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春源公司林下经济示范项目可行性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2:19: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春源公司林下经济示范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依据

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2]42 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桂政办发[2010]191 号)精神,以实施“千万林农千元增收”工程为载体,巩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解放和释放林业生产力,优化林业结构,调动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推进我县林下经济全面协调快速发展。根据自治区林业厅《关于编写2012 年林下经济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林改发[2012]6 号)、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审定2012 年自治区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分配方案的请示》(桂财农 [2012]129 号)的精神要求,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二、项目概要

建设规模:林下养鸡10万羽,建鸡舍3500平方米,补助资金82.5 万元用于补助鸡苗,17.5 万元用于补助鸡舍。

项目建设期限从 2014 年3 月至2015年12 月,项目主管单位为博白县财政局、林业局。

三、基地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条件 博白县地处广西东南部,北回归线以南,东经 109°38′~ 110°17′,北纬 21°38′~22°28′。位于玉林市的南面,与两省五县(市区)相邻,东接壤陆川县、西与浦北县交界,东南与广东省廉江市毗邻,西南紧靠合浦县,北邻玉林市福绵管理区,距玉林市47 公里。由于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21.9℃,林木生长迅速,枝繁叶茂,为林下养鸡创造得天独厚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

(二)社会经济条件 据统计,2010 年,博白县实现生产总值 140.99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49.4 亿元,第二产业56.3 亿元,第三产业35.29 亿元,财政收入6.38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49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83 元。林业总产值达18.99 亿元。博白县有着优越的地理位臵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有名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编织工艺品之都、中国桂圆之乡。

(三)林业生产条件 九十年代以来,博白县在发展林业生产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于1992 年完成造林“灭荒”,1994 年绿化达标,通过验收。自2003 年以来,博白县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精神,全面实施了森林分类经营、退耕还林工程、珠防林海防林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工业原料 3 林基地建设等一系列林业生产建设工程。特别近几年来,博白县速丰桉种植面积突飞猛进,群众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据统计,截止2011 年底,全县速丰桉种植面积达150 多万亩(含区直农、林场),是广西区桉树工业原料用材林基地建设重点县。全县森林面积、蓄积双增长,森林覆盖率达 63.2%,处处呈现山青绿水林业新气象。

(四)林地资源条件 全县土地总面积573 万亩,林地面积377 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65.8%,林地面积按森林经营类型划分生态公益林地 7.9 万亩,商品林地 369.1 万亩(2011 年调整数据)。具有丰富的林地资源,为发展林下养殖业提供了基础资源。

四、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重要性

1、是实施“千万林农千元增收”工程内容之一,实施林下养鸡项目可促进养殖农户增收致富,夯实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

2、是探索解决家禽养殖用地和粪污治理的有效途径。家庭规模养殖的发展,养殖用地和粪污染成为制约家禽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林下养鸡项目,提高林下土地利用率,探索解决家禽养殖用地,通过把合理的林下资源和环境容量作为发展的前提,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可有效解决规模养殖带来的粪污染问题。

3、是林农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发展林下养鸡项目,既可充分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又可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可以有效解决山区经济发展缺乏产业支撑的难题,可以有效 4 解决就业困难的问题,实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二)必要性 林下养鸡是利用传统的养鸡方法,结合现代科学饲养技术,充分利用林下资源(昆虫)养鸡而获低成本、环保、绿色的禽产品——鸡。林下养鸡是林下经济一项新的建设工程,充分利用林下植被茂盛,野草、昆虫充沛,活动场地宽广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在林下放养的鸡,吃的是野草和昆虫,可以补充鸡的青饲料与动物性饲料,减少混合饲料的投入,大大降低饲料成本,由于林内空气清新,鸡的肉质比笼养的嫩、滑、甜、香。通过建设林下养鸡项目对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将养鸡业由庭院转到林地,不仅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还将有效改善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实现庭院、村容整洁,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对农民生活改善,增加农民收入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项目建设内容

(一)项目建设目标

到20124年底,发展林下养鸡300亩,实现出栏10万羽,实现养殖产值600万元,农民纯收入100万元。

(二)项目实施主体

按照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审定2012 年自治区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分配方案的请示》(桂财农[2012]129 号)文件规定,2012 年博白县林下经济示范项目名称为林下养鸡,项目实施主体为林农。

(三)项目建设规模与布局

1、项目建设规模 5 建鸡舍3500平方米,林下养鸡55 万羽。

2、布局 共安排四个示范点分别为:①博白县江宁镇江宁村林下养鸡示范点,安排建设鸡舍850平方米,林下养鸡14.5 万羽;②博白县江宁镇道根村林下养鸡示范点,安排建设鸡舍 900平方米,林下养鸡13 万羽;③博白县江宁镇合和村林下养鸡示范点,安排建设鸡舍900平方米,林下养鸡13 万羽;④博白县沙陂镇飞洋村林下养鸡示范点,安排建设鸡舍850平方米,林下养鸡14.5 万羽。

(四)项目前期准备情况

完成项目立项申报及养殖鸡苗购进等前期准备工作。

(五)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2012 年3 月—8 月:完成项目立项申报、实施方案编制工作;鸡苗购进,利用原有鸡舍进行林下养殖。 2012 年8 月—11 月:新增鸡舍建设。 2012 年12 月:项目竣工验收。

六、项目技术设计

(一)林地选址 选择交通便利,排水良好、通风向阳,地势平坦的红、白椎等杂木或速丰桉等林分作为鸡舍场址。

(二)种苗选择 品种主要选择三黄鸡、山地鸡(土鸡)等。它们具有体型小、毛色美观、活泼好动、抗病力强、产蛋率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特点。

(三)林上管护设计 为体现林下养殖,项目场址必须是有林地,因此,林下养殖 6 项目场址的林木严禁采伐和破坏,确保林木安全生长,并发挥其遮光避荫作用。

七、项目组织管理

(一)组织机构:成立林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密切配合,确保林下经济补贴政策落到实处,确保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二)监督管理:县财政、林业部门做好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等工作,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和资金使用管理安全、规范。

八、项目投资概算与资金管理

(一)投资概算 初步估算,林下养鸡每羽需 40 元成本费,55 万羽鸡需成本 2200 万元,建鸡舍每平方米需200 元成本费,3500平方米鸡舍需成本70 万元。

(二)资金筹措 资金筹措渠道包括申请自治区林下经济项目补助和项目实施单位自筹两方面。

(三)资金管理 建立台帐,实行专户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严格按项目进度进行资金拔付,同时自觉接受财政、林业和审计部门的监管,确保补助资金落实到农户。

九、市场营销及品牌建设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知道林下养殖的鸡不仅肉质好、结实、鲜美、营养丰富,脂肪含量少,品味佳,而且是符合现代人们要求的无公害食品标准,该项目 4 个林下养鸡示范点林 7 农养殖的山地鸡(土鸡)、三黄鸡,更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产品远销湘、粤、港、澳、台等地区,市场供不应求。

十、项目预期效益

(一)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项目实施主体的商品鸡销售收入3000 万元,带动农户84 户,每户增加收入2 万元。

(二)社会效益

1、促进农民增收;

2、提高产品市场供应能力;

3、扩大就业渠道和容量;

4、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三)生态效益 通过实施林下养鸡项目,鸡舍建在山上,卫生整洁,空气新鲜,减少病源异地传染。林下养殖的鸡,鸡粪能促进树木生长茂盛,茂盛的森林能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

十一、有关附件材料

1、林下经济示范项目实施概要表概要表

2、林下经济示范项目预期效益分析表分析表

3、林下养鸡示范点林农信息表养鸡户名单 说明:该项目实施方案编制,由于我县未成立林权管理中心,没有专职林权管理人员,加上时间仓促,难免出现有些养殖户养鸡地点的林权证与实际不符,待实施过程中纠正。

2014 年3月28 日

林下经济项目

四川省示范项目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林下经济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申报要求

申报林下经济项目

四川重点项目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申报推荐报告

林下经济项目方案[推荐]

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

春源公司林下经济示范项目可行性报告
《春源公司林下经济示范项目可行性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