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伯兮》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21:25: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卫风·伯兮》教案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认识诗经的特色与影响,掌握诗经在艺术形式上的规律 2、赏析诗经的代表作品《伯兮》;并通过《伯兮》深刻认识诗经的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4、使学生在学习中体悟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从中受到美的感染和启迪 【教学重点】

1、诗歌《伯兮》的赏析、总结与评价

2、如何通过《伯兮》看诗经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方法】 多媒体幻灯片、问答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很早以前就接触过《诗经》,那么同学们对于《诗经》了解多少呢? 学生回答:

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二、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三、可以唱。。 同学们回答的都挺好,那么今天我们系统的学习一下《诗经》。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诗经》的基础知识。放幻灯片。

二、关于诗经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从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约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305篇作品。《诗经》原称《诗》或《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故称《诗经》。

2、《诗经》从内容上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1)“风”又称“国风”,是地方乐曲,有十五国风,共160篇,其中大多上民歌。

(2)“雅”分“大雅”和“小雅”,是产生于王都附近的诗,大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共105篇。 (3)“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祭祀时的乐歌,计40篇。

《诗经》中十五国风的大部和小雅中一部分作品,都是普通劳动人民所作,比较真实,多方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是《诗经》中的精华所在。

3、在表现形式上,《诗经》以四言为主,常用重章叠句,起着充分抒情达意的作用,有一种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赋、比、兴是《诗经》的基本艺术表现手法,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影响。

(1)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朱熹语),即描写景物时用白描,叙事时直接陈述,抒情时直抒胸臆。

(2) 比,“以他物比此物也”(朱熹),即比喻和比拟。

(3)兴,也叫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由歌咏眼前景物从而联想咏及其他物。一般用于诗歌开头,也可用于中间部分。

4、《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抒情的传统,风雅的文学标准,比兴成为典范的表现手法,文学革新的旗帜

5、说诗诸家:三家诗 四家诗: 齐 辕固; 鲁 申培 燕 韩婴

鲁 毛亨 赵 毛苌

二、赏析

1、相关背景 (1)、《伯兮》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首民歌。

(2)、卫本是西周时代武王之康叔的封地,原先建都于河南朝歌一带(今河南淇县),紧傍淇水。

(中学《氓》“弃妇诗”)

(3)、又名萱草,俗名黄花菜、金针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人以为可使人忘忧。 嵇康《养生论》:“合叹蠲忿,萱草忘忧,禺智所共知也。”

2、具体分析 第一节 追想丈夫 (1)、提示学生生动地描绘出女子想象丈夫时的幸福与骄傲,以及丈夫高大威猛的形象。 (2)、引导学生使用恰当、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 第二节 女子现状 (1)、女子目前的行为状态 (2)、首如飞蓬的典型形象。 为何如此窘迫难堪? (3)、根源——女为悦己者容,悦己者不在,谁适为容? 第三节 思夫之切 (1)、此节运用了比的手法。 (2)、短句连用的效果与好处。(“其雨其雨,杲杲出日”短句连用恰当描绘出女子心底的渴望,然而虔诚祈祷愿望并不能实现,因此只有对丈夫无时无刻的思念——乃至“甘心首疾”。) (3)、为何女子愿意“甘心首疾”(因为 思念也是一种幸福) 第四节 思夫之痛

本小节采用了赋的手法。极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痛,乃至祈望有忘忧草的存在,且希望能把它就种在自己的屋前。可世上本没有忘忧草,任什么也解不了女子的相思病痛——结果相思成疾。

3、主旨 1、《毛诗序》:《伯兮》,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郑玄《毛诗传笺》:“卫宣公之时,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伯也。为王前驱久,故家人思之。”)

2、申培《诗说》:鄘人有从武庚而伐卫者,室家忧而作。 3、女子思念行役丈夫的爱情诗(或闺怨诗) 三、艺术特色

1.层层递进,表现怨思之深。

“ 始则首如飞蓬,发已乱矣,然犹未至于病也。继则甘心首疾,头已痛矣,而心尚无恙也。至于使我心痗,则心更病矣。其忧思之苦何如哉!”方玉润《诗经原始》

2.赋比兼用,曲尽其妙。

“《伯兮》„„一章二章赋也,三章比而后赋也。四章赋也。”申培《诗说》 3.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塑造了一位真实生动感人的思夫女子形象(首如飞蓬、甘心首疾、焉得谖草);深刻反映了诗歌的另一个主题兵役给百姓造成的深重的苦难,体现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4、充分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

(1) 四章连唱,三四章重唱(真切表现思夫之切、思夫之痛,令人感动。); (2) 用韵和谐,声调优美(朗朗上口);

(3) 赋比手法的运用(使女子形象更加生动感人 )。

四、课后思考

《伯兮》一文是怎样体现诗经的艺术特色。

《伯兮》教案

《诗经·伯兮》 大学语文 教案

《诗经》第六《伯兮》

秦伯益游记《美兮九州景》自序

成人之美兮读后感

研修之路漫漫兮

时光来去不复兮

崛兮.不朽中国

育儿心得(曦兮)

育儿心得(曦兮)

《伯兮》教案
《《伯兮》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卫风伯兮教案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