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时期领导干部强化权力道德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3 16:06: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时期领导干部强化权力道德的思考 摘要: 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也是一个长期坚 持不懈刻苦修炼的过程,它贯穿到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关键词:强化权力、修德。

如何修德呢?我认为主要抓好“四项修炼”:

1.坚持用通达的心态调理自己。修身养性首在养心。领导干部修炼自己首先要调理内心,减少名利得失困扰、进退留转的影响,看得开、控得住、放得下,常保内心的平和安宁。

要看得开。以平常心态对待周围一切,把提高自身素质看得重一些,把进退留转看得淡一些。常持这种心态,就不会对世事他人牢骚满腹,攀比妒忌。“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留下的千古名言。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说:“我活了一辈子,差不多到人生的最后几年才明白一个道理: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快乐。”怎样才能快乐?这就要看每个人的心态。著名作家海伦曾经说过一句话:“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同一件事,看开了是天堂,看不开是地狱。有哲人说:烦恼的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源于比较。在现实生活中,使人高兴或者沮丧的,与其说是事实,还不如说是攀比。决定自己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人生就是这样,想通了,想开了,就能快乐一生。作为领导干部,都应有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想得通的心境。

要控的住。让人失去理智的,是外界的诱惑;最终耗尽一个人精力的,往往是自己的欲望。“欲”字与“火”字连在一起,表明两者有着相似的热势与疯狂,控制不好,就将毁掉一切。控制欲望最有效的办法,不是坐怀不乱,而是避而远之。控制了欲望,可以得到财富;控制餐饮,可以得到健康;控制情绪,可以得到快乐;控制感情,可以得到幸福。学会了控制,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在工作、生活、社交中牢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理智把握人生,真正把精力用在学习上,把时间花在工作上,树立远大志向,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浮华所惑。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板凳须坐十年冷,方能吃得冷猪肉。”有了这样的定力和境界,才能保持本色,抵御住金钱、美色等的诱惑。

要放得下。放弃是一种智慧。一个人当名利失去时,什么都没有失去;当自由失去时,一切都已失去。只有经常清理思想上的行装,放下那些身外之物,才能得到灵魂的自由和精神上的解脱。唐明皇时候,大将郭子仪独力平息安禄山叛乱后,皇帝赐他汾阳王府。在兴工修建的时候,他闲来去监工,吩咐一个正在砌墙

的泥工说,墙基要筑得坚固。这名泥水匠对他说,请王爷放心,我家祖孙三代在长安,都是作泥水匠的,不知盖了多少府第,可是只见过房屋换主人,还未见过哪栋房屋倒塌了的。郭子仪听了,柱着杖走了,再也不去监工了。这个泥水匠讲的是实际经验,而郭子仪听了以后,就想通了人生的一个道理,不是消沉,而是通达了。人生在世,长者百来年,短者几十年光景,大厦千间,夜眠七尺;珍馐百味,无非一餐。今天在座的各位,既有科级干部,也有处级干部,大大小小都是“官”。政治待遇、物质待遇在全市近七百万人中也是少数,应该知足。要象中组部撰文指出的:名利上要有满足感,能力上要有危机感。

2.坚持用博学的追求充实自己。学习是人类道德修炼的基本方法。“教化”帮助人类消除野蛮、走向文明。人们常讲“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学习能改变人的气质与品质。当前,我市领导干部队伍的文化程度普遍比较高,学习能力也比较强,但也有少数领导甘当“五不干部”: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不愿学;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学;装点门面、走走过场,不真学;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深学;食而不化、学用脱节,不善学。由于不重视学习,一部分领导干部内心变得空虚,思想发生变化,信念开始动摇。空虚是道德修养的天敌,它让人四处寻找刺激。学习是治虚最好的办法,它让人内心变得充盈。

要“重学”。“重学”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早在1939年5月,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一直坚持集体学习,平均40天左右1次,从不间断。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先生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现代人才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蓄电池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地、持续地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领导干部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这种基本趋势,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也是最基础的一条途径,就是读书学习。要把加强学习不仅当成个人的兴趣和喜好,而且看作自己肩负的一种政治责任,是党交给自己的一项政治任务。

要“好学”。大家都知道“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的道理,学习是掌握新知、认识真理、探索规律,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的途径。要把学习当成一种精神追求,一种价值观念,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生活方式。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负重托,获得领导资格。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不能适应这样的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至关重要。应当看到,我们的领导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是能够担当市委政府交给的任务的。但也有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科学文化水平、领导决策水平与时代的需要还有不小的差距,一些同志驾驭全局的能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远不能适应新时期领导工作的需要。缩小这个差距,根本出路在于加强学习。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走在时代前列。我们党历来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是一个始终走在时代高峰、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先进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不断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学习新知识、吸收新营养。当今世界,知识已成为关键性的战略资源。面对

严峻的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作为领导者学习上决不能有丝毫的忽视和懈怠,谁放松了学习,就会思想落后于形势,能力落后于任务,被时代淘汰。只有加强学习,才能精神富有,信念坚定。一个人有所作为,必然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而精神境界的高低又往往是与学识联系在一起的。掌握的知识多了,学问多了,精神境界自然就会高起来。反之,放弃了学习,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就必然会落后,甚至可能滑和精神颓废的泥坑。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就没有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就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复杂的形势面前就会迷失方向;不用正确的理念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在腐朽思想文化侵蚀面前就会打败仗、栽跟头。

要“善学”。追求事业成功是每个领导干部的愿望。要达到这个目标,既要有重学的态度、好学的习惯,还要有善学的方法。注重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还是三个老办法:从书本中学:在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的同时,广泛学习哲学、历史、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做好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从实践中学: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看到有这样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一些党员干部,学也学了,懂也懂了,但就是不落实在行动上。有的嘴上说一套,行动上做一套;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说得头头是道,但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漠不关心。正如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学习时报》撰文所批评的那样,“有的干部政治意识淡薄,民怨已起还不在意,矛盾已酿毫无察觉,面对歪风无动于衷,听任错误思想传播不加抵制。这种现象不加改变,工作要误事、干部会误身,最终会误党、误国、误民。”学习如果不落实到“用”上,就没有任何实质意义。每个领导干部要把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作为砥励品质、增长才干、提高本领、开拓创业的最好课堂和广阔舞台。向人民群众学:群众是最高明的老师。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群众当中,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虚心向群众请教,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力争学得更多一些、更快一些、更好一些、更深一些。

3.坚持用反思的利刃警醒自己。保持警醒对领导干部尤为重要,要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分美丑,一日三省,时常反思,思想上不打擦边球,行动上不碰高压线,把个人兴趣、爱好、欲望等,严格控制在时代的道德范围之内。要懂得敬畏。反思的思想前提是敬畏。有所“畏”,正是我们进入角色和做好工作的心理起点和思想基础。对知识敬畏,就会发奋学习;对法律敬畏,就会遵纪守法;对工作敬畏,就会勤勉努力。康德有句名言:“我畏两样东西,一是头上的星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律令”。自律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有所“畏”、有所怕。古人讲得好,“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提醒人们要严于律己,谨慎从事,切不可胆大妄为。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法律监督,做到畏“天理”,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畏国法,坚持依法行政;畏党纪,坚持自警自省;畏百姓,坚持利为民谋。心中有所畏,做工作时就会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诚惶诚恐的心态,面对诱惑时就能守得住心中的道德底线。

要经常反思。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有人讲“十慎”,我看长期坚持“六慎”就差不多了。慎始:警惕“第一次”累积成“每一次”,防止思想道德防线被突破,给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以可乘之机。慎言:现在,干部队伍中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在公开场合讲话口无遮拦,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说一些有悖于中央精神的话,津津乐道于一些消极颓废、格调低下的所谓“黄色段子”,满口荤话、粗话、脏话。希望大家言必适时、言必适情、言必适度。慎好:一个人有点爱好是正常的,领导干部也不例外。但是,领导干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不能恣情放纵,对有利于官德修养的则育之,不利于官德修养的则弃之,介于有利与不利之间的则节之。领导干部对自己的爱好如果不善节制,就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成为不法之徒腐蚀领导干部的缺口。慎权: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运用权力,掌权为公,执政为民,就会使权力造福人民;滥用权力,掌权为己,以权谋私,就会使权力造祸人民。因此,领导干部在运用权力时一定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状态谨慎行事,正确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慎平:谨防在困境、险境、恶境之中容易做到谨慎小心,格外警惕,而在顺境、佳境之中容易怠心懈志,忘乎所以。慎友:领导干部要谨慎交友,冷静交友,从善交友,选良交友,择廉交友。

4.坚持用笃行的办法检验自己。“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笃行”对领导干部而言,就是工作作风上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当好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当前,我市干部队伍中有几种风气与“笃行”的要求背道而驰。一是缺少务实的风气。有的以会议落实精神、以材料对付检查、以汇报代替调研,不愿接触实际;二是缺少担当的勇气。个别干部对工作不负责任,遇事推诿,有事称病,绕开矛盾走,不敢负责任;三是缺少创新的锐气。推进发展的思路狭隘、视野短浅、能力较弱,真正懂工业、懂市场经济的干部偏少。这些问题本质上是对党的事业负不负责的德性问题,必须戒庸戒懒,克服惰性和“差不多”心理,在能力与态度上进行综合“治理”。

要勤于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只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实在在的政绩。要注重实际,力戒虚名。摆脱名利思想的干扰,集中精力抓好每一项具体工作的落实。要注重实功,力戒空谈。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应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和开展工作。要注重实效,力戒形式。处理好形式与内容、过程与效果的关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有效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要勇于开拓创新。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不断开拓创新。既学习前人,又敢于突破前人;既要博采众长,又要独立思考。要抓住关键环节。善于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突破,以点带面,推动全局。要善于谋划全局。准确把握宏观形势和本地实际,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更系统的思维谋划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正确把握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善于把上级精神与自身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开展工

作。要坚持科学决策。把开拓创新与科学决策有机统一起来,既善于用创新的理念和思路指导决策,又注意在决策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无私奉献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所决定的党员的基本操守。因此,无私奉献应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要从党的工作大局出发,正确对待个人的名利、地位,不计较个人得失;要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在工作中讲奉献,讲境界,讲风格,多做贡献;要善于调整心态,不仅甘当绿叶,而且要使自己成为一片最好的“绿叶”,将“红花”衬托得更加鲜亮。

高亦鑫

2014年5月1日

E6时期领导干部强化权力道德的思考

新时期对加强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的思考

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的思考

强化领导干部的道德情操

司法部门强化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思考

强化权力运行监督

领导干部善待权力之我见

领导干部善待权力之我见

强化对审判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思考

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领导干部强化权力道德的思考
《新时期领导干部强化权力道德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