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对贵州财经大学校园学生绿化景观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1 23:14: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对贵州财经大学校园学生绿化景观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校园绿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在高校校园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独特的功能。绿化养护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校园绿化水平。通过对部分高校园林绿化养护现状调查研究,发现了影响绿化养护水平的诸多因子并加以分析,针对各因子进一步提出所应采取的相应对策及措施。校园的绿化景观环境是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标志之一。校园的绿化、美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展示学校文明形象的一个窗口。独具特色的校园绿化能够很好地表现一种校园文化内涵,能够代表一所学校的风格和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人们对校园的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校园绿化环境的破坏程度可以反映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为人素质。

关键词:绿化养护 ; 对策措施 ; 环保意识 ; 影响因子

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已把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努力开创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纪元。但由于经济和教育尚不发达,公众的环境意识亟待提高,因此在高校中强化对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使其成为未来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和参与者,成为我国当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最迫切的任务。开展环境教育最直接的方式是对广大学生开设有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也可以举行各种各样的研讨会、座谈会或报告会,在此不再详述。以上方式对普及环境知识、树立环境意识起到打基础的作用,但缺乏感性的认识。如果学生们能够亲眼看到或亲自做到把身边的环境问题解决在朝夕生活的校园中,这种耳濡目染的教育作用无疑更加明显、更加成功。

一、校园绿化景观保护的意义。

贵州财经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贵州财经学院,2012年4月,更名为贵州财经大学。学校坐落于贵州省花溪大学城,现有花溪、鹿冲、惠水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5106.8亩,教学行政用房8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27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共201万册,电子图书152万余册,电子期刊3.6万余种。学校主校区为花溪校区,是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大学校园。创建绿色大学的目的在于,在全校师生特别是作为未来建设者的广大大学生中提高环境意识,加强有关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态清华园,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简言之,就是实施绿色教育!开展绿色科技!建设绿色校园! 绿色校园不同于传统的校园,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一个推广环境无害化技术和清洁技术应用的示范区,一个精心规划的生态园林景观遍布的园区。建设绿色校园,就是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到生态校园的建设中,使其处处体现教育和示范的双重作用。

1、重视环境教育工作,形成环保氛围。 1.1、领导重视,确保学校环境教育持续发展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环境教育和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学校的环境教育和绿色学校创建逐步向上发展,到目前已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学校环保工作运行机制。

第一,各处室切实担负起了学校环境教育的领导与管理责任。加强了机构和管理队伍的配备,在有关政策上加大对环境教育及创绿工作的倾斜度。

第二,校长切实担负起了学校环境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环境教育工作者切实担负起了学生环境教育“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全体教职员工,学校各部门都切实担负起了形成环境教育合力的责任,促进环境教育的整体效应。

1.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完善学校环境教育管理体系

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每学期开学之初学校领导均要研究学校环境教育发展工作,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的主渠道中渗透环境教育,让全校每个学生认识到环保工作的必要性,并对各相关教师进行了环境教育课程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学校进行环境教育的师资力量和师资水平。各教研组都重视在教学主渠道中渗透环境教育,并开设渗透环保教育的公开课进行全校交流,各年级各备课组均制定了环境教育渗透计划及共享资料;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将环保兴趣小组活动纳入研究性学习课课程中,并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指导环保兴趣小组进行活动,并进行了全校性的环保知识测试等活动,环境教育己纳入学校教学管理的主渠道。

2、加大环境建设投入,形成绿色校园。

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教育方面,学校确定了“三优先”原则:经费优先投入,活动优先安排,设备优先保证。现在,校园内有校门绿化区、校前广场绿化区、田径场绿化区、住宿绿化区、教学绿化区等五个植物绿化区域。

学校的环境建设根据“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为一体”的原则,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建设。学校营造了校园绿色地面文化,以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学校在校园文化设计理念中创设各种环境教育内容,从知识性内容、提醒语、环保宣传到学生成果和活动展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环境教育的熏陶,提高了学生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识,让每个学生成为环保工作的小卫士。

目前我校的校园环境状况保持良好,水渠畅通、道路整洁、用水卫生、空气清新、光线明亮、景点美观、绿树成荫。校内设有定点垃圾存放点,所有的生活垃圾,每天都按时统一清运。校园内无卫生死角,无乱堆放杂物的现象。学校用水、食堂的餐厅、厨房,符合卫生标准。

3、加强环境教育管理,深入开展创建活动。

在组织管理上,学校坚持“重在渗透”的原则,讲求方法,注重全方位参与,注重潜移默化。学校要求渗透必须达到三个要求的统一:一是全员渗透,学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从校长到任课教师,职工,都要心存环境教育;二是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全过程,环环紧扣,相互衔接,密切配合而分工明确;三是实行全面渗透,学校首先本身给学生营造成一所“绿色学校”,这样给学生接受环境教育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只有“硬件”和“软件”的配合,才能事半而功倍。

我们还抓住重大环境教育契机,深入开展环境教育宣传活动,使学生树立较强的环境观念和意识。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使广大学生接受环境教育,所以我校始终把广大学生作为宣传教育的主要对象。此外,学校在“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环境日”、“世界水日”、校“科技节”、“文明月”等活动日时期,组织有一定规模的宣传活动。学校团委、学生会、各班级以重大环境日为契机,刊出了多期“创绿”黑板报、宣传专栏及倡议书,介绍环境知识,提倡环境道德,同学们环境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4、拓宽环境教育渠道,培育绿色意识。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年青一代从小就树立环境意识,是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充分利用课程教材改革的机遇,大力加强环保课程的渗透、开设选修和研究型活动课。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学校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因此各教研组,都注意将学科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做到有时间、有措施,很多老师都能在日常教学中联系当前的国内国际的环境现状及其保护措施,将环境教育的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

环境教育给学校教改不断带来新的成果它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维护清洁环境的自觉意识。全体学生在校内外不吸烟、不乱丢杂物、不乱倒垃圾、不乱吐痰、不乱画书桌、墙壁,不高声喧哗、不破坏绿化,自觉节约、回收资源;能够树立正确、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不用或少用对环境污染严重的、耗能高的商品。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校园绿化、净化和美化,加强了学校文化建设。在高起点实现校园绿色化的基础上,在学校环境教育的推动下,我校进一步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

二、校园绿化景观的保护存在问题和原因。

目前,贵州财经大学校园植被主要包括天然次生林、人工绿地阔叶林等,植物种类繁多,气候适于植物生长,可供选择的植物材料非常丰富。经过几年来的绿化生态建设,整个校园已基本被浓浓绿意覆盖,形成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建校之初的荒山秃岭已是天壤之别。校园植物配置基本形成了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生态体系。其中发育较好的生态群落有鼎新湖沿岸周边绿化,博学楼、明德楼、勤学楼、大礼堂、图书馆以及周边的办公楼和学生公寓等等周边绿化,此外校园中五四广场、食堂和学院服务中心等人文景点的绿化景观也已颇具植物景观特色和人文内涵,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较为舒适优美的生活学习环境。

然而,我们通过贵州财经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的系统调查,结合校园的绿化生态规划建设,认为当前贵州财经大学校园生态景观环保存在以下问题: 2.1 学生对绿化景观的环保意识不够高。

校园里原本绿化还在建设规划中,各种树木、草皮„„都还没有入土深根,却遭到了人类的破坏与糟蹋。学生们为了走捷径,不顾小草的生命,踏践在上面,久而久之,小草生命收到了威胁,无法生长。日积月累,走的人多了,就自认变成了一条小路,从而破坏了校园的绿化景观。 2.2 学生自觉性不够强。

从校园内绿化破坏状况调查中发现,校园的绿化都是认为破坏。比如:每到杨梅成熟的时候,经常有同学们在图书馆的后面那里摘杨梅,不顾小草和杨梅树,在杨梅树尖端的,手够不着,就不顾一切的将树枝折断,破环杨梅树的成长,严重的会导致杨梅树死亡,在杨梅树下的小草也是同样的收到威胁。 2.3 学生们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调查现状看,整个校园绿地上有很多白色垃圾。这些白色垃圾读书学生们不爱护环境卫生,随手一丢造成的,每天环保阿姨们都在草皮上挑拣白色垃圾,主要是:塑料袋、纸屑为主。严重影响到了小草的生长,有些部位被垃圾长时间的堆积,造成环境的污染,甚至致死小草。

三、对校园绿化景观环保的有效措施。

环境的好坏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在学校里,环境关系到一个学校文化生活象征,影响全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我校应该对大学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充分认识绿化景观的重要性。因此建议如下:

(一)、通过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制度校规来规范学生的环保意识多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二)、我学校应大力提倡绿色环保的良好作风,努力营造这种氛围,并制定校规来严格管理。开展一些环保主题活动,例如知识竞赛或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 不必拘泥于纯理论知识教授,可以采用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形式,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三)、社会也应该积极宣传关于环保的知识,并开展相关活动促进学生意识的加强。

(四)、加强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大学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力军,知识文化的储备使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先进文化,具有很强的塑性,高校应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原则为目标, 开辟与生态学相关学科的新研究领域,开设与环境保护知识相关的选修甚至必修课并在德育教育课程中引入环境意识内容,提高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五)、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环保意识教育具有特殊的性质,是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也是综合能力的展现,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着力提高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环境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行动参与意识,动员并整合全校的力量,形成“环境伦理教育合力”,环境教育工作者既要拥有广博的环境知识, 而且具备较高水平的素质和技能,才可能胜任环境教育与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既要强调基本的原理和方法, 又要拓宽知识面注重启发性教学, 激发学生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要经常开展热点问题讨论、促进教学互动,这样才能培养出“基础厚、专业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

(六)、学校,社会,政府官员,青年,老百姓应当共同加入枸建美好环境的氛围之中,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结语

大学校园是一个独特而丰富的场所环境,它应体现出创新性,时代性,是结合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的绿色生态校园景观,如今随着贵阳花溪大学城的建设的飞速发展,先后建成了一大批高质量有特色的大学,我们通过对贵阳花溪大学城贵州财经大学校环境景观的调查、问题分析及对策阐述,提出了对当今高等院校的景观建设的一些思考,以期对今后的校园景观建设提供借鉴。校园绿化景观园林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展现城市独特魅力的窗口,它能够起到净化空气、净化水分、降低噪音、调节气候等作用,为校园生态环境的保护、环境质量的提高打好基础,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 夏欣,杨琴军,徐永荣.高校生态校园建设中的植物配置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02).[2] 陆如烤,张翠萍.试论校园绿化的科学性——植物的合理配置与景观设计分析.蓝天园林,2006,(03)(总34期).[3] 廖涛涛.大学校园绿化改造探索[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4] 薛秋华,余振辉,翁善波.校园绿地景观的营造与配置——以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绿地植物配置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3):125-128.[5] 姚侠妹,偶春,陈杰.皖西北地区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调查与评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4).

大学校园景观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任重道远—对大学校园学生讲座的调查

任重道远—对大学校园学生讲座的调查

仙居县村庄绿化调查与思考

宁波市高架桥下绿化调查与思考

关于贵州大学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问卷

对贵州旅游经济发展思考

对公车私用的调查与思考

对会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对我县农产品品牌保护与发展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对贵州财经大学校园学生绿化景观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对贵州财经大学校园学生绿化景观保护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