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0-03-03 22:42: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实质是将生产目标、生育诊断与栽培管理技术三方面进行科学定量的水稻品种的关键叶龄期、茎蘖动态、亩有效穗、穗实粒、千岁重设计目标产量,合理的基础群体、总施肥量和施氮比例;同时采用壮秧、扩行、浅水、浅插、调肥、控水等措施实施目标产量,以达到“省工、节本、增产、高效‘的目的。栽培技术如下:

一、肥床旱育、培育带蘖壮秧

1.秧龄:播期以移栽时倒推,掌握秧龄45—50天。

2.苗床选择:选择地下水位低,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土质肥沃,无有毒物质的偏酸性菜地或水浇地。

3.苗床陪肥:在播种前一个月或更早时,按每平方米苗床施5—7公斤腐熟的优质农家肥翻挖于15厘米的耕作层,培肥地力。

4.苗床整理:在播前翻挖碎垡,清除杂质,建床理墒时采用高埂低墒,苗床宽1.4米为宜,以便操作。留好盖土后,以每亩移栽大田用苗床在25—30平方米,施壮苗剂2.5公斤(一袋),水稻专用复合肥2—3公斤,均匀浅锄在10厘米左右的耕作层中,整平后浇透水。

5.种子处理:浸种前晒中1—2天,以提高发芽率。盐水或泥水选种(浓度12%,即鸡蛋放在选种水中,鸡蛋露出1/3),去除空秕杂质后,清水洗净并用咪鲜胺浸种72小时,即可播种。

6.播种盖膜,按每平方米谷种1公两,精细匀播,播后镇压,使种子三面入土并加盖1厘米厚的细潮土,药物除草、膜,压严。

7.秧苗管理:在播种后如果温高(40度以上)出芽就开始小放风,见绿后放风炼苗3—5天,2.5叶时揭膜,揭膜后浇透水一次,以后干时浇透水。载前人工除草一次,预防稻瘟病一次(使用稻瘟灵等)。

二、大田移栽技术

1.大田准备及秧苗起运:提高大田整理质量,做到田平而泥不烂,实现浅水浅插和湿润管理创造条件。每亩大田施农家肥1000公斤作基肥,复合肥30公斤,尿素5—7公斤,硫酸锌2公斤,作为底肥,带土取苗。

2.大田移栽:将整平的移栽田浅水沉淀一夜后即可移栽,规格行距8寸、株(丛)距3寸,每丛栽培2苗,苗基本苗2.5万丛,实现浅水、前条栽,深度在

2.5厘米为宜,载稳不倒苗即可。

3.大田肥料管理:在施好有机肥和氮磷钾复合肥的基础上,重点把好施肥量科学定量及氮素化肥的前肥后移这一关键环节,栽后6天内结合药物除草,亩追4公斤尿素作分蘖肥。倒4叶时施好促花肥、亩施尿素5公斤,硫酸钾10公斤;倒2叶时施好保花肥亩施尿素4公斤。

4.大田水分管理:移栽后到分蘖期,以浅水层(2—3厘米)灌溉为主,并结合两次灌水之间的间隔短期落干通气。当群体总茎蘖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2/3以上)左右时开始断水晒田,控制无效的分蘖,其余时期以湿润灌溉,收获前10天左右开始断水晒田。

5.病虫害防治:根据苗情和病虫害预报及时抓好病虫害防治,稻瘟病可以三环唑或稻瘟灵,防好叶瘟和穗瘟;白叶枯病可用农用链霉素防治;条纹叶枯病用50%的锐劲特防治;稻飞虱用吡虫啉防治;穗曲病于破口期和齐穗期用井冈霉素防治。 6.适时收获:当穗粒达到95%(9成)以上黄熟时,及时收获。

澄迈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示范实施工作总结

澄迈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示范片测产验收报告

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初探

营口市水稻高产创建栽培技术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论文

原生态水稻栽培技术要点论文

水稻研究所引进“无人机”精确施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论文(优秀)

水稻栽培技术的病虫害防治要点分析

忠县优质水稻保优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