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语文课堂三个梯度

发布时间:2020-03-02 23:20: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语文课堂三个梯度

陕西汉中刘兴聪

编者按

语文课堂,应该体现三个梯度:让学生近能看到急流,中能看到河流, 远能看到海洋。

一、“独上高楼”

抓住文章“穴位”,点开来,让课堂学习,激流滚滚,浪花飞溅。

李华平教授说:“没有聚焦就没有力量。不管是阅读教学课还是作文教学课,都必须聚焦,只有聚焦到某一个点上,聚焦得准,聚焦得稳,聚焦得狠,这节课才是高效的”,这“焦”在哪里?我觉得便是精准地挖掘教材内涵,找到文章的“穴位”。

比如,鲁迅的《雪》,很多老师步入了“错误路线”:打外围战,用作者的经历或者思想来诠释、曲解文本,而本文理应从文本形式和内容的设置出发,顺藤摸瓜,找到作者的思想情感。作品的开头和结尾是很讲究的事情,文章标题是雪,而开头和结尾都写雨,这个问题就是文章的穴位,是剖开文章的关键,通过去掉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探究出:“暖国的雨”其实就是活泼美丽的世界,具体以“江南的雪”为嫁衣,滋润明艳,但它终归是“温室里”的“娇贵之花”,很快在江南温和的天气中融化不见。而“雨的精魂”其实就是朔方的雪,为改变寒冷的世界,永远的旋转升腾抗争,是永恒的生命。所以,鲁迅先生喜欢江南的雪,更钟情于朔方的雪——努力让死寂的世界焕发活力。再看语言形式,为了再现南方雪的甜美与生机,用形容词、长句;为了表现北方雪的壮美与张扬,用动词、短句。

再如,《喂,出来》,对谁“喂”?表面洞,实则人。什么“出来”?表面石头,实则人性与道德。所以,文中的“洞”,便是人性之漏洞,道德之漏洞,所有的黑暗之洞。

再比如《送东阳马生序》,“苦学”,显然不符合拥有优越条件的马生,并非是要马生摒弃优越的条件,去感受苦难,即成才的关键不是苦难,而是“嗜学”,心中有学习之志趣,便用心专,便学有成。

又如《醉翁亭记》抓住“乐”“醉”“醒”和几个称呼,便能让学生领略到“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欧阳修的那种与民同醉、与己同醒的状态与情怀。

再如胡适《我的母亲》写道“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为什么不说是死了丈夫?儿子称母亲为“寡妇”,母亲是何等的艰难不易,儿子是何等浓郁而悠长的哀伤与疼痛。还有,“恩师、慈母、严父、严师、后母”,按理说只一个称呼“母亲”,这么多称呼,饱含的是满满的敬重感激和深沉而绵长的爱戴与心疼!

《伤仲永》,悲剧的条件?主观上:仲永;客观上:仲父(家庭环境),邑人(社会环境)。悲剧根源?“世隶耕”。《爸爸的花儿落了》,“父爱”“别离”“成长”的伤与美。《猫》,爱与和谐;爱的自私与偏见。《小石潭记》,小石潭的象征性。等等,才是我们该聚焦、掀起狂澜的地方。

二、“山长水阔”

抓住文章的“血脉”,散开来,让课堂学习,滴水汇河,波光粼粼。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歌德对文章写作奥秘的揭示,对探究文本同理。

如《端午的鸭蛋》《吆喝》,两文为什么都用方言写作?在探究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转换成书面语,加以比较,让学生明白:因为方言鲜活生动亲切,很地道,很质感,对于事物的表述功能比普通话更强、更细、更具体,能最贴切地表达出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所以,作者以方言为外衣,包裹的是那份难以释怀的沉甸甸的家乡情结。满怀故乡情结的人沉淀在内心深处的绵长思绪,与之相匹配的最佳语言形式即就是方言。 文章的篇章形式同样需要破译。如,杜牧咏史诗,是晚唐咏史诗的高峰。所以在学习《赤壁赋》时,不但要读懂该诗,还应该借这首“二十八字史论”,引导学生体会杜牧诗高在何处。

学习《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等等篇目,我们要归类出:1.他们都革新,都失败,都被贬,这些高贵的灵魂在用文字向我们倾诉他们的状态和理想,这是珍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2.“记”这种散文体裁的借景言情、感世抒怀的特色与行文方式。

三、“望尽天涯路”

抓住文章的“脉息”,荡开去,让课堂学习,漂洋过海,一目千里。

李华平教授提出语文教师要遵循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即“为了谁”,“往哪里走”。往哪里走?我觉得,纵横捭阖,带学生到天涯海角去,让他们豁然开朗、明了通透。 还是以《端午的鸭蛋》《吆喝》为例,在学习了这两文的方言使用,我们可以推及其他文学作品,比如贾平凹、莫言、韩少功、孙犁、沈从文等等的作品,让学生鉴赏:方言中有许多很有表现力的东西,普通话中没有相应的表达形式。适当采用方言成分,可增添作品的地方特色、乡土气息,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传递人物情感,在文学作品中尤其如此。乡土文学就得力于方言的鲜活质感,亲切温馨,更具张力,最民间,它承载着厚重的地域文化,折射出方言区域的人们的性情喜好、乡土人情,名家大师都很善于对方言进行挖掘复活、过滤抛光,赋予新的生命力,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给人全新的阅读享受。

同理,学了《我的母亲》《醉翁亭记》《五柳先生传》等等文章,我们可以让学生探究文章称呼的妙用。

余映潮老师说,课堂教学核心技术有三项:教材研读技术、教学设计技术、课堂实用技术。我认为就着穴位点开、靠着血脉散开、顺着脉息荡开,三个梯度也可以算是课堂教学技术。

刘兴聪,女,陕西专家型教师、教学能手,汉中教学能手、名师、学科带头人,县在职教研员,历届历学期学科第一。数十篇论文在《中学语文教与学》等各级刊物发表,诗歌散文在《星星》等百多家刊物发表,在一些文学大赛中多次获奖,第五届“圣陶杯”二等奖。参与五个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课题研究,并获一等奖和优秀奖,被评为“优秀学术指导”。指导学生作文,数十篇获国家级省级一二三等奖,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一个分数 三个梯度”

作业梯度

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语文课堂教学论文:语文课堂提问梯度的设置

语文课堂创新教育的三个境界

企业管理五梯度

江西梯度电价

课堂教学梯度之“解密”

问题设计要有梯度

散度,旋度,梯度

填报志愿梯度如何把握

语文课堂三个梯度
《语文课堂三个梯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