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2:26: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依“学情”备课

──《祖国统一大业》教学案例与反思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 吕淑杰

一、案例描述

第一:创设情景,播出《七子之歌》,导入新课 第二:出示问题,分组讨论、研究,共同交流,达成共识: 1.能否用多媒体展示出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的过程?(由老师解决) 2.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什么没有马上收回香港?(党的第二代领导人为什么能够

成功地收回香港、澳门呢?)

3.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来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呢?它是不是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最佳方法呢?在香港、澳门为什么不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呢?

4.为什么说台湾是我们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5.台湾问题为什么显得如此复杂?影响台湾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6.放弃台湾,任其独立行不行?

7.面对今天的局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不行、不好吗?和平统一和武力统一哪

种方法更好呢?

二、案例分析与反思

备课时备“学生”是这一课成功的关键所在。以上的问题都是从学生中收集而来。从学生提出的问题来看:第一,涉及面广,突破了教材的局限,涉及到了地理、历史、政治三科内容,使课本学习与课外拓展有机渗透。如第4题;第二,问题尖锐、深刻,能从课本中直接找到答案的几乎没有,而且与当代政治、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多数需要经过思维、判断、概括„„才能获得较全面的认识。如第

3、

6、7题等;第三,都是学生困惑也是国人最为敏感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已是课本无法完全满足的现实,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我们的学生对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的关注。可见,在教学中我们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是仅仅把教材完成,还是以教材为依托完成课程目标?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是新课程标准与过去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所以我们必须站在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挖掘教材。为此,设计教案前,我要求学生针对这一课至少提一个问题,让学生也参与我的备课。这样就避免了以往因教案设计的主观性而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注重了考虑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和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哪些方法、途径,从而做到了有的放矢,不盲目备课,正确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成功地进行了师生的角色转换,使老师真正成为了学生构建知识的支持者、辅导者、合作者。同时,也体现了问题从学生中来,通过整合又回到学生中去,过程让学生参与,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提高认识,达成共识,形成能力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自学质疑中品味思维的魅力,在问题的解答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求疑、求实的思维习惯和能力。这样在老师的牵引、点播下,整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优秀]

参考资料(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教案设计

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教学反思

《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

祖国统一大业设计

必修一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