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庸之道对罪犯的改造

发布时间:2020-03-02 02:08: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运用中庸之道 对罪犯的改造

一、目的要求

本课的目的是使监狱工作民警充分认识到中庸之道基本属性与传中庸之道对罪犯思想改造的作用。并举例部分精华内容;在对罪犯的改造中用中庸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感化罪犯,从而达到改造的目的。

二、教学重点

1、中庸之道基本属性是什么?

2、通过课堂讨论充分认识中庸之道对改造罪犯的重大意义。

三、教学难点

1、让监狱民警深入了解中庸之道基本属性。

2、使监狱民警充分认识到中庸之道对罪犯的重大意义。

四、教学手段

本课采取多媒体网络技术。

五、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取讲解中庸之道基本属性与中庸之道的哲学内涵以及和民警讨论开展中庸之道对罪犯改造的重大意义,具体教学方法为:

1、理论分析法

2、课堂讨论法

六、教学内容和学时

本课所需要学时:半个学时(30分钟)。内容提纲为: 第一阶段:课堂导入 (5分钟)

1、什么是中庸之道基本属性?

2、讲述中庸之道哲学内涵与对罪犯改造的作用。 第二阶段:讲授新课

一、中庸之道基本属性是什么? (5分钟)

(一)《中庸》是《礼记》的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所谓中庸之道,简单的说就是和平之道。中庸之道又被称为中和之道、中行之道

(二)中庸是指“中和”,“中”是一种心理状态,“和”是这种心理状态与外界接触的表现方式

(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中是天下之根本,和是天下人共同的必由之路

(四)中庸之道指出人道以仁爱为本

二、中庸之道的哲学内涵是什么? (5分钟)

(一)过犹不及

儒家提倡中庸—“允执其中”恰到好处,反对“过”和“不及”

(二)和而不同

中庸之道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和而不同”。即通过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结、平衡、调和、渗透等关系,寻找出事物的最佳状态,正确行事

(三)权变、时中

三、中庸之道对罪犯改造的作用 (12分钟)

(一)坚持“礼”,兼顾“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正确认识判断犯罪的行为情况

(二)抓住主流,分清主次,掌握事物的主流和本质,能够正确分析研究罪犯的改造情况

(三)坚持中庸之道,不搞折衷主义,旗帜鲜明,能够恰当判断罪犯所作所为的非真伪情况

第三阶段:课堂小结 (3分钟)

运用中庸之道课堂,能提升监所教育矫治质量,关键点有三个:一是授课民警对禅学要有较大的知识储备和深刻理解;二是授课民警要善于抓住与监管对象密切相关的知识点来开展教学;三是授课民警要设计具有探索性的主题,同时要善于控制课堂、引导课堂、提升课堂。

七、归纳总结

说明授课老师对该堂课讲授后的感受,及学员的收获、改进方法。

(一)授课教师的感受:

1、监所民警大多对中庸之道知识有接触,但对中庸之道知识的了解还不够深入,精髓掌握不够。

2、监所警察对中庸之道课堂教学能提升教育矫治质量有较深认识。

(二)学员收获

1、对中庸之道的基本内涵与哲学了解更加透彻。

2、深刻认识到中庸之道蕴含的哲学对罪犯的改造的重大意义。

(三)改进之处:

1、中庸之道的教学要点应增加《伦语》、“忠怒之道”等内容。

3、在帮助监所民警如何熟练掌握中庸之道去改造罪犯有待加强理论学习。

《运用中庸之道对罪犯的改造》

第一阶段:问题导入

【问题1】 监所开展教育矫治工作,最大的难点在哪里?

教师总结:最大的难点在于监管对象对于自己以往过错的认识程度以及对于教育矫治工作的认识程度。教育矫治工作,如果不能牵动对象内心世界最柔软的地方,使之主动配合、参与、投入到其中来,只会事半功倍。

中国中庸之道给了我们解决这个难题的出路。

第二阶段:内容讲授

一、中庸之道基本属性是什么?

(一)《中庸》是《礼记》的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所谓中庸之道,简单的说就是和平之道。中庸之道又被称为中和之道、中行之道

中庸之道的基本属性应该属于心理学范畴的。《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堵,恐惧乎其所不闻。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

1、这段中庸之话讲出“中和”是一种美好的气质心态和气质行动。是指“中和”,“中”是一种心理状态,“和”是这种心理状态与外界接触的表现方式。

2、提出了达到“中庸”境界后的理想效果。“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位焉。”阐明了达到“中和”境界后的理想效果。“天地位焉”表明人与天地参而为一,“万物有焉”表明人与自然万物合而为一。这种天地人合一就是合一于天道。天道以生育万物的博施而不取的仁爱为本。因此,人道以仁爱为本。

二、中庸之道的哲学内涵是什么?

毛泽东曾指出:“孔子的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的解释一番。”又说依照我们现在的观点来说,过与不及指一定状态时,应从量的关系中找出与确定具体一定安定的质,这就是“中”或“中庸”,或“时中”。毛泽东从哲学角度评价了中庸之道,同事物的质量关系联系起来,揭示了中庸之道的深刻而丰富的涵义

1、过犹不及

儒家提倡中庸——“允执其中”,恰到好处,反对“过”和“不及”

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为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在孔子看来,“狂者”志趣远大,但知进而不知退,“狷者”洁身自好,但不合时宜,二者一是“过”一是“不及”,都不符合中庸的之道。中庸是不偏不倚,言行皆适得其宜,恰到好处。

2、和而不同

“和”是指保持各方的和谐;“同”是指取消各方的差异。和而不同指通过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结、平衡、调和、渗透等关系,寻找出事物的最佳状态,正确行事

西周时期,周太史史伯从调味和羹、音乐和声的关系中,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把不同的事物统一起来,求的矛盾的均横统一。这就叫“和”。所以中庸之道就是致力于矛盾的均衡和统一,求的与音乐一样的和谐局面。

3、权变、时中

“权变”与“时中”也是“中庸之道”的重要特征。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可以共同获得真理;可以在一起获得真理的人,未必可以共同坚持真理;可以一起坚持真理的人,未必可以一起机动灵活。孔子主张既要坚持原则,依道而行,又不拘于常规,要适时而变,即通权达变。

三、中庸之道对罪犯改造的作用

1、坚持“礼”,兼顾“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正确认识判断犯罪的行为情况

“礼”是原则,“权”是灵活。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中庸之道主张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力图使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起来,达到正确认识判断罪犯的行为对与错。罪犯这个群体是比较复杂的,他们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我们在对他们采取改造措施的时候,既要坚持统一标准,又要个别问题个别处理,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对罪犯的教育改造。

某女子监狱一中队开联欢会,要求每人唱一首歌,有个女犯就是不唱,大家不解,队长恼怒,逼着她必须唱,她哭了,还是不唱,队长感到很没面子,罚她站着。后来一个犯人告诉队长,今天是她妈妈的忌日,她偷偷哭了一天了。队长恍然,停止罚站,赶紧跟大家解释,并表扬了她的孝心。事后这个犯人很感激队长。这个队长决定不管什么原因都必须唱,看似一视同仁,实际上是伤害了这个犯人的感情,形成了对抗,这就是“过”;后来队长根据犯人的具体情况及时改变了做法,这就是“中”,为这个犯人以后的改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抓住主流,分清主次,掌握事物的主流和本质,能够正确分析研究罪犯的改造情况

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罪犯改造也是如此,我们必须认真全面的分析罪犯的情况,抓住罪犯改造的本质和主流,从而对罪犯改造情况做出全面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以便对罪犯实施有效的教育改造。

3、坚持中庸之道,不搞折衷主义,旗帜鲜明,能够恰当判断罪犯所作所为的非真伪情况

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把中庸之道当成折衷主义,认为“中”是折衷,“和”是调和,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折衷是不讲原则、不辨是非、折半调和的意思。中庸的“中”和折衷的“衷”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庸的“中”和折衷的“衷”最早的意义是相同的。折中,同折衷;“折”是判断、决断的意思,“衷”是标准的意思。在先秦时期,折衷是指判别是非、真伪,做出正确的、恰当的判断:

“决狱折中,不杀无辜,不诬无罪。”——判决案件应当准确,不杀没有罪的,不冤枉无罪的人。 “令五帝以折中兮。”——应当以五帝为标准。 孔子的中庸之道与折衷主义是完全不相同的。

中庸之道讲求原则和标准,讲求界限分明。中庸之道反对“过”和“不及”俩个极端,讲求灵活权变。

【问题讨论】如何运用好中庸之道改造罪犯?

我们改造罪犯首先要培养施教者中庸的理想境界。我们每天面对的是罪犯,要把罪犯改造好,首先是要施教者按照中庸之道去做:

(一)要坚持真理,襟怀坦荡,态度鲜明,反对无原则的妥协圆滑,对于他人的意见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有了过失要自觉认真地纠正。

(二)要客观全面辩证地观察事物,审时度势,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作出正确的反应;

(三)要把握言行的一定界线,切实遵守正确进步的道德原则和法律规范。

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施教者自己都不懂中庸之道,不能掌握中庸的标准,就没有办法用中庸之道区教育改造罪犯。

第三阶段:小结

运用中庸之道改造罪犯,能确实提升监狱对罪犯的改造质量,关键点有四个: 一是监狱民警对中庸之道要有较大的知识储备和深刻理解; 二是中庸之道理博大精深,授课民警要善于全面看到问题的本质; 三是监狱民警对罪犯的改造要灵活性与原着行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育改造罪犯

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对当前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思考

对当前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反思

浅谈对几类典型罪犯的教育改造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罪犯改造制度现状及完善

浅议罪犯的三自改造

罪犯的改造状况(版)

中庸之道对罪犯的改造
《中庸之道对罪犯的改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