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龙贵煤矿信息化建设总结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8:08: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龙贵煤矿信息化建设总结

一、矿井概况

龙贵煤矿属乌海市万晨能源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上属乌海市规模最大的龙头乡镇企业黄河工贸集团。集团产业布局以循环经济为主线,多种经营发展的民营企业。龙贵煤矿地处桌子山煤田白云无素矿区中东部。行政隶属于乌海市海南区东风乡。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每年,设计服务年限23.5年。矿井井田面积1.77km2,保有资源储量2335万吨,可采储量1379万吨。

黄河工贸集团万晨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龙贵煤矿,矿井开拓方式为斜立混合, 3个井筒。一斜两竖,斜井主要担负矿井运输,主立井担负运送人员和材料,回风立井是矿井回风井筒 。矿井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抽出式,主扇工作方法为抽出式, 属低瓦斯矿井,矿井内8#层现有集中回风大巷一条,9#层现有轨道运输大巷、胶带运输大巷二条,全长约200米,为保证生产期间的正常接替,这三条大巷向西延伸至井田边界。目前开采上组煤8#、9#煤层,8#煤层平均厚度2.3米,9#煤层平均厚度2.6m,倾角为2~5°。主采煤层为

9、16层煤,煤质属焦煤。

龙贵煤矿是一个新建矿井,六证齐全。在2009年11月份通过了综合验收,2010年4月份经过质量标准化验收并被评为二级矿井,于2010年5月份开始正式生产。以建成标准化、现代化矿井为目标经委托内蒙煤炭科学研究院设计编制,将我矿原来回采采用的Π型顶梁、1.2米铰接梁配合单体液压支柱的支护形式变更为ZY2800-13/28型掩护式液压支架进行支护,回采工艺由原来的高档普采变更为综合机械化采煤。 大大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同时也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信息化建设推进基本情况

(一)信息化建设保障机制初步形成

一是我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为副组长以及各相关科室为一体的信息化建设小组。共同完成、协调、解决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是根据国家对煤炭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和基本要求和相关的煤矿管理条例,制定了《龙贵煤矿信息化建设规划》、《龙贵煤矿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等具体文件。

(二)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

一是信息化建设稳步落实。

1、我矿安装一套KJ70型瓦斯监测监控系统,2009年10月开始运行。由内蒙古安科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有限公司对我矿安全监控系统进行安全检验。井下共安装了6台监测分站(KJ70N-F),瓦斯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负压传感器、风门开关传感器、主扇开停传感器等共54个,安装率为80%。对井下异常实时监测并发出报警信号,更进一步为井下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2、我矿安装了人员定位系统,主机型号为KJ610H型。井下在车场、各采掘面共安装读卡器分站14个,型号为KJ378-F,人员定位识别卡,型号为KJ378-K型。凡从事煤炭生产经营、管理的煤炭从业人员都每人一卡,巷道人员分布、作业工人资料等进行管理。人员定位系统可为煤矿井下人员考勤、跟踪定位和人为事故预防管理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从业人员井下作业透明化,更加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通讯系统总机选用型号为:HJK-120,全矿地面办公室、各采掘单位办公室、各机电设备房共安装24部固定电话;井下共安装30部井下防爆电话。整个局域网实现全矿调度工作,为生产和预防事故提供了保障。

4、为了提高人事办公行业整体的科技含量与管理效率,加快人事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我公司运用新型的办公业务流程自动化、智能分析、科学宏观的管理模式协助各单位科学、全面、高效地进行人事系统的管理。改变了一直沿袭传统办公模式而产生的管理效率较低,经营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等现象。使得公司管理系统更加高效。

5、2010年6月份龙贵煤矿于地面压风机房安装有两台VF-10/

8、一台VF6/8型空气压缩机,在井下安装了ZYJ型矿井压风自救装置。通过地面空压机对井下提供有效供风。当井下发生事故时,可有效的提供救援。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二是设备机械化广泛应用。根据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先进开采技术的要求,我矿为了提高回采工艺水平,加强回采工作面的安全管理,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努力把我矿建设成为:本质安全型、管理效益型、科技创新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安康型的“六型”现代化矿井。我矿将由原来的高档普采变更为综合机械化采煤的回采工艺。我矿拿出1600多万元为全矿实现机械化奠定了基础。现工作面装备如下:MG160/380-WD型采煤机,滚筒直径1600mm,截深630m。工作面布置ZY2800/13/28型掩护式液压支架,工作阻力为2800KN。上下端头各布置3架ZYG3400/13/28型掩护式液压支架,工作阻力3400KN,用于端头支护。采用SGZ630/220型刮板输送机。运输顺槽布置PEM1000X1000型锤式破碎机1部。SZB-730/40型桥式转载机1部。SPJ-800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1部。机械化提高了回采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了80%,大大减小了工人的劳动率,提高了安全系数。掘进工作面采用EBZ132型悬臂式掘进机,内外喷雾有效地遏制粉层,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实现了机械化程度,减小了劳动率,同时也增加了掘进率。由原来的炮掘每月200增加到每月330多米。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2011年3月份我们在乳化液泵上安装了乳化液配比器和浓度检测仪。这使得我们在乳化液浓度配比上更加的科学准确。避免了以前因为浓度不合适而造成的设备内部锈蚀和乳化油浪费的局面。也通过检测仪的检测使我们的工作更加规范化。同时也为我们的现场生产管理提供保障。

三是加大专业人才培训。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为了与国内煤炭先进行业学习、接轨。我矿派矿领导和信息化施工负责人到呼和浩特、包头、西安及周边先进煤炭企业学习。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矿努力地完成数字信息化建设实现与国内先进水平接轨,但是与其它的先进矿区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1、信息化建设机制还不够完善,需进一步健全。

2、信息化建设技术人才缺乏,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负责人的专业培训。

3、在资金投入力度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4、矿区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信息化建设氛围有待改善。

四、今后一个时期的努力方向

(一)近期发展目标

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机制,重点加强企业骨干力量信息化专业技术的培训。加强矿山辅助软件矿山CAD、南方CASS、Autodesk 3DMax等技术的应用。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装备自动化和半自动化争取达到80%。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管理、技术创新的比例超过50%。

(二)当前的工作安排

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信息体系。完善全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相关科室和相关单位的应急救援机构。煤矿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是信息化建设重要体现,我们要加强生产监督管理,加大技术改造。在安全生产中求发展。

二是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促进信息化建设发展,推进两化深度融合。需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系统。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信息系统框架,形成企业信息化技术保障体系框架。加强机电设备控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同时加强生产设备的动态管理。

三是加强信息化改造。我矿积极准备,筹措资金。争取先在部分关键生产环节实现综合自动化系统,从而逐步提升矿井自动化水平,进一步实现“减人增效”的目标。

四是加大信息化集成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建设以成本控制、安全生产管理与监控为主要目标的集成管理信息系统。基于我矿现有的计算机网络环境,采用比较先进和流行的网络技术,形成一套与先进行业相接轨的管理集成系统。

五是努力推进,力争早日完成信息化建设。按照上级监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积极准备,在人力、物力、资金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为早日实现矿井综合自动化而努力。

五、两化融合工作建议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煤炭约占70%。煤炭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业,煤炭工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决定着我国能源供应的保障程度和安全程度,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其信息化建设直接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并且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领域,煤炭工业信息化不仅仅是煤炭勘探、生产、加工、转化以及经营管理的信息化,而且安全生产的信息化是煤炭工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我国煤炭工业总体技术水平落后,安全生产被动,产业集中度过低,产业结构单一,煤炭产品加工利用水平低,用人多、效率低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制约了煤炭工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制约了煤炭工业的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为此,煤炭工业信息化建设不仅十分重要和艰巨,而且已经十分迫切。在今后我们也将不断的积累各方面的经验,积极与先进企业学习两化的深度融合。争取努力提高矿井信息化建设水平,为我矿实现两化深度融合而风雨兼程。

煤矿信息化建设总结报告(DOC)(版)

煤矿信息化建设综述

信息化总结报告

(贵龙)法定代表人证明书

陈建国先进事迹(龙贵)

龙启贵心得体会

(贵龙)法定代表人证明书

陈建国先进事迹(龙贵)

赫章煤矿信息化建设情况分析

兴贵煤矿工作总结

龙贵煤矿信息化建设总结报告
《龙贵煤矿信息化建设总结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