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九章练习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14:08: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一、单选题

1、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是在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1952年土地改革三胜利结束后 C.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2、在1956年4月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任务的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3、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经济建设上和其他方面主要是学习A.匈牙利的经验 B.苏联的经验 C.法国的经验 D.英国的经验

4、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针是 A.独立自主,艰苦创业 B.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

A.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 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6、1956年,毛泽东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一基本方针的著作是 A.《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B.《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提出处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以诚相待,患难与共 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同甘共苦,同舟相济

8、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方针是 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兼容并蓄,吐故纳新 D.大鸣大放,推陈出新

9、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我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实质是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D.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0、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C.把我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 D.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1、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确认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 A.独立自主,艰苦创业 B.在多快好省中力争上游 C.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D.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12、在1956年中共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是 A.毛泽东 B.陈

云 C.周恩来 D.邓小平

13、陈云在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上提出了

A.“双重监督”的思想

B.“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C.“健全法制”的思想

D.“新经济政策”的思想

14、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的重要报告是 A.《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B.《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5、1956年11月召开的正式提出开展全党整风运动的会议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C.中共八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届三中全会

16、1957年6月全面开展起来的一场全国规模的群众性运动是 A.肃反运动 B.整风运动 C.反右派运动 D.人民公社运动

二、多选题

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提出处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 A.长期共存 B.肝胆相照 C.互相监督 D.荣辱与共

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方针是 A.古为今用 B.洋为中用 C.百花齐放 D.百家争鸣

3、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

C.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敌我之间的矛盾 B.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5、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 A.敌我之间的矛盾 B.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6、1956年11月,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决定开展全党整风运动要反对的错误倾向是 A.主观主义 B.宗派主义 C.自由主义 D.官僚主义

7、在1957年反右派运动严重扩大化过程中采取的错误斗争方式包括 A.大鸣 B.大放 C.大辩论

D.大字报

8、1957年召开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认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

三、简答题

1、中共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4分)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分)

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3分)这些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实际上为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3分)

四、论述题

1、毛泽东关于正确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及其意义。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概括提出了区分和处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的学说。(2分)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矛盾,前者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后者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决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3分)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3分)这一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2分)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一、单选题

1、1957年冬季掀起的农业生产高潮揭开了 A.“五反”运动的序幕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序幕 C.“大跃进”运动的序幕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序幕

2、在1958年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一次会议 B.中共八大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D.中共八届三中全会

3、中共中央制定《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的会议是 A.1958年1月的南宁会议 B.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 C.1958年8月的北戴河会议 D.1958年11月的郑州会议

4、全国范围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的掀起是在

A.1958年1月的南宁会议后 B.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后 C.1958年8月的北戴河会议后 D.1958年11月的郑州会议后

5、1958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北戴河会议后,在全国范围掀起高潮的运动是 A.“五反”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6、在1959年中共中央召开的庐山会议上遭到错误批判的是 A.刘少奇 B.彭德怀 C.周恩来 D.邓小平

7、1959年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召开后,在全党范围开展的错误斗争是 A.反右派斗争 B.“反右倾”斗争 C.反冒进斗争 D.反“左”倾斗争

8、1962年

1、2月间,中共中央召开了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工作方向的 A.庐山会议 B.中共八大九中全会 C.“七千人大会” D.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9、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第一次向全国人民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在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1963年至1965年,在全国多数城乡发起的运动是 A.反右派运动 B.反右倾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1、1966年至1976年间在我国发生的全局性、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是 A.“大跃进”

B.“反右倾” C.“文化大革命”

D.“反冒进”

12、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

A.《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 B.“二十三条”的发表

C.“五一六通知”的发表 D.《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发表

13、1966年8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成为“文化大革命”指导方针的 A.“六十条” B.“二十三条” C.“五一六通知”

D.“十六条”

14、毛泽东主持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的会议是 A.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B.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C.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 D.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

15、1967年谭震林等老一辈革命家对中央*小组的错误做法进行的抗争被诬称为 A.“反攻倒算”

B.“全面夺权” C.“一月风暴”

D.“二月逆流”

16、1969年召开的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的会议是 A.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 B.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 C.中共九大 D.中共十大

17、在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失败的是 A.“一月风暴”的出现 B.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C.“**事件”的爆发 D.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垮台

18、“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一月风暴”的出现 B.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C.“**事件”的爆发

D.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垮台

二、多选题

1、从1957年开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坚持的“三面红旗”是指 A.“反右倾” B.总路线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

2、在1958年11月至1959年6月间,中共中央召开的纠正“左”倾错误的会议包括 A.第一次郑州会议 B.武昌会议 C.中共八届六中全会 D.第二次郑州会议

3、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制定的针对国民经济的方针是 A.调整 B.巩固 C.充实 D.提高

3、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宣布,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实现 A.农业现代化 B.工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

4、在1967年2月与江青为首的中央*小组的错误做法进行抗争的老一辈革命家有 A.谭震林 B.陈 毅 C.叶剑英 D.李富春

5、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先后被粉碎的反革命集团是 A.高岗反革命集团 B.林彪反革命集团 C.张国焘反革命集团 D.江青反革命集团

6、在1976年10月被一举粉碎的反革命集团的主要成员是 A.江

青 B.张春桥 C.王洪文 D.姚文元

7、在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斗争中起重要作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包括 A.邓小平 B.华国锋 C.叶剑英 D.李先念

三、简答题

1、“七千人大会”的召开及其意义。

1962年,中共中央召开的县级以上党政军领导干部七千余人参加的扩大中央工作会议,被称为“七千人大会”。(2分)刘少奇向大会提交了书面报告、毛泽东发表了长篇讲话,与会者发扬民主、对前几年的工作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2分)会议对于恢复实事求是、民主精神起了积极作用,对于落实“八字方针”、推动形势迅速好转起了关键作用。(2分)

2、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3年至1965年,在多数城乡发起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分)这场运动,虽然对于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2分)但由于把这些问题都作为阶级斗争或者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来处理,曾使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2分)这场运动的后来错误地把重点转向了“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1分)

四、论述题

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首先,我们党在迅速进入社会主义新的历史阶段之后,对于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3分)其次,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积累下了丰富的阶级斗争经验,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新事物、新问题时,容易照搬过去的经验,把本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看作是阶级斗争,仍然习惯于采取大规模群众性政治运动的方法去处理。(4分)第三,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遭到严重破坏,致使党无法依靠制度的和集体的力量及时地发现并纠正错误,难以防止和制止“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错误的发生和发展。(3分)

2、对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所犯的错误的科学分析。

首先,中国共产党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其性质和宗旨都没有改变。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摧毁而且还能维持统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在进行,国家仍然保持统一并且在国际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4分)其次,党内外广大干部群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抗争,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这种抵制、抗争和斗争是十分艰难曲折的,但中国共产党团结广大干部群众终于战胜了他们。(4分)第三,毛泽东在全局上坚持“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也制止和纠正过一些具体错误。(2分)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一、单选题

1、新中国成功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是在 A.1964年10月 B.1966年10月 C.1967年6月 D.1970年4月

2、新中国在1964年10月成功地

A.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C.成功地发射了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 D.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3、新中国在1966年10月成功地

A.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C.成功地发射了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 D.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4、新中国成功地爆炸第一颗氢弹的是在 A.1964年10月 B.1966年10月 C.1967年6月 D.1970年4月

5、新中国在1967年6月成功地

A.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C.成功地发射了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 D.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6、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 A.1964年10月 B.1966年10月 C.1967年6月 D.1970年4月

7、新中国在1964年10月成功地

A.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C.成功地发射了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 D.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8、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是在 A.1949年 B.1966年 C.1971年 D.1978年

9、20世纪70时年代初,毛泽东、周恩来抓住时机在中美关系上发起了 A.“乒乓外交” B.“足球外交” C.“围棋外交” D.“篮球外交”

二、多选题

1、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分为两个阶段,包括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C.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D.高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三、简答题

1、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2分)为此,应当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2分)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2分)

2、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是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这是一时期最大的建设成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2分)二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2分)三是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为国内和平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分)

四、论述题

1、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是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这是一时期最大的建设成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不仅使中国在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之后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而且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4分)二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新中国在短短的时间里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举国上下艰苦奋斗和勤俭建国的创业精神分不开的。(3分)三是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新中国从建立之日起,就把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为对外工作的目标,努力为国内和平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3分)

2、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探索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贡献及其意义。 毛泽东论述了必须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基本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3分)在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以及关于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4分)这些重要思想,把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大大地向前推进,为继续进行探索并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3分)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练习题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十章练习题

自考近代史第九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九章概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练习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练习题

自考中国近代史超级笔记第九章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精装版

4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试题

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九章练习题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九章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