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医疗信息化专业名词

发布时间:2020-03-01 21:59: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什么是“数字化医院”

数字化医院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病人的诊疗信息、卫生经济信息与医院管理信息等进行最有效的收集、储存、传输与整合,并纳入整个社会医疗保健数据库的医院,使医院的服务对象由“有病求医”的患者扩展到整个社会。患者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只要通过网络接入,就可轻松查询个人健康档案、向医生进行健康咨询等;需要到医院就医时,可以在家中挂号或预约医生。

2.什么是“HIS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在国际学术界已公认为新兴的医学信息学(MedicalInformatics)的重要分支。美国该领域的著名教授Morris.Collen于1988年曾著文为医院信息系统下了如下定义: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3.什么是“LIS系统”

LIS全称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是专为医院检验科设计的一套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能将实验仪器与计算机组成网络,使病人样品登录、实验数据存取、报告审核、打印分发,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等繁杂的操作过程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和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减少漏洞,提高检验质量

4.什么是 “PACS系统”

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全称为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旨在全面解决医学图像的获取、显示、存贮、传送和管理的综合系统。 PACS在医院影像科室中迅速普及开来。如同计算机与互联网日益深入地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PACS也在改变着影像科室的运作方式,一种高效率、无胶片化影像系统正在悄然兴起。在这些变化中,PACS的主要作用有:联接不同的影像设备(CT、MR、XRAY、超声、核医学等);存储与管理图像;图像的调用与后处理。不同的PACS在组织与结构上可以有很大的差别,但都必须能完成这三种类型的功能。 对于PACS的实施,各个部门根据各自所处地区和经济状况的不同而可能有各自的实施方式和实施范围。不管是大型、中型或小型PACS,其建立不外乎由医学图像获取、大容量数据存储及数据库管理、图像显示和处理以及用于传输影像的网络等多个部分组成,保证PACS成为全开放式系统的重要的网络标准和协议DICOM3.0。

5.什么是“电子病历(EMR)”

电子病历(EMR,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也叫计算机化的病案系统或称基于计算机的病人记录(CPR,Computer-Based Patient Record)。它是用电子设备(计算机、健康卡等)保存、管理、传输和重现的数字化的病人的医疗记录,取代手写纸张病历。它的内容包括纸张病历的所有信息。美国国立医学研究所将定义为:EMR是基于一个特定系统的电子化病人记录, 该系统提供用户访问完整准确的数据、警示、提示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能力。

6.医院通常有哪些应用系统?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临床停息系统(CIS)、医学影像传输(PACS)、存储与管理系统(ROS)、检验网络信息系统(LIS)和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HOA)等系统高度集成;主要功能:①门诊医生工作站(包括磁卡发行系统、门诊挂号系统、门诊收费系统、门诊配药发药系统);②病房医生工作站(包括出入院管理系统、医嘱管理系统、病房管理、手术管理系统、麻醉工作站、重症监护网络信息系统、中心药房系统、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系统);③医技管理系统(包括检验网络信息系统、血库管理系统);④网络安全(包括防火墙安全系统、网络防雷系统、双UPS智能转换电源系统、门禁系统、电视监控系统);⑤外延的相关管理及社会服务系统;还有一般医院信息化不具有的康体保健系统、检验标本条形码管理系统、重症监护信息系统、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系统、网络安全预警系统、全数字化影像存储和通信系统、全病案扫描储存检索系统、网上图书馆系统等等

7.医院还有什么业务系统

有可能包含无线查房、婴儿防盗、视频探视、手术示教、健康跟踪、诊前查询、网上预约等增值业务系统

8.什么是双向转诊

“双向转诊”,简而言之就是“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积极发挥大中型医院在人才、技术及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充分利用各社区医院的服务功能和网点资源,促使基本医疗逐步下沉社区,社区群众危重病、疑难病的救治到大中型医院。

9.什么是新医改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意见》全文13000余字,共分六个部分,包括: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三、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五、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

六、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0.什么是新医改之“四梁八柱”

“四梁”指的是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八柱”指的是医疗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监管机制、科技和人才保障、信息系统、法律制度

“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作为新医改“四梁八柱”中的一根柱子,突出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11.新医改中关于信息化建设内容

1、健康档案

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要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必不可少。居民健康档案将是农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的基础信息来源。

2、电子病历

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电子病历将从局部信息采集、处理和共享,逐步发展到建立跨越机构边界、地域边界、时间和年代的数据共享中心。随着电子病历的合法性,电子病历将成为确定相关医疗责任的重要记录,因此其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等都将对信息化技术提出挑战也带来商机。

3、远程医疗

面对农村及边远地区的医疗需求,互联网技术将发展重要作为。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在线检查等将使更多居民享受快捷便利的医疗服务,也将为视频通讯、会诊软件、可视电话等产品及方案提供商带来巨大商机。

4、区域平台

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医院间的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医疗服务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协同效应。最新消息,北京计划计划试点区域医疗中心服务模式,鼓励居民首诊在社区,需要时由社区医生为居民预约转诊到大医院。而实现各医疗结构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将是当务之急。

12.什么是“居民健康档案”

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信息多渠道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的信息资源。

13.居民健康档案背景

2009年4月7日公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逐步均等化,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

居民健康档案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收集、记录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是社区顺利开展各项卫生保健工作,满足社区居民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需求及提供经济、有效、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要保证。通过建立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档案,能够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构成,了解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问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筛选高危人群,开展疾病管理,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奠定基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建立完善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并严格管理和有效利用,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的社区卫生服务。

14.居民健康档案基本内容

全科医疗健康档案在内容上分为3个部分,即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在全科医疗中应用十分频繁,使用价值也最高。

家庭健康档案则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和使用的形式不一。

社区健康档案在全科医疗服务中没有被给予更多的统一要求,主要用以考核医师对其所在社区的居民健康状况与社区资源状况的了解程度,考查全科医生在病人照顾中的群体观点。

15.什么是“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同医疗技术相结合,旨在提高诊断与医疗水平、降低医疗开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保健需求的一项全新的医疗服务。目前,远程医疗技术已经从最初的电视监护、电话远程诊断发展到利用高速网络进行数字、图像、语音的综合传输,并且实现了实时的语音和高清晰图像的交流,为现代医学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外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已有40多年的历史,而我国只在最近几年才得到重视和发展。

它包括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及护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等所有医学活动。从狭义上讲:是指远程医疗,包括远程影像学、远程诊断及会诊、远程护理等医疗活动。

16.什么是“远程会诊”

所谓远程会诊,就是利用电子邮件、网站、信件、电话、传真等现代化通讯工具,为患者完成病历分析、病情诊断,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的治疗方式,它是极其方便、诊断极其可靠的新型就诊方式,它与邮购的紧密配合,有力的带动了传统治疗方式的改革和进步,为医疗走向区域扩大化、服务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条件,也为规范医疗市场、评价医疗质量标准、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交流医疗服务经验提供了新的准则和工具。

17.区域医疗一体化平台解决方案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信息化综合业务系统;区域医疗综合业务系统实现一个平台多个业务系统:新农合医疗报销监管系统,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系统,区域医院管理系统,区域居民健康档案系统,合理用药、处方点评系统,区域监督管理平台,“一卡通”系统,便民服务系统等,各系统之间实现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现象。

18.居民健康档案系统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特指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的计算机信息化软件,系统为居民从出生到死亡一个完整生命周期内提供所有健康档案,以及这个生命周期内相关的父系、母系的遗传健康史,它以健康卡作为居民身份的电子档案,收集、组织、管理居民在医疗、保健等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信息,在将来医疗保健过程中提供完整的医疗诊断依据。

1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系统

是整个新农合一体化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总体规划,分系统、分步实施、总体集成的战略,我们在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中心数据库的基础上,同时集中存储健康档案数据,为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通过整合其他卫生信息系统的数据,逐步形成具有海量数据资源、可供查询、统计和数据分析的分布式卫生信息数据仓库。

新农合业务系统提供与医院HIS系统的数据交互接口,已经使用HIS系统的医院,在计算补偿金额的时候,可以通过接口导入病人就诊的明细数据,包括**费用、诊疗费用、住院费用等,如果没有HIS系统,则必须手工逐一录入这些明细数据。同时全程监督管理。

新农合业务系统与HIS系统的结合使用,可以实现患者就医“直补”,即患者就诊结束后,在结算就医费用时,直接计算并且扣除新农合补偿费用,患者只需要支付差额部分即可,相关的凭证由医院提交给合管办工作人员。

落实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合理用药、规范用药、减轻农民负担,加强门诊统筹及农合政策宣传、增加参合积极性。

20.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系统

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体制,由卫生院通过院办院管的方式、实行“五统一两独立”的一体化管理:对村室的设置、人员、业务、药械、财务进行统一管理、法律责任独立、财务核算独立!

21.区域医院管理系统

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主要包括门诊收费、院长查询、财务查询功能。

22.“一卡通”系统

一卡通系统最根本的需求是“信息共享、集中控制”,因此系统的设计不应是各单个功能的简单组合,从统一网络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数据传输安全、各类管理系统接口、异常处理等软件总体设计思路的技术实现考虑,使各管理系统,各读卡终端设备综合性能的智能化达到最佳系统设计。发卡、补卡、停用、查询统计功能;医院挂号、就诊,药房取药,检验项目检查,农合报销等实现一卡多用,信息共享。

医疗信息化系统

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

铁路专业名词

化学专业名词

照明专业名词

台湾地区医疗信息化印象

医疗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中国文化专业名词英文翻译

企业管理经济管理专业名词

快消专业名词

医疗信息化专业名词
《医疗信息化专业名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