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化学学科教学效率效果提升策略 贺红梅

发布时间:2020-03-03 04:23: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化学学科教学效率效果提升策略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

贺红梅

摘要: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从优化教学环节、分层教学、有效互动、合作探究和创造性学习、情感交流和心理卫疏通等方面探讨化学学科教学效率效果提升策略。

关键词:优化环节、分层教学

有效互动、合作探究、情感交流

提升教学的效率效果,说到底,是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和进步。本文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和案例,五个方面探讨化学学科教学效率效果提升策略。

策略一:优化教学环节策略

上课环节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

比如我在苏教版《电解原理》一节,首先在教学理念上,我力求实现:“课程的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具体地,以实验为载体进行探究性学习,渗透“互动 • 体验 • 感悟 • 创新”的理念

其次,课的设计上充分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如:组织学生讨论并填表,电解池和原电池的区别。同时特别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利用新知识加深巩固旧知识。

第三、学法指导上,指导学生通过“复习搭台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对比归纳—阅读课文”等几个步骤来学习。做实验时,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两电极上的现象,并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通过适量练习,弄清电解原理。

第四、教学程序上, 首先,通过电解水分析可以分散难点,通过实验使学生明确氯化铜溶液通电时发生了化学变化,电流的作用是这种化学变化的直接原因和动力。其次,比较原电池和电解池,使学生弄清二者电极名称、电流方向、电极反应和能量变化四个方面的区别。又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原电池和电解池装置的区别方法。最后,提出研究性学习课题:现在一般家庭用的消毒液是利用氯气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制得,请大家用学过电解理论设计一种既环保又可重复利用简易装置呢?这使这节课有了拓展空间和生长点。

策略二:分层教学,扶优辅弱

分层递进教学策略旨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其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

例如我在苏教版必修一《物质的量》一课中,考虑到高一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老师将一个知识点多次讲练以强化其理解与记忆,学生对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较慢。加之这一节的概念比较抽象,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学中,我采取了(1)采取目标分层教学法(2)问题推进法。通过知识铺垫、问题深入、分层练习,使学生对抽象的摩尔概念具体化;通过适当的分层练习强调指出学习摩尔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本节知识。 教学过程如下:

[知识铺垫]:帮助学生回忆微粒间的转换关系,为从\"个和摩尔\"的转化做好铺垫 。 (1)1个H2O中含___个H,___个O,___个原子。

(2)105个H2SO4中含___个H,___个S,___个O,___个原子。 (3)1个C中含___个质子,___个电子。

[引入]曹丛称象的故事妇孺皆知,谁能简单说出他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导思想是什么? [生]化整为零,变大为小。

[问题]在没有精密天平的情况下,如何称1粒米的质量?(假设每粒质量一样) [讨论得出]可以先称100粒的质量再除100,也就说先称一定数目集合的质量。

[师]生活中,为了统计方便经常使用这样的打包计算,比如一打筷子(12根),一箱矿泉水(24听),在化学领域我们研究的微观粒子,也需要打包处理,即用 物质的量这儿一概念 。

[过渡]什么是物质的量呢,如何将微观粒子集合打包呢? [板书]

一、物质的量:表示一定数目的微粒集体。 [问题] 这个微粒集体具体是多少

[阅读计算]P7,已知一个C原子为1.993X10求0.012千克C有多少个C原子? [强调]这个值是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测定的,理论上是准确的.化学上,我们用NA来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单位是mol。

[板书]

二、阿氏常数:0.012千克C所含C原子的个数,约6.02 x 10 符号:NA [问题] 阿氏常数与物质的量是什么关系? [讲解] 一箱矿泉水和24听的关系,即6.02 x 10个微粒其物质的量从数值上讲为1.[讲解]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物理量之一,这四个字是个完整的整体。就像质量的单位千克,物质的量的单位是什么? [板书]

三、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

[讲解]我们知道每一基本物理量单位都有他的标准,摩尔的标准以0.012kg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依据得出

[强调] 微粒种类多,组成复杂,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团或特定组合)的名称。

[讲解]大家初次接触物质的量这个概念,感觉读起来是不是非常别扭。这就像我们小时侯初学用筷子,起初很别扭,但经常用,每天用,很快就得心应手了。物质的量这个概念在化学中的重要性,就像筷子对于我们中国人的吃饭一样,随着我们的进一步深入,物质的量重要

2

31

212

23

-

112

23

12

12性会体现得更充分。

[小结]学生总结并得出物质的量、阿付加德罗常数、微粒数目之间的关系式 [教学设计反思] 教材处理方面:做到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本节作以下调整:结合高一学生心理特点,在知识铺垫的基础上,讲故事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情感。把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三个概念逐步深入,内在的逻辑关系环环相扣。

在师生关系处理方面,新课程强调“以生为本”,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力求从学生熟悉的角度进行分层设计,而不仅仅从知识结构角度去讲授。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在中心概念给出前,先后运用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计算的能力的分层逐步培养。

这节课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在预习分层、授课分层、提问分层、习题分层,作业分层等方面均有要求。

除此,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校还采取了下列措施:建立尖子生档案,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对这些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用情感维度来培养、感化后进生。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及时与“后进生”结成帮教对子、家访、开家长会,及时进行反馈等,鼓励后进生迎头赶上;在家长会上设进步奖,发放喜报,鼓励取得进步的后进生。

策略三:有效互动策略

课堂教学时间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研究表明,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前 5分钟~20分钟,是教学的最佳互动时间。

“互动”应该是一种积极的、真实有效的课堂互动。要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需要把握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课前的充分准备是有效互动的前提。

教师在课前应提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第一,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标准的准确把握;第二,对学生学情的充分了解;第三,对教学环节的清晰而周密的思考;第四,对辅助教学手段和教学用具的精心选择;第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预见等等。

2.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是有效互动的保证。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手,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中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使课堂变成充满生趣的师生交流场所。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对于内容较易的课程我还经常采用教师准备问题、学生自学、学生课堂分组分问题汇报、教师归纳问题集中讲授的“四步教学环节法”。

例如苏教版必修二《乙酸》一节,课堂展示问题为 阅读课本P71-72,思考并描述下列问题。 (1)请描述醋酸的物理性质,并写出乙酸

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2)设计实验说明乙酸具有酸的通性,举

例说明;

(3)完成实验2,分析浓硫酸和饱和碳酸钠的作用; (4)什么是酯化反应?请写出乙酸与乙醇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总结乙酸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实验探究:

(1)用食醋浸泡有水垢(主要成分CaCO3) 的暖水壶,可以清除其中的水垢。这 是利用了醋酸的什么性质?通过这个事实你能比较出醋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吗?

(2)设计一个比较醋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

的实验,以验证你上面得出的结论。

大概二十五分钟汇报完后,教师有针对性的从乙酸的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重难点内容进行补充与评价。

教师事先应做好充分准备,对演示重、难点适时地加以必要说明,适当维持好上课的秩序。尽量由学生自己完成。

最后,学生消化吸收,教师巡回辅导

综上分析,在这四步教学中,少了教师“填鸭式”的讲解,多了教师重点的指引;少了学生“机械式”的学习,多了“随心所欲”的操作。软件四步教学法,真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兴趣,激发了思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整堂课的教学效率。

3.平等、对话与交流是实施有效互动的基础。

学生受到激励、鞭策、鼓励、感化和召唤,才能保持开放的心态,才能产生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也才能在对话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在互动的课堂中,学生的见解、教师的知识阅历、学生的生活经验、个体的独特感受交织在一起,从而达成课堂的教学目标。

4.兴趣是激发学生真实互动的内在动力。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我在《乙醇》这节课,我这样引导:事实上,酒已经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知道,黄酒长时间贮存,密封不好,会有酸味;为什么有的人“千杯万盏皆不醉”,而有的人则“酒不醉人,人自醉”,闻酒就脸红呢?就让我们一起从本堂课开始来慢慢解开其“醉人的笑容”吧!这节课的引入切合生活,通过师生间互动,内化成其自身可持续学习的潜力。

5.动态生成是有效互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钟启泉说: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教学的生命力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把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基于上述分析,有效互动就应该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的各要素之间产生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体现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行为。

策略四: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创新学习化学

改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合作探究实验。教师如果有意识的把好多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合作探究实验,使学生体验到探知的成功,心理有种说不出来的满感。

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呢?以下是化学学课堂教学中一个例子。

《二氧化硫性质和应用》选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专题四第一单元第一节。

在教材处理方面,做到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为此本节作以下调整:从生产、生活事例引入新课,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师生合作设计了二氧化硫与双氧水等的实验方案 ;对课本漂白实验作了改进,简单、易行、环保;结合所学的知识,增加让学生讨论二氧化硫的污染现象及防治方法。

在师生关系处理方面,力求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而不是从知识结构角度去讲授。

在情感、态度方面,努力体现STS教育,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的兴趣,养成用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生活、认识社会。为了让学生辨证看待二氧化硫,本节除了探讨二氧化硫的利弊,还讨论了几种变害为利的做法。

在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获得结论的能力;训练学生通过协作探究获取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实验设计、分析、观察、推理和评价能力。体验化学源于生产、生活,化学服务于生产、生活;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品质。 教法上,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即以问题的发现、解决、应用为主线,以实验、分析、讨论为手段,教师“导”学生“动”,以强能、创新、发展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兴趣,反思环境污染的危害,关注生命健康,引发他们心灵的震撼,从而在实际的生活中做一名保护环境的宣传者与践行者。

学法引导方面:

1、引导学生做好探究实验,学会分析、归纳。

2、SO2的氧化还原性,通过分析硫元素的化合价来理解,并配以探究试验。

3、SO2的漂白性,结合生活事例,评价其利弊。

4、引导学生评价SO2引起环境问题和变害为利的办法。 教学过程设计上:

[播放] 播放酸雨事件的图片并讲解

[设问] 是什么物质具有如此巨大的破坏力?它就是“现代空中杀手”──酸雨。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形成酸雨的元凶之一——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应用。

[探究实验1]学生分组实验(两人一组);观察火柴燃烧的颜色气味等。 [教师](1)指导学生观察

(2)引导学生小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3)指导学生如何闻有毒气体

[讲解] 二氧化硫是硫磺燃烧的产物,常温、常压下 一体积水能溶解40体积SO2。 [提问]按经验判断 SO2是什么氧化物? [板书] 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SO2 + H2O ≒ H2SO3 [投影并分析] S的化合价:-2 0 +4 +6 [结论]高价氧化性,低价还原性,中兼。

[探究1] 从化合价角度及反应物元素种类分析SO2 和H2S反应生成物。 [板书]

2、氧化性: SO2 +2H2S= 3S+2H2O [引导] SO2。与常见的氧化剂溴水、KMnO4溶液、O

2、H2O

2、等都可反应。怎样用桌上注射器和相关药品简便而环保地证明 SO2与H2O2溶液的反应?

注入0.5ml3℅H2O2液,振荡,放置片刻后滴加稀盐酸。

[汇报并板书] 3、还原性:

SO2 + H2O2=2H2SO4 SO2 +Br2 +2H2O== H2SO4 +2HBr

4、漂白性:

[提供资料]:中国质量报曾刊登一则题为“白木耳白得稀奇消费者小心上当”的报道,其原因是生产商为迎合消费者“银耳越白越好”的心理,使用过量SO2熏蒸银耳,使之由天然的淡黄色变为白色。

[提供生活实例]:SO2漂白的纸张、草帽日久发黄,尤其是见光、受热发黄越快。 [改课本实验] (装置如右图)。

[结论] SO2的漂白效果不稳定,实验室用品红溶液检验它。 [过度]SO2 对人类有利有弊,同时又是污染大气的元凶。 [播放]视频:酸雨的形成和危害。

[引导学生合作讨论] 谈谈身边有关SO2 的污染现象与治理。 [生1]热电厂、焦化厂、热力公司等都是燃煤大户,影响空气质量。 [生2]限制燃煤取暖,清洁燃料公交车的普及。 [生3]焦化厂和热力公司用的煤中加生石灰。 [生4]水泥厂的煤中加石粉。

[总结] 同学们谈得很到位,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周边生活环境。坚持科学发展观,学好相关知识,将来为治理环境作贡献。

总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在探究中合作与交流,在探究中快乐地成长,化学课堂才有生命力。

策略五:情感交流和心理卫生疏通策略

在我国学生心理危机日趋严重的形势下,化学教学中的情感交流是教师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是建立新课程理念下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一)、注重设计课堂上的情感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经常面带笑容、亲切大方、仪表端庄,创设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苏教版教材必修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专题,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单元,第二标题:物质的量,这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抽象难理解的概念。

长期以来,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他既没有具体可感的研究对象,又没有生动有趣的实验。如何让概念教学焕发生机,这节课通过故事启发、推理、只是铺垫等手段,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过程,既是学知识又是情感体验的过程。

我首先知识铺垫,故事引入后时,我使问题深入„„

当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三个概念逐步出现时,当学生感觉应用起来很困难,课的最后进行情感安慰:大家初次接触物质的量这个概念,用起来不太顺。这就像我们小时侯初学用筷子,起初很别扭,但经常用,每天用,很快就得心应手了。物质的量这个概念在化学中的重要性,就像筷子对于我们中国人的吃饭一样,随着我们的学习深入,物质的量重要性会体现得更充分。

我们提问时经常用“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旦学生说完,就及时及时评价肯定“很好!”“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你的想法真令人惊奇!”“真聪明!”鼓励和赞扬的语气溢于言表。

(二)、在合作探究中创建师生情感交流

在新课程理念下让学生与老师在一起共同研究化学课本中的实验创新问题。例如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P62“观察与思考”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交流(1)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为什么设计成完全相应的装置?(2)装水的水管和装酸性高锰酸钾的试管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3)怎样根据现象判断发生了那种反应?对于不同实验设计成同一装置好处是什么?(4)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卤代烃发生了取代反应?(5)还有什么方法说明发生了消去反应?等等。还有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等,教师都可以利用这一资源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实验合作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这样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师生交流气氛民主,关系融洽。

(三)、在课堂评价中创建师生情感交流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使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动机,仅强调学生的努力还不够,还应该学生在老师真诚热情的评价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受到自尊心的滋养,从而信心百倍地进行新的学习。如鼓励学生对老师的演示实验做出评价,主动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其次,关注学生做出答案的思维过程。

(四)、在作业批改中进行情感交流

在平时的作业批改中,对进步较大的学生批注几句表扬激励的语言,画个卡通笑脸,对退步的学生批注几句提醒语,同学们学习的劲头也会越来越大。我的做法是除了热情洋溢的评语,还要画上一张开心的笑脸或者是画上一只竖起大拇指等。

(五)、在课余交往中进行情感交流

不要小看课间十分钟。一个优秀的教师,会充分利用这短短的十分钟,与学生闲谈,摸摸他的头、笑一笑,甚至是点点头,让学生感受情感的滋润。

另外老师还可以利用网络等其他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达到“以情优教”的效果。对有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关爱法、有意法减负法、表扬法、榜样法、冷处理法、课后干预,及时疏导等方法。

总之, 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有效的教学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效的教学是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7 [2] 吴刚平,《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教育论坛,200

9、6 [3]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有效教学的理念》 , 2002年第五期

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效率提升的策略

提升办公效率的信息化策略

高考化学辅导 如何提升复习效率

提升小学体育小班化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小学字理识字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

化学学科教学反思

化学学科教学学校

化学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化学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化学学科教学效率效果提升策略  贺红梅
《化学学科教学效率效果提升策略 贺红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