100合;医疗义诊500人次,提供种植、养殖、加工技术等咨询服务共580人次。针对未成年人,开展“科普进校园”、“大手拉小手”等活动,举办科普讲座16场(次),听讲学生近万人。

3、开辟新闻媒体科普新阵地,延伸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新领域。一是与州电视台联合举办科普讲座。9月18日至21日,州科协与州电视台联合录制由州科普专家服务团专家周定生主讲的“生态文明建设科普电视讲座”节目,在每天中午13:00分定期播放,时长20分钟,现已播放4期,观众达30多万人次。二是与《黔东南日报》社联合,在周末版的《黔东南日报》刊登我州优秀科技专家、科普专家先进事迹,提高科技专家和科普专家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认知度。三是15个县均与地方电视台联合创办《科普大篷车》电视科普栏目,定期专题播放由中国科协声像中心组织制作提供的“科普大篷车”电视科普知识光盘,通过电视媒体定时面向公众开展科普宣传。

4、抓好科普示范县建设。创建科普示范县活动是全面推进科普工作的重大举措,是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有效平台。州科协

13 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县市按照创建科普示范县的标准认真做好各项基础工作,还组织各县市科协到余庆、黔南州等地学习科普示范县创建的经验。继三穗、台江之后,7月,麻江县举行了创建科普示范县启动仪式。

六、学会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1、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一是与州医学会联合举办2009年黔东南州放射学术年会。8月1日,学术年会在凯里举行,参加本次学术年会有州、县、乡镇医院的放射科医生共计101人,还有来自贵阳、铜仁、都匀等地区的放射学专家。年会特邀贵阳医学院放射学专家赵震奇教授、介入治疗专家李兴博士、核磁共振专家宋玲玲博士作了专题讲座。大会举行了学术报告,开展了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和病例阅片,与会代表在热烈的讨论中增加了对常见病和少见病的认识,提高了诊疗水平。二是探索开展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推动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建设,州科协、州教育局、州青辅协联合组织召开了“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论文研讨会,共收到论文81篇,其中小学组44篇,中学组37篇。12月8日,对论文进行了交流,对优秀论文进行了表彰,其中:小学组一等奖2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36篇;中学组一等奖1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6篇。

2、开展表彰活动。5月19日,在州直学(协)会暨青少年科技教育座谈会上,对2008年度学会工作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进行了总结,表彰了2008年度先进集体的3个学会(州医学会、州气象学会、州林学会)、4所特色学校(凯里一中、凯里四中、黎平民中、凯里一小)和3个科教基地(州农科所、州民医所、州林科所)。

3、开展学会工作调研。州科协领导对学会工作较关注,深入州林学会、州医学会、州气象学会、州青辅协等州级学会进行调研,并指导州

14 林学会做好兰花协会成立的筹备工作,指导州食用菌协会做好筹备工作。

4、为科技工作者服务。(1)召开科技工作者座谈会。1月16日,州科协与州委组织部联合组织召开2009年知识分子迎春座谈会。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部长、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黄远良在会上对如何服务科技人才和知识分子提出了新的要求。锦屏、麻江等县纷纷召开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对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性、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作热情。(2)推荐吴荣华、龙令炉、李小平等3名同志参加贵州省第十届青年科技奖评选。(3)推荐上报的州农科所杨黎同志获省科协、省人事厅表彰为“第三届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获称号。(4)推荐《贵州苗药研究开发与对策》、《贵州省八个种群角倍蚜ISSR遗传多样性》、《金叶台湾杉果实形态特征初步研究》、《贵州新记录种浙江黑松叶蜂生物学特性研究》等4篇论文参加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

七、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再结新硕果

1、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5月中旬,到凯里七小、凯里附中为学生作题为《2009年防灾减灾日——漫谈地震》的科普讲座2场。在凯里七小、凯里二中、凯里附中、凯里五小举办了4场防灾减灾科普挂图展,展出《小学生防灾减灾教育系列挂图》、《中学防灾减灾教育系列挂图》、《农村防灾减灾教育系列挂图》等科普挂图90余张。

2、“大手拉小手”科普知识进校园系列活动受到广大师生欢迎。9月11日至28日,州科普专家服务团成员和科普自愿者50余人,紧紧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这个主题,到学校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普进校园活动,开展《交通安全》、《雷电灾害预防》、《消防知识》等科普报告会10场,参加活动的师生近5000人次。

3、开展黔东南州第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全州共有万余

15 名青少年学生参加,各县市选送作品651件参加全州大赛,其中:少儿科幻绘画425幅、青少年科技竞赛项目114件、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成果79项、优秀科技实践活动25个、优秀科技辅导员教师活动方设计案8篇。我州认真组织了评审,对优秀作品进行了表彰。推荐61件作品参加全省第二十四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有58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7件,二等奖21件,三等19件,优秀教师活动方案1个,在贵州省第二十四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州成绩名列前茅。有17件作品被省组委会推荐参加全国比赛,其中获全国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黔东南州科协荣获基层赛事优秀组织单位。

4、组织开展生物学奥赛和信息学奥赛。4月19日,全州统一组织开展了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黔东南赛区比赛。黔东南赛区设8个分考场,共有8个县(市)的387名学生参加了本次竞赛,有83名学生获省级复赛资格,其中获贵州赛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0名。10月17日,2009年信息学奥赛黔东南赛区比赛在凯里举行,共有11名学生参赛,有3名学生获省级复赛资格。

八、扶贫工作做出新努力

州科协扶贫联系点平永镇马寨村是一个水族村,居住在半山腰,农户居住分散,交通条件较差,居住环境较恶劣,村民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发展经济难度较大。为更好地开展帮扶工作,州科协领导班子四次深入该村调研,采取智力帮扶和资金帮扶相结合。支持平永镇1万元建立科普培训基地;在马寨村举办了3次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培训农民300多人次;支持 1500元购买水泥修桥;还支持1万元扶贫项目资金帮助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州科协干部职工捐资1500元为该村困难群众办好事实事。支持台江县南刀村2000元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培训。

2010年主要工作思路

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州委确定的“走生态文明崛起的科学发展道路”,认真抓好突出问题的整改落实,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上有新提高,在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上有新提升,更好地服务基层和群众。

二、继续实施好“三项”行动。一是围绕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这个中心,做好“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研讨会”的筹备工作。二是抓好“科普进机关、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的“四进”活动。三是推进科普示范村建设。同时探索实施“千名专家下基层”、“因需配送致富方”等主题科普行动。

三、进一步抓好“四项”建设

(一)进一步加快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更好地发挥农技协在农村科普中的重要作用。采取重点扶持,做大做强,建设一批技术新、影响大、覆盖面广的龙头农技协。并以这些农技协为阵地,实施“科技进万家”科普工程,带动更多农民群众走上科技脱贫致富的道路。

(二)继续抓好科普示范基地的建设,发挥科普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是技术推广和科技普及的一种重要形式。2010年,州科协将加大科普示范基地的建设力度,按照集示范、培训、技术普及为一体的多功能示范基地要求,通过示范基地组织开展更多的实用技术培训。

(三)加强科普宣传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普及力度。在进一步巩固和发挥州科普宣传队和榕江县科普宣传队的作用的基础上,积极支持部分基础较好的县市组建科普宣传队伍,进一步抓好科普工作。继续发挥“州科普专家服务团”的作用,争取组织更多场次更高水平的科普专题

17 报告。

(四)加强科协系统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科普服务能力和水平。继续加大科协干部培训力度,加强组织建设特别是乡镇科协建设。继续加强县市科普能力建设,2010年,州科协将继续支持部分县科协添臵科普工作用车。

四、加强开展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计划在2010年初召开一次州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讨论我州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下步工作措施,对成员单位的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同时,力争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列入州直、县直年度目标考核。

五、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提高青少年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进一步加大科技辅导员培训,积极推动科技教育进课堂,切实抓好青少年工作室建设等工作,不断为青少年学习科技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六、继续抓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科技工作者是党委政府的宝贵财富。各级科协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关心一线科技工作者和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及时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呼声,推动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使广大科技工作者能全身心投入到科学研究中。

七、加强学会工作,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指导学会抓好学会改革工作,通过学会组织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投入技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

八、努力加强科协组织党的建设和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切实加强科协各级组织党的建设,着力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进一步提高水平、素质和能力。通过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干部职工勤政廉政、爱岗敬业的精神,努力营造团结、求实、拼搏、奉献的机关廉政文化氛围。

州科协工作总结

州科协发25 州科协上半年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博州科协市民文明学校工作总结

科协工作总结及打算

科协工作总结科协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及思路

工作总结及思路

科协发普字〔〕25号

科协发普字6号

汉市科协发46号

州科协发工作总结及思路
《州科协发工作总结及思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