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师法律法规学习笔记内容_教师法律法规学习笔记内容3月9日 2971931(版)

发布时间:2020-03-02 13:17: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师法律法规学习笔记内容

3月9日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 第三章 学校保护

第十二条 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教学计划,不得额外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保证学生必要的休息和文娱、体育活动的时间。

第十三条 学校和教师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责令未成年学生停止上课。

学校不得随意勒令未成年学生退学、休学或者开除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

第十四条 学校和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观看、收听、阅读有益的音像制品和读物;对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应当适时进行青春期教育。

第十五条 学校、幼儿园(所)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对教职员工加强教育,禁止体罚、变相体罚以及其他侵害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的行为,对不适宜做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教职员工,应及时予以调整。

第十六条 学校、幼儿园(所)应当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进行安全常识教育。保障未成年人在校在园期间的安全,不得使未成年人在危及人身安全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学校、幼儿园(所)和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成年学生和儿童进入火灾、水灾、震灾等灾害现场,避免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第十七条 学校、幼儿园(所)应当按照人民政府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取费用,禁止滥收费用和实物、摊销辅助性图书或其他商品,不得以罚款手段惩处违反校规、园规的未成年学生和儿童。

第十八条 学校、幼儿园(所)和教师对孤儿、离婚家庭子女、残疾学生和儿童应当采取保护性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和文体活动中的困难。

3月2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青春期教育、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对策的研究。

第二章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第七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

学校应当结合实际举办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工作效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九条 学校应当聘任从事法制教育的专职或者兼职教师。学校根据条件可以聘请校外法律辅导员。

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第十六条 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

第二十三条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4月13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7年文化部等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文市发〔2007〕10号),对网吧管理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

一、改善宏观调控

加强和完善网吧许可的政务公开,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许可工作。

二、强化日常监管

文化行政部门要以禁止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为工作重点,落实各项已有规定,继续实行量化管理和严管重罚,强化市场退出机制。

三、稳步推进网吧连锁

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激励扶持改善、优化网吧市场结构,提高连锁网吧的市场占有率,改造和提升网吧产业。

4月28日

在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2007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顾秀莲

(2007年2月13日)

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和中央综治委2007年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总结2006年工作情况,对今年的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推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新发展。

一、认清形势,增强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信心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第二,各部门齐抓共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合力进一步形成。 一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二是重点青少年群体的管理和服务措施进一步落实。 三是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改善。

第三,各地区真抓实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措施落实得力。 一是积极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公共政策,为预防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积极实施综合性工作项目,加强预防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三是积极建设工作阵地,为预防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9月13日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

第一,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切实维护广大青少年的合法权益第二,加强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和服务,积极参与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信息收集、报送和分析制度,及时掌握社会敏感问题的舆情动态,广泛收集网络信息,对青少年中苗头性问题和突发事件及时处理。

二是加强对流浪和留守未成年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青年农民工等困难群体的救助和保护,从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千方百计地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落实好各项保护政策,把问题解决在初期阶段,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是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工作体系。

第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解决影响青少年成长的突出问题。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管理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少年违法犯罪能否得到有效的控制,取决于我们社会管理水平的高低。

一方面,要加强对社区闲散青少年、不良行为青少年和罪错青少年的管理和服务。

另一方面,要坚持疏堵结合的工作思路,加强对社会文化环境的管理和建设。

三、加强建设,推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取得新发展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和措施已经明确,关键是要抓好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必须在强化薄弱环节上下功夫。二是必须在壮大工作力量上下功夫。三是必须在创新工作机制上下功夫。

9月29日

第四讲 继续推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切实加强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反腐倡廉教育,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宣传工作力度,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四、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扩大廉政文化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10月12日

第八讲 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一、深入开展专项治理,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二、加大纠风工作力度,努力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三、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健全防治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

11月23日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一、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规范用权

一是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

二是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三是深化财税、金融、投融资等体制改革。

二、推进政务公开,实行民主用权

一要明确政务公开的原则和目的。

二要规范公开内容。

三要丰富公开形式。。

四要科学设计政务公开程序。。

三、整合监督力量,强化有限用权

党委统一领导。

突出监督重点。

丰富监督形式。

发挥电子网络监控体系作用。

教师学习笔记内容

教师学习笔记内容

教师法律法规笔记

教师理论学习学习笔记内容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内容

党员教师学习笔记内容

教育法律法规学习笔记

学习笔记内容

中小学教师业务笔记学习内容

9月教师学习笔记内容(材料)

教师法律法规学习笔记内容_教师法律法规学习笔记内容3月9日 2971931(版)
《教师法律法规学习笔记内容_教师法律法规学习笔记内容3月9日 2971931(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