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林木良种的地位和作用

发布时间:2020-03-02 20:41: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林木良种的地位和作用

林木良种:是指通过国家级或省级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的林木种子,在这一的区域内,其产量、适应性、抗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当前主栽材料的繁殖材料和种植材料。包括:

1、经过区域试验证实,在一定区域内生产上有较高使用价值、性状优良的品种;

2、优良种源区内的优良林分或者种子生产基地生产的种子;

3、有特殊使用价值的种源、家系或无性系;

4、引种驯化成功的树种及其优良种源、家系和无性系。选用遗传品质优良的繁殖材料造林,能充分利用自然生产潜力,提高林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增强林木抗性以及充分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和效益。

林木种苗是造林绿化的物质基础,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林木良种是确保造林绿化质量的根本。

㈠、林木良种对我区林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㈡、林木良种是发展现代林业的源动力;

㈢、林木良种在我区林业两大体系建设中潜力巨大;

㈣、林木良种选育的特点:长期性、继承性、超前性、地域性、公益性

10、北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与管理对策

河北省林木种苗管理站 王印肖 徐秀琴

河北省林业局基金管理站 魏建秋

林木良种基地是为育苗和造林绿化提供优良繁殖材料或种植材料的场所,是我省林木良种生产供应的主体,其生产能力直接影响造林绿化的良种使用率。建设林木良种基地还能为优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提供场所,为林木良种选育搭建平台。近几年,我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本文通过对全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全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与管理对策。

一、河北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现状

(一)建设历程与成效

我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起步于1983年,到1990年先后以部省联营形式建设油松、落叶松、毛白杨、刺槐、板栗和金丝小枣等良种基地8处,共926公顷。收集优良种质资源(无性系)3167份,经遗传测定,选育出优良家系、无性系或优良品种183个;年产种子园种子600公斤以上、良种穗条1000多万根、良种苗木1200多万株,其遗传增益都在15%以上,为林业生产提供了大批良种壮苗。但由于1990年以后国家对林木良种基地建设资金投入逐渐减少,各个良种基地仅仅处于维持状态,难以发展和壮大。1998~2002年,良种基地建设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国家大批种苗工程经费用于苗圃基础设施改造。2003年以后,国家调整了种苗工程的投资方向,国家和省均加大了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投资,根据全省生态建设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需求,在科学布局、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确立了一批不同生态区域、不同树种类型的林木良种繁育基地。

通过20多年的努力,我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初步建立起布局比较合理的林木良种繁育体系。截至目前,全省共建设林木良种繁育中心1处,林木良种基地55个,其中国债项目19个,省财政项目36个,建设总规模达1894公顷。累计完成投资484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501万元,省财政投资1771万元,地方配套投资576万元。这些良种基地涵盖了油松、落叶松、杨树、柳树、楸树、泡桐、白蜡、桐树、槐树、核桃、枣、仁用杏、樱桃、黄连木等主要用材林树种、经济林树种、果树、园林绿化树种及生物质能源树种。目前,平泉县七沟林场油松良种基地、龙头山华北落叶松良种基地、沧县小枣良种基地、威县毛白杨良种基地、盐山县抗盐碱树种良种基地、衡水白蜡良种基地等8处良种基地已经完成建设任务,通过了省林业局竣工验收,其它均为在建项目。通过加强良种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地面积逐步扩大,科技含量显著提高,良种有效供应大幅度增加,种苗质量进一步提高。目前良种基地年产良种种子5500公斤以上(其中,种子园种子1000公斤以上、母树林种子4500公斤以上),年产良种穗条2000多万根、良种苗木2500多万株,均用于造林生产,为河北省的造林绿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结合良种基地建设,我省科研、教学和管理单位的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积极开展选种和杂交育种工作,培育出了金丝丰、金丝蜜、无核红小枣,赞晶、赞玉、赞宝大枣,燕山早丰、燕山短枝、燕魁板栗,金叶榆,大叶红花刺槐等一大批林果新品种。有的还在全国各种交易会、展示会上荣获“金奖”和“银奖”,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奖励。1998年以来,通过国家和省审(认)定的林木良种达22个树种、124个品种。其中大部分良种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快了我省林木良种化进程。

(二)成功经验

回顾林木良种基地20多年的建设历程,我们认为“六五”、“七五”期间(1983~1990年),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模式最成功,成效最明显。其基本经验是:

1、长期稳定的投入是林木良种基地持续发展的基础

“六五”、“七五”期间,部、省联营建设的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年限一期为5年,一般建设两期。国家按照总体设计和年度建设任务,每年下达投资,建设单位按年度计划完成建设任务。长期、连续、有计划的投入保证了基地建设成效。到1990年我省以部、省联营形式先后建设油松、落叶松、小枣等林木良种基地8处,共926公顷。各个良种基地均收集了大量的优良种质资源,并经过遗传测定,选育出大量的优良家系、无性系或优良品种,良种种子、穗条和苗木产量逐年提高,为林业生产提供了大批良种壮苗,取得了很好的建设成效。1990年以后,我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进入严重滑坡阶段,“六五”、“七五”期间建设的一些良种基地没能够很好地延续下来,如元氏刺槐基地被毁,魏进河板栗基地一直停滞。一些优树、试验林被砍掉,许多原始材料丢失,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扶持政策缺乏延续性,基地建设缺少长期稳定的投入。

2、科研与基地建设相结合是提高良种基地建设质量的技术保证

“六五”、“七五”期间,基地建设坚持与科研相结合,科研部门和科研人员紧紧围绕基地建设难题搞科学研究,坚持科研为生产服务,科研人员坚持长期在一线工作,指导基地建设,保证了基地建设质量和成效。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公关人才,获奖科研课题数十项。如龙头山落叶松良种基地坚持长期与河北省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教学单位密切协作,在其指导下,建成了一批高质量的种子园、母树林和采穗圃。结合基地建设,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沧县小枣良种基地以河北农业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为科技依托,以生产支持科研,以科研促进生产的建设路线,收集保存全国红枣优良种质340个,经品种测定,选育出红枣优良品种5个,推广面积1.7万公顷。完成了“河北省金丝小枣新品系选育研究”等17项科研课题,取得了23项技术成果,出版了红枣专著两部,发表技术论文数十篇。

3、计划管理与过程监督是提高良种基地建设质量的根本保证

“六五”、“七五”期间,对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实行了计划管理,做到了长期有规划,年度有计划,阶段有汇报,年终有总结。按年度计划施工,年终将全年计划执行与经费使用情况及效果、经验和存在问题,连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上报主管部门。同时,在基地建设过程中,省、市、县三级管理部门经常到基地检查指导工作,每隔一年组织一次大检查,促进了基地内部管理和技术提高,保证了基地建设进度和质量。

(三)存在问题

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林业建设中,林木良种生产仍然是薄弱环节,与林业发展的形势还很不适应,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主要有:

1、有些项目缺少必要性研究,在立项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基地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建设地点的选择和树种设计不尽合理。一些基地建设目的不明确,树种设置偏多,重点不突出,许多建设单位将基地建成了苗圃,不能真正发挥良种基地的作用。

2、基地建设不规范。有些基地不按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施工,几大功能区建设普遍不规范,试验林建设大部分没有试验设计,不符合良种基地建设要求。

3、基地本身技术力量薄弱。有些基地甚至没有技术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地处偏远山区的基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工资较低,很难留住人才,造成技术队伍不稳定,技术力量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地建设成效。

4、基地建设缺乏科技支撑。近几年,我省新上林木良种基地项目不少,但真正建设好的并不多,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科研与基地建设脱节。有的基地没有科技支撑,还有的尽管聘请了专家予以协作,但有些专家只注重搞科研,对基地建设指导不够,影响了基地建设质量和成效。

5、基地生产经营与管理粗放。基地负责人管理理念落后,质量意识差,标准化要求低;技术人员不懂得基地建设程序与要求;良种基地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手段落后,良种生产的新技术应用、科学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程度较低。

6、现有良种基地规模小,多数是刚开始建设,良种产量较低,有些主要造林树种和经济林树种至今未建立良种基地,致使林木良种的数量和品种仍不能满足造林绿化对良种壮苗的需求,重点林业工程建设中良种使用率较低。

7、配套资金到位率低,资金使用不规范。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大部分项目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有些项目资金没有做到专款专用,资金使用明显不符合要求,个别单位有挪用、挤占、滞留等违规使用资金的行为。

8、多数基地对档案建设与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表现在资料不全,归档不及时,内容不规范。

9、基地建设缺少长期稳定的投资。基地建成后,没有后续投入,缺乏抚育管理、管护及遗传改良等费用,造成优良种质资源保护不力,试验林得不到有效保存,育种项目不能持续进展,影响了基地的发展后劲。

(四)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1、认识问题。有些项目建设单位只重视争项目,轻视建设好、经营好项目;在良种基地建设中,只注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如房屋建设、道路维修、车辆购置等,忽视良种培育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以及对良种的选育、生产与推广;只注重投入,忽视产出和使用,影响了基地建设质量和成效。

2、管理问题。管理部门监督检查不到位,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在监督管理上,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对基地建设指导不力。管理机构没有项目管理经费,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基地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3、技术问题。生产、科研、管理结合不紧密。几年来,尽管我省在良种基地建设过程中,对生产与科研脱节的问题进行了一定地探讨和尝试,但此问题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基地建设单位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制约了基地的进一步发展。

4、机制问题。近几年,尽管国家加大了良种基地的投入力度,但由于管理机制,投资方式不合理,基地建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现行林木良种基地建设资金的集中投入方式不符合基地建设要求,与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的长期性、连续性特点不相适应,林木良种基地缺乏长期稳定的维持经费。

二、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针对我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全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根据林业发展规划和造林绿化用种需求,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以科技为支撑,以科研为先导,以良种繁育为核心,以品种选育为重点,逐步建设一批多树种、多品种,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高效特色的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形成一个以林木良种繁育中心为龙头,部省联营良种基地为骨干,省建基地为网点的全省林木良种繁育体系,加强良种繁育与推广,为造林绿化提供数量足够、质量优良、品种多样的良种壮苗,逐步实现供种基地化,质量标准化,造林良种化的发展目标。

(二)基本原则

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与合理布局的原则。充分考虑林木良种繁育工作的基础性、长期性,以及全省林业发展规划及区域布局,对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统一规划,按区域合理布局,分年度实施。

2、坚持新建与改扩建相结合的原则。新建一批主要生态林、用材林树种、主要经济林树种(包括果树),特别是优良乡土树种;同时对现有基地中建设较好的、有发展潜力的良种基地进行改扩建,逐步形成涵盖主要造林树种的全省林木良种繁育体系。

3、坚持基地建设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鼓励支持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参与良种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基地建设确定科研重点,确立科研课题,搞好科技公关。

4、坚持乡土树种与引进树种相结合的原则。以乡土树种开发利用为重点,以选为主,选、育、引相结合,多层次、多途径、多功能利用并重,促进林木良种选育和推广应用。

5、坚持国家投资与省投资相结合的原则。以国家投资为主,以省投资为补充,突出重点,合理安排,择优扶持,管好用好项目建设资金。

三、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与管理对策

针对我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建设与管理对策,对加快我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保证建设质量和成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以上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对我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提出如下管理对策。

(一)严格项目立项程序,把好审核、审批关

1、加强立项管理。根据《全省林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划》,建立项目贮备库,择优立项,并对新上项目进行广泛调研,充分论证,保证项目必要可行。

2、提高新建良种基地门槛。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周期长,技术难度大,科技含量高,因此良种基地的建设地点、承建单位的选择非常重要。20多年的基地营建实践证明,良种基地只有建在国有林场或大型国有苗圃才能成功。

3、合理安排建设树种。根据全省生态建设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需求,在科学布局、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确立不同生态区域、不同树种类型的林木良种基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引进、选育、繁殖和研究开发。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良种基地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林木良种基地是国家重点投入的种苗工程项目之一,必须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建设与管理。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要提高对良种基地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成立由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成精干班子具体负责项目实施,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以强烈的责任感,搞好良种基地项目建设,确保基地建设达到批复内容的要求。

(三)严格基地建设程序,完善建设内容

1、认真编制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和年度作业设计。凡立项的良种基地建设项目都要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施工前要编制年度作业设计,并实行逐级审核报批制度,将全部建设任务落实到具体人员、时间和地块。

2、严格按设计施工,规范化建设。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批复内容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重点建设好良种培育工程中的几大功能区,如种子园、对比试验林、收集圃、采穗圃、示范林等,掌握其营建技术。土建、设施、设备等大型单项工程要实行招投标制和监理制,并签定施工合同。

(四)加强督导检查,保证基地建设质量

1、良种基地建设实行国家和省共建,省、市、县共管。省、市种苗管理机构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监督检查、培训与指导工作,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项目建设施工与技术管理工作。

2、加强对良种基地建设全过程的跟踪检查。建立良种基地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制度,省、市种苗管理机构每年要对基地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研究解决基地建设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督促、指导基地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

3、为了保证基地建设质量,在基地建设过程中,除了经常性的检查指导外,每隔一年组织一次由科研、教学单位专家教授和建设与管理单位技术人员参加的大检查,检查结束后对基地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写出检查报告及时总结交流。

(五)强化科技支撑,实行“生产、科研、管理”三结合 我省林木良种基地多为新建项目,多数建设单位没有建设和管理经验,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因此,种苗管理机构应发挥其核心作用,组织好科研与生产协作。根据不同基地、不同树种类型,为每个基地确定技术指导专家,解决基地建设中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并以生产实际需求为导向,围绕基地建设设立科研课题,以良种基地为载体和平台,开展林木良种选育工作,以充分发挥科研、生产和管理部门的各自优势,使科研、生产、管理密切配合,让科研更有针对性,更能贴近生产实际,又使基地建设因科研项目的带动,提高基地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水平,确保基地建设成效。

(六)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技术性强,科技含量高,涉及面广,建设难度大,因此,省、市种苗管理部门要根据基地建设中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定期举办不同形式的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与管理培训班,聘请有关领导和育种专家讲授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技术和管理经验。重点加强对项目法人和项目建设单位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七)实行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

首先,基地负责人要改变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意识和质量意识,对基地建设人员要高标准,严要求,实行标准化生产,达到规范化要求。其次,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手段,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积极采用新技术,实行集约经营,提高种子园、采穗圃良种种子和穗条产量和质量。第三,要强化计划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和过程控制,全面提高管理水平。第四,要在做好正常管理的同时,做好试验数据调查和统计分析工作,为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

(八)加强基地建设资金管理,确保用足用好项目资金

1、维护国家投资计划的严肃性。国家林业局和省财政厅直接将投资计划和建设任务安排到建设单位,市、县没有变更计划的权利。因此,各市、县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和省项目投资计划落实建设任务,按建设任务拨付专项投资,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投资计划,不得随意减少项目投资规模。

2、严格按国家规定使用项目资金。管好用好项目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单独记帐,独立核算,不得挤占、截留、挪用或串用。新增资金要体现新的任务和工作量,不得用新的资金偿还旧的欠帐,更不允许以现有工程充抵建设任务。

3、加强资金跟踪检查,及时掌握资金使用情况。省、市、县林业主管部门要把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并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项目资金到位情况、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建设项目资金使用安全有效。

(九)建立健全基地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基地档案管理工作

1、加强基地档案建设与管理。各基地在建设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各项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完备,设施设备齐全,保障措施到位。要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

2、明确基地档案分类原则和分类方法。林木良种基地档案分为:文书档案、业务档案、基建档案、仪器设备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等7个门类。各个门类的档案根据其形成规律,以及不同种类档案的特点,确定分类方法和保管期限,确保基地建设项目档案分类清楚、合理,档案内容齐全、完整、准确、系统。

3、档案工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最好实行电子档案管理。

(十)改变投资机制,建立林木良种基地长期投入制度

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是一项具有连续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它既是一项科技型事业,又是一项公益型事业,为保证林木良种繁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稳定、持续的资金投入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林木遗传改良和良种繁育工程,才能真正取得实效,保证良种产量和质量的稳定提高。因此,要根据林木良种基地建设规律,加大基地建设投入,并改变资金集中投入为长期、连续的投入方式,以保证林木良种基地长期运作。

林木良种目录

林木良种补贴 文档

云南省林木良种名录

江苏省林木良种名录

内蒙古自治区林木良种名录

林木良种审定规范

民兵地位和作用

党章地位和作用

林木良种培育及配套技术

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管理办法

林木良种的地位和作用
《林木良种的地位和作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