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培育职业农民

发布时间:2020-03-03 15:09: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着眼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告别“老把式”种田需“新人”

——陕西省职业农民培育探索纪实

编者按:去年以来,农业部在全国启动了100个县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着力构建促进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制度体系,积极推动各项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聚焦。各地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经过探索和创新,创造了一些好模式,取得了一些好经验。从今天起,本报将这些模式和经验陆续介绍给读者。

‚同样是种‘户太八号’葡萄,我们合作社社员的葡萄就可以比周围农户的葡萄每斤多卖2元多,而且还不愁卖。”在陕西省西安市户县草堂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正发自豪地向记者讲述着自己合作社的优势所在,“我们社员生产的葡萄之所以好卖,是因为我们有一支既会经营又懂技术的葡萄生产全方位服务队。”

唐正发提到的合作社功臣——葡萄生产服务队,正是陕西省通过职业培训成长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在这支服务队的带领下,我们合作社实行标准化生产,内练技术外扩市场,葡萄收入从2007年一亩地1万元到现在能达到3万多元。新的种植技术,新的经营方式,让我们农户真真切切尝到了种地的甜头。”唐正发说。近年来,陕西省以“职业农民塑造工程”为抓手,积极开展职业农民试点,2012年培育职业农民2772人,2013年安排培育职业农民4600人,已认定职业农民508人,初步探索出具有陕西特色的职业农民培育新路子,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职业农民培育突破口——教育培训,分级分类

“2010年,我们在周至县调研时发现,当地农民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主要靠卖农药的提供技术指导。

一位农民买防红蜘蛛的农药,卖农药的给他配了7种药,花费了70元,其实只需要其中一种农药,仅需15元。”西安市农业培训中心主任张创新对调研时看到的农民技术水平不高的情况颇有感慨,“农村缺乏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职业农民培育的首要前提要攻克技术关,农民要学会利用技术提高种田收益,这就需要依靠教育培训。”

据张创新介绍,在全省统一部署下,西安市通过集中培训、日常培训、远程培训、实训指导等方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产业优势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了一大批农业生产服务队,示范、引领、带动农民利用现代技术、现代管理手段发展现代农业。

而安康市在职业农民培训实践中,则按照“就近就地”“农学结合”“理论授课”“基地实训”等方式,探索了四种培育带动模式,即龙头企业带动型、现代农业园区带动型、专业合作社带动型和家庭农场带动型。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扎实开展教育培训,为职业农民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西安市、安康市外,陕西省其他市县也都将教育培训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核心内容,区别于针对一般兼业农户的小规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农广校体系为主要依托,针对不同产业不同对象设计不同的课程,安排不同的时间,通过学校培养、在企业塑造,校企联合打造等

方式,下大力气进行系统培训。如杨凌区围绕农业科技,与农业大专院校紧密结合,将110名农民技术员打造培育成职业农民;咸阳市更是探索出“两年三证”的培养模式,将培训放在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百佳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开展,通过两年的系统学习,帮助农民取得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农民技术员证,获取农业部农业职业证书。

职业农民培育支撑力——围绕特色,发展产业

安康市汉滨区建民办忠诚村原本是月河川道一个普通山村,农户有种植蔬菜的传统。由于生产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建设的蔬菜大棚横七竖八,灌溉设施难以配套,品种多、乱、杂,栽培技术水平差,经济效益低下。为改变这一状况,身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刘瑞红不断学习,通过参加汉滨区农广校组织的蔬菜专业职业农民培训班,学到了技术,开拓了眼光,将全村1200亩耕地统一进行流转,成立了汉滨区忠诚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如今,园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技术装备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成为安康市最具规模的标准化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经过培训的刘瑞红也成为了发展设施蔬菜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陕西省职业农民培育实践中,像汉滨区农广校一样“依托产业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已逐渐被认可,像刘瑞红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也正在不断成长起来。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与各地特色、产业发展充分结合起来,成效明显。

如咸阳市围绕果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在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里培养了一批

年龄在50岁以下具有一定产业的新型职业农民52名;安康市立足生猪产业,依托阳晨牧业产业联盟,将645名规模养猪场场长率先培育成职业农民;三原县则围绕果业和畜牧养殖业开展培训,在新兴镇岩尧村培养了一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际操作技能的职业化农民,极大地推动了该村果树、生猪养殖两大产业的规模发展,成为全县产业富民示范村。

“培养一个,示范一片,带动一群,在产业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能培育出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更能带动其他农民一起增收致富。各地具体做法不同,效果都非常明显。”陕西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感慨道。

职业农民培育吸引力——政策扶持,保障给力

“当职业农民划不划算、收入高不高、能不能得到实惠,关键在支持职业农民发展、扶持职业农民生产经营的政策措施上。”陕西省安康市农业局长崔用慧说。

安康市按照“政府统筹、农民自愿、坚持标准、动态管理”的原则,制定了《安康市职业农民资格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充分来调动符合条件的农民参加培训认定。对通过认定的职业农民,按照四优先的政策扶持办法,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保险补贴、金融信贷、税费减免、社会保障等方面予以扶持,提高职业农民生产经营能力。

靖边县是农业部确定的“国家级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之一。为了进一步推动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有效开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将对认定的职业农民享受“9免9补5优先的扶持政策”,具体来说,当地对职业农民给予免培训费、

免认定费、免费发放技术资料、免费测土配方服务、免费提供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服务、免费提供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免费提供羊子疫病防治服务、免费提供优质种羊精液、免费提供人工受精技术服务,进行职业农民培育补贴、农民技术员补贴、产业带头人补贴、名优品牌补贴、羊子生产补贴、马铃薯生产补贴、玉米生产补贴、蔬菜生产补贴、购置农机具补贴;优先享受惠农政策、优先安排项目、优先提供金融信贷、优先参保、优先享受专家服务等。

为职业农民培育营造了良好的政策鼓励环境,在实施职业农民培育培训中,陕西省加大投入力度,省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资金支持。同时,按照国家2013年阳光工程安排,全省将阳光工程向职业农民培育倾斜,1400人创业培训任务全部安排为职业农民培训,全力支持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如今,陕西各地千方百计地增加投入、完善培训机制,制定扶持政策,安康市、西安市、靖边县、杨凌区等市县区涌现出一批经过培育培训成长为职业农民的典型,目前,农民对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已形成政府主导推进、农民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

“农民”不再是身份的象征,而是职业的称谓;“农村”不再是“人走村空”,而是生机勃勃;“农业”不再靠老人妇孺,而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是“三农”发展进入现阶段的新目标、新愿景。正是在这样的期待中,“职业农民”在陕西广袤的田野上崛起。

职业农民培育总结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职业农民培育调研报告

职业农民培育典型先进事迹

职业农民培育典型先进事迹

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3543培育模式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贵在求新

议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永春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

培育职业农民
《培育职业农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职业农民培育 农民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