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王炳礼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15:20: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迎全运文明使者推荐表

竖井地区文艺的启明星

——记竖井同烨艺术团

团长王炳礼

近两年来,在竖井地区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走广场、进社区,为百姓的业余生活带来了欢乐,在这支队伍中总能看见一个身影在各个场合指挥他就是是竖井同烨艺术团团长——王炳礼。

是什么精神支持着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是什么让我们在王老师的身上看不见岁月的痕迹?

这些天他又在为彩排大型歌曲作品《溪湖颂》紧张忙碌着,趁他闲暇的时候,我们与王老师攀谈起来,王老师说:仅凭这对文艺的热爱,我的文艺创作思路就会源源不断。很朴实的话语,却透出一个退伍文艺军人对文艺的深深喜爱之情。

王炳礼老师出生在文艺世家,其母亲精通各种乐器,父亲曾是旧社会赫赫有名的民间艺人,两位老民间艺人的熏陶下,使年幼的王炳礼深深的喜欢上文艺,在他19岁那年,王炳礼老师考入音乐学院,经过音乐学院的艺术熏陶,王炳礼老师打下了坚实的文艺基础。

自音乐学院毕业后,王炳礼老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优秀文艺兵,在部队期间,王老师先后创作军旅歌曲70余首,至今仍在部队广为传唱。

1983年的春天,已经小有名气的王老师收到省军区来的一封信,打开信件之后王老师吃了一惊,原来来信的是早已享誉大江南北的邬大为老师,邬老对王炳礼的词曲创作很是赞赏,提出希望能够与王老师进行合作创作词曲,就这样,王老师与邬老合作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歌曲达40余首,代表作有《保卫祖国进行曲》、《祖国在哪里》、《新四季恋歌》、《家和万事兴》等优秀曲目。

2009年3月,王炳礼老师在广大文艺爱好者的呼声下成立了同烨艺术团,在当时的华南社区名噪一时,广大的文艺爱好者纷纷前来加入同烨艺术团,2010年竖井街道办事处由竖井井东街搬至华阳街,在街道党工委领导的盛情邀请下同烨艺术团正式迁移到竖井地区,艺术团的排练场地由竖井街道办事处免费提供,用于日常的排练、创作。服装由竖井街道办事处统一配备,经费靠自筹和竖井街道办事处给予支持,王老师和他精心创办的艺术团如鱼得水,在竖井这片土地上开始了新的征程。

王老师取得多项成绩的同时,没有忘记创作依然是一个艺术团体的灵魂,只有新的作品产生,才会使同烨艺术团有新的生机,在创作过程中,每当有新的曲目出炉便会在经彩屯广场、竖井街道办事处门前小广场、各社区等地进行文艺演出,倾听百姓心声,这样也使王老师的作品趋于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他创作的《老百姓是咱的根》在竖井地区广为传

唱。

2010年10月,王老师和竖井同烨艺术团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邬大为老师,邬大为老师在省城听说王老师和竖井同烨艺术团为老百姓的生活中添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十分地高兴,携夫人专程到本溪看望这位合作已久的老朋友,邬老的到来,为竖井同烨艺术团增添了光彩,对艺术团的工作进行指导并提出殷切的希望,并现场为竖井地区居民谱词写曲。

邬老回到沈阳后,对此次来溪湖区的采风进行整理,与王老师共同创作出了大型音乐作品《溪湖颂》,可以说《溪湖颂》用歌声描绘了溪湖的发展,也使王老师的艺术道路再次到达巅峰。

回首过去的几年,王老师和竖井同烨艺术团创作出了许多的优秀曲目、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文艺骨干,自同烨艺术团成立以来,先后创作并演出了《笑笑歌》、《老百姓就是咱的根》、《居民社区好风光》、《俺和儿媳妇》等曲目,与著名军旅作词家邬大为先生合作创作《溪湖颂》等曲目,现创作词曲近百首,在社区中广泛传唱,深受社区居民的好评,真正做到为民所想、与民所乐。

今年,著名的词曲作家谷建芬老师受竖井街道党工委及王炳礼本人的邀请也将要莅临竖井同烨艺术团,对王老师的创作又是一次激励。

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凭着对文艺事业的热爱,放弃了重金相邀;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凭着对文艺事业的热爱,无怨无悔的为同烨艺术团辛勤耕耘,在人生的面前,请让我们给予这位老人以敬仰的目光;在艺术面前,请让我们尊称他为竖井地区的文艺启明星,他就是竖井同烨艺术团团长——王炳礼,一个依然奋斗在文艺战线上的老兵,我们向您致敬!

撰稿:竖井街道朴希泽

王炳林个人简介

演讲稿.王礼

演讲稿.王礼

学习李炳祥先进事迹体会

学习周炳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李炳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王瑛先进事迹

王贤先进事迹

王老大先进事迹

王壮先进事迹

王炳礼先进事迹材料
《王炳礼先进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