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03-01 18:49: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

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 罗洪庆

一、教材分析:

《我的叔叔于勒》编排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第三课。这一单元收录的四篇文章都是小说。小说通过塑造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揭示人性的假恶丑,彰显人性的真善美。它对人物内心活动揭示之深刻,对人物性格刻画之细腻,是其实文学样式所无法比拟的。高尔基说过“文学即人学”。学生通过对小说的阅读,在领略曲折的情节中,认识人物,认识社会,进而观照自己的言行。本文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家名篇。虽然篇幅短小,但在艺术上却颇多成。它的手法,寓主题于平淡自然之中。它的人物,在语言动作之中有内心世界的表露;它的情节,在平铺直叙之中有波澜起伏;它的主题,在貌似普通直白中另有玄机。

二、教学目标:

1、目标确定的依据: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使全体学生获得基 本的语文素养,丰富语言积累,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初中小说的教学,要以培养兴趣为主,让学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情、心理等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2)、深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

三、重难点:

根据这篇小说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学习并应用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做为本节课的重点,把“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做为难点来处理。

四、学习方法:

我采用的方法是“理解——品味——感悟”

学生学习本文,首先应该熟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逐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主要是品味语言,借鉴写法。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在分析人物性格时,要求学生圈划描写人物的词语或句子,判断这是采用了什么描写的手法,然后学以致用,尝试着运用具体的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最后通过对人物的评判来领悟作品的主题。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增广贤文》中,有这样两句话“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耐人寻味,他抨击的就是金钱至上的社会现状。无独有偶,在西方的法国,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也创作了一篇小说,折射出了19世纪法国的世情人性。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二)、检查预习,了解作者,积累词语。

1、首先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然后在大屏幕上介绍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头: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最出色的短篇代表作是《羊脂球》。

欧·亨利(1862~1910)美国作家,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等。

契诃夫(1860-1904)俄国作家,他常以十九世界俄国社会中所常见的凡人小事为素材,用语言简练、讽刺尖刻笔触描写小人物和知识分子两类人的命运。代表作有《小职员之死》《变色龙》。

2、运用投影检查学生对课文字词的掌握情况。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拮据:jiéjū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阔绰:chuò排场大,生活奢侈。 .煞白:shà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褴褛:lán lǚ(衣服)破烂。 ..张皇:惊慌,慌张。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也说十拿九准。

(三)、整体感知,学习并运用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

1、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用铅笔标划出对人物进行描写的语句。

2、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导问题:同学们,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作者对他进行了哪些描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通过对比,引导学生认识运用具体描写刻画人物可以让人物栩栩如生。 问题:大部分同学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菲利普的妻子克拉丽丝,如果我们把作者对她的语言、神态等描写去掉,换为这样几句叙述: 当最终证实那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看到丈夫“神色很狼狈”,想起于勒从前占有过他们应得的一部分遗产,而以后又给过他们发财的“希望”,现在这种希望竟成了泡影,于是旧怨新仇一齐发作,破口大骂。彻底暴露了她那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性格。同学们更喜欢哪种方式?

3、学以致用,课堂小练笔。课前十分钟是同学们的黄金时刻,可以说众相毕露,最能表现每位同学的性格了。我们不妨以《课前》为题,运用一到两种描写的方法,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片段,突出表现某一位同学的性格特点。

(四)、合作探究,探讨文章多重主题。

1、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质疑讨论。问题:刚才让同学们谈了印象最深的人物,文章学习到这里最让你厌恶的人物是谁(或最喜欢的人物是谁?)?理由是什么?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2、根据同学的发言,因势利导,推导出文章多重的主题:

A:批判说——通过描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几度变化,揭露批判资本主义

社会金钱势力统治下小资产阶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伪。

B:同情说——通过对菲利普家庭拮据的描写,反映了在这种社会制度下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

C:人性美说——通过写若瑟夫对穷于勒的怜悯,表现了儿童看重骨肉情意、同情贫弱者的人性美。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课文以于勒的遭遇为引线,精彩的情节发展犹如一把利剑,劈出了病态社会中人性的扭曲,经济的世界,金钱的关系,关照生活,思索人生。我们在批判社会阴暗的同时,也发现了希望——人之初,性本善。让我们挖掘、传承、放大人性的美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让世界充满爱!

(六)、作业: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改写结尾,不少于300字。

大屏幕显示:请同学们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依据下面情境提示续写小说的结局。

游船在翡翠般的大海上继续向哲尔赛岛前进。„„父亲急忙向我们跑来:“克拉丽丝!克拉丽丝!”他眼睛里放着光,脸涨得红红的,像熟透的苹果。“快去看啊,那个吃牡蛎的极有风度的先生怎么那么像于勒!在他身旁还有一位高贵的妇人呢!”显然是由于狂喜,父亲抑制不住激动大声地说道。“是吗?太好了!上帝保佑!可把他盼回来了!”母亲一时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她与丈夫的同样的心情。“快,快去„„看看咱们的弟弟„„”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

说课稿《我的叔叔于勒》

说课稿——《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

我的叔叔于勒语文说课稿

我的叔叔于勒 好说课稿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