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19:08: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

——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在《共产党宣言》正文的

一、二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地阐述了共产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大趋势,是不变的真理。这一结论的提出, 并不是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出自良好的意愿, 而是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客观存在的矛盾得出来的。然而,在苏联解体、东欧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剧变、国际资本主义居于某种优势、改革开放的中国受到各种议论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必然性呢?关于这个问题,邓小平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本文即将透过资本主义历史和现实不可解决的根本矛盾分析社会主义取而代之的必然性。

首先,我们聚焦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客观存在的矛盾。关于资本主义,马恩在他们的论述中客观地肯定了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他们说:“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是资本主义不可磨灭的功绩,也是它能最终取代封建主义的原因。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分工的加深和经济联系的密切化, 生产力越来越具有了社会的性质, 各个企业相互密切依赖, 整个国民经济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而生产资料却归资本家私人占有, 这种占有方式同生产力的社会性质产生了矛盾。生产社会性与私人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这种条件下,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由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变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恩格斯科学地阐明了这一点, 他指出,“由于大工业的发展, 第一, 产生了空前大规模的资本和生产力, 并且具备了能在短时期内无限提高这些生产力的手段; 第二, 生产力集中在少数资产者手里, 而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变成无产者, 资产者的财富越增加, 无产者的境遇就越悲惨和难以忍受; 第三, 这种强大的、容易增长的生产力, 已经发展到私有制和资产者远远不能驾驭的程度, 以致经常引起社会制度极其剧烈的震荡。”

而与之相对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一资本主义社会不可改变的根本矛盾却能被社会主义社会解决。马恩在《宣言》中将共产党人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所以, 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他们“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 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 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对于生产资料归所有劳动者所有的重要性,大概没有谁会比受过资本家压迫剥削的无产主义者有更深刻的体会:“在所有反对现存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中,共产党人都特别强调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社会革命的基本问题”。无产阶级清醒地认识到:在整个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中, 生产资料所有制处于决定性的地位, 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 也决定了产品的分配关系。只要生产资料属于资本家所有, 工人就逃脱不了被雇用、被剥削的境地, 即使允许工人参加管理, 允许工人有一点监督权, 也改变不了这种局面, 因为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资本家手里, 只是在符合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 给工人一点经济权利。要根本改变工人阶级的命运, 必须改变所有制, 即把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由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共同掌握生产资料。不消灭私有制,不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工人阶级就不

能得到解放,就不能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 也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在这种摆脱剥削、压迫的强大动力指引下,无产阶级,也只有无产阶级,能够完成生产资料社会化的重任。这是结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科学根据,也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理论依据。

这样就从理论上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然而,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不论是现实世界中的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还需要联系他们各自的发展现状来具体分析才能使这种必然性显示出现实意义。资本主义自诞生以来, 先后经历了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国家垄断阶段, 目前处于国际垄断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诸方面均发生了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突出表现为中心与外围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具体地讲,这些矛盾包括在信息革命背景下生产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矛盾的加剧,贫富矛盾加剧、资本主义中心国家与第三世界矛盾加剧,消费市场需求与生产规模的不匹配,资本积累无限扩张趋势与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等等。归根结底,这些矛盾都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虽然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仍在世界范围内有主要影响力,但这些矛盾的逐步尖锐化,将引发全球性的震荡和危机。而要真正解决这些矛盾,唯一的办法是变革资本主义本身——要么通过革命的手段激进地有无产阶级夺取生产资料,要么资本主义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转变为社会主义。

而与此同时,资本主义新变化对现实社会主义形成了严峻挑战, 同时也促使人们进行社会主义理论创新, 转换发展模式和战略。要成功地进行这种创新,必须屏除“凡是资本主义搞过的,我们就要反对,就要扫除”这种思维定式。过去认为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一直尖锐地互相对立和对抗着”是僵化的、教条主义观点。现实世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各有存在的理由和优势,“显示了多极化趋势”。社会主义国家正在吸收资本主义的长处, 而资本主义国家也吸收了社会主义的优点“两种不同的主义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国家,, 有由过去完全对抗逐步转向互相兼容、互相合作的趋势。”社会发展的结果不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大融合, 成为一个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混合经济”。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两种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都是比较极端的,不理性的,但我也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有过困惑。《宣言》中明确表示过“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可是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状况来看,这种关系的决裂似乎并不彻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资国家间的合作关系日益密切;我国多种所有制结构下,一些私营和合资企业的发展充满活力,而国有企业虽然仍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却拖着沉重的担子举步维艰;私有财产被合法承认,个性的发展也越来也明显„„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界限看来并不那么严格了。

但是通过比较《宣言》所阐释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发展规律可以看出,消灭私有制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随着条件的成熟逐步实现。恩格斯认为“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 才能废除私有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鲜明的例证。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从封建社会过渡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再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并没有经历西方国家资本主义阶段的发展过程,没有资本主义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我们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 目前正处在、而且在相当长时间里仍将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水

平比较低下, 发展又很不平衡。由农业文明走到工业文明,是迄今历史材料反复证明“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所以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同时需要补足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生产力的课程。邓小平形象地说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事实上不够格”,“就是不发达的阶段”。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摆脱不发达,实现发达。而从不发达到发达的进程中,根本上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旗帜下,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实现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建设工业文明的任务。但这并不是说要放弃社会主义的坚定立场吸收先进的资本主义因素,而是要以资制资,研究资本主义,想办法优于资本主义。“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我们建立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鼓励、支持和引导的政策,是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但是, 第一, 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 绝不是因为私有制是“符合人性”的先进的生产关系, 而是由生产力落后这种状况所决定的; 第二,将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是要彻底消灭私有制的, 这一目标无需隐瞒。利用私有制, 发展经济, 为最终消灭私有制创造条件, 这是历史的辩证法。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是有某些共同之处的, 从具体的运行机制来说,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许多共同之点, 因而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 但从社会基本制度来说,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则是根本对立的, 两者是一种取代关系。绝不能用前一领域的某些共同之处来抹煞后一领域的根本区别。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资源配置越来越突破国界的限制, 各种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和配置, 从而各国经济密切联系在一起, 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然而我们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参与经济全球化, 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往来的,经济往来的密切化以及遵守共同的规则, 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各自的根本性质, 也不可能使两种社会制度溶合成为某个“大混合经济”。

总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所有的变化最终必然导致这样目标的实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经济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系列的变化,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就是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这样的社会必然是: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已达到的人类文明在新制度下得到更好的发挥;使人类文明进程中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约束而产生的弊端减少到尽可能低的程度。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论文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马克思论文《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党课论文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马基论文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_读后感_大学原创论文

《共产党宣言》论文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论文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