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

发布时间:2020-03-01 18:42: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一、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阻抗降低了行政效率

1.道德信仰紊乱导致工作行为失范

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人们的价值理性开始受到冲击。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使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充满了活力和危机,在这种新旧体制的转换过程中,有些行政工作人员显得难以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的引进,对行政工作人员来说危机与机遇并存,必须很好的克服长期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习惯,从而很好地适应高校现代化改革的要求。

在这种适应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情感、思想乃至人格上的冲突。由于市场经济中多元思想并存,往往使行政工作人员来不及对此进行理性的思考与判断,导致理性分析能力和道德判断力下降。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一些行政管理人员道德信仰紊乱,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开始滋长,个人利益得失成了择业与从业的标准。道德信仰的紊乱往往导致工作行为的失范,行政寻租、假公济私等行为开始在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中出现。

2.原则不强导致工作失误

在市场机制背景下,部分行政工作人员不能用健康的思想、正确的理论来思考和解释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不能用正确的理念很好地抵制物质利益的诱惑,很好地平衡责任与义务的关系,往往见利忘义,工作原则性不强,导致一些人不能坚守政策底线、甚至突破道德或法律底线,营私舞弊,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3.责任意识淡薄导致奉献精神缺乏

市场经济大潮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日趋多样化。由于高校行政改革还处于摸索阶段,在行政改革中出现种种不良后果在所难免,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但是,有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就显得很不耐烦,对高校出现的诸如分配不公等现象感到不平衡。从而导致他们将爱岗敬业的优良传统扔到了一边,职业道德的防线开始崩溃,责任感开始淡化,国家、学校以及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生混乱,奉献与索取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以致变得患得患失、斤斤计较。

4.自我意识过强导致统筹协调不足

在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转折过程中,由于存在部分行政管理人员不能很好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从原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中走出来,加上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往往不能达到领导到位、管理到位、规范服务到位、协调到位等基本要求,不能从全局出发,做好统筹协调的工作。高校行政系统是一个互相制约的体系,要实现高效率的工作,必须从全局的角度,做好相互协调工作。但由于部分行政人员的自我意识过强,导致行政工作统筹协调不足。

5.工作因循守旧导致创新开拓不够

由于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不能正视高校现代化变革,故对高校现代化变革存在抵触情绪。因此,对提高工作效率,搞好工作创新等缺乏应有的兴趣和热情。近几年来,高等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信息量迅速增加,对管理信息处理的时效性要求以及管理过程的复杂程度都大大提高。因此,只有对校园网的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加以利用,才能使大量的、复杂的管理信息得以准确、及时的处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但是,由于部分工作人员存在心理阻抗,学习和创新不够,加上全局观念、超前意识以及开拓精神的缺乏而导致工作缺乏热情,不求有功,只求无过,使行政工作处于消极低效状态之中。

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阻抗的成因分析

1.利益格局的变化导致心理失衡。

改革给高校带来了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利益调整。原先的管理运行方式是重机构、重权力、重章法而不重视人。这种管理机制不易把人的潜能激活, 不易把人的创造力激发出来, 而容易使人变得墨守成规、不思进取。针对这些问题,高校的行政改革开创了现代化管理的新局面。但是,改革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新旧体制的交替转换过程中,各阶层的利益从原先的隐形状态转变为显形状态。这使得一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在否定原先的管理运行方式的同时,开始否定以前所持有的正确的价值观,继而接受一种功利性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市场经济中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不适当地应用于行政工作之中,使部分行政管理人员突破道德底线,责任淡化,奉献精神丧失。从而在应聘中,岗位的“含金量”多少也就成了部分行政管理人员选择的唯一标准。利益的重新调整给“务实论”提供了土壤,同时也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价值观产生了重大的冲击。

2.高校行政管理运作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高校行政改革是在摸索中不断走向成熟的,因此,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有些政策的出台很难兼顾所有人的利益,对执行某项决议时也可能对后果和影响考虑不周,措施不够得当和有力,高校行政管理运作机制不够完善等等,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行政管理机制的不够完善往往造成某些负面影响,从而对某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造成心理创伤。从而使部分管理人员的价值观发生转变,不再注重思想和职业道德,变得庸俗世故,重实际利益等。

3.高校行政管理岗位竞争压力过大

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使岗位竞争日趋激烈,行政管理人员的压力日渐加大。按照“ 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合同管理”原则,积极推行教育职员聘任制,打破了“ 铁饭碗”,破除了“ 终身制”,建立了“ 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使行政人员在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倍感压力。在这种双向选择中,工作能力平平者往往被无情地淘汰出局。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有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由于不堪重负,不能很好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地处理好这种转变,从而产生心理障碍。

4.高校群体心理环境的恶化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理想淡化,政治信念动摇、组织纪律涣散、生活方式趋向西化。这些由社会变革引起的出现在行政人员身上的深层次认识问题,使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愈加复杂多变。高校群体心理环境的整体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认识错位。群体心理环境的恶化使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淡化了对理想的追求,不再看重传统职业道德,不再提倡奉献精神,在价值取向上更加侧重于实用主义。二是是非界限错位。在恶化了的群体心理的暗示作用下,使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对于理想与现实,短期与长期,功利与道义等基本范畴的理解极为模糊,大部分行政管理人员以实现自我看成个人的最高理想和终极目标。

5.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自我角色错位

学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教育行为的集体化和社会化, 而教育行政管理的职能是保障学校教学功能的发挥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大学的组织权力系统中, 学术权力理当指向教学科研这一终极目标, 支配大学的运转, 居于高校的核心地位。而行政权力理应从属并服务于教育目标,并对教育目标的实现起保证作用。社会对高校行政人员的期望是要其充当管理者、模范公民以及纪律维护者。但是,在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为主要原则的思潮中,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趋利意识逐渐膨胀,由此导致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自我定位的失当,而这种错位容易导致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障碍,影响工作效率。同时,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还存在服务意识不强,官本位意识浓重等弊病。“官本位”思想的存在,不但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而且还对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三、消除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措施

1.理性引导和心理辅导并重

在提高高校行政人员工作效率时,需要注意理性辅导与心理辅导并重。高校行政人员绝大多数不是“ 科班”出身,对于管理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现代管理知识知之不多。所以,加强对行政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特别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方针政策、现代管理知识和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思想水平,掌握管理规律和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高校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乃至教育创新提供强大的动力。由于不具备相应的现代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一些管理人员仍习惯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满足于人工或半自动化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 一些管理人员只会使用别人提供的信息,却不能主动创造和生成信息.还有些管理人员虽然也会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应用,却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工作纳入整个信息化工作之中。面对高强度的竞争压力,高校需要对行政管理人员开展心理辅导,引导行政管理人员冷静、理性地分析社会变革所产生的新格局、新问题,通过心理辅导使行政管理人员顺利进入新的社会环境中。

2.道德教育与经济利益并重

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根本素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所必须具备的。行政管理人员肩负着“管理育人”的重任,必须不断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保持自身的先进性,模范高效地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但由于市场经济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导致部分行政工作人员片面强调利益主导,而忽视了道德的作用。而实际上,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如果具有一种良好的义利观,在价值取向上并不对立,相反,良好的道德能使整个市场竞争环境净化。当然,作为高校领导,理当同时能够考虑行政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部分高校行政工作人员之所以意志消沉、热情降低,关键的因素在于“道德信仰缺失”。因此,应当给高校行政工作人员灌输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他们以奉献作为价值标准,在发挥他们的德才基础上,充分实现其个人的整体价值。

3.心理疏导与解决问题并重

在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和疏导的基础上,还需要对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加以解决。要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必须建立一支充满活力的高水平的行政管理队伍,这就要切实关心行政管理人员的生活和待遇,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行政管理队伍的稳定。根据行政管理人员所从事具体工作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定期作出考核,并将考核与升降、奖惩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为行政管理人员解决后顾之忧,在评定职称、晋升工资、住房分配等方面与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一视同仁,从而让有管理能力的人愿意加入到管理队伍中来。如果职称评定、住房分配、工资与福利待遇等实际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就不可能解决他们内心深处的心理问题。因此,采取解决实际问题与心理问题并重的原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原则。

4.个体提升与群体协调并重

实行群体规范与个体提升并重的原则,有利于在把握整体环境的基础上,有重地解决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障碍问题。由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特征的形成与其特定的高校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因此,解决个体心理问题必须先研究群体心理,并很好地将两者加以协调解决。高校应该营造良好的内部社会环境,有效地防止和纠正行政人员的失衡心理、攀比心理和逆反心理。只有在整个学校的大环境比较和谐协调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解决个别行政管理人员的特殊问题,才会有效和持久。高校应该加强在职教育及多种形式的培训,全面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针对部分行政管理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的现实,可以通过继续教育,促使其不断加强现代管理理论及系统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如定期举行管理理论方面的研讨活动,定期进行管理业务方面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技能培训;定期举办文化素质教育类培训班等。要鼓励行政管理人员通过自学或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的学习,改善知

识结构,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积累现代管理经验,提高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5.常规性工作与创新开拓并重

高校行政工作的实际决定了高校行政工作人员层次的不同。针对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应该采取不同的标准与要求。无论是在道德建设,还是在业务素质的培养上,必须坚持创新开拓与常规性工作并重的原则。行政管理者无论职务高低,都要时刻不忘自己身上的责任,把管理岗位作为自己事业的立足点。在道德建设上,我们可以把价值行为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本的,二是合理的,三是提倡的。对于基层的行政工作人员,必须在符合基本要求,增加合理要求条件下,提倡创新要求。而对于高层领导需要更高的要求,即要求他们具有工作的导向能力,具有激发行政工作人员提高奉献精神的能力以及在业务上具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能力等。高校行政管理是对全体教职工及各类在校学生各项活动的全面管理,接触面大,面对的人员层次多。要提高管理水平,就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行政管理人员应有目的地学习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及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增进彼此间的合作,切实可行地提高管理层次,推进管理水平。

6.自我约束与法规规范并重

应以职业道德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各种行为规范,并采用恰当而合理的奖惩手段,并以此对高校行政工作人员进行约束。如果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能自觉执行这些规范,并与自我约束有机结合,那么就能形成一种自我约束与法规规范并重的良好局面。这样就能使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对于道德行为有一个立体的层次分明的心理框架。这也使高校行政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动机和自我意识,有利于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系统,这对于减少行政管理人员的道德失范有着重要的预防作用。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论文

高校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问题

高校行政管理创新路径分析论文

高校外事工作中的外事礼仪

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如何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

高校的教学职能与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高校生公司实践汇报

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论文[全文]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