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社区矫正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全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20:35: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社区矫正知识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分)

1.、《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联合制定的。

A、政法委 B、宣传部 C、办公厅 D、司法部 2.《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于2012年( )正式实施。 A、3月1日 B、4月1日 C、5月1日 D、6月1日

3.《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 )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司法行政机关 D、人民法院

4.《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 )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

A、司法行政机关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人民检察院

5.《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 )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6.《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 )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7.《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县级( )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

A、司法行政机关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公安机关

8.《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由( )承担。 A、基层法庭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派出所 D、司法所

9.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 )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A、三 B、五 C、十 D、十五

10.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 )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 )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A、1个月,3个月 B、2 个月,4 个月 C、3个月,6个月 D、6个月,12 个月

11.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应当经县级( )批准,并告知人民检察院。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12.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 )。 A、村、社 B、镇、乡 C、市、县(旗) D、省

13.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 )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

( )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

A、一 B、三 C、五 D、七

14.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 )。 A、十天 B、二十天 C、一个月 D、二个月 15.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 )。 A、村、社 B、镇、乡 C、市、县(区)、旗 D、省

16.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 )小时。

A、四 B、八 C、十六 D、三十二

17.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 )小时。

A、二 B、四 C、八 D、十六

18.社区矫正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提请同级

( )依法给予处罚。

A、公安机关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监狱 19.社区矫正人员符合法定减刑条件的,由居住地县级( ) 提出减刑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地(市)级( )审核同意后提请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A、人民法院、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司法行政机关

20.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居住地县级( )应当及时将罪犯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公安机关予以协助。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司法行政机关 D、监狱

21.社区矫正期满前,社区矫正人员应当作出个人总结,( )应当根据其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考核结果、社区意见等情况作出书面鉴定,并对其安置帮教提出建议。

A、基层法庭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派出所 D、司法所

22.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宣告由( )工作人员主持,按照规定程序公开进行。

A、司法所B、人民检察院C、公安派出所D、基层法庭

23.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 )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A、基层法庭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派出所 D、社区矫正机构

24.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通知居住地县级(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25.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为社区矫正人员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 )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A、三 B、五 C、七 D、十

26.禁止令的期限,既可以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相同,也可以短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但判处管制的,禁止令

的期限不得少于( )个月,宣告缓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 )个月。 A、

一、二 B、

二、三 C、

三、二 D、

二、一

27.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或者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尚不属情节严重的,由负责执行禁止令的社区矫正机构所在地的(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处罚。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28.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原作出缓刑裁判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当地社区矫正机构提出的撤销缓刑建议书之日起( )内依法作出裁定。人民法院撤销缓刑的裁定一经作出,立即生效。

A、七天 B、15日 C、20日 D、一个月

29.下列哪项规定不符合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应当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

A、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实行相同的社区矫正;

B、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需要等特殊情况,采取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监督管理措施;

C、采用易为未成年人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法制、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 D、协调有关部门为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就学、就业等提供帮助;

30.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司法行政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提出收监执行的建议书的情形。( )

A、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旗),经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的;

B、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C、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一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D、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警告拒不改正的;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31.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

A、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

B、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

C、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D、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或者未经批准进行就医以外的社会活动且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E、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轻微的;

32.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

A、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B、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C、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D、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E、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33.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 )的情况。

A、遵纪守法 B、接受监督管理 C、工资收入D、参加教育学习E、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 34.发生(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 A、居所变化 B、工作变动 C、家庭重大变故

D、生病 E、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

35.( )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监狱 E、司法行政机关

36.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列入司法行政机关监管的社区矫正人员有:( )。 A、被判处管制 B、宣告缓刑 C、裁定假释 D、暂予监外执行 E、被剥夺政治权利

37.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以下一项或者几项活动:

A、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

在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禁止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B、实施证券犯罪、贷款犯罪、票据犯罪、信用卡犯罪等金融犯罪的,禁止从事证券交易、申领贷款、使用票据或者申领、使用信用卡等金融活动;

C、利用从事特定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犯罪的,禁止从事相关生产经营活动;

D、附带民事赔偿义务未履行完毕,违法所得未追缴、退赔到位,或者罚金尚未足额缴纳的,禁止从事高消费活动;

E、其他确有必要禁止从事的活动。

38.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进入以下一类或者几类区域、场所:(

A、禁止进入夜总会、酒吧、迪厅、网吧等娱乐场所; B、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禁止进入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场所;

C、禁止进入中小学校区、幼儿园园区及周边地区,确因本人就学、居住等原因,经执行机关批准的除外;

D、禁止进入超市购买商品;

E、其他确有必要禁止进入的区域、场所。

39.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接触以下一类或者几类人员:(

A、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B、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证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C、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控告人、批评人、举报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D、禁止接触同案犯;

E、禁止接触其他可能遭受其侵害、滋扰的人或者可能诱发其再次危害社会的人。 40.违反禁止令,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 A、三次以上违反禁止令的;

B、因违反禁止令被治安管理处罚后,再次违反禁止令的; C、违反禁止令,发生较为严重危害后果的;

D、有1-2次没有参加司法所组织的社区服务;E、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41.监狱管理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由罪犯居住地 看守所将罪犯收监执行。( )

42.社区矫正人员的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社区矫正人员在就学、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

43.社区矫正终止是指社区矫正人员死亡、被决定收监执行或者被判处监禁刑罚的。( ) 44.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协助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社区矫正。( )

45.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由交付执行的监狱、看守所将其押送至居住地,与县级公安机关办理交接手续。( )

46.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通知其居住地县级公安机关派员到庭办理交接手续。( )

47.禁止令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

48.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况,认为从促进犯罪分子教育矫正、有效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出发,确有必要禁止其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人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八条

第二款、第七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同时宣告禁止令。( ) 49.禁止令的执行期限,从管制、缓刑执行之日起计算。( )

50.对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司法所应当定期与其治疗医院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其身体状况及疾病治疗、复查结果等情况,并根据需要向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有关监狱、看守所反馈情况。( )

三、简答题(毎题4分,共40分)

1、什么是社区矫正?

2、社区矫正的任务是什么?

3、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4、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5、乡镇、街道司法所具体负责实施社区矫正,履行哪些职责?

6、社区矫正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7、我国的社区矫正的性质是什么

8、我国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政策依据是什么?

9、我国社区矫正适用的范围和对象是什么?

10、社区矫正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社区矫正考试试题

社区矫正知识考试试题

社区矫正考试试题(推荐)

社区矫正试题

社区矫正知识考试试题2

社区矫正期末考试试题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幼儿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社区矫正工作试题(精)

社区矫正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全文)
《社区矫正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全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