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考政治 坚持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经济素材讲解

发布时间:2020-03-02 05:09: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专题五 坚持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经济

【背景材料】

(一)2011年6月5日是第4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主题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强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和公众参与,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出贡献。

(二)2011年12月11日,在南非德班,代表们出席德班气候大会。经过近两周“马拉松式”的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当地时间11日凌晨在南非德班闭幕,大会通过决议,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

(三)2011年9月14日至16日,达沃斯论坛在大连召开,温家宝总理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的致辞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保护与修复生态,增加森林面积,全面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加快构建有利于节约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四)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2011年工作中指出: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节能减排目标没有完成。”在部署2012年工作中强调:“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着力解决重金属、饮用水源、大气、土壤、海洋污染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突出抓好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排,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

(五)2011年4月28日,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发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全国总人口为13.39亿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次人口普查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是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二是人口素质总体不高;三是出生人口性别比总体仍然偏高;四是人口流动迁移日趋活跃;五是家庭规模不断缩减,空巢老人和独生子女家庭比例都有所升高。

(六)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 【知识链接】

1.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2.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国情。长期以来,我国资塬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3.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画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4.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的大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我因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和环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境的关系。

5.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依法制裁破环资源环境的行为。 6.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鼓励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力量保护环境。

7.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等。 8..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活动,彰显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9.我们青少年应积板学习环保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水电,爱护动植物,植树种草,并向周围群众作好宣传,勇于同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积极向环保部门建言献策,做一个保护资源环境的实践者。

10.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中考试题预测】 阅读背景材料(

一、二),回答下列1--5题: 1.世界各国为什么普遍关注全球气候问题? 答:当前、全球灾难性气候频频出现,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同时,还引发了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连锁反应。这些已经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答:①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②极端天气增多、影响人类生活;④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物种将大量死亡;④农产品产量下降,农业生产成本增加:④疾病迅速传播,影响人类健康.

3.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答:如:①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携手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②制定节能减排目标;③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④坚持科技创新,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⑤继续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完善资源和环境立法,依法管理资源和环境等等。

4.我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不懈努力,说明了什么?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方面,积极承担着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已经被世界所公认;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我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世界。

5.我国政府采取了那些措施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坚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科技创新;坚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6.近几年,我国气候异常多变、灾害频发,这与人类活动有何关系?这给了我们那些警示?

(1)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对资源的过度开发,既污染了自然环境,又破坏了生态平衡,使人类自身的生存受到了威胁。

(2)①我们应尊重自然规律,善待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②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也不能先污染、后治理,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阅读背景材料

(三),回答下列6--11题:

6.我国为什么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

答:①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即人口多,人均资源严重不足,生态环境恶化。

用心

爱心

专心

2 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③与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相一致。

7.请你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答: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依靠科技改善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淘汰耗能严重的落后生产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完善资源和环境立法,依法管理资源和环境,依法打击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④加强低碳与生态经济发展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倡导低碳生活方式。⑤实施有利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奖惩政策。

8.倡导“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生活方式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①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②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③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④有利于节约资源,缓解能源紧张等问题。⑤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9.学校开展了哪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活动?这些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活动:①评选“青少年节能减排标兵”活动。②开展废旧物品创意大赛活动。③倡议节日不送纸质贺卡、改送电子贺卡。④推广教科书循环使用活动。⑤看节能减排宣传影片,增强节约意识。⑥学校采用主题班会、办宣传栏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节能减排教育。⑦学校开展了主题班会、办宣传栏等活动加强对学生的节能减排教育;⑧学校开展了“建立节能型校园”、“生态文明型校园”的活动;

意义: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识;②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③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0.青少年在此次活动中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答:①树立环保意识;②积极向公众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进境的基本国策,③积极参加保护资源环境的社会公益活动;④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如:公交出行、少开空调、随手关灯、拒绝豪华包装等) ⑤同破坏环境行为作斗争。

11.你认为我国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为推进节能减排奠定了坚强的基础。②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坚持依法治国方略,依法治理环境。④全民节能减排意识增强。⑤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

阅读背景材料

(四),回答下列12--13题: 12.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节能减排目标没有完成。”说明了什么?

①说明党和政府实事求是,正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②说明在工作中还存在只注重经济忽视环保问题的现象;③说明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不协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的现象依然存在;④说明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鼓励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节能减排,保护环境。⑤说明应继续坚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13.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说明了什么?

①说明我们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注意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关注人们的生命健

用心

爱心

专心

3 康。

阅读背景材料

(五),回答下列14--19题:

14.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反映了我国人口的什么特点?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15.针对这些特点,我国实行了什么基本国策?其目的和具体要求是什么?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16.我国为什么要毫不动摇的坚持这一基本国策?

①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7.如何去解决人口老龄化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压力?

①完善社保制度,建立共享型的养老保障体制。②努力构建城乡兼顾、全方位的社会为老服务体系。③建立健全老年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为老龄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④老年人要积极锻炼身体,以减轻子女的负担。⑤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年轻人要积极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18.请你为提出我国的人口素质提出几个好建议?

①要切实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③加强宣传教育,做好优生工作,要认真贯彻执行法律法规。④要以广大农村为重点,大力帮助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降低新生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19.运用有关知识说明怎样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化?

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普及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注重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转人口负担为人口优势。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

用心

爱心

专心 4

发展绿色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

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感悟体会

加强生态文明 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展低碳经济倡导绿色生活

倡导绿色生活

保护绿色 倡导绿色

倡导绿色文明

绿色包装与包装循环经济及包装可持续发展

演讲稿:倡导绿色生活

中考政治 坚持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经济素材讲解
《中考政治 坚持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经济素材讲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