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名师东南行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22:31: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名师东南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三明市梅列区东新小学郑华凤

我有幸去福州钱塘小学参加首届“名师东南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本次研讨的主题是“着眼课堂实效,关注教法迁移,促进专业成长”。我们一共观摩了刘仁增、戴建荣、薛法根、盛新凤、闫学五位名师的课堂教学及讲座。

(首先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几位名师的相关资料:薛法根,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等杂志封面人物,“小语十大年度人物”。闫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等杂志封面人物,2006年全国“十大读书人物”。盛新凤,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等杂志封面人物,“小语十大年度人物”候选人,浙江省首届高访学者。戴建荣,全国知名青年教师,上海市名师工作室成员,《小学教学》封面人物。刘仁增,福建著名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专家。)

名师之所以为名师,是因为他们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有深厚的专业素养,有独特的教学风格。他们的每堂课都是其智慧努力和精神探索的结晶。课课都是情”“文”并茂,激情与理性共舞。现在我就将自己此次听课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风格是语文的灵魂,没有风格的语文教师只能跪着教语文。这些名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刘仁增老师在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教学、识字教学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已形成“新、趣、活、实”的教学风格,他执教的《颐和园》课堂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实现读写迁移。课堂上,他非常重视语言的品味,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颐和园优美的景色,并体会作者移步换景、有序描写的写作方法。读写迁移的设计尤其巧妙,不是空泛地让学生去闭门造车,而是给学生提供了课文中没有介绍的其它景点以及一些景点资料,学生有了这些材料,再运用上本节课上掌握的一些写作方法,写出来的小练笔质量颇高。

戴建荣老师的《雪》与《咏鹅》则让我们领略了上海男人的细腻与温情。简单的二年级古诗,他融入了雪的情怀、鹅的诗意,让人心醉神迷。中国的传统文化,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在课堂上尽情展现。他的课,声情并茂,妙趣横生,尤其是朗读的指导,夸张却不造作的动作,加上动情的语言,让我们每个听课者

也情不自禁地随之吟之,歌之,舞之。我想,孩子在这样的课堂上该是多么幸福,多么开心啊!

薛法根老师的课堂教学特别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他上的《爱之链》则在如何引导学生读书上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情节、环境、细节是一篇小说的灵魂。薛老师的课堂,除了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外,还让学生领略到了小说的魅力所在。情节之意外,情景之相生,形象之典型,都让学生留连忘返。这样的课堂,是朴素的,是高效的,是实在的。

盛新凤老师的课堂强调语文的人文性,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悟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她上的《读碑》充满了诗意的美。她的语言,清晰舒缓,娓娓动听,和风细雨般,如春风拂面。她对于重难点的突破,堪称一绝。语言的渲染,情境的创设,都是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在老师动情的引导下,一遍遍地在读书,在思考,在感悟,在积累,从而获得了情感的共鸣。她的讲座,充分显示了自己的文化底蕴,以及对诗意语文的不懈追求。和美语文的教学理念,伴随着她的课堂与讲座,如汩汩清泉流入与会者的心理。

闫学老师具有厚实的学识修养,她的教学特色是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她的读写课《我的理想》,充分体现了她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及殷实的写作功底。敢在大型研讨会上临时改变课题,并选择读写课,需要很大的勇气。读写课,和书声琅琅、精彩不断的阅读课相比,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何况是完全陌生的学生,一个老掉牙的话题。没想到,她竟然有办法让学生对一个沉闷的话题,产生了倾诉的欲望,拥有了书写的能力。不能不佩服她的内涵与素养,勇气和智慧。

二、努力把文本教厚

“朴实、扎实、厚实”是这几位名师课堂的共性。我着重谈谈这个“厚实”。 “厚实”就是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拓展视野,不断积累,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这些名师在上一堂课前首先是自己先读透文本,吃透文本所蕴涵的意思。然后再去深入地挖掘它所包含的更进一步的深层意思。通过资料的查询,课外补充与之相关的诗句,名言,传说等等。让学生在学到这一个文本的同时又知道了其他的知识,做到真正地厚文本。如:盛新凤老师上《读碑》这课前,委托好朋友亲自驾车几个小时到浙江九龙泉纪念碑摘抄碑文上所有英雄的名字,然后打印在电脑课件上,形象地诠释了“森林一样的烈士的名字”,并上网查阅许多有关这

些英雄们的事迹让学生深刻领悟到“这是一块厚重的碑”。戴建荣老师的《咏鹅》教学中引入丰子恺对鹅的描述及王羲之爱鹅的故事,从不同角度体会到人们对鹅的喜爱之情,最终让学生悟出:鹅,我心中的鸟,鸟心中的我。刘仁增老师的《颐和园》中的各种图片、资料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闫学老师的作文课《我的理想》以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有关理想的作品解读导入使学生明白:理想不一定都是伟大的,也可以是平凡的。

三、善于“煽情”

语文教师是“性情中人”,应该是善于“抒情”善于“煽情”的人。在名师教学活动中,他们想方设法地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使之与教师、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盛新凤老师的语言是最善于煽情的。印象最深的是教学《读碑》中的三个带叠词形容烈士名字多的问句,她用自己的情感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的意境,直至熟读成诵。例:学生读,你读出了什么?老师读又传递给你什么信息?分组读让这此起彼伏的感慨在大地回荡。(情感预热)这森林般辽阔的烈士的名字你都记得谁?(讲英雄故事)这么多英雄,我们报得完吗?所以作者这样说——引读。每一个名字,都曾演绎过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汇聚起来,那一定是——引读。多少皮鞭多少枪弹多少棍棒刺刀,多少眼泪多少仇恨多少血的忠告!——引读(情感升温)但这么多的英雄儿女,竟都倒在血泊里了。(理解“竟”字的含义)是啊,他竟想不到,他内心震撼、惊叹无比,所以他要不断地反问自己,读三个问句。这一连串叠词的叠加,喊出了他的震撼、喊出了他的惊叹、喊出了他的感慨万千!再读。这样的情感只能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达和喷发!再齐读。(情感高潮)到这时,学生对这段话早已熟读成诵了。

戴建荣老师的肢体语言最煽情。在执教《雪》时,就巧妙地用手势、肢体来激情煽情。初读诗时学生的语调、节奏都比较平淡,教师加上动作手势、声情并茂地进行范读,让学生耳目一新,原来古诗也可以读得这么好听!接着学生跟读、教师引读、配乐齐读,师生在教室里像雪花一样满场飞舞,激情飞扬,课堂气氛非常随性而富有诗意!当学生读到“燕山雪花大如席”一句时,感情基调不对,语气中流露出的气势不够恢弘,教师用手势引导:“再高些!再大点!”在这样不断的激励下,学生反复练读,一次比一次有感情,最终达到了出奇不意的效果。

此外,音乐是最能煽动人的情感的,在名师的课堂里,老师们在课文的朗读中大都巧妙地配上了音乐,在音乐的渲染下,使课堂更加富有诗意。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名师的成功就在于对教育的痴迷,对教育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知识的敬畏。只有不断学习、积累、总结、提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提高,才能有满意的课堂以及扎实的理论功底。我将在以后教学中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按照她们指明的道路去探索实践。

名师观后感

南行记

南行随笔

名师课堂观后感

名师经典观后感

名师课堂观后感

“名师课堂” 观后感

十大名师观后感

名师授课观后感

名师课堂观后感

名师东南行观后感
《名师东南行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名师观后感 观后感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