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小学气候变化教育项目进展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1 19:51: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小学气候变化教育项目进展报告(2011.03-07)

20110723

一、项目实验区和试点学校

目前已经与云南迪庆民族中等职业学校、西南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西藏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等五家机构进行了沟通。除了华南师范大学因为部分教师适逢高考考试命题需要处于入围封闭状态以及期末研究生答辩等事项,暂时无法联络试验学校之外,其他区域均已建立联系并联络和安排了项目试点学校。

目前的五个项目试验区域和十所试点学校名录如下。

西藏

西藏大学(理学院)可持续发展中心 拉萨市实验小学 拉萨市第八中学 云南 迪庆民专 独克宗小学 迪庆民族中学 重庆 西南大学 西师附中

重庆海棠溪小学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华坪小学

普沱区青少年中心

曹杨小学

甘泉外国语中学

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中学

二、项目首期教师研讨会顺利召开

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筹备,本项目首期教师研讨会于2011年5月29日至6月3日在云南迪庆州召开。来自云南、西藏、重庆、上海四个地区的四所高校和六所中小学校的老师约4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一)各个试点学校的活动设想与面临问题

(1)上海市闵行区华坪小学

学校每两年举办一次科技节。以学生为主的水社团每周一下午开设“拓展课”,并开展课外调查。

学校从2004年起开设“能源课”,安排在四年级第二学期。四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水资源课”。 多年来,学校一直在创建绿色生态校园。目前已经建成水景园、雨水收集系统、科技走廊、庭院节能灯等设施。学校多方筹措经费,积极争取区教委、区科委、闵行工业区等的资助。他们的经验是首先要将工作做好,这样各种各样的资源就会源源不断地涌来。

(2)上海普陀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1、组织机构和教学人员设置:拟安排探究课教师、自然课教师和班主任等参与和指导项目活动。建立指导小组,组织老师编写教案,开展全员宣传和交流。加强校际联系,申报环保课题(如区科委的软科学课题、区教师进修学校、科技创新大赛等)。

2、开设“气候变化教育课程”,通过探究课和红领巾广播等开展活动。

3、实践活动:如兴趣小组(四或五年级,18学时),或者安排操作、实验、参观等活动。每年两次的科技和绿色教育等。

4、项目保障:学校,学会,校内教师培训,区域交流。

(3)重庆小学组

1、在小学一到三年级开展《地球宪章》有关主题的教学,编写故事,开发校本教材。

2、开展小课题研究,如沼气演示教具等。撰写水电调查报告,依托少先队活动,对比项目开展前后的家庭或学校水电使用情况。

3、开展社区活动,如联欢会,看望孤寡老人,参观企业和科技馆,宣传栏等。

4、结合课堂教学,渗透到课外兴趣小组。依靠科研部组织师资,开展学科间渗透。

(4)重庆中学组

1、通过动漫社等学生社团开展组织动员工作。

2、组织参观活动,创建宣传栏。

3、申报课题,制作节能器材。

4、在学校和社区进行推广,如汇报演出等。

5、建立领导和支撑系统,编写校本教材,形成一个机制。建立项目团队是一个关键,鼓励老师用心来做,而不是凑热闹。

(二)共识和需求

关于项目活动,与会老师达成的共识和要求是:

通过开设兴趣课,培训大学生志愿者,到中小学开展教学。

建立大学、教研室、中小学三位一体的项目研讨和推进机制。以教研室为中介,加强大学和中小学的联系。当前的做法是,有的大学鼓励搞教学法的老师到中小学代课三年,有的中小学老师报考硕博连读,毕业后留在大学当老师。

联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中心,给参与项目的老师颁发证书,一方面让老师们有成就感和认同感,另一方面老师可以以此向教育局申请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分(在职教师每年的继续教育学分要求是24学分)。

(三)关于本次研讨会的反馈建议(教师代表抽样)

(1)研讨会的哪两个内容最有用?

教师1:如何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知识在课堂活动中整合起来,为CEE提供一个跨学科的和谐的路径。如何利用低成本的、合适的技术建设绿色城市,让居者有其屋,改善公共交通,采用可再生资源和其他碳中立技术。

教师2:对《地球宪章》的认识和理解。活动与气候变化教育的关联性思考。

教师3:戈尔的演讲实在很震憾;全球责任的培养,市场各方面对国家、地球的影响。

教师4:影片《一个不愿面对的事实》;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儿童介绍《地球宪章》。

教师5:学生关于温室效应的迷思和全球变暖的概念迷思;碳足迹与低碳学校,中国绿色学校案例。

教师6:碳足迹与低碳学校,中国绿色学校案例;气候变化的国际政治背景;影片《一个不愿面对的事实》。

教师7:各学校介绍自己学校做得比较好的项目,从中学习如何改变学校现状,学习以往不接触的很多内容。

教师8:气候变化与伦理,影片《一个不愿面对的事实》。 教师9:气候变化的减缓与适应,学校与大学的伙伴关系。

(2)帮助最小的内容或环节是哪一个?

教师1:如何通过开发综合性的风险及其防御信息、基础设施、机构能力、综合性系统等,来提升社区的防御能力。

教师2:气候变化与迪庆的旅游发展。有点跑题了,重点应该是气候变化与旅游发展的关联,而非旅游业介绍。

教师3:无。

教师4:很多环节(专题)没有参与,无法比较。

教师5:气候酷派和C4C;气候变化科学,培育气候素养。

教师6:中国国家气候变化政策。

教师7:没发现,也许是相互交流的机会吧。

教师8:很多内容没有参与,无法表达。

教师9:无。

(3)研讨会的长处或强项在哪里?

教师1:介绍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的理论知识。讨论交流互动相结合,增强了学习气氛,提升了学习效率。

教师2:了解、认识国际领先的认识与行动,拓展了个人视野;增强了个人及团体的气候变化意识;促进了全国各地的相关教育人员的交流和合作。

教师3:扩大认知范围,增强人的责任感;改变了培训的方式,讨论-交流成为主流;人员间的合作,氛围融洽,平等,易接受。

教师4:开放式的讨论。

教师5:可以全方位了解气候变化、地球宪章、低碳、ESD和CCE的社区发展等一系列知识,学习其他地方的经验。

教师6:学习到了其他学校一些先进的经验。

教师7:在讲课过程中,穿插各种活动,加深印象。

教师8:活动、思考,大家都调动积极性,把各自的思路、想法、经验相互分享。 教师9:与各个不同地方的老师相互交流,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贯穿的各种游戏和活动,直观的学到各种不同学科的知识。

(4)研讨会的短处或弱项在哪里?

教师1:理论方面介绍较多,实际考察相对应的东西太少,接受有点困难。

教师2:学习与体验的结合性不够,培训课程偏于理论化;结果、目标不明确,时间规划不明确。

教师3:选择的培训地点,应提前安排学习与参观。参观主要是在这课题中做出成绩的单位,经验交流与实践成果的汇报和展示。

教师4:启发性的内容较多,实用性、针对性强的指导较少。

教师5:课程紧。

教师6:课程过紧。

教师7:太多的课程,没有交流的机会,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有娱乐项目。

教师8:参与太少,没有太多的思考。

教师9:课程太多、太长,交流的时间太短。

三、目前的活动安排

针对气候变化教育项目的以下活动要素:

1、学校气候变化教育行动

2、区域教师研讨

3、明年的全国经验交流

4、开发《气候变化教育教师指导手册》和《中小学气候变化教育纲要或指南》

5、汇总活动材料,建设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编写宣传通讯 各个实验区域和项目试点学校正在着手以下工作:

1、制定学校行动计划

2、商讨项目经费的使用和划拨程序

3、商讨气候变化教育教师指导手册和指南的编写方案

附:

云南迪庆研讨会日程安排(中英文) 附

1、云南迪庆研讨会日程安排(John Huckle先生设计)

项目进展报告格式

项目进展情况报告

项目进展报告(交通银行

项目进展

电商项目进展报告

碳中和项目进展报告

项目进展情况综合报告

矿山类项目进展报告

项目进展情况综合报告

矿山类项目进展报告

中小学气候变化教育项目进展报告
《中小学气候变化教育项目进展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